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腦血栓。腦溢血等過了危險期如何康復療治癒留下的後遺症!

2020-12-06 全茂李

我國現有中風患者約7000萬人,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中風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太高了!據最近統計:我國現有中風患者7000萬人;

中風後經醫院搶救過來的患者有輕重之分;輕者經過容栓,出院後很快恢復正常行動也可恢復自如,稍微更重一點的患者在醫院出院後也要留下後遺症行動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就是洗臉刷牙,上廁所,吃飯都從問題;如果是重症患者且歲數偏大的話就只有放棄治療了吧!有個南下老幹部有一萬二千元一個月的退休工資;80多歲中了風因睡覺轉側翻身也要專人護理,就用六千元請了一個護理工專門為他搓澡,翻身,捶捶背揉揉肩。早上把他抱上輪椅推上輪椅逛一下街。

因為喉嚨裡有痰,中風的人因無法 咳嗽把痰咳出來,因痰多堵住氣管只好 把氣管切開裝上不鏽鋼氣孔方便醫生和護士用吸痰器吸痰,而又不能吃硬物,就靠輸液來維持生命,一切的醫療費用國家報銷,只有老幹部才有此種待遇,如果一般的老百姓恐怕早就放棄治療了吧!

還有更多一部人中風人為輕度或偏重患者,他們在醫院度過了危險期出院後,中風後留下的後遺症。還需要長期的康復治療,中風後手腳不聽使喚,就象幼兒學步一樣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要用堅持不懈的意志和努力堅強的信念,不要灰心,永遠不氣綏,雖然氣血不暢,或者麻痺,只要堅持鍛鍊,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有些人說中了風好不了啦這是沒有醫學根據的。現在我把康復醫生教授的一些康復要領靠訴大家,這些動作對於那些正在康復期間的中風患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適合走路姿勢不規範關節有疼痛,活動度也不好,動作又出現了連帶動作,也可能是肌張力高,分離運動不好,關節僵硬黏連和分離動困惑的康復患者,分離運動就是我想用手指抓東西,正常的就是想抓什麼就直接抓,而你可能就一想抓就身體也出力肩膀也出力就是連帶反應而不是分離運動。

別看這動作簡單你要全部能做的到做的好,而且做的很靈活你都屬於正常了。前提是你現在看上去是不能有代償步態。

根本原因就是各個關節的柔韌性不夠,導致各部位部的代償。其實和我手腕各部位疼痛的原因是一樣的,肩關節柔韌性不好就會導腕關節代償,胸椎柔韌性不好就會導致腰椎代償,腰椎柔韌性不好就會導致髖關節代償,髖關節柔韌性不好,就會導致踝關節和膝關節代償。總之各個關節的柔韌性都很重要,不能有」髖代償」和」關節僵硬黏走姿。

一般中風的患者,都是身體上半身不遂,神經失去了知覺。有的患者會麻痺;有的會產生疼痛一般會產生疼痛的患者都有更快康復的預兆,因為疼痛就代表有了知覺有感覺了就有恢復了。

圖一 坐看的時候手可以撐著
圖二 到勾腿往後走
圖三 是趴著睡,練習屈膝。
圖四 是練習抬腳一上一下循環動作
圖五 練習肩甲力量。
肩甲上下活動

每年新發中風200萬人;每年中風死亡人數165萬人;每12秒即有一個中國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於中風。同時,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至少有80%的中風是可以預防,超過90%的危險因素是可以人為控制的!防風三字經

1、穩血壓

控制腦出血的關鍵因素據美國心臟協會介紹,高血壓是中風的獨立可幹預的最大危險因素。如果能將血壓很好地控制在理想水平,會大大降低發病機率。很多人都知道,血壓最怕的是過高,其實不僅於此,血壓還害怕過低和不穩!不穩定的血壓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埋在身體裡面,臨床上有無數因為擅自停用降壓藥而突發中風的病例!所以,高血壓一經確診就必須堅持服藥治療,以降低及穩定血壓。

2、調情緒

保持樂觀情緒在誘發血壓波動的各種因素中,情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所以,我們要儘量保持樂觀情緒,減少煩惱,悲喜勿過。

3、戒菸酒

保護血管、控制危險因素無論是吸菸還是飲酒,都會引起血管狀態的應激改變,誘發心跳加快和血壓上升,加重動脈硬化!這些都是可能導致腦出血發生的危險因素。

4、擇飲食

太鹹太甜太油膩的都別吃老年人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配適量瘦肉、魚類、蛋品。

5、避勞累

這點年輕人一定注意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所致的過度疲勞,都會誘發腦出血。現在年輕人中風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了,所以一定注意不要過度疲勞,工作再怎麼重要,也不比健康的身體重要!

