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高發期到了

2020-12-08 騰訊網

約80%的腦出血病人由高血壓引起 圖/全景

  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顱腦科副教授 吳運泉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卒中又稱「中風」、「腦中風」。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六分之一」,即提醒世人,全球每六個人中有一個人可能在一生中得一次中風病;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中風,有1人因中風而終身殘廢。專家呼籲公眾重視預防中風和中風復發。

  氣溫驟降,中風高發

  立冬至立春是一年之中預防中風的重要時節。秋冬和冬春交界換季時節,由於氣溫突變,中風發病率也較平時高得多。天氣寒冷,為什麼容易導致中風呢?分析起來有如下六種誘發因素———

  一是情致影響: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神志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內經》云:春「在志為怒」,夏「在志為熹」,長夏「在志為思」,秋「在志為憂」,冬「在志為恐」。就是說機體的情致變化,會因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四季對情致影響最大應是天寒地凍的冬季。

  二是氣溫影響:熱脹冷縮是眾所周知的物理現象,氣溫驟降,血管收縮,血循環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大腦有個保護機制,緊急收縮血管(醫學上稱「血管痙攣」),以減少大腦過度充血,但過度收縮反而發生大腦缺血缺氧。另一種情況,血壓過高未能及時調節,其直接危害就是血管破裂,發生致命的腦出血;

  三是飲水過少:天氣轉冷,人們飲水量減少,加上空氣乾燥,體液丟失,體內缺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繼而發生血液濃縮,血流減慢,使部分腦組織血流供應不足;

  四是自主神經失控:體內有一個控制器官、血管、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它管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興奮時血壓升高,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則相反。氣溫下降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神經末梢釋放化學性神經遞質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腹腔內的腎上腺受刺激也釋放腎上腺素,它們進入血液後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縮,結果使高血壓患者雪上加霜,增加中風危險。

  五是慢性病影響:中老年人器官逐漸老化,動脈硬化,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肺氣腫等慢性病,整體素質下降,對外界環境驟變適應能力較差,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等風寒入侵的急性病,間接影響大腦誘發中風;

  預防中風,從細節做起

  治療三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根據檢測情況,調整藥量,按時服藥,使血糖、血壓、血脂達標;

  保證足夠睡眠:睡眠是恢復和修正人體功能的主要途徑,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主要方法。因此,每日要保持8小時的睡眠,保證身心健康。

  注意保暖:在氣溫驟降時注意加衣、戴帽,以防外來之風侵入體內,誘發中風。足位於心臟的最遠端,負有送血液回流心臟的功能,老人尤要注意足部保暖,每天睡覺前沐足,對睡眠和血壓有調節作用。

  精神調節:緊張、憂愁、焦慮等不良情緒改變,極易誘發或加重病情。因此,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尤為重要。

  適量飲水:老年人大多對口渴不敏感,而體內的血液循環差,血液黏稠度高極易誘發腦缺血。因此,要養成適當飲水的習慣,特別在早上起床及白天進行各種活動後,要注意飲水,保證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對平衡狀態。

  適量運動:運動有助於氣血流通,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太極拳、保健操、步行都適宜老年人。一般每次15分鐘左右,每日2~3次即可。運動過程,如出現異常症狀,如頭痛、頭暈、心慌等,要立即停止運動。

