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黎雯蒂:家長必讀!4-6月手足口病高發期,如何做好預防?

2020-12-09 雯蒂講育兒

每年的4月-6月是手足口病的春夏季流行高峰。

疾控專家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預防手足口病。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

唾液、皰疹液等,或被其汙染的物品、環境而感染。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7-10日後可康復。

少數患者有嚴重併發症,如腦炎、肺水腫、心肺功能衰竭等。

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以下兒童。

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

1、傳染源。

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染源。

2、患者是如何感染的?

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唾液、皰疹液等,或被其汙染的物品、環境而感染。

3、感染者什麼時候最具有傳染性?

在發病後的第1周從呼吸道傳播感染性最大,可持續2-3周。

一般情況下,病毒從口咽部排出後存活不過4周,但在患者的體內,可以存活數周甚至數月,而持續向外排出病毒,3-5周仍然可以從糞便中排出病毒。

怎麼知道寶寶是否患上手足口病?

1、首先,患手足口病的兒童,通常在5歲以下。

感染手足口病病毒之後,並不是馬上發病。病毒會先潛伏在體內,潛伏期可達2-10天,實際更多情況是只潛伏3-5天。潛伏期之後,感染者才會突然起病。

2、手足口病一旦發作的主要臨床表現:

發熱(體溫可高達40℃);

局部出現口痛,口腔黏膜能看見散在丘疹、皰疹或潰瘍,在舌、頰黏膜及硬顎等處更多見,也可波及軟顎,牙齦、扁桃體和咽部;

在此之後,手、足、臀、臂、腿出現丘疹、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這些丘疹、斑丘疹和皰疹在手足部分布較多,掌背面均有,數量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

也有部分病例(大約8%)皮疹表現不典型,比如皮疹只發生在單一部位或者僅表現為斑丘疹。

除了上面這些症狀,如果沒有再發生其他嚴重症狀,那麼皮疹在消退後將不會留下痕跡,無色素沉著。

這樣的病例大約佔70%,大多在一周內就能痊癒。

但是!如果在診斷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下列症狀:

持續高熱、嗜睡、精神差、煩躁、易驚、吸吮無力、頭痛、嘔吐、呼吸增快、肢體抖動、四肢冷、皮膚出現花紋狀。

這就屬重症手足口病範疇,需馬上就診。

重症手足口病患兒的病情進展相當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就可能出現腦水腫、肺水腫、腦炎、腦脊髓炎、循環障礙等,所以一定要儘快住院治療。

極少數的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即使存活也可能留有後遺症。

寶寶患上手足口病應如何處理?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而在目前,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物。

因此感染本身不需要特別處理。

發熱一般2-4天內就會自行消退,整個病程持續10-14天左右。

但在這期間,我們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來退熱和緩解疼痛。

可以選擇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特別提醒:

不要給小於18歲的兒童使用阿司匹林,這將增加瑞氏症候群等嚴重情況的風險。

在患病期間,患兒口中的潰瘍會導致吞咽疼痛,因此可能不願進食或飲水。為了預防因為發熱、不顯性失水的增加而出現脫水,家長們可以選擇一些冷的食物來減少寶寶吞咽時的疼痛感。

比如冰淇淋等,較大的兒童還可以吃一些軟的食物,如布丁或果凍,容易吞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常用肥皂或洗手液來洗手,尤其是如廁以後。

2、保持家中清潔,經常對桌面、玩具和寶寶可能接觸的其它物品進行消毒。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尤其在有發熱或身體不舒服、大量流口水、口腔中長皰疹潰瘍時。

