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專家提醒:如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癱瘓等症狀...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兒科病房主任史湘英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和感冒一樣,手足口病也是自限性疾病,多數孩子一周左右自愈;但也有少數孩子患手足口後會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孩子的病情發展迅速,可能會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特點為起病急,發熱、嘴痛、拒食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發的皰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較多,也可波及軟顎,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通常1周左右症狀完全消失,皮疹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若手足口病嚴重則可出現併發症,需要嚴密觀察病情並積極治療。

  史湘英主任提醒媽媽們注意:如果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提示有病情加重的可能:孩子精神萎靡、煩躁不安或者嗜睡,頻繁驚跳或肢體抖動,肢體無力、癱瘓,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四肢冰涼、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呼吸困難、頻率明顯加快或減慢,呼吸變淺、節律不規則,高熱(體溫大於 39℃)持續不退超過4小時,即使服用退熱藥,仍效果欠佳,請及時就醫。此外年齡小於3歲的孩子,由於病情容易變化,如果出現流口水、不願進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況,也請儘早就醫。

  對於已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史主任提醒在護理方面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首先需要隔離,減少帶孩子到公共場合,避免交叉感染,飲食清淡,多喝溫水,做好孩子的口腔護理。注意孩子的指甲不要太長,必要時包裹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日常生活物品都需要消毒。(方圓、江麗波、寧宇)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高發期,中招的孩子多!醫生說這2點是預防關鍵
    每年4-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天門診天天都有好幾個手足口病的小患者。早上又來了一位3歲小男孩,手腳以及口腔都有長了小皰疹,經過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一旁的爸爸媽媽特別緊張,爸爸問聽說這病會死人的,是真的嗎?
  • 謠言粉碎機:手足口病高發期:孩子不出門就不會得嗎?
    文|阿妖一到這個季節關於寶寶手足口病的報導也是屢見不鮮,為了防止寶寶患手足口病的方法也在朋友圈裡瘋傳,有些人說只要寶寶不出門就能防止患手足口病,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說不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途徑,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讓孩子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所以仍有可能會得病。"權威解讀:每年的月是手足口高發的季節,5歲以下的寶寶更容易感染。
  • 4-6月手足口病高發期,如何做好預防?
    每年的4月-6月是手足口病的春夏季流行高峰。疾控專家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預防手足口病。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7-10日後可康復。少數患者有嚴重併發症,如腦炎、肺水腫、心肺功能衰竭等。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以下兒童。
  • 【專家說】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
    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重度手足口病有哪些明顯症狀?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起的皰疹就比較多還是發燒判斷? 每次採訪都會提到手足口病90%的孩子都是輕症,都是自限性的,自限性不用治療就對症處理,這孩子都能恢復。
  • 我國發布新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原2010年版本廢止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萬~205.06/10萬,近年報告病死率在6.46/10萬~51.00/10萬之間。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手足口病的臨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進手足口病診療工作,根據手足口病診療新進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同時廢止。
  • 3歲患兒手足口病並發腦病變 徹夜搶救昨出院
    剛開始的症狀就是發燒、嘔吐、頭疼,精神萎靡,並伴有手、足等部位的皰疹,初步診斷為手足口病患兒。入院不久,患兒就出現了心跳不規則,時快時慢的心跳導致血壓升高,我們立刻將其轉入PICU,為他做了頭顱核磁共振,結果為腦幹部分病變。這是手足口病較為嚴重的併發症,也是我們較為擔心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惡化為神經性肺水腫,就非常危險了。
  • 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
    新民網李永生 拍攝製作   最新消息:21日下午5點12分,@上海金山衛生計生:經市級兒科專家會診,結合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根據手足口病診斷標準,金山衛鎮愛苗幼兒看護點兩例死亡幼兒均為重症手足口病病例。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兒童身上出現一些疑似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多父母和手忙腳亂、提心弔膽,心疼不已,有時,這些症狀,並不一定就代表寶寶患的是手足口病,因為,有一些疾病和手足口病有著相似的症狀,在鑑別上容易出現混淆,下面,可馨育兒說筆者帶你去了解下。
  • 近期這個病又高發,大人小孩都會得…
    家裡有小孩的家長 可能對手足口病很熟悉, 每年的4~7月為高發期, 9~11月還會出現一個次高峰。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都認為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病,但實際上,成人也有可能被傳染。 近幾年,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也有報導合併腦炎、睪丸炎等疾病的重症患者。
  •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樊琳/長沙廣電新聞中心 2019-06-10 20:02
  • 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如孩子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河南商報洛陽寶姨 關彩晴通訊員 高鴿最近天氣比較冷,寶姨聽很多寶媽反映說嗎,自家寶寶出現了腹瀉、嘔吐的症狀,本來以為是輪狀病毒搞的鬼,沒想到帶娃去醫院後發現是感染了諾如病毒。那關於諾如病毒你了解多少呢?
