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感覺肩頸疼痛不適,就想通過按摩來緩解下,可沒想到前天按摩之後感覺頭暈目眩,走路不穩,連話也說不清楚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竟然是中風,醫生考慮這次發病是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引起頸動脈重度狹窄,夾層局部形成血栓後脫落又造成遠端血管栓塞。
家住漢口的張女士今年32歲,是一名美工設計。由於工作的關係,她長期對著電腦辦公,經常感覺頸部酸痛不適。元旦前一天,她加班後感覺脖子都快「斷」了,肩頸還特別疼,便去做個按摩緩解一下。在按摩脖子的過程中,張女士覺得按摩師傅的手勁特別大,但想著這樣才有效果就咬牙堅持。回家之後,張女士一直感覺頭暈目眩,右邊肢體也開始麻木不聽使喚,說話也不清楚了,張女士的丈夫趕緊將她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經過檢查,確診為腦中風。隨後,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熊維為張女士實施了急診腦血管造影,造影顯示頸內動脈夾層繼發大腦中動脈血栓栓塞。神經內科專家為其進行了大腦中動脈取栓手術,然後在病因頸內脈夾層段放置支架,一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後,張女士右側肢體功能逐漸好轉。
張女士和家人難以置信,自己平時生活作息規律、無不良嗜好,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等病史,為什麼會突然中風呢。醫生分析,患者發病前做過頸部按摩,考慮這次發病與按摩不當有關。頸部有多條通向顱內的血管,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動脈血管就是頸內動脈,腦組織內的大部分血液由其供應。按摩不當可能會引起頸動脈夾層,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著血液進入顱內,堵塞大腦中動脈。
神經內科主任經屏介紹,頸動脈夾層是中青年卒中的常見病因,頸動脈分三層,內膜、中膜和外膜,由於外力或者是由於機械的作用,使頸動脈的內膜跟中膜或者外膜分開,血液進入頸動脈內膜跟中膜和外膜之間,形成的夾層叫頸動脈夾層。血液通過血管內膜破口進入血管壁,在血管壁內成假腔,由於假腔內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堵塞腦血管就會導致腦中風。此外,除了暴力的頸部推拿按摩外,脖子的劇烈牽拉、扭轉或者受到過度擠壓、外傷等,都有可能導致頸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平時肩頸出現不適時,不要隨便按摩或者用力拍打,尤其是老人,如果有需要應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按摩時應避開頸部兩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頸部,不要劇烈活動頸部或做甩頭動作。一旦出現一側肢體無力麻木、說話不清、走路不穩、口眼歪斜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切不可掉以輕心。
責編:鄧蕊
融媒體記者:胡勇
通訊員:劉珊珊 阮喆
編輯:吳健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