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養」還是「多動」?關於中風康復,別陷入這些誤區!

2020-12-08 騰訊網

許多患者,尤其是高齡老人發生中風後,很可能會留下後遺症,輕者可能只是行動不便,重者則臥床不能起身,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預期壽命。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患者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感覺障礙、肢體癱瘓等情況。

近年來,「腦中風」已成為導致我國居民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於對於中風康復認知的不足,將近70%-80%的中風患者因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被照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為家庭和社會帶了沉重的負擔。

其實「中風沾,床上癱」的情況早已被逐漸改變,眾多研究及循證醫學認為「中風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那麼中風康復又是如何幫助患者重返健康?我們在中風康復時常常會陷入的誤區是哪些呢?就請武漢市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黃烈彌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本期嘉賓

黃烈彌

武漢市第六醫院

康復醫學科主任

黃烈彌,主任醫師,武漢市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擔任湖北省中醫師協會全科醫學專委會副主委,武漢市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會常務委員,湖北省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市針灸學會委員、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市康復科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從事康復臨床治療工作近30年,長期從事康復教學工作。擅長採用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顱腦外傷及腦血管疾病所致的肢體偏癱、語言障礙及吞咽功能障礙;各種頸椎、腰椎疾病;周圍神經損傷;骨折後關節功能障礙,產後康復,淋巴水腫等。

中風康復能起到什麼作用

如何進行康復治療?

更多知識

中風後康復常見的誤區

誤區1:

不用做康復治療

打針吃藥就能治好偏癱

治療中風偏癱、不會說話、不能吃飯的最好辦法就是打針吃藥,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這樣認為的。其實,對腦梗患者來說,如果腦血管堵塞造成腦細胞持續缺血超過6小時,就會發生不可逆性的壞死,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救活這些腦細胞。而康復治療,是改善偏癱後功能障礙的唯一有效辦法。一切讓患者減輕、彌補、糾正腦卒中損傷導致的各種功能障礙都是康復。

這在臨床上是經過證實的,也是國外的康復概念。國外病人中風後七天就轉入康復科進行治療,一個月後轉入社區康復中心進行進一步康復治療。中國的康復醫學處在迅速發展的階段,但是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社區康復中心,甚至一些醫院沒有康復科。普通老百姓沒有康復概念,就造成了中風後不去康復訓練,而是一味的打針吃藥。

誤區2:

康復治療很簡單

就是活動胳膊、拉拉腿

康復訓練必須在經過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以及康復護士等專業人員指導下,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然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再由康復治療按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訓練,具體的可以精確到每一塊肌肉,每一動作的訓練,都不是隨意的。比如:大部分偏癱患者癱瘓側的肢體會出現肌肉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

但是,如果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例如用癱瘓側的肢體反覆練習抓握,則會加重患側的屈曲痙攣模式,導致手指伸展困難,反而阻礙手功能的恢復。還有一些常見的錯誤訓練導致肩關節半脫位、肩關節疼痛、肩手症候群等問題,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誤區3:

康復治療等後遺症期才開始

好多患者及家屬都認為:康復治療要到後遺症期才能開始進行,要等得病後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後才能進行康復治療。其實正規的康復訓練開始得越早,康復效果越好。

事實上不論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穩後,康復訓練即可開始。一般來講,腦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體徵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後即可進行,康復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大多數腦出血患者康復治療,可在病後7~14天開始進行。2017年版《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建議:腦卒中患者病情穩定(生命體徵穩定,症狀體徵不在進展)後應儘早介入康復治療。腦卒中輕度到中度的患者,在發病24小時後可以進行床邊康復、早期離床期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在監護條件下進行。

誤區4:

下地越早,恢復越快

正常人步行是雙下肢關節按照一定的規律協調地順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撐身體和邁步的動作。偏癱患者如未經正規的康復訓練而急於開始步行練習,則會出現典型的偏癱步態。這就是人們常見的偏癱患者所特有的「劃圈」步態,是典型的誤用症候群表現。其根本原因就是不當訓練加重了負責下肢各關節伸展的肌肉痙攣,使得關節屈曲動作難以完成。如能在偏癱早期開始正規的康復訓練,增加髖關節的屈曲;在患者肢體運動協調基礎上再進行步態訓練,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異常步態,提高步行效率。