  • 【溫馨提示】天氣轉冷,這些傳染病高發,大慶家長快為孩子收藏預防...
    | 聚焦 · 大同· 關注 |大道之行 同享福祉氣溫漸低,天氣轉涼冬季的高發疾病也開始活躍了尤其是傳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諾如病毒等少去人群密集場所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流感樣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染該病,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成人也會患。
  • 手足口病可自愈,不必過度治療
    手足口病 作者/張洪海 溼熱,就是手足口病的根本原因。中醫沒有手足口病的記載,但在溫病、時疫等病的描述中,都有它的影子。手足口病發病先發熱,然後在口頰、手足等部位出現皮疹,且皮疹呈水泡狀。這是典型的溼熱為患引發的疾病。
  • 手足口病發病快嗎?20多種病毒有染,2種最常見,當心並發腦膜炎
    不超過5歲的兒童是易感人群,其症狀表現為厭食、口痛、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有小潰瘍和小皰疹出現,大多數患兒一個星期左右會康復,一部分患兒會導致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併發症。有個別重症患兒的病情發展速度很快,可致死亡。現今缺少有效的對症治療的藥物。
  • 「安全知識」天氣轉冷,這些傳染病高發,預防方法來了
    太原共青團你觸手可及的朋友圈氣溫漸低,天氣轉涼冬季的高發疾病也開始活躍了尤其是傳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諾如病毒等青少年抵抗力較弱因此需要格外防範下面一起來了解防護措施根據肺炎的嚴重程度,可以表現為:咳嗽、呼吸急促、發熱、寒戰、疲憊、胸痛、噁心、嘔吐或腹瀉、意識模糊,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怎樣判斷孩子得了肺炎孩子得了肺炎怎麼辦如果孩子出現高熱,家長需要先給孩子服用退熱藥或物理降溫,再到醫院就醫。
  • 一到秋冬這幾種病毒就作妖!
    不過,精神還好,吃奶也正常。家人以為,孩子只是著涼了,也沒太在意。 兩天後,小雨咳嗽越來越嚴重,憋喘明顯,還有點呼吸急促。 家人帶她去醫院一番檢查後,醫生診斷為: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開了霧化。但經過治療小雨的症狀還是沒好轉。 過了一天,她還發燒起來,一度燒到38.7℃。
  • 手足口病如何用藥?中西藥物治療解析,嚴重併發症可致命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只有很強的傳染性,該病的主要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病毒發作以發燒、手足、口腔等身體部位出現潰瘍、皮疹等症狀表現為主,少數患兒可導致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 【健康提醒】三伏天 這些常識不可不知!
    口口進入八月,西安地區氣溫達到最高,高溫中暑事件最易發生,特此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防暑降溫,預防高溫中暑。夏季是腸道傳染病和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的高發季節。據西安市疾控中心歷年來數據統計顯示,8月腸道傳染病發病數約佔全年發病的14%左右,處於發病高峰月份。
  • 緊急提醒!此病進入高發期!感染性極強!廣西也出現了!
    >所致的病毒性腹瀉 現在已經進入高發季節 全國各地出現諾如病毒感染 廣西河池 10月21日,廣西河池大化曦龍灣幼兒園16名幼兒相繼出現嘔吐、腹痛症狀,家長連夜將孩子送到門診、醫院治療。
  • 春季天氣多變 開學後這6種春季傳染病要警惕!
    據了解,4月15日高三開學後,多地醫院發熱門診接連收治有低燒發熱症狀的學生。醫療專家組對發熱學生進行診療、調查並核酸檢測,判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據專家介紹,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患者易出現低熱,或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狀。一般而言,經就診、化驗、影像等檢查,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