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中風前兆...…一定要警惕!

2020-12-06 澎湃新聞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不得不提一下的就是3月,天氣剛轉暖,很多人會突然變成起床困難、上班遲到、精神渙散、有氣無力的「重度春困患者」……深有同感,因為一到春天,咱們都是「特困生」。

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用「春困秋乏夏打盹」調侃自己,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頻繁打哈欠可能是卒中的一種危險信號。

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

為啥人在春天容易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疲倦、睡眠不足時打哈欠,醫學上認為是由於大腦缺血、缺氧所致。

打哈欠可以使肺部得到擴張,顱內壓下降,靜脈的回心血量和輸出血量均會增加,從而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腦部溫度,改善腦部缺氧狀態。

這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機體的自我保護行為。

人們特別容易在春天打哈欠,主要是因為經歷一個冬季的「蟄伏」,收縮的表皮毛細血管在春暖時節會逐漸擴張;皮膚血管血流量一下充盈起來,大腦就會相對冬天血流量減少,出現大腦特別是腦幹缺血缺氧的情況。

因此,春天時,每一兩個小時打1~2次哈欠都屬於正常現象。

有種哈欠是卒中前兆

如果頻繁連續打哈欠,意味著大腦缺氧情況比較明顯,此時就要引起注意。

打哈欠這個動作是由腦幹控制的,一旦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頻繁哈欠,建議到醫院進行磁共振檢查,排除腦幹病變引起的缺氧。

除了頻繁打哈欠,當突然出現以下任一症狀時也應考慮腦卒中可能:

1. 一側肢體(伴隨或不伴隨面部)無力或麻木。

2. 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 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

4. 雙眼向一側凝視。

5. 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6. 眩暈伴嘔吐。

7. 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8. 意識障礙或抽搐。

其中,前3種症狀最常見。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3個口訣幫你識別中風

如果發現腦卒中,應立刻撥打120,讓患者側臥於平坦處,為其保暖,去除患者口腔異物,記住發病時間或最近一次身體正常時間。

為了方便快速識別,專家把發病症狀編成了口訣:

第一個為: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第二個為FAST口訣:

Face(面部):微笑時面部是否對稱;

Arm(手臂):抬起雙臂時是否有一側垂下去;

Speech(言語):說話的發音是否奇怪;

Time(及時):及時撥打120。

第三個為中國特有的120原則: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2」代表:兩隻手臂是否單側無力;

「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如有以上症狀,應馬上撥打 120 。

腦中風的「幕後推手」

1、懶

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不足,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

2、貪

這裡指的是貪吃。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醃製類,這些食物會升高血壓,加速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卒中死亡的危險相關性。

3、熬

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導致腦卒中,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加速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腦中風,多做4件事

1、補充兩大「營養素」

▶ 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脂肪酸,有預防腦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現代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不多,有深海魚、蘇子油、核桃油等食物,其中蘇子油含量居高,達到66。7%以上,是α-亞麻酸的良好來源。

補充方法:每日可以將5ml蘇子油拌入酸奶或者淋湯即可,這樣最大限度的保留營養素,有助於身體吸收。

▶ 補充葉酸

葉酸能促進高半胱氨酸轉化為對血管無損害的蛋氨酸,還能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濃度,進而降低腦中風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補充方法:番茄、胡蘿蔔、白菜、萵苣等蔬菜。

2、減少「兩物」刺激

▶ 香菸

香菸中的一氧化碳會引起肌球蛋白異收縮,促進血小板聚集,且尼古丁還會引起血管痙攣收縮,增加血流阻力後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 酒精

酒精有很強的興奮神經作用,容易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壓,易加速腦中風的發生。

所以,最好改掉左手煙、右手酒的習慣,少一些對血管的刺激。

3、預防兩種「慢性疾病」

▶ 高血壓

高血壓被視為中風的最危險因素,高血壓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促使血管內皮損傷、血栓形成,容易誘發腦梗。

所以,高血壓患者平時一定要控制好血壓,按時服藥,謹遵醫囑。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代謝障礙或異常的表現,加上體內長期高血糖會使血液粘稠度上升並損傷血管,血液流動緩慢就會促進血小板的聚集,血栓流經大腦就會誘發中風。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平時最好學會控制血糖,少吃升糖食物,勤檢查,以防併發症。