6、防便秘

太多悲劇在如廁時發生有相當多的中風患者,是在如廁大便的時候突然發病的。他們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由於大便燥結,排便時用力,使得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上升,極易使老人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引發中風。因此,年紀越來越大了,便秘萬萬要不得,多吃芹菜、韭菜、水果等能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預防便秘。

7、不蹲便

讓血壓更高,發病風險更大就算沒有便秘的問題,我們在如廁的時候也要儘量選擇坐便,而不是蹲便。雖然蹲便更容易排便,但是蹲便會讓下肢血管發生嚴重的屈曲,加上屏氣,這就會讓血壓升高,誘發腦血管意外。建議中老年朋友在使用坐便的時候在腳下墊一個小板凳,這樣既有利於排便,也更安全。

8、防跌倒:血管脆弱經不起折騰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血管壁較脆弱。因此,跌倒時即使摔得不重,卻也有可能造成顱內血管破裂。

9、動左手

靈活右腦醫學研究表明,腦出血最容易發生在血管相對脆弱的右半球。所以,適當地鍛鍊右腦,對於預防腦溢血十分關鍵。其中最好的本辦法就是在法就是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多動左手。

10、喝足水

讓血液不黏稠

老年人保持體內要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釋,保持血容量,對預防中風也是很有好處的。

11、適寒冷

防止血管劇烈收縮

由於寒冷會讓血管收縮、痙攣,血壓上升,所以氣溫降低是中風的直接誘發因素。

正因如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讓自己更多地適應寒冷,方法是在下午3點左右經常做一些戶外的體育鍛鍊,比如慢跑、散步等等生活中有意識地多動左手。