  吳運泉

相關焦點

  • 中風或小中風後6個月 是中醫調治康復的黃金期 越早越好
    冬季,心腦血管病高發。「如果突然出現手腳麻木、不靈活;偶爾意識模糊和頭暈;東西拿不穩、走路不穩;胸悶心悸氣喘等情況,要及時就醫,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張瓞(音同「疊」)安副主任中醫師提醒。中風或小中風後一旦有後遺症,建議在病後6個月的黃金康復期試試中醫調理,越早越好。
  • 經常打嗝是中風前兆?女性可是高發人群哦~要警惕!
    中風前兆 除了飲食方面的原因,某些疾病的前兆也會出現打嗝,如後腦中風就是其中一種,當同時出現不斷打嗝、視力下滑和胸口疼痛等症狀的時候,一定要警惕,尤其是高發人群——女性。 6.
  • 67歲腦中風患者幹細胞治療後效果明顯!
    這是趙本山在春晚的戲謔臺詞,但是這也是很多腦中風後遺症患者的真實寫照 腦中風是我國幾大高發疾病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區 截止目前,在clinicaltrials.共有47項幹細胞在GOV上註冊治療中風的臨床研究。這些臨床研究表明,幹細胞在治療中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 仇保興:中國進入水汙染事件高發期
    文章稱,中國城鎮化率在2011年後達到50%,根據國際經驗,今後一段時期是城市水汙染事件高發期、水安全的高風險期。  在名為《我國城市水安全現狀與對策》的署名文章中,仇保興稱,從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規律來看,當城市化率達到50%以後一段時期,往往就會出現水資源、水安全的轉折點,從水量型危機轉向水質型危機,水汙染事件進入高發期。
  • 國內企業"生命曲線圖":3到7歲是"死亡"高發期
    現有企業中,1歲以內、1到2歲、2到3歲的企業均佔到企業總數的10%以上。  截至2012年底,我國實有企業1322.54萬戶。其中,生存時間5年以下的企業652.77萬戶,佔企業總量的49.4%;5到10年的435.24萬戶,佔32.9%;10年以上的234.52萬戶,佔17.7%。
  • 什麼叫做「小中風」 小中風五大症狀經常出現
    寒冷季節也是中風的高發季節,而中風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發生中風之後想要身體完好無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發生中風之前的幾小時或幾天,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症狀,這也稱為小中風。小中風又稱為中風預兆,一般患者在發生小中風後1-2周內會發生大中風,而如果能夠在小中風發作時及時治療,那麼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中風危害。
  •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中維護執政安全——讀《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
    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一書,對17-19世紀中、英、美等國三段公認的腐敗高發期,進行了富有新意的實證研究,提出了須對腐敗進行頂層治理以維護執政安全等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思路,為我們加強和改進防治腐敗工作提供了有益啟迪。首先,辨析腐敗高發期的異同,有利於更加理性地認知反腐敗鬥爭形勢腐敗,古已有之,今亦未止。
  • 遭隱翅蟲「襲擊」 市民被「毀容」未來三個月將是高發期
    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最近,一種狀如螞蟻的小昆蟲在朋友圈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隱翅蟲是否子虛烏有?奪命傳言是真的嗎?昨天,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秦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隱翅蟲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分泌出大量強酸性液體燒傷皮膚,所以,最好輕輕將其吹走或彈開。
  • 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
    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 冬天要來了團霧高發期
  • 工業廢氣一氧化氮其實能預防中風
    記者 葛丹娣    冬季身體外圍血管因寒冷而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從而增加了心臟負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大約有50%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都發生在冬季。  據世界心臟聯盟統計,在全世界每死亡3人,就有1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 正是高發期!浙江一女子睡醒發現一個離奇傷口,醫生:需要植皮
    陳女士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燙傷處雖然看起來才指甲蓋那麼大,裡面的深度卻有0.5釐米。正在住院治療的羅女士(化名)也是睡覺時被熱水袋燙傷,左腿前側,一元硬幣大小,傷口不停流膿水。醫生每天給她換藥,但一個月都無法癒合。羅女士無奈做了植皮手術,卻因為傷處基礎條件不好,移植的皮瓣沒活下來。
  • 沙塵暴高發期可能要來了,但三北防護林卻老了
    與前幾年的「低調溫順」相比,我國或將進入了新一輪的沙塵暴高發期。沙塵暴有高發趨勢       來源於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共出現7次沙塵天氣過程,包括4次揚沙、2次沙塵暴和1次強沙塵暴。2013年沙塵天氣過程總數則是6次。
  • 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專家提醒:如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癱瘓等症狀...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 這種傳染病正值高發期,兒童尤其需要注意
    春天來了,氣溫回升,萬物復甦,正是大家外出踏青的好時節,同時這也是各種流行性傳染病高發的時期,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肺結核等,所以在春天我們要格外注意預防流行傳染病。其中腮腺炎作為一種在兒童與青少年之間高發的流行性傳染病,一旦在校園裡發生就很容易爆發疫情,因此需要各位家長以及孩子重視起來。
  • 身體總「跑偏」,中風將來襲
    他馬上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所幸救治及時才轉危為安。王先生這種情況是腦梗的典型症狀,如果大家生活中突然出現身體向一側跑偏、有不對稱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45~70歲的中老年人是中風高發人群,近年來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 突發頭痛 早發現中風的徵兆
    下面我們詳細說一下關於中風的前兆以及中風病因和危害都有哪些。  中風早期前兆是什麼?若患者不是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頸椎病等,這些表現常是中風前兆。  ◆ 單眼發黑  一隻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幾秒鐘到幾十秒鐘後恢復視力,這可能是腦缺血引起的視力障礙,是中風即將發作的信號。這與大腦供血不足,影響了視覺中樞有關。
  • 男子運動後衝冷水澡導致「中風」,只因1個疏忽!千萬要警惕
    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會想到「癌症」,不過,今天悟太醫可要給你敲下另一種病的警鐘,它就是——中風!中風又叫腦卒中,具有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性。據相關數據統計,中風已成為國人死亡的「頭號病因」,每年因中風死亡的人數超過200萬。
  • 躲過颱風,魚病高發期又要來了,管理好你的魚缸
    圖片來源丨99homeideas加熱棒是電器,說到電器,就繞不開漏電的話題。大多數漏電的情況並不會對魚產生傷害,但電會對水產生電化學反應,導致水質惡化,從而讓魚病有可乘之機。圖片來源丨meowlogy基本溫度跟溶氧控制好了,魚病不會輕易得手,大部分魚生病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客觀條件對魚缸的影響。
  • 女人懷孕是男人出軌的高發期嗎?
    #女人懷孕是男人出軌的高發期嗎# 今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哭著給我說,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女人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