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就是世界腦卒中日,大家可能對腦卒中這個名稱比較陌生,但它在臨床上還有另一個名稱「中風」!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表明,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可能會出現腦卒中,而平均每6秒鐘,就有1人因腦卒中而死亡。
中風雖然叫這個名字,但是卻與「被風吹」並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出現在腦血管上的病變。由於患者長期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又或者是糖尿病,但是病情一直都沒有得到穩定控制,所以逐漸發展為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最終就造成了中風發作!
腦中風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大腦動脈、頸動脈出現了血栓堵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出現。而另一種則是腦動脈血管出現了破裂,誘發了腦出血,臨床也將其稱為出血性腦中風(腦溢血)。
近些年腦中風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反而呈現出逐漸年輕化趨勢,青中年比例就佔據了全部患者的41%!這和飲食水平上升、工作環境變化等多個因素有關。
提醒:如果在睡覺時突然有「流口水」表現,當心就是腦中風來報導的信號!
睡覺流口水其實是很多人都出現過的情況,在早上醒來後能明顯感覺到面部的黏膩感、枕頭溼潤。通常流口水都和睡眠姿勢不佳、口腔疾病等因素有關!
但是,如果近期經常向著一側流口水,無論怎樣變化姿勢,都是向著同一方向,這就需要警惕起來。因為任何的肌肉活動,都是受到了大腦的中樞系統支配。當大腦神經系統受到損害後,支配面部、舌頭的肌肉就會失去靈活性,患者因此出現嘴歪、流口水等症狀;
而且,在正常情況下,舌頭肌肉會自主配合吞咽口水,但是當神經系統損傷後,患者就不能完成吞咽工作,除了會有流口水症狀外,還可能在夜間突發嗆咳並醒來。當患者吐出舌頭時,能驚險看到舌頭歪到了一側,並可能伴隨口唇發麻症狀。
除了流口水之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表現:
1、中樞性面癱:睡覺流口水是中風前的一個信號表現,而在中風出現時,患者還會有典型的面癱症狀,也就是面部一側嘴歪、眼斜,這同樣和中樞神經受損有關;
2、語言障礙:比如近期說話突然吐字不清、表達不出自己的意圖等,都可能和腦梗有關。因為在出現腦梗之後,患者運動性語言中樞系統就會處於缺血氧狀態,甚至是軟化或壞死,因此出現語言障礙,這也是患者容易留下的後遺症之一;
3、眼前一黑: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稱為一過性黑曚,患者往往會突然的眼前一黑,但持續時間並不長,可能僅僅是幾秒、十幾秒左右,這是因為視網膜缺血導致的。要知道眼動脈就是頸動脈的分支,如果頸動脈出現了血栓,就可影響到視網膜的正常供血;
4、頻繁打哈欠:有近80%的腦中風患者,在病發前夕出現了頻繁打哈欠的症狀。這主要是因為供給腦組織的血管出現了堵塞,導致腦組織持續處於缺血氧狀態,呼吸中樞嚴重缺氧的情況下,就會誘發哈欠反射。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嗜睡、精神不振等症狀表現。
無論是腦梗或腦出血,都具有起病急的特點,患者往往會突然發病。所以在平時,大家應注意各種出現的身體異常。特別是本就有三高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是要積極控制原發疾病,並定期進行複查,一旦有類似症狀出現,就應第一時間就醫檢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