12、重先兆

救治越早,後遺症風。險越低具有中風隱患的人往往會有一些先兆症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肢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失視、語言交流困難等,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關於高血壓、中風、腦出血等慢性病,中醫是如何解析的
    比如:性生活過度會傷腎;鬱悶、發怒會傷肝;工作緊張、壓力過大也會造成肝腎損傷。那麼肝腎損傷為什麼會形成高血壓呢?中風、腦溢血、腦血栓人的臟腑氣血虧損,陰陽失調,或招感外邪、憂思惱怒、飲酒飽食、房事不節,都可以引發中風。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中風可分為中經、中腑、中髒和中血脈幾個層面。中經是指人體的肌腠經脈這個層面,它是由腦血栓造成,病在經脈。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回應來了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很多人關心,肺炎治癒後會不會有抗體?會不會留下後遺症?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中風後遺症能好嗎?中藥治療腦中風治癒率85%...
    中風「又名「腦卒中」,是中國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國每年中風新發病例超過350萬[1] ,目前已成為我國致死排名第1位的疾病。即使倖存下來,患者大多會出現中風後遺症, 75%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獨立生活和勞動能力。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
  • 腦梗塞中風還能康復嗎?如何治療好?
    說說我爸腦梗塞中風後康復的經歷,我是山東泰安人,在今年7月的時候,爸爸突發腦梗塞,一家人陷入恐慌之中。親身體會過親人大病才知道什麼叫煎熬,幸運的是,這段煎熬結束了,在濟南復元康復醫院通過治療爸爸已經康復了。
  • 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兩條腿走路」
    醫生並鼓勵張阿姨堅持治療,還是有望恢復部分能力,心裡也很是捉急,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得快,血塞通的作用和副作用又是什麼,為啥出院了還要吃藥,真的能恢復?腦血栓發生突然,並且致殘率高,對於很多腦血栓患者來說,毫無預兆地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連上廁所都需要幫忙的人,急切想知道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好儘快康復。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先來了解一下腦血栓。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入冬後中風高發,高危人群千萬控制好情緒!
    現在雖是初冬,但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天寒地凍,氣溫較低,加上臨近年末工作忙,此時最易誘發中風(腦出血),尤其是有高血壓的病人。所以有高血壓的人千萬要注意控制血壓,最大限度地減少腦溢血意外的發生。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你關心的這些問題,專家回應來了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癒患者人數正在逐漸增加,很多人關心,肺炎治癒後會不會有抗體? 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全球每6秒會有一人中風,睡覺一個特徵,警惕中風已來臨
    每年的10月29日就是世界腦卒中日,大家可能對腦卒中這個名稱比較陌生,但它在臨床上還有另一個名稱「中風」!中風雖然叫這個名字,但是卻與「被風吹」並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出現在腦血管上的病變。由於患者長期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又或者是糖尿病,但是病情一直都沒有得到穩定控制,所以逐漸發展為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最終就造成了中風發作!
  • 突發頭痛 早發現中風的徵兆
    ◆ 言語不利  表現為舌頭忽然變得僵硬,說話吐字不清,或突然聽不懂別人的語言,常呈一過性出現。這與大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語言中樞的功能有關。老年人以動脈硬化引起出血者為多見  3、引發一系列併發症  多因中風後遺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發生各種併發症,如肺炎、尿路感染、褥瘡等,隨時都威脅患者的生命。  4、偏身感覺障礙  這個症狀是腦中風患者需要重點防治的,不然的話就會導致患者失去感知能力。
  • 請注意了有7種病症大多數是中風了
    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如果不是在外傷或是炎症的影響下出現流鼻血的現象的話,那很有可能是腦溢血。流鼻血的現象不加以預防控制的話還很有可能引起中風。5、說話吐字不清語言中樞是神經中樞的一種,人體大腦中供血不足的話會引起神經系統的紊亂和失調。患者容易出現吐字不清或是失語的症狀,這一病症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是一旦出現就要立即引起重視。
  • 腦溢血還能治好嗎?分這2種情況考慮,不過多數都很嚴重
    腦溢血在臨床上被稱為「出血性腦卒中」,指的是非外傷性腦血管破裂,從而導致大腦組織缺氧壞死,最終誘發了一系列症狀。由於腦溢血的起病較急、病情兇險,所以死亡率也相當高。即便是經過科學治療後,也有極大部分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比如偏癱、口眼歪斜、語言功能障礙等。所以,大家對該疾病都存有疑問,腦溢血究竟能否治癒呢?
  • 中風後遺症很痛風?這6種治療方法要謹記,做好康復治療是關鍵
    中風後遺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比原發疾病更加痛苦的一種症狀,因為痛風后遺症往往會導致患者偏癱,出現肢體功能不全,並且還會伴有口眼歪斜的症狀。通常也就需要在出現中風後遺症的早期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否則是很容易導致患者終身半身不遂的。
  • 手經常麻木,是「中風」的症狀嗎?什麼是中風?
    但未必是中風。但影響周圍神經的原因可能是大腦或脊髓的問題,而這通常是中風的結果。除了手感麻木之外,你還應該注意以下症狀:1.視力差或視力模糊。中風可導致雙眼復視、視力模糊或視力喪失。中風會損害表達自己或理解語言的能力。3.嚴重的頭痛。突然,嚴重的頭痛,也許是你所經歷過的最壞的,是一種常見的中風症狀。中風是由於腦血流阻滯或腦溢血而引起的神經系統急症。這是非常危險的,它會導致視力喪失、雙眼視力、言語困難、永久殘疾、癱瘓、身體失衡甚至死亡等後果。
  • 為什麼老人都害怕得中風?6個後遺症,拖累的不止是病人!
    那腦中風的後遺症到底有哪些?1、麻木 麻木是腦中風後遺症中比較輕微而且常見的,主要是患側的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出現諸如針刺感、反應遲鈍等的感覺異常。 2、癱瘓 癱瘓多表現為單側肢體、面部肌肉等的運動障礙,是及其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腦中風癱瘓最多的表現形式是偏癱,與此同時除了經常會伴隨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也偶爾會出現同側視野缺損。
  • 頻繁咬舌頭可能是中風前兆,別知道太晚
    可能大家對腦卒中比較陌生,但提到腦梗和腦溢血,應該無人不知!這兩種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統稱為「腦卒中」,也被俗稱為中風!雖然腦梗的死亡率不如腦出血,但是腦梗的病發率卻相對較高,而且容易留下各種後遺症。 所以,對於長期患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而言,需高度警惕腦卒中的發作!
  • 中風能中醫治療嗎?專家:有一定治療效果
    原標題:中風能中醫治療嗎?專家:有一定治療效果   據悉,在我國,腦中風已超過惡性腫瘤成為第一致死病因,每年有150萬人死於腦中風,同時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   卒中俗稱中風,根據病情輕重,分為大中風和小中風。大中風病情嚴重,多為腦梗死。
  • 幼兒癲癇治癒後有什麼後遺症
    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健康的長大對於人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會通過各種的方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而癲癇病的後遺症就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減少癲癇病的傷害多加了解相關的只適合是十分重要的。
  • 湖北新冠專家李十月突發腦溢血逝世!這種疾病發病多無預兆,冬春季...
    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症。 腦溢血的危險程度較高,所以出現以下症狀的高危人群應當注意腦溢血的發作前兆。 1.50歲以上,有較長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 2. 頭痛。
  • 為什麼南方地區腦血栓(中風)患者很少,而北方人很多?
    無論是腦血栓還是動脈硬化,再或是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都存在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特點,就是「南方的患病人數比北方要少」。其實,這件事很好理解,只是大家沒明白其中的相關奧秘;在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過程中,明確並幹預危險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比如說「吃鹽過多」就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肥胖」就是腦血栓的危險因素,從根本上拒絕這些危險因素,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措施」。為何南方患腦血栓的人比北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