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脖子上這塊「斑」,頭暈眼花中風都跟它有關

2020-12-06 復禾健康

聽見身後有人叫你

千萬不要猛回頭

因為……

可能發生靈異事件

不,你想多了

猛回頭可能讓血管崩潰,尤其是頸動脈裡面有斑塊的人,一旦斑塊受刺激脫落,堵在腦血管裡,很可能造成腦梗(中風的一種),這件事更可怕。

當然,今天的重點不是「千萬別猛回頭」,而是怎麼對付頸動脈斑塊。

1、斑塊是怎樣形成的

斑塊就像沉積在水管的「水垢」,會讓局部血管壁失去彈性、變得僵硬;斑塊如果往血管內凸出,還會導致血管內狹窄,影響血液流動速度和流量。

動脈上長斑,就叫動脈粥樣硬化,全身的動脈血管都有可能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大:半數以上的中風都跟它有關。

我國年齡超過40歲者頸動脈斑塊的檢出率為41.3%;中老年人(45歲以上)已經確診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即小中風)的病例中,頸動脈硬化斑塊檢出率達76%。

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過程,與水管中水鏽形成的過程有點類似:

血液中的血脂(尤其是壞膽固醇)增加→當血管內膜受損,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

由於頸動脈結構獨特、血流速度較快,其血管內膜比一般的血管更容易讓受損,使得血脂在此處沉積,形成頸動脈斑塊。

2、什麼樣的斑塊危險

但不少人將斑塊簡單粗暴地理解為:軟的不好,硬的好 ,因為軟斑易脫落會引發腦梗死,硬斑則不會。 其實,這種認知並不全面。大家談論的軟斑、硬斑,實際上是在說斑塊的穩定性。

易損斑塊可以說是存在於人體內的一枚枚「不定時炸彈」。

正常情況下,斑塊表面包裹著 一層纖維帽保護。易損斑塊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酗酒、寒冷等情況下,造成血壓升高、血流衝擊或者血管痙攣時,纖維帽就會破裂,使斑塊內的脂質等物質湧出,導致紅細胞、血小板等聚集,形成血栓,假如堵塞住腦血管,將引發急性腦梗死。

3、這些人群要注意

據中國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項分析顯示:約1/3的中國成年人有頸動脈斑塊

中國人的平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是0.70 mm,並且隨年齡增加而增厚,每10年增厚0.08 mm

在40-49歲的年齡段中,僅有6%有斑塊

在50-59歲的年齡段中,有21%有斑塊

在60-69歲歲的年齡段中,有41%有斑塊

在70-89歲人群中,有63%存在頸動脈斑塊

4、這些不良習慣要警惕

吸菸

吸菸的人,頸動脈更容易長斑塊。據這項研究,吸菸者的斑塊患病率為36%,明顯高於不吸菸者的28%。

三高飲食

高鹽飲食:會增大高血壓的風險,高血壓會加速血管硬化。

高糖飲食: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增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高脂飲食:會讓更多油脂沉積在血管壁上,誘發動脈硬化。就像廚房下水道中的油汙,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堵塞。

運動少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久坐不動自然會影響液循環,導致血管內垃圾堆積,易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喜歡熬夜

熬夜會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

酗酒

大量飲酒不但可導致腦血流量減少,還可損害肝臟影響脂質代謝,脂類代謝異常是公認的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

頸動脈斑塊本身不穩定,或受到外力刺激(如猛回頭),可能破裂產生碎屑。這些碎屑脫落後可能阻塞腦部血管,造成缺血或梗塞。

1、阻塞小血管:

阻塞較細的血管(腔隙性腦梗死),造成的腦組織缺血面積很小,表現與阻塞的區域相關,可能出現頭暈、行動困難、視物模糊等,也可能無症狀。

2、阻塞較大血管:

阻塞的血管較粗、形成的腦部壞死組織面積較大,即我們通常說的腦梗(中風)。

一般會出現頭暈、昏厥、摔倒,一側胳膊或腿沒有力氣,說話含糊不清,一側身體感覺異常,看不清楚、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偏癱,甚至有生命危險。

