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家人聊天時得知,樓下孫阿姨的兒子在上個月發生了腦栓塞,經過搶救現在基本恢復正常。後來做了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是由左側頸動脈狹窄引起的。30歲出頭的小夥怎會發生頸動脈狹窄呢?有什麼後果呢?筆者總結了頸動脈狹窄的6大問題,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一、什麼是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脖頸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血管也在不斷的老化,在血管腔內形成像「水垢」一樣的物質貼附在血管壁上,阻礙血流的通過,造成血管的狹窄。當「水垢」出現在頸動脈時就造成了頸動脈狹窄。
二、為什麼會發生頸動脈狹窄?
上面所說的「水垢」在醫學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在頸動脈就是頸動脈斑塊。在高血壓、高血脂、不合理的運動習慣和飲食習慣、抽菸酗酒、情緒緊張等危險因素的影響下,脂類物質在血管內壁沉積,形成「水垢」樣的硬化斑塊。隨著病變的發展,部分斑塊逐步進入管腔內造成管腔狹窄。
三、頸動脈狹窄有哪些症狀表現?
頸動脈是大腦的主要供血動脈之一,當其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時,大腦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現為:視力模糊、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神疲乏力等,嚴重者可出現反覆的暈厥,甚至偏癱、失語、昏迷、突發性失明等症狀。
四、頸動脈狹窄的危害有哪些?
頸動脈狹窄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有時甚至危及生命,不得不引起重視。上訴症狀表現也是頸動脈狹窄危害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頸動脈斑塊脫落可以堵塞血管,引起腦梗死(中風)。眾所周知,「中風」意味著偏癱,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喪失生命。
五、頸動脈狹窄有哪些檢查方法?
臨床上常用的檢測頸動脈狹窄的方法有三種,一是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可檢查有無頸動脈狹窄以及狹窄程度;二是影像學檢查:頸部血管CTA、MAR等無創性檢查;三是腦血管造影檢查,得到詳細資料,可準確評估頸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
六、頸動脈狹窄如何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有三種:藥物治療、開刀手術和支架手術。藥物治療的方法是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降脂藥物等等,適用於狹窄程度不超過50%的患者。對於超過程度超過70%的患者一般建議手術治療,選擇內膜切除或安置支架。術後還是要堅持服用他汀等藥物。
【希望本文可以對您有幫助,如有問題歡迎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