誤區5:

康復是醫生的事,與家屬關係不大

不少患者家屬認為自己非專業人士,康復治療交給醫生即可。實際上,家庭的溫馨、家人的親情以及督促訓練是患者戰勝殘疾最有力的支持。

【武漢市第六醫院重磅惠民】

打造無假日醫院

推出延長普通門診

時間:7:30~20:00

12小時不停診

急診24小時

來源:湖北之聲《健康合伙人》節目

編輯:葉靜

審核:劉雅婷

相關焦點

  • 偏癱康復怎麼治療?這些誤區家屬請一定知曉
    你肯定聽過「多走走就好了」、「中風了不敢走要臥床」這樣沒有根據的話卻將信將疑的進行著,下面就跟著顧連專家一起來看看在偏癱患者的康復中家屬及患者應該避免的認知誤區有哪些。綜合康復治療是目前對中風偏癱、失語、吞咽障礙、構音障礙等後遺症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個也是經過了大量臨床的證實的。 2、早點走就會早點好 目前數據表明,有將近20%的偏癱患者會存在下肢步行的功能障礙。正常人在行走過程中需要將髖膝踝屈曲到一定的角度才能完成向前邁的動作。
  • 腦梗塞中風還能康復嗎?如何治療好?
    說說我爸腦梗塞中風後康復的經歷,我是山東泰安人,在今年7月的時候,爸爸突發腦梗塞,一家人陷入恐慌之中。親身體會過親人大病才知道什麼叫煎熬,幸運的是,這段煎熬結束了,在濟南復元康復醫院通過治療爸爸已經康復了。
  • 中風腦血栓。腦溢血等過了危險期如何康復療治癒留下的後遺症!
    現在我把康復醫生教授的一些康復要領靠訴大家,這些動作對於那些正在康復期間的中風患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適合走路姿勢不規範關節有疼痛,活動度也不好,動作又出現了連帶動作,也可能是肌張力高,分離運動不好,關節僵硬黏連和分離動困惑的康復患者,分離運動就是我想用手指抓東西,正常的就是想抓什麼就直接抓,而你可能就一想抓就身體也出力肩膀也出力就是連帶反應而不是分離運動。
  • 這些換腎的誤區,可別再中招了!
    我們知道,為了保證腎移植的遠期療效,術後康復至關重要。但不少腎友在此期間由於對腎移植缺乏正確的認識,容易走進認知誤區,耽誤康復的效果。別擔心,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關於換腎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希望腎友們都能提高警惕,避免中招。
  • 愛滋病病毒「幫兇」CCR5基因添新「罪證」:阻礙中風康復
    科技日報北京2月27日電 日前,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細胞》雜誌上撰文指出,CCR5基因阻礙中風患者康復。此前研究表明,CCR5基因還是愛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主要幫兇。早在1996年,科學家就發現CCR5基因控制產生的CCR5蛋白是HIV病毒進入人體T細胞的主要受體之一。
  • UEA研究人員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中風倖存者進行康複測試
    消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VR心理健康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虛擬實境技術用於中風倖存者康復訓練的測試中風會損害人的大腦,使其無法感知到身體某些部位的信息,這些人往往恢復得很差,並且長期殘疾。目前的康復治療涉及不同類型的視覺和身體協調任務以及認知練習,其中大多數是以紙和筆為基礎的。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堅持每天吃阿司匹林,就不會發生中風?醫生:認清5個誤區
    明明下午還好端端的一個人,睡到半夜突然中風了:面癱嘴歪斜,半邊身子動彈不得,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非死即殘,是中風(醫學上稱「腦卒中」)最可怕的地方。一旦發生中風,再次中風的機率相當高。所以,中風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網絡、病友群、朋友圈盛傳的各種防治方法,猶如亂花迷人眼。很多老年朋友為了防中風,堅持定期輸液、長期吃阿司匹林……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武漢多位專家昨天表示,小時候有多動症沒有接受幹預,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自控力會增強,但和同齡人比起來,還是有不少痕跡存在,嚴重者會對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大學生愛「走神」是多動症作怪22歲的章帆是武昌一所知名大學的大四學生,已被學校確定保研。在父母眼中,從小到大他都是個乖寶寶,學習也很努力。