相關焦點

  • 脖子這條血管「長斑」,可能引起中風!看看你是高危人群嗎?
    頸動脈硬化可導致腦部缺血,甚至引起中風。頸動脈在哪?伸手摸一下脖子兩側,能摸到搏動的那根就是它。什麼是頸動脈硬化?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志鵬介紹,頸動脈硬化的早期首先表現為內膜-中膜增厚,然後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 全球每6秒會有一人中風,睡覺一個特徵,警惕中風已來臨
    每年的10月29日就是世界腦卒中日,大家可能對腦卒中這個名稱比較陌生,但它在臨床上還有另一個名稱「中風」!中風雖然叫這個名字,但是卻與「被風吹」並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出現在腦血管上的病變。由於患者長期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又或者是糖尿病,但是病情一直都沒有得到穩定控制,所以逐漸發展為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最終就造成了中風發作!
  • 經常打嗝是中風前兆?女性可是高發人群哦~要警惕!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吃飽了只是其中之一,經常打嗝還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因此不要輕視打嗝,經常打嗝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胃部疾病 也有一部分人,無論是肚子餓、吃飽飯、喝水等等,很多情況下,都會出現打嗝的情況,這個就跟胃部疾病有很大關係了。打嗝是胃病的一個常見表現,因此如果出現非正常情況的打嗝,就要注意調理胃部了。
  •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小中風是什麼?它跟中風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 揚州:與一種行道樹有關的蛾子其實是重陽木錦斑蛾
    經專家辨別,這種「黑蝴蝶」其實是一種蛾子,與路邊栽種的一種行道樹有關。目擊:行道樹上「黑蝴蝶」飛舞昨日上午,陳先生騎車走江陽路時,發現綠化帶中有很多「黑蝴蝶」,「從揚州商城到紅星美凱龍,沿路都有,最多的地方是老西站旁的一棵樹上,幾十隻"黑蝴蝶"爬在樹上,還有十幾隻在上面飛舞。」
  • 脫髮、失眠、頭暈……可能跟它有關!
    頭暈、頭痛 脫髮、失眠 你有沒有想過 可能跟大腦缺氧有關? 同時,可以緩解小動脈的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調節血壓,對神經衰弱、腦供血不足、頭疼、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高血壓、預防中風和後遺症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也許你會說 頭部刮痧不是跟日常梳頭差不多嗎?
  • 醫生:兩種人若總被咬舌頭,警惕中風前兆
    由於在以前我國的經濟水平還沒有質的飛躍,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肉,所以有老一輩人苦中作樂,說在平時咬到舌頭,就是想吃肉的信號。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有人用這一說法來哄孩子,但實際上咬到舌頭和多種因素有關,甚至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在大部分情況下,咬舌頭和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吃飯過快、牙齒疾病等因素有關。
  •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可能暗示6個問題!別大意了
    生活中,部分人在清洗脖子時,會不經意發現脖子上長了一些小肉疙瘩。雖然大多不痛不癢,但有的人就納悶了:無端端的怎麼會長小疙瘩?影響美觀就算了,會不會是染上了什麼疾病?現在小編就跟大家解釋一下,這些小肉疙瘩究竟是怎麼來的。
  • 臭名遠揚的斑鬣狗,在非洲大陸上是怎樣的存在?
    在非洲大陸上,非洲斑鬣狗是一個令所有物種聞風喪膽的生物,甚至是獅子對它也得禮讓三分。那麼,非洲斑鬣狗是憑藉什麼在非洲大陸上名聲大振的呢?答案是極其殘忍的獵食手段。非洲斑鬣狗外表像狗,但並非犬科動物。斑鬣狗的體型,與非洲大陸上那些頂級獵手相比其實非常瘦小,因為一隻成年斑鬣狗的體長最長只可長到一米五,體重也是80公斤封頂。但非洲斑鬣狗的咬合力與其身型極不相符,它具有非洲大陸上最強的咬合力,骨頭在它的牙齒面前也毫無抵抗力。斑鬣狗從不挑食,這是因為它的胃部所分泌的胃酸可以消化任何東西。因此,斑鬣狗進食時連骨頭也不會放過,它們甚至可以從骨頭中汲取營養。
  • 為何「中風」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多數與這3件事有關
    中風在醫學上被稱為腦卒中,這是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發病急,是因為其他因素引起的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有時會危及生命。中風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發病率趨於年輕化,那為什麼年輕人也會患上中風呢。
  • 葫蘆島:斑海豹被凍在海冰上 他遊過去將其救上岸