4、常做兩個「清栓」動作

▶ 按摩頸部少中風

將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

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 空抓手防腦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經常鍛鍊左手,可以鍛鍊右腦,減少病變發生。

信息來源:健康i楊浦

原標題:《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中風前兆...…一定要警惕!》

相關焦點

  • 經常打嗝是中風前兆?女性可是高發人群哦~要警惕!
    喝個水都能打嗝,還沒完沒了停不下來?要小心哦~可能是身體出問題了! 打嗝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有些人吃飽飯之後會習慣性地打個嗝,我們平時聽見別人打嗝也會說一句,吃飽了。那麼是不是打嗝就只意味著吃飽了呢?
  • 腦出血的前兆 6種症狀預示可能是腦出血
    那麼腦出血的前兆有什麼症狀?腦出血的病因有哪些?腦出血病人吃什麼好?腦出血的前兆1.劇烈頭痛患者如果出現突然的頭疼症狀,但是又沒有其他特別的誘因的話要注意警惕。這種突發性的頭疼可能是腦出血的症狀。很多患者最先是出現間斷的頭疼,但是隨著病情的加重會發展成連續性的頭疼。
  • 春天總犯困別大意,可能是三種疾病的前兆,中醫教你如何分辨
    冬季過去,春天來臨,很多人整天哈欠連天、感到疲乏,人們常說這是「春困」。其實很多病症的現象看似是春困,其實不然,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有下面這些症狀預示著疾病,並非「春困」:1、小心中風前兆:有研究顯示,大約有70%~80%的老年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發病前一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經常出現打哈欠等犯困現象。患有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者,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管腔變窄,血管壁彈性降低,導致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減少。而大腦對氧氣十分敏感,當大腦缺血缺氧時,就會引起哈欠連天、昏昏欲睡。
  •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大家都聽說過中風,但是卻對小中風不甚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小中風呢?為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小中風,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東省中醫院腦病科大學城醫院主治醫師許浩遊,他就此做了詳細的回答。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   什麼是小中風?許浩遊主治醫師指出,小中風是中醫的一個概念。
  • 三伏天,有一種「出汗」現象,是腦中風前兆,及時檢查,莫忽視
    三伏天,有一種「出汗」現象,是腦中風前兆,及時檢查,莫忽視 三伏天,出汗多,十分常見,但有一種異常出汗,需警惕是中風的前兆 身體一邊出汗,一邊不出汗,俗稱「半身汗」,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 半身汗,多見於風溼或偏癱者,若老人出現半身汗,則可能為中風先兆,及時檢查,切莫忽視。
  • 脫髮的前兆是什麼?頭髮出現這7大現象你一定要警惕!
    如果你有脫髮恐慌,那麼一定要參照下面的幾種症狀,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01掉發高於正常水平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會有大約60-100根左右的頭髮掉下來。當掉發的數量遠超這一水平,每日掉發數量超過100根,就是脫髮問題來襲。
  • 不!頻繁咬舌頭可能是中風前兆,別知道太晚
    可能大家對腦卒中比較陌生,但提到腦梗和腦溢血,應該無人不知!這兩種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統稱為「腦卒中」,也被俗稱為中風! 所以,對於長期患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而言,需高度警惕腦卒中的發作!
  • 中風的16個前兆,儘早發現能救命
    這16種表現,可能是中風前兆 中風大體可以分為「遠期」 預兆和「近期」預兆。 遠期預兆:如果您有以下4種表現,提示可能在半年到三年內有中風危險。
  • 不,這可能是疾病前兆
    當這些力量因為嘴巴一時「開小差」,沒有順利作用在要咀嚼的食物上時,你的舌頭或舌側肌肉就可能要承受這種不可描述的痛。人為什麼會咬到舌頭?除了吃飯時偶爾注意力不集中,「咬舌頭」這個看似無意識的動作,可能還隱藏了一些健康問題。
  • 請注意了有7種病症大多數是中風了
    中風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中風呢,這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了,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是得多注意保養一下的。人體的每一個零部件在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一旦中風就不能自己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會給其他家人帶來不便,且中風的後果較為嚴重。所以老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中風。
