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家裡的小孩怎麼辦?一文全弄懂!

2021-01-17 瀟湘名醫

體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好像聽說有這個細菌容易得胃癌,而且會傳染。家裡還有小孩,我該怎麼辦?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在胃的細胞間隙之間。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50%,有也就是說一半的中國人感染了這個細菌。而且這個細菌確實和胃癌有關係,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

這個細菌是怎麼傳播的?

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主要藏在我們的唾液,也就是口水、牙菌斑、胃和糞便裡。它可以通過口——口傳播,我們聚餐的時候,含有細菌的唾液會汙染食物,繼而傳染給進食該食物的人。也可以糞——口傳播,含有細菌的大便如果汙染了水源和食物也會導致其他人被感染。

親孩子,會把細菌傳染給他們?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當然幽門螺桿菌主要還是通過聚餐傳播,我們中國人感染率這麼高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係,一家人一起吃飯會互相傳染,朋友同事一起聚餐也會互相傳染。

歐洲的義大利人這個細菌感染率也很高,但是他們是分餐制的,每個人都使用自己的盤子和食物,所以推測和義大利人喜歡互相熱情的貼面親吻有關係。所以有這個細菌的家長在成功把這個細菌除掉之前不要隨意的親自己的孩子。

感染這個細菌有什麼症狀嗎?

感染了這個細菌大部分人的症狀是比較輕的,會出現反酸、燒心、胃痛、口臭等不適。門診有不少年輕人因為有口臭來檢查一下是否感染了這個細菌。

有些會有慢性胃炎的表現,覺得上腹部不適、隱痛,噁心嘔吐,時間比較久,容易反覆發作。也有一部分人症狀比較明顯,尤其是導致了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會有明顯的腹痛。但是也有些人甚至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只是常規體檢發現的。

如果兒童感染了這個細菌,有什麼表現?

兒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個細菌,大部分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少部分有腹部不適、腹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感染?

如果有這些不舒服,也擔心自己感染了這個幽門螺桿菌,可以去醫院做哪些檢查呢?

現在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很多,對於有胃部不舒服表現的大人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胃鏡檢查。通過胃鏡檢查,醫生可以很直接的看到胃黏膜的情況,判斷你的胃有沒有受到幽門螺桿菌的影響傷害,同時可以順手取一些標本活檢化驗一下,也就芝麻點一樣大,不用擔心對胃造成傷害。

在實驗室裡,會對取出來的標本進行檢查,判斷有沒有感染這個細菌,同時判斷炎症的厲害程度。如果多取一塊胃的標本,我們還可以對這個細菌進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的試驗,這樣當門診醫生看到這個結論是就可以很確切的知道哪些抗生素可以殺死這個細菌,該給你用什麼藥了。

做胃鏡檢查還是有些痛苦的,如果只是有些口臭、腹脹,或者這一兩年已經做過胃鏡沒有什麼特別的病變,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檢查?

胃鏡檢查我們叫做侵入式檢查,很多病人是需要做好思想準備才能接受。如果我們給病人評估過病情,可以不用行胃鏡檢查,那查這個細菌還有非侵入式檢查方法,最常見最實用的就是尿素呼氣試樣,就是大家常說的去醫院吹一下氣,把胃裡的氣體吹出來進行檢查,沒有任何痛苦,準確性也很高。

碳13和碳14呼氣試驗,有什麼區別?

聽說呼氣試樣分兩種,碳13和碳14呼氣試驗的準確性是一樣的,都很好,唯一的差別是碳14有很微量的放射性,當然對人體是沒有影響的,碳13則沒有反射性。所以對於兒童或者準備懷孕的人我們建議做碳13呼氣試驗。

大人感染了,需要帶小孩來檢查嗎?

做了這些檢查,確定感染了這個細菌,是不是需要帶家裡的小孩也來檢查一下?

在門診經常會有家長問這個問題,有些家長都已經把小朋友帶到了醫院就等著我們醫生開單檢查了。但是給小朋友做檢查我們要謹慎一些,問小朋友你平時有肚子痛、吃飯不好這些問題嗎,很多小朋友會回答我肚子一點都不痛,這樣的小朋友就不需要檢查。對於14周歲以下沒有任何腹部不適的小朋友我們是不建議為了檢測幽門螺桿菌而檢查的。

圖:視覺中國

哪些小朋友需要來醫院查一下有沒有感染這個細菌呢?