    葫蘆島:斑海豹被凍在海冰上 他遊過去將其救上岸 作者:張寶成 2018-03-06 13:08   來源:葫蘆島晚報   起初靠近斑海豹,它很警惕,頭不停地晃著,但身體卻動不了。不時還露出牙齒,發出像小狗一樣「汪汪」的叫聲。  何明財仔細查看,發現斑海豹身體後半部分被凍在冰面上,造成其不能活動。他推斷,斑海豹發出叫聲可能是在「求救」。
  •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中風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突然出現了臉歪嘴斜、單手無力、口齒不清的症狀,那麼,警惕!這可能是中風在作祟。 最近,56歲的黃阿姨因小事與鄰居拌嘴時突然整個人癱倒在地,眼前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清,什麼也聽不清,嘴角更是忍不住的往一邊歪。
  • 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中風前兆...…一定要警惕!
    不得不提一下的就是3月,天氣剛轉暖,很多人會突然變成起床困難、上班遲到、精神渙散、有氣無力的「重度春困患者」……深有同感,因為一到春天,咱們都是「特困生」。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用「春困秋乏夏打盹」調侃自己,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頻繁打哈欠可能是卒中的一種危險信號。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
  • 男子運動後衝冷水澡導致「中風」,只因1個疏忽!千萬要警惕
    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會想到「癌症」,不過,今天悟太醫可要給你敲下另一種病的警鐘,它就是——中風!中風又叫腦卒中,具有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性。據相關數據統計,中風已成為國人死亡的「頭號病因」,每年因中風死亡的人數超過200萬。
  • 它叫眉斑東螳蛉,第一次在寧波境內被認出來
    這或許和它不足2釐米的「身高」有關,一眨眼就容易錯過;這或許跟它的分布有關,眉斑東螳蛉分布於福建居多,在浙江也有分布記錄,但在寧波是第一次被認出來。雖然都自帶「兇器」,眉斑東螳蛉和螳螂的「大刀」還是有蠻大區別的:在自然狀態下,眉斑東螳蛉前肢的前臂是向下反折的,後臂位於上方;當它準備發起進攻時,前臂則會收縮在後臂上方。也就是說,眉斑東螳蛉前臂的「肘關節」是可以做360°旋轉的。
  • 為何「中風」越來越多?都栽在這「3個字」上,不看後悔
    而臨床上,腦中風又可以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和出血性腦卒中(腦溢血)兩種,我國大約12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中風,每21秒就有人死於中風,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中風多半都是「拖」出來的!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症狀,小中風又被醫生稱為「暫時性缺血中風」,其常常發生於中風前的幾天之內,因為小中風的症狀較輕,病發短暫且症狀常見,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個月內中風機率可達30%至50%。因此,及時發現中風的前兆信號,對於預防中風來說至關重要。身體4處發出信號,趁早就醫!
  •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都栽在這「3個字」上!都可以看看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中風常有些先兆。中風多半都是「拖」出來的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症狀,小中風又被醫生稱為「暫時性缺血中風」,其常常發生於中風前的幾天之內,因為小中風的症狀較輕,病發短暫且症狀常見,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個月內中風機率可達30%至50%。因此,及時發現中風的前兆信號,對於預防中風來說至關重要。
  • 年輕女子肩頸酸痛去按摩 按出頸動脈夾層引發中風
    32歲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感覺肩頸疼痛不適,就想通過按摩來緩解下,可沒想到前天按摩之後感覺頭暈目眩,走路不穩,連話也說不清楚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竟然是中風,醫生考慮這次發病是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引起頸動脈重度狹窄,夾層局部形成血栓後脫落又造成遠端血管栓塞。
  • 便潛血陽性,還要警惕心梗或中風!韓國627萬人研究
    在臨床上,大便潛血試驗常被用來輔助篩查結直腸癌,其中糞便免疫化學檢測敏感度較高,但有相當一部分糞便免疫化學檢測陽性的患者實際上沒有結直腸腫瘤。 12月29日,韓國一項全國性人群研究提示,便潛血陽性的人,可能是缺血性中風、心梗和死亡的高風險人群。
  • 為什麼老人都害怕得中風?6個後遺症,拖累的不止是病人!
    發生腦中風後,這些後遺症可能跟你一輩子 一般來說,初次的腦中風發作症狀都較輕,恢復也較快,然而復發的腦中風則兇險的多。首次發作後的半年內,是腦中風復發的高峰期。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腦中風再次復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