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容易中風

2020-12-06 騰訊網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突然出現了臉歪嘴斜、單手無力、口齒不清的症狀,那麼,警惕!這可能是中風在作祟。

最近,56歲的黃阿姨因小事與鄰居拌嘴時突然整個人癱倒在地,眼前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清,什麼也聽不清,嘴角更是忍不住的往一邊歪。見狀,鄰居嚇得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不到20分鐘,黃阿姨被送到了醫院。

醫生稱:黃阿姨這是腦中風,幸虧送來的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在我國,中風而亡的患者並不少見。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中風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每年腦血管病死亡154萬人,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由此可見,眼下,加強對中風的防治已經迫在眉睫。那麼,究竟該如何進行科學防治呢?今天,小草請來了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靜,為大家做出詳細的解答。

為何中國人更易中風?幾個因素是關鍵

中風,包括出血性中風(腦出血)和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

其實,這並意味著中國更受中風青睞,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狀,主要源於中國中風人群發病率越來越提前,且平均的發病年齡比歐美等國家提前至少10年

其次,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由於年齡的增長是每個人都不可抗拒的,中風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和年齡呈正相關,55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每增加10歲,發生腦卒中的概率增加1倍,所以,中國中風發病人數不可避免的呈上升趨勢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中國,中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其中,青中年人群的發病率已經越來越高。

爭分奪秒,實現正確救治

面對中風患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一方面,中風三大高危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務必好好控制;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特別強調吸菸不僅增加惡性腫瘤和呼吸道疾病風險,更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所以戒菸、控煙也是卒中預防的重要任務

如果萬一碰到中風患者發作時,身邊的人應該警惕,並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急救的過程中,一不小心也會踩雷。因為,很多時候人們會陷入救治誤區:

其一,很多患者在出現中風症狀時,家人會先給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在他們看來,阿司匹林就像救命藥。其實不然,中風患者在不明確時腦出血還是腦梗時不能隨便吃藥,如果萬一是腦出血,服用阿司匹林就會加重出血

其二,不可給患者隨意服用降壓藥。許多中風患者會患有高血壓,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重視血壓測量,但卻熱衷於服用降壓藥,這也是不對的。如果患者的血壓本身就很低,服用降壓藥以後會使得腦梗的狀況加重。

其三,面對中風患者,有人會選擇通過搖晃的方式促使患者甦醒,這樣其實會對患者腦部非常不利。

其四,改變患者體位,中風後患者不可輕易運動,需要平躺、側臥、保持安靜。

正確做法是這些:作為患者家屬,在患者出現中風後應在第一時間撥打120,同時,可以拿出家裡的血壓計、血糖儀,幫助患者測量血壓和血糖,並將患者就診資料準備好,等到救護車和醫生來了以後就可以直接提供最詳細的信息。