畢竟這個細菌對胃傷害還是挺大的,家長也挺擔心的。

針對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的專家共識

建議對有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級親屬中有胃癌的患兒、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的這些疾病的兒童進行這個細菌的檢測。

所以絕大部分兒童是不需要特地檢查這個細菌的,家長不要因為擔心,或者小朋友存在中耳炎、牙齒不好、食物過敏、生長遲緩就來查查有沒有幽門螺桿菌這個細菌感染,那是沒有必要的。

感染了這個細菌,是不是一定得胃癌?

這個細菌是一級致癌物,感染了會不會一定得胃潰瘍、一定得胃癌呀?

大家都非常擔心得胃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一定會得潰瘍病,但是大多數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都存在感染,所以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發潰瘍病的主要原因。

胃癌就更進一步了,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但在人群中真正會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胃癌的發生除了有細菌感染在作祟,還有遺傳因素、喜歡吃醃製食物、抽菸喝酒等原因,各個因素一起對胃造成損害,最終導致胃癌。所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和得胃癌之間不能劃等號。

感染了細菌能治嗎?

幽門螺桿菌會引起潰瘍、萎縮性胃炎等,對胃的傷害還是挺明顯,那感染了能治療嗎?哪些人需要治療?

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們是有藥物進行治療的。治療的藥物一般是四種藥物搭配,一種抑制胃酸的藥物,兩種抗生素和鉍劑,療程一般10-14天,服藥的時候有些患者反應也比較明顯,一般規律堅持服藥,90%左右的細菌是可以殺死的,具體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還是要來消化內科門診。

感染了這個細菌,理論上都是需要殺菌的,但是目前感染的人群太廣了,細菌也逐漸開始耐藥,所以在門診我們對重點病人要求他們嚴格殺菌。主要是有消化道潰瘍的、慢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本人有胃癌、胃癌術後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胃MALT淋巴瘤、胃息肉、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的、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怎麼預防這個細菌的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個高,一個人感染了就可能傳染給家人、同事、朋友,有沒有預防的方法?