不要讓孩子去上學或託幼機構,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大規模的暴發和流行。

此外,我國已自主研發了針對腸道病毒的EV71疫苗。

對6-12個月嬰兒可考慮接種該疫苗。

兒科主治大夫:黎雯蒂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高發期,中招的孩子多!醫生說這2點是預防關鍵
    每年4-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天門診天天都有好幾個手足口病的小患者。早上又來了一位3歲小男孩,手腳以及口腔都有長了小皰疹,經過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一旁的爸爸媽媽特別緊張,爸爸問聽說這病會死人的,是真的嗎?
  • 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專家提醒:如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癱瘓等症狀...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 謠言粉碎機:手足口病高發期:孩子不出門就不會得嗎?
    文|阿妖一到這個季節關於寶寶手足口病的報導也是屢見不鮮,為了防止寶寶患手足口病的方法也在朋友圈裡瘋傳,有些人說只要寶寶不出門就能防止患手足口病,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說不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途徑,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讓孩子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所以仍有可能會得病。"權威解讀:每年的月是手足口高發的季節,5歲以下的寶寶更容易感染。
  • 【溫馨提示】天氣轉冷,這些傳染病高發,大慶家長快為孩子收藏預防...
    如何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禦措施,也能減少流感侵襲。1. 用加溼器,調節室內溫度與溼度冬季較為乾燥,由於空氣中水分減少,咳嗽和打噴嚏等噴出的飛沫可以飛到很遠,以致流感病毒乘勢擴散。而高溫多溼的環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傳播。
  • 「安全知識」天氣轉冷,這些傳染病高發,預防方法來了
    如何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禦措施,也能減少流感侵襲。1. 用加溼器,調節室內溫度與溼度冬季較為乾燥,由於空氣中水分減少,咳嗽和打噴嚏等噴出的飛沫可以飛到很遠,以致流感病毒乘勢擴散。而高溫多溼的環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傳播。
  • 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
    新民網蕭君瑋 攝   視頻: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新民網李永生 拍攝製作   最新消息:21日下午5點12分,@上海金山衛生計生:經市級兒科專家會診,結合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根據手足口病診斷標準,金山衛鎮愛苗幼兒看護點兩例死亡幼兒均為重症手足口病病例。
  • 兒科門診擠爆!一到秋冬這幾種病毒就作妖!
    4、有脫水錶現,哭時無淚口乾、6小時尿布內無尿或少尿、皮膚乾燥。 如何預防? 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預防。
  • 我國發布新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原2010年版本廢止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萬~205.06/10萬,近年報告病死率在6.46/10萬~51.00/10萬之間。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手足口病的臨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進手足口病診療工作,根據手足口病診療新進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同時廢止。
  • 6種夏季常見疾病及預防辦法
    那麼,夏季該如何預防各類常見疾病呢?六類夏季常見疾病以及預防辦法,供網友參考。  ■ 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據專家介紹,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
  • 近期這個病又高發,大人小孩都會得…
    家裡有小孩的家長 可能對手足口病很熟悉, 每年的4~7月為高發期, 9~11月還會出現一個次高峰。在大多數情況下,皰疹性咽峽炎預後較好,有自限性的,一般 4~6 天左右,少數 EV71 感染的皰疹性咽峽炎時間較長。 2. 典型的手足口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為特徵性表現,絕大部分手足口病在發病後 5~7 天自行緩解; 3.
  • 【專家說】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
    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重度手足口病有哪些明顯症狀?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起的皰疹就比較多還是發燒判斷? 每次採訪都會提到手足口病90%的孩子都是輕症,都是自限性的,自限性不用治療就對症處理,這孩子都能恢復。
  • 手足口病可自愈,不必過度治療
    導讀 手足口病是多發於夏季的常見傳染病。夏季是雨水豐沛的季節,再過些日子南方大雨滂沱,洪澇成災,我們這裡少些,但也時陰時晴,總以溼熱為主。
  •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樊琳/長沙廣電新聞中心 2019-06-10 20:02
  • 3歲患兒手足口病並發腦病變 徹夜搶救昨出院
    浙江在線06月20日訊最近兩個星期,省兒童醫院收治了9例手足口病的重症患兒,PICU重症監護室裡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救治直接來醫院就診的患兒之外,我還經常要趕赴寧波、蕭山等地醫院進行會診。  3歲患兒並發腦病變  6月16日晚12點,一名3歲多的小男孩來我院就診。
  •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原標題: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課題組在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研究論文《基於病毒樣顆粒的抗EV71/CA16雙價疫苗在小鼠感染模型上提供雙重保護作用》在國際疫苗學期刊Vaccine《疫苗》上在線發表。
  • 教你讀懂化驗單上的「火星文」,各類傳染病高發期來了!
    兩季之交,正是各類傳染病高發的時段,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總是人滿為患。而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勞心又勞力不說,化驗單上那些家長看不懂、醫生來不及解釋的「火星文」更讓人頭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孩子染上不同傳染病時,化驗單上都會顯示哪些異常。
  • 手足口病如何用藥?中西藥物治療解析,嚴重併發症可致命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只有很強的傳染性,該病的主要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病毒發作以發燒、手足、口腔等身體部位出現潰瘍、皮疹等症狀表現為主,少數患兒可導致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兒童身上出現一些疑似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多父母和手忙腳亂、提心弔膽,心疼不已,有時,這些症狀,並不一定就代表寶寶患的是手足口病,因為,有一些疾病和手足口病有著相似的症狀,在鑑別上容易出現混淆,下面,可馨育兒說筆者帶你去了解下。
  • Vaccine:黃忠等手足口病雙價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手足口病產生於20世紀中期,已成為一種廣泛流行於嬰幼兒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熱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而導致死亡。近幾年,疫情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爆發,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隱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開發手足口病預防性疫苗也成為疫苗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