  • 秋冬季減肥的6個好處 別陷入這些誤區
    秋冬季運動減肥也有一定的誤區,大家在減肥的過程中需要稍加注意。誤區一:持續仰臥起坐和側彎腰運動仰臥起坐是鍛鍊腹部肌肉的動作,但是對於某些特定部位收效甚微。人體天生有些部位就是用於儲存脂肪,男性集中在兩肋和腹部,女性則是在大腿、臀部等,這些部位脂肪是比較多的,減肥的速度也相對較慢。
  • 兒童神經調控技術,幫自閉症、多動症孩子更好康復
    邀請6位大咖,從兒童康復技術、親子相處、多動症家庭幹預策略、語言能力提升、兒童生長發育營養和心理調節等方面,為家長帶來滿滿的乾貨。第一場 在講堂中,他分享了兒童神經調控技術(經顱磁、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在兒童自閉症、多動症、語言發育等康復中的運用
  • 研究發現音樂療法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
    3月6日,據外媒報導,英國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音樂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康復以及他們的情緒都有積極的影響。腦卒中俗稱「中風」,目前已成世界範圍內致死第二大原因、致殘第三大原因。
  • 中風後放血?癲癇發作塞嘴防咬舌?臺醫師談誤區
    中風後放血?癲癇發作塞嘴防咬舌?臺醫師談誤區 2018-07-12 10:43: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風後手腳無力還能恢復嗎?專家指導康復來恢復最大限度的功能
    因為很多人中風後,會出現手腳無力或偏癱的情況,想要解決這種情況,就需要通過康復訓練來實現。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喻勇醫生表示,康復的主要原則,就是以功能康復為目標,幫到病人恢復最大的功能。而中風之後的康復訓練是也專門的一門學科,要掌握正確的鍛鍊方法,才能讓讓中風後的身體儘快恢復。
  • 中風偏癱後,若想身體變好,跟著這2步,做好康復訓練
    中風是一種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現在中風的患者不斷增多,很多人因為自身患有心腦血管上的疾病,所以會出現中風,也有些人是突然受到了刺激導致的。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中風,都應該注意,每天要做康復訓練,避免出現意外影響生命。
  •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中風
    在我國,中風而亡的患者並不少見。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中風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每年腦血管病死亡154萬人,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由此可見,眼下,加強對中風的防治已經迫在眉睫。那麼,究竟該如何進行科學防治呢?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 多動、語言障礙診療新動態 神經閉環康復模式
    為促進兒童神經康復事業發展,提升兒童多動症、語言障礙等神經疾病康復技術水平,推動兒童神經康復領域閉環康復模式的發展,由成都西南兒童醫院、西南兒童康復醫學研究院主辦的「兒童神經閉環康復模式推廣暨重複經顱磁康復技術升級發布會」於7月10日在成都成功舉辦,重複經顱磁的技術升級將助力兒童神經閉環康復模式的新發展。
  • 中風後遺症很痛風?這6種治療方法要謹記,做好康復治療是關鍵
    中風後遺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比原發疾病更加痛苦的一種症狀,因為痛風后遺症往往會導致患者偏癱,出現肢體功能不全,並且還會伴有口眼歪斜的症狀。通常也就需要在出現中風後遺症的早期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否則是很容易導致患者終身半身不遂的。
  • 別忽視「小中風」症狀,它是預防中風的最好方法
    中風還分大小,傷害也不同,小中風常常是中風出現的早期徵兆,所以提高對小中風症狀的關注度很有必要。但是日常生活中往往大部分人都會忽略,因為小中風症狀持續時間很短,有的甚至只會出現2-3分鐘就會自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