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e:黃忠等手足口病雙價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2020-12-05 生物谷

手足口病產生於20世紀中期,已成為一種廣泛流行於嬰幼兒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熱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而導致死亡。近幾年,疫情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爆發,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隱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開發手足口病預防性疫苗也成為疫苗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臨床診斷和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的感染引起。因此,開發能夠同時預防EV71和CA16感染的雙價疫苗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蔡一村博士在研究員黃忠的指導下,開展了抗EV71和CA16雙價疫苗的研發工作。研究人員製備了基於滅活病毒的單價EV71疫苗、單價CA16疫苗和包含以上兩種抗原的雙價疫苗,並在小鼠模型上評價單、雙價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抗病毒效果。結果顯示,單價疫苗所誘導產生的抗體只能夠抵抗同型病毒的體外和體內感染,而對於異型病毒沒有保護效果;雙價疫苗免疫小鼠血清在體外可以有效中和EV71和CA16兩種病毒,並且保護小鼠免於致死劑量的EV71或CA16病毒攻擊。研究表明,實驗性雙價疫苗中的EV71和CA16抗原間不存在免疫競爭和拮抗,能夠在動物體內平衡地誘發針對EV71和CA16的有效免疫保護反應。

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刊物Vaccine(A combination vaccine comprising of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elicits balanc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both viruses)。

此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上海市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支撐計劃和巴斯德健康研究基金會的經費支持。(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Vaccine    doi:10.1016/j.vaccine.2014.03.012

A combination vaccine comprising of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elicits balanc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both viruses.

Cai Y1, Ku Z1, Liu Q1, Leng Q1, Huang Z2.

Enterovirus 71 (EV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CA16) are the two major causative agent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which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children. A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both EV71 and CA16 is highly desirabl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mpare monovalent inactivated EV71, monovalent inactivated CA16, and a combination vaccine candidate comprising of both inactivated EV71 and CA16, for their immunogenicity and in vivo protective efficacy. The two monovalent vaccines were found to elicit serum antibodies that potently neutralized the homologous virus but had no or weak neutralization activity against the heterologous one; in contrast, the bivalent vaccine immunized sera efficiently neutralized both EV71 and CA16. More importantly, passive immunization with the bivalent vaccine protected mice against either EV71 or CA16 lethal infections, whereas the monovalent vaccines only prevented the homologous but not the heterologous challenges. Togeth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xperimental bivalent vaccine comprising of inactivated EV71 and CA16 induces a balanc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both EV71 and CA16, and thus provide proof-of-concep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ultivalent vaccines for broad protection against HFMD.

