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腦血管病高發。
「如果突然出現手腳麻木、不靈活;偶爾意識模糊和頭暈;東西拿不穩、走路不穩;胸悶心悸氣喘等情況,要及時就醫,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張瓞(音同「疊」)安副主任中醫師提醒。
中風或小中風後一旦有後遺症,建議在病後6個月的黃金康復期試試中醫調理,越早越好。
張醫師還特別提起一位病情比較有代表性的病人——
吳師傅夜裡12點多,發覺手腳有點發麻,以為只是「睡麻了」,凌晨5點多,他起床上班,才發現出了大問題——從臉到腳,左半邊全麻了,動彈不得。
吳師傅被確診為「腦梗死」,住院兩星期,主治醫師給他留了一句話:3年裡,你能讓老婆扶著走幾步就算不錯了。
難道下半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吳師傅鬱鬱寡歡,不願出門,直到有病友向他介紹了張瓞安副主任中醫師——江浙名老中醫、廣興中醫院(現杭州市中醫院)創始人張碩甫的兒子,行醫50多年來,對心腦血管等經驗豐富。
張醫師一邊對吳師傅中藥調理,一邊叮囑他要堅持肢體鍛鍊。半個月後,吳師傅的麻木感逐漸減輕;3個月複診時,連隨身攜帶的拐杖也沒再出現。
「中醫調治腦梗,以活血化瘀為主。」張醫師說,「診斷明確後,用藥也很有講究,方子對了才能發揮中藥材的『靈氣』。」
(記者張靜)
張瓞安副主任中醫師,每周六上午在詠芝元國醫館坐診,針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風後遺症、高血脂、高血壓等,本周送出30個首診義診號。微信掃碼添加「大家健康小助手」可諮詢。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