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俊傑在演唱會上回應了前幾日的就醫風波:
「前幾天發高燒,得了5歲以下小朋友才會得的手足口症,嘴巴裡長了70多個潰瘍,因此前往醫院就醫。」
林俊傑就醫事件
10月26日,林俊傑在鎮江舉辦演唱會後,因為發燒去當地醫院打點滴。事後,有醫院工作人員出售林俊傑用過的針頭和注射液包裝袋。
當時此事還上了微博熱搜,事後,涉事醫院工作人員被停職。
70多個潰瘍?!網友紛紛表示震驚……
有人就會問了
大人還能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不是兒童專屬!
家裡有小孩的家長
可能對手足口病很熟悉,
每年的4~7月為高發期,
9~11月還會出現一個次高峰。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以 5 歲以下兒童為主。
臨床上,以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為主要特徵。
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不適並常伴有咽痛。
由於成人病例較少見,臨床上易出現誤診。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都認為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病,但實際上,成人也有可能被傳染。
近幾年,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也有報導合併腦炎、睪丸炎等疾病的重症患者。
絕大多數成人得手足口病之後,僅僅是出現手心、腳心的皮疹,並不會伴有其他明顯症狀。但是,也有一部分成人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出現的症狀會比較明顯,除了手足和口腔的皮疹之外,還會出現發燒,甚至有一部分成人會出現全身軀幹部的皮疹,症狀嚴重者需進行相關治療。
這些「兒童病」 成人也會中招
除了手足口病外,麻疹、水痘、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腹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這些兒童專屬病,成年人也有中招的可能,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最常見的是孩子感染麻疹,其實成年人也會得。專家介紹,接種一次麻疹疫苗是不能終身免疫的。接種麻疹疫苗後,人就會產生抗體,不會感染麻疹。這種抗體一般維持10至12年,部分兒童4至6年抗體就全部消失,抗體消失後的人群又成為新的易感人群。有些成人小時候沒有感染過麻疹,等成人後,疫苗抗體又消失,則成為麻疹的高危人群。
孩子反覆發熱總不好,去醫院一查竟得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個病成年人患病的也不少,該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症狀表現為咽痛、皮疹、發熱等。患者發熱周期長,從1-2周或是2-3個月不等。
傳播的途徑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多種多樣,想要做到預防,就得先了解該病的傳播途徑:
症狀期限?
1. 在大多數情況下,皰疹性咽峽炎預後較好,有自限性的,一般 4~6 天左右,少數 EV71 感染的皰疹性咽峽炎時間較長。
2. 典型的手足口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為特徵性表現,絕大部分手足口病在發病後 5~7 天自行緩解;
3. 少部分手足口病發展為重症,通常在發病後 1~4 天出現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包括腦膜炎、腦炎、脊髓炎、腦脊髓炎,以及肺水腫 / 肺出血和循環衰竭等,重症手足口病進展迅速,需及時診治。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需要馬上就醫。
持續高燒不退
睡眠驚跳
精神差、煩躁不安、肢體抖動
呼吸困難
頭痛、嘔吐
出冷汗、四肢發涼
心率增快或減慢
4. 有些手足口患兒在恢復期可出現手掌和腳底脫皮伴指甲脫落;一部分患兒的皮疹呈水泡性大皰疹伴糜爛、紫癜或出血點樣皮疹,有溼疹的部位皮疹更多見。在皮疹早期一半可能會出現低熱,一般病程短而輕,多在 1 周左右痊癒,皮疹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但需要注意防止繼發感染。
如何護理?
01
注意隔離
患兒儘量不要去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與健康兒童接觸。
多通風 (如定期打開門窗等),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內溫度與溼度適宜;
02
觀察病情
注意觀察患兒:
1 是否有新的症狀、體徵出現
2 是否有原有症狀、體徵的加重、惡化
3 是否有前面所說的危重信號出現
定期監測體溫,一般每 4 個小時可以測一次體溫,如體溫超過 38.5℃ (腋溫),每 1~2 小時測一次體溫,並要注意有無寒戰、驚跳、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出現幻覺或甚抽搐等情況,進行退熱處理後 1 小時應重測體溫。
03
注意護理
口腔內的皰疹會使患兒疼痛,飲食上要注意儘量食用烹飪軟爛或流質、半流質食物,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為主,避免過鹹、過酸、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次餐後宜用溫水漱口;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複感染或交叉感染
在發病的 1 周內,休息很重要,儘量限制患兒的活動量以防止過度疲勞;
04
皮疹的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可用溫水擦浴,穿寬鬆、柔軟的衣物,並注意保持乾爽;床鋪應平整、乾燥、清潔;
剪短患兒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時可戴「手套」;
臀部有皮疹者,應及時處理患兒大小便 (尿不溼等),保持臀部的清潔與乾燥;
如皰疹未破潰,可塗以爐甘石洗劑;如皰疹破潰,可塗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劑,並注意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05
注意消毒
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徹底消毒。
患兒的奶瓶、奶嘴應充分清洗並煮沸消毒 20 分鐘後 (水煮沸後開始計時) 使用;
患兒的衣物、被褥等織物需要單獨清洗,用70℃ 以上熱水浸泡至少 30 分鐘;
對於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學習用品、某些家具、地面、牆壁等或其他不會浸溼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無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 500 mg/L 的消毒劑擦拭、浸泡或噴灑;
可以將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於太陽底下暴曬,但只限於陽光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如何預防?
EV71疫苗:
EV71 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是什麼?
EV71 疫苗是全病毒滅活疫苗,該疫苗屬於二類疫苗,不屬於國家預防接種程序的範圍,如果接種,需要在知情、自願、自費前提下接種。
EV71 疫苗的接種對象是?
EV71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易感兒童,且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5歲以上兒童不推薦接種。
接種幾次?接種劑量及方式是?
目前 EV71 疫苗接種程序為:基礎免疫程序為 2 劑次,間隔 1 個月;
接種途徑及劑量: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每次接種劑量為 0.5 mL。
患過手足口病,是否還要接種?
如果既往感染的手足口病明確是由 EV71 病毒引起的,無需再接種 EV71 疫苗;
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腸道病毒引起的,或者無病原學診斷結果的,可選擇接種;
注意:即使已經接種了 EV71 疫苗但仍然可能感染非 EV71 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
接種 EV71 疫苗後保護效力如何?
接種 EV71 疫苗後不一定產生 100% 的保護效果,但是對於 EV71 感染相關手足口病的保護效力在 90% 以上;對其他腸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無保護效力。
接種後 56 天到 8 個月,EV71 中和抗體滴度有所下降,8~14 個月抗體水平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但抗體陽性率未見下降。免疫後兩年的觀察結果顯示,中和抗體水平和臨床保護效力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接種的禁忌證是什麼?
對疫苗的任何一種成分過敏的孩子、正處於發熱的孩子、血小板減少症、免疫功能缺陷、癲癇、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的孩子不適宜接種。
EV71 能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嗎?
現階段暫不推薦 EV71 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建議 EV71 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 2 周以上。EV71 疫苗屬於第二類疫苗,如果和第一類疫苗接種時間發生衝突,應優先保證第一類疫苗接種。
來源:光明網 丁香園 兒科時間 小小寶媽媽 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