養成好習慣很重要。勤洗手對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有效,飯前便後洗手。食物要煮熟了吃,細菌不耐熱,水燒開了、肉煮熟了細菌也就被消滅了。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夫,我們夫妻幽門螺桿菌都是陽性,孩子怎麼辦?」
    「王主任,我和我對象體檢報告上都顯示的都是幽門螺桿菌陽性,聽說這個病菌傳染性特別強,我們的孩子會不會有事?需不需要帶他也來查一查?」周一上午,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消化內科主任王兵在門診上遇到了一對前來體檢的年輕夫婦。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北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成虹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近幾年體檢項目日益增多,每天都有患者是因為在體檢時發現呼氣試驗檢查結果陽性,認為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來就診。那麼如果在體檢中發現呼氣試驗陽性該怎麼辦呢?呼氣試驗陽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問題一:先前做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呈陰性,為什麼呼氣檢查卻發現幽門螺桿菌呈陽性? 胃鏡和呼氣檢測都可以用於檢測幽門螺桿菌。不過在靈敏度上,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胃鏡檢查不能直接觀察到幽門螺桿菌,必須取組織活檢,進行病理檢查,方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幽門螺桿菌。
  • 好不容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外出吃頓飯又感染了,怎麼辦?
    原創 啊粥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2020 CGC19個根除一例幽門螺桿菌感染,消滅一個致癌原,減少一個傳染源。幽門螺桿菌胃炎不僅是一種感染性疾病,還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是目前唯一明確的傳染源。
  • 幽門螺桿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就全懂了!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中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汙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母嬰傳播、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 特別是口對口餵小孩,極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
    僅1%-2%感染者發展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的微生物,是目前所知唯一一種能夠在胃中生存的革蘭陰性桿菌。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大約為50%。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胃的上皮細胞表面pH值升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黏膜損傷,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黏膜上皮細胞的癌變。
  • 關於「幽門螺桿菌」的最全科普,一文解決所有疑問!
    約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為什麼感染率這麼高? 感染了就一定會得胃癌嗎? 要不要查?要不要治? 別急,咱們一條一條解答~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也就是說,身邊每五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這麼多人感染,是不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特別狡猾,生活中很容易中招?很多人忍不住擔心:聽說,和對象接吻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咀嚼餵飯,會讓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口臭、屁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嗎?
  •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 10個問題很常見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感染,它定植於人類胃黏膜,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河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接近60%,由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一定的相關性,很多人對此十分恐慌。    劉女士經常在家帶孫子,最近查出幽門螺桿菌,10歲的孫子一查也有,兒媳婦埋怨是她傳染的。
  • 超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我們該拿你怎麼辦
    浙大二院全科醫學科童鈺鈴醫生告訴錢報記者,這一體檢項目中,大家接觸到的輻射量,甚至比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輻射量還要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那為何體檢時醫生不建議孕婦和兒童做這個呼氣試驗呢?童鈺鈴醫生解釋說,因為即使他們查出陽性,也無法接受後續治療,也就沒必要進行篩查了。  結論:檢測確實有放射性,不過劑量低到忽略不計。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啥?
  • 感染8億國人的幽門螺旋桿菌!一文終結所有疑問
    體檢時看報告上「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診斷是不是有點驚慌失措?大魔頭胃癌的忠實小弟——幽門螺桿菌確實是1類致癌物!約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為什麼感染率這麼高?感染了就一定會得胃癌嗎?另外一個重要途徑是接吻,科學研究發現:胃部的幽門螺桿菌在唾液中也會有所殘留,而接吻是交換唾液最直接的方式。幽門螺桿菌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要認真刷牙,家人之間不要共用牙刷。幽門螺桿菌可能通過半生不熟的肉製品進入到我們的胃裡,繼而發生感染。
  • 攜帶幽門螺桿菌用過的碗筷,放幾個小時,其他人再用還會傳染嗎?
    幽門螺桿菌具有很高的傳染性,有研究發現,在中國,青壯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30%左右,50歲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為50%~80%,在胃潰瘍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高達幾乎為80%;萎縮性胃炎患者檢出率更高達90%。這就說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感染能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 一文讀懂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確是胃癌重要的危險因素,但有胃癌風險不等於一定會有胃癌結局。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終會成為胃癌。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終生患胃癌機率預估約為 1.8%,絕大多數人還是安全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確實能降低患胃癌的風險。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中國有近60%的人感染。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 醫生提醒: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3個習慣趕緊戒掉
    25歲的小陳,因為從農村出來學歷比較低,所以常年在外漂泊,為了努力賺錢,經常飲食不規律,而且為了省錢還經常去吃路邊攤,就在前不久胃痛難忍,一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得了慢性胃炎,而且還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了,HP值高達1100多,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了為期兩周的四次殺菌治療。
  • 闢謠:幽門螺桿菌陽性一定要根治嗎?醫生這次終於說出了真相
    平常啊,一說到幽門螺桿菌,很多人就會說,感染了這個細菌就會得胃癌的,還有的人把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當成了是一種疾病。脾胃科門診就經常有人問醫生,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麼辦呢? 莫慌!
  • 幽門螺旋桿菌多久惡化?自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人一旦感染上幽門螺桿菌,若不進行治療,幾乎終生置於持續感染的狀態當中,而且感染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持續的感染狀態將導致胃黏膜逐漸出現癌變,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會發生惡化,這個大概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可能是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 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該拿你怎麼辦
    如果胃內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胃中的尿素酶可將尿素分解為氨和碳13、碳14標記的二氧化碳,被標記的二氧化碳會通過血液經呼氣排出,所以只要分析呼氣中的被碳13、碳14標記的二氧化碳含量,就能判斷患者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nbsp&nbsp&nbsp&nbsp問題來了,碳13是天然存在的穩定同位素,而碳14有微弱的放射性。這就讓人們聞之色變。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全球,許多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竟然在5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超過了90%,其中中國的感染率在50%左右——約有7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既然是真的,那幽門螺桿菌到底可不可怕,到底要不要治療呢?幽門螺桿菌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夠在酸性極強的胃環境中生長、繁殖,這是由於它可以產生尿素酶。
  • 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用怕,四樣藥物搞定它!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數十種疾病。 因此,WHO將它列為一級致癌因子,我國指南也建議:沒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要根除治療。 這就是四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可達到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