預防中風,從日常做起

有調查研究顯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血壓增高等因素都在極大程度的增加青中年中風的風險。所以,對中風高危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保暖,飲食清淡,早睡早起,還要注意控制情緒……不然,真正有一天出現生命危險那就為時已晚。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頭號殺手」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說到中國人死亡的第一元兇,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癌症,但事實上,癌症並非中國人的「頭號殺手」,另外一種疾病腦卒中(又稱「卒中」)才是,它的俗稱可能更為人所知——「中風」。有研究顯示,在2016年,腦卒中位居全球致死性病因的第二位,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
  • 喝酒容易中風嗎 中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現在中風患病人群越來越多,覆蓋的年齡層也越來越廣,影響自己的健康還會連及家人。那麼中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這是很多人比較關心的問題,還有喝酒容易中風嗎?了解中風的原因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避開這些因素,降低患中風的風險,下面一起來看看。喝酒容易中風嗎?
  • 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爐,癌症只能排第三
    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什麼是中風?中風在中國的情況有多嚴重?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會死於中風?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從282類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 中國人十大死因揭曉,癌症其實只能排第三
    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 什麼是中風?中風在中國的情況有多嚴重?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會死於中風? 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從282類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 中風高發期到了
    卒中又稱「中風」、「腦中風」。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六分之一」,即提醒世人,全球每六個人中有一個人可能在一生中得一次中風病;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中風,有1人因中風而終身殘廢。專家呼籲公眾重視預防中風和中風復發。  氣溫驟降,中風高發  立冬至立春是一年之中預防中風的重要時節。秋冬和冬春交界換季時節,由於氣溫突變,中風發病率也較平時高得多。
  • 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頭號殺手竟是它?癌症僅排第三
    原標題: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頭號殺手竟是它?癌症僅排第三 2019年6月,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中國34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居民的死亡原因。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竟是中風! 什麼是中風?
  • 一個好好的年輕人怎麼就中風了?中風為什麼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前段時間看新聞,發現好幾起中風患者,中風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病,也是高發病,本身並不稀奇,值得一說的是這幾位患者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圖片來源於網絡一個看起來好好的年輕人,怎麼就中風了呢?
  • 什麼叫做「小中風」 小中風五大症狀經常出現
    小中風又稱為中風預兆,一般患者在發生小中風後1-2周內會發生大中風,而如果能夠在小中風發作時及時治療,那麼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中風危害。4.手、腳、臉等部位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單側身體容易發麻,也稱為一過性偏癱。
  • 【住院醫師科普月月講】科學防治中風 你所不知道的中風小知識
    【住院醫師科普月月講】科學防治中風 你所不知道的中風小知識 2020-11-27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少吃3種食物,或許血管會越來越通暢!
    現在生活當中中風的人也不在少數,一旦出現中風的話,往往會導致人突然昏倒,同時伴隨著眼角歪斜,連不通暢等等問題發生,由於近幾年它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同時中風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而腦梗就是中風的其中一種。為什麼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 中風的症狀有哪些?中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原標題:中風的症狀有哪些?中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相信大家也都了解過中風是一種心腦血管的疾病了。而且,這種疾病在很多時候發作都是不可控的。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與這種疾病有關的知識。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風的相關症狀和其原因吧。   中風的症狀有哪些?
  • 請注意了有7種病症大多數是中風了
    中風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中風呢,這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了,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是得多注意保養一下的。人體的每一個零部件在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一旦中風就不能自己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會給其他家人帶來不便,且中風的後果較為嚴重。所以老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中風。
  • 中風腦血栓。腦溢血等過了危險期如何康復療治癒留下的後遺症!
    我國現有中風患者約7000萬人,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中風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太高了!還有更多一部人中風人為輕度或偏重患者,他們在醫院度過了危險期出院後,中風後留下的後遺症。還需要長期的康復治療,中風後手腳不聽使喚,就象幼兒學步一樣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要用堅持不懈的意志和努力堅強的信念,不要灰心,永遠不氣綏,雖然氣血不暢,或者麻痺,只要堅持鍛鍊,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有些人說中了風好不了啦這是沒有醫學根據的。
  • 為什麼莫名患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回神想想:逃離不了這4件事情
    無論你出現任何腦中風的一種類型,如出血性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血性中風,都會嚴重影響大腦的健康。在臨床上,把腦中風稱為是一種腦部缺血、出血性損傷的疾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致殘率,不僅僅是我國還是全球的死亡危險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國家癌症機構調查得知,我國患腦中風概率逐漸增加,發病率堪稱是世界第一。
  •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中風後遺症能好嗎?中藥治療腦中風治癒率85%...
    中風「又名「腦卒中」,是中國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國每年中風新發病例超過350萬[1] ,目前已成為我國致死排名第1位的疾病。即使倖存下來,患者大多會出現中風後遺症, 75%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獨立生活和勞動能力。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
  •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原因逃不出這4點,趕緊避開!
    後來送到醫院,被告知老聶原本就有高血壓,吵架一激動,血壓上來了,才導致中風。 中風的發病率 《柳葉刀》曾在去年發表過《1990-2017年中國及其各省的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分析》報告,分析的結論是中國人目前第一大死因是中風。
  • 很可能會影響中風發生的風險
    隨後,研究人員統計發現,從研究開始2年後到15年後,共有1791人發生中風。在調整了其他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多種代謝物水平與中風風險相關。在這些代謝物中,有的與中風風險升高有關,而有的則與中風風險降低有關。
  • 為什麼會有人突然中風了?多和這五點誘因有關,希望大家能避開
    常吃這些重口味的食物,我們攝入的鹽分就超標了,容易使我們的血壓升高,降低血管的彈性和血液流通的速度,血管變得堵塞,是中風的一個誘因。容易情緒激動。我們的血管其實是比較脆弱的,我們每次生氣或是暴怒的時候,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和擴張,很多人情緒一激動就容易面紅心跳,其實有可能是血管擴張而我們的血液沒有及時的流通過去。
  •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大家都聽說過中風,但是卻對小中風不甚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小中風呢?為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小中風,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東省中醫院腦病科大學城醫院主治醫師許浩遊,他就此做了詳細的回答。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   什麼是小中風?許浩遊主治醫師指出,小中風是中醫的一個概念。
  • 防止中風的十項措施,收藏起來,對付中風很有用!
    中風是中老年人當中非常常見的疾病之一,致死、致殘率都非常高。但是中風在發作之前並非是無跡可尋的,在生活中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注意一些生活細節,加以防範,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儘量避免中風的發生。1.多吃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