  • 全球每6秒會有一人中風,睡覺一個特徵,警惕中風已來臨
    每年的10月29日就是世界腦卒中日,大家可能對腦卒中這個名稱比較陌生,但它在臨床上還有另一個名稱「中風」!通常流口水都和睡眠姿勢不佳、口腔疾病等因素有關!但是,如果近期經常向著一側流口水,無論怎樣變化姿勢,都是向著同一方向,這就需要警惕起來。因為任何的肌肉活動,都是受到了大腦的中樞系統支配。
  • 不,這可能是疾病前兆!
    當這些力量因為嘴巴一時「開小差」,沒有順利作用在要咀嚼的食物上時,你的舌頭或舌側肌肉就可能要承受這種不可描述的痛。 除了進食時偶爾注意力不集中外,「咬舌頭」看似無意識的動作還可能隱藏一些健康問題。 1.不良咀嚼習慣 如果牙齒和嘴巴正常,但舌頭經常被咬,最好慢慢糾正咀嚼習慣,讓舌頭適應口腔的節奏。例如,減慢咀嚼的頻率,併集中精力進食。
  • 腦血栓的前兆有哪些十種徵兆要警惕
    假如你又愛好吸菸,又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小妖纏身,那麼你的血管將更快地老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腦血栓的前兆有哪些?警惕血管中的不定時炸彈人體的血管就像自來水管,向全身組織和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健康的血管光滑、柔軟,彈性好,血流順暢。但如果血管的主人不夠愛惜,血液垃圾逐漸在血管中沉積,久而久之,管腔會越來越窄。
  • 夜晚睡眠不好白天哈欠不斷,NASA:地球磁場可能要反轉了!
    夜晚睡眠不好白天哈欠不斷,NASA:地球磁場可能要反轉了!有句諺語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秋三月,似乎感覺一年四季都在打盹當中度過。相比於炎炎夏日,伴著中午的蟬鳴聲昏昏入睡,現在春夏交替的季節,是讓人體感覺最舒服的時候,可是有很多人表示可能是氣候的突然變化,讓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適,睡覺變得尤為困難。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年輕人,即使是忙碌了一天,本來應該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卻發現睡眠距離我們越來越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經常打嗝要警惕 是不是疾病在靠近你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吃飽了只是其中之一,經常打嗝還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因此不要輕視打嗝,經常打嗝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愛吃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對胃是非常不友好的,特別是辛辣的食物,很容易損害腸胃,出現打嗝的情況也不奇怪了,而甜食或者生冷的食物,對腸胃來說也是極重的負擔,所以想要遠離打嗝,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 4.
  • 日常要警惕身體的5種變化,很可能就是腦出血的前兆
    但如果發現,某一段時間頻繁性發生頭痛,並且很難自愈的話,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和治療。因為,頻繁發生頭痛,很可能就是患者腦部出血的前兆。需注意,腦出血引起的頭痛,會非常劇烈,並有放射性擴撒的情況。疼痛點會以自身為中心,向周圍蔓延發展,還常會引起噁心、嘔吐的症狀出現。
  • 中風前身體有15大徵兆 避免腦功能障礙就靠它了!
    如果沒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況下,哈欠連天,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日趨嚴重,管腔愈來愈窄,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據臨床報告,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 日本專家講解如何判斷腦梗塞前兆,記住一個就可以避免了
    全球每6秒會有1人死於中風,每2秒會有1人發生中風,並且不分年齡和性別。但是在日本心腦血管發病率最低,這是為什麼呢?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日本,心血管病的防控已經走入社區和街道,每個人對於急症的識別能力大大高於我們,知曉率幾乎達到100%。
  • 打哈欠有個「安全頻率」,超過的人警惕4種疾病
    前一晚沒休息好,第二天你可能會控制不住地打哈欠。實際上,打哈欠並不只是身體睏倦的信號,還是一項修復身體的「全身運動」,但前提是別超過「安全頻率」。《生命時報》結合多項研究採訪專家,解讀打哈欠對身體的影響,提醒你有些打哈欠可能是疾病信號。
  • 身體有6個表現,可能腦血管「堵」了!少做3事,血管不易堵
    一:哈欠連連   當腦部血管發生堵塞,大腦供氧就會不足,導致氧氣和血液供應量減少,就容易打哈欠。約80%的患者在發病前5-10天都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哈欠不斷的情況下最好馬上就醫,切不可誤以為是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