相關焦點

  •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原標題: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課題組在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研究論文《基於病毒樣顆粒的抗EV71/CA16雙價疫苗在小鼠感染模型上提供雙重保護作用》在國際疫苗學期刊Vaccine《疫苗》上在線發表。
  • 手足口病高發期,中招的孩子多!醫生說這2點是預防關鍵
    每年4-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天門診天天都有好幾個手足口病的小患者。早上又來了一位3歲小男孩,手腳以及口腔都有長了小皰疹,經過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一旁的爸爸媽媽特別緊張,爸爸問聽說這病會死人的,是真的嗎?
  • 謠言粉碎機:手足口病高發期:孩子不出門就不會得嗎?
    文|阿妖一到這個季節關於寶寶手足口病的報導也是屢見不鮮,為了防止寶寶患手足口病的方法也在朋友圈裡瘋傳,有些人說只要寶寶不出門就能防止患手足口病,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說不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途徑,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讓孩子出門只是切斷了一個傳播途徑,所以仍有可能會得病。"權威解讀:每年的月是手足口高發的季節,5歲以下的寶寶更容易感染。
  • 4-6月手足口病高發期,如何做好預防?
    每年的4月-6月是手足口病的春夏季流行高峰。疾控專家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預防手足口病。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1、傳染源。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染源。2、患者是如何感染的?
  • 手足口病可自愈,不必過度治療
    導讀 手足口病是多發於夏季的常見傳染病。夏季是雨水豐沛的季節,再過些日子南方大雨滂沱,洪澇成災,我們這裡少些,但也時陰時晴,總以溼熱為主。
  • 我國發布新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原2010年版本廢止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萬~205.06/10萬,近年報告病死率在6.46/10萬~51.00/10萬之間。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手足口病的臨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進手足口病診療工作,根據手足口病診療新進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同時廢止。
  • 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
    新民網蕭君瑋 攝   視頻: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新民網李永生 拍攝製作   最新消息:21日下午5點12分,@上海金山衛生計生:經市級兒科專家會診,結合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根據手足口病診斷標準,金山衛鎮愛苗幼兒看護點兩例死亡幼兒均為重症手足口病病例。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取得C型肝炎病毒預防性疫苗研究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C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於11月2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Gut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trivalent HCV vaccine elicits broad and synergistic
  • 手足口病如何用藥?中西藥物治療解析,嚴重併發症可致命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只有很強的傳染性,該病的主要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病毒發作以發燒、手足、口腔等身體部位出現潰瘍、皮疹等症狀表現為主,少數患兒可導致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 【專家說】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
    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重度手足口病有哪些明顯症狀?徐翼: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嚴重程度,起的皰疹就比較多還是發燒判斷? 每次採訪都會提到手足口病90%的孩子都是輕症,都是自限性的,自限性不用治療就對症處理,這孩子都能恢復。
  • 手足口病發病快嗎?20多種病毒有染,2種最常見,當心並發腦膜炎
    手足口病發病快嗎?20多種病毒有染,2種最常見,當心並發腦膜炎。手足口病是因為腸道病毒導致的傳染病,而嬰幼兒腸道病毒有多達20多型(種)可引發手足口病,最為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兒童身上出現一些疑似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多父母和手忙腳亂、提心弔膽,心疼不已,有時,這些症狀,並不一定就代表寶寶患的是手足口病,因為,有一些疾病和手足口病有著相似的症狀,在鑑別上容易出現混淆,下面,可馨育兒說筆者帶你去了解下。
  • 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專家提醒:如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癱瘓等症狀...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 3歲患兒手足口病並發腦病變 徹夜搶救昨出院
    浙江在線06月20日訊最近兩個星期,省兒童醫院收治了9例手足口病的重症患兒,PICU重症監護室裡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救治直接來醫院就診的患兒之外,我還經常要趕赴寧波、蕭山等地醫院進行會診。  3歲患兒並發腦病變  6月16日晚12點,一名3歲多的小男孩來我院就診。
  • 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在腸道病毒A71型(EV-A71)母傳抗體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在EV-A71母傳抗體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1997年以來,EV-A71相關手足口病在亞太地區5歲以下兒童中廣泛流行,近5年來其流行強度在亞洲以外地區明顯增強,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在中國,EV-A71相關手足口病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負擔,其病死率在1歲以下嬰兒中最高,尤其是6月齡以下嬰兒。目前,針對腸道病毒尚無特異抗病毒藥物。
  • 新中國疫苗研製70年回顧 感謝這些疫苗的救命之恩
    21 EV71滅活疫苗 目前手足口病(HFMD)疫苗的研製主要集中在EV71單價疫苗研究上,處於研發和生產階段的EV71疫苗包括全病毒滅活疫苗、病毒樣顆粒(VLP)疫苗、DNA疫苗、亞單位疫苗以及減毒活疫苗,其中全病毒滅活疫苗、VLP疫苗研發最為迅速。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非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
    EV71型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在1~2歲兒童高發,故推薦≥6月齡易感兒童應儘早接種,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免疫程序[28],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1.延遲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Wang等[29]報導了6~35月齡嬰幼兒接種首劑後抗體滴度的變化,發現第30天的幾何抗體滴度明顯下降,建議無論從上述任何月齡起始接種,都應遵從2劑次方案。
  •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樊琳/長沙廣電新聞中心 2019-06-10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