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提醒:忌四物,戒三習,血管不易堵

2021-01-09 健康播報機

中風,又稱為腦卒中,而腦梗,是中風的一種,稱為缺血性腦卒中。

「一人中風,全家發瘋;一人癱瘓,全家癱瘓」。這是人們對於中風的總結,可見中風對於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會造成影響。

中風,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中風,具有「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三高」特點。現在進入寒冷的冬季氣溫對於血管造成較強傷害,會增加腦中風的發生機率,需要警惕。

中風,常被認為是「老年病」。但近年來,中風逐漸把「黑手」伸向了中青年人。根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每21秒,就有一個人腦中風患者發病。

我國,每年有近150萬人死於腦梗塞,佔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倖存下來的患者,70%左右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40%左右重度殘疾。所以預防中風至關重要。

預防中風,提醒:忌四物,戒三習,血管不易堵

忌四物

食物一:油炸、肥肉等高脂食物

油炸、肥肉等食物,屬於高脂類食物,攝入過多,會增加血管的負擔,甚至會加速血栓形成,時間長了便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研究發現,與低脂肪飲食相比,經常吃高脂飲食的絕經後,女性患腦梗死的風險高出40%。

脂肪攝入過多進入體內會儲存在血管內,導致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逐漸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風險。

食物二:鹹菜、臘肉等高鹽食物

鹹菜、臘肉等食物屬於高鹽類食物,會使人的鹽分攝入超標,增加血壓升高的風險研究顯示高達9.5%的心血管代謝死亡,與鹽分攝入過多有關。

攝入鹽分過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甚至會誘發猝死的風險,食鹽當中含有的成分是鈉元素誘發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等疾病,增加中風的風險。

有些人特別喜歡吃加工肉類食物,而這類食物含有的鹽分也比較高,並且肉質的源頭得不到保證,攝入過多便會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食物三:可樂、雪碧等高糖飲料

可樂、雪碧等高糖飲料,一直受到大眾的喜歡,喝一瓶,就會讓人們攝入糖分超標,攝入糖過多,會刺激體內胰島素水平升高,血管緊張度增加,誘發高血壓。

糖分攝入過高,體內無法消耗,就會轉化為脂肪誘發肥胖,哈佛大學的專家分析發現,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倍增加26%的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16%的中風風險。

食物四:蛋糕、漢堡等含反式脂肪酸食物

比如奶油、蛋糕、漢堡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是一種人體幾乎無法消耗掉的「壞」脂肪酸,又被稱為「餐桌上的炸彈」。

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更多是人造奶油,也是反式脂肪酸的一種,這類脂肪會增加「壞」蛋固醇的含量,降低「好」膽固醇的量,更容易增加血管動脈硬化的發生。

戒三習

1、久坐

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久坐不運動,甚至有些人一坐一整天,長期久坐不運動便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經常運動的人,出現中風的風險,比不運動者降低25%~30%,久坐不運動,不僅誘發身材肥胖,增加中風機率,還會影響血液流通速度。

建議大家一定不要久坐,不運動應該儘量適當活動,每座下45分鐘就要站起身活動5分鐘,更有助於加快血液流動,預防血管堵塞。

2、吸菸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損傷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進程。

煙霧中含有的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中的含氧量,促使血管壁內皮細胞缺氧,血管彈性降低,誘發動脈硬化。

香菸中的尼古丁成分會讓人上癮,促使紅細胞聚集白細胞沉積,血液濃度升高很容易誘發血管堵塞,熬夜時吸菸,血液濃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

3、熬夜

晚上12點之後睡覺就已經算熬夜,長時間熬夜血管會發生病,理性改變出現血管痙攣的情況,誘發危險。

熬夜會打亂心腦血管,生物中導致體內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濃度逐漸增加。

對於本身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熬夜會加速血栓的形成,引發急性心梗腦梗等,所以戒掉熬夜的壞習慣,保證充足睡眠。

不想與中風「沾親帶故」?記住:二控,或能保護血管

一控體重

無論是什麼原因引發的中風,都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升高,想要預防中風,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不要超重和身材肥胖。

普通人最好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24以下。心腦血管不好的人,更要嚴格要求,BMI以20~22之間為宜。

想要控制體重,一定要管住嘴,邁開腿,雙管齊下,不可節食減肥,多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消耗脂肪,降低中風的風險,走路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瘦身方法。

二控情緒

最近幾年中風越來越趨於年輕化,緊張的情緒也是誘因之一,長期處於高壓之下,緊張的情緒,會讓腦動脈持續收縮和痙攣,導致血壓升高。

緊張情緒會促使兒茶酚胺腎上腺皮質激素大量分泌,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預防中風,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輕鬆平和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健康的基礎,不論身體是否患有疾病,請你一定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相關焦點

  • 「中風」為何越來越多?提醒:身體出現3種表現,或是腦血管堵了
    醫生提醒:在中風之前,很多人可能會經歷一次小中風。 身體出現3種表現,或是腦血管堵了,儘早檢查一下腦CT。 預防中風,保護好血管,少吃二物,做好三件事!
  • 為何「中風」的人群越來越多?做好3件事,少給自己的血管添堵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跟「中風」搭上了關係,不僅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有,這讓人們很詫異,為什麼年輕人也會跟這種疾病扯上關係呢?事實上,「中風」的到來並非是空穴來風,如果一個人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經常給自己的血管添堵,那麼「中風」只是早晚的事情。
  • 為何腦梗越來越多養血管,少吃3物、少做5事,血管不易「堵」
    腦梗,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是中風的一種,其致死率很高。一方面與年齡有關,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另一方面,與不良習慣有關,如吸菸喝酒、熬夜、「三高」飲食等。
  • 經常吸菸的人,頭部若有4種症狀,也許是提醒你:腦血管堵了
    不僅如此,最近幾年,患上腦部血管堵塞的人群也是逐漸趨於年輕化,其實這與日常不良的飲食和行為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像吸菸就是常見的一種。因為香菸中存在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不僅會導致肺部健康受損,也會導致血液濃度增加,加重患上腦血管病變的機率,危害身體健康。
  • 提醒:戒3習,吃4果,更有魅力
    2、血管健康狀況良好隨著人體年齡逐漸增長,身體各個器官會逐漸退化,血管的彈性也會逐漸減少,人體血液濃度會逐漸升高。對於體內雄性激素分泌比較旺盛的,男性新陳代謝相對比較快,此時人體不容易發生血管老化,血液循環相對比較順暢。
  • 肝臟年輕化你做了嗎?
    二、 肝陽上亢,頭脹痛,血壓升高這是肝氣鬱結久不得治療,開始影響到睡眠品質,甚至不易入眠後,造成肝陽上亢、肝陰不足、陰陽失衡,此時的病患更難有一覺好眠,早上醒來口苦、口乾,大便開始變的有些硬,甚至便秘,時間久又會導致痔瘡問題,隨之可能發生便血的情形。
  • 一味藥,洗刷血管、遠離中風!超便宜
    一味藥,洗刷血管、遠離中風 伍炳彩認為,隨著年齡增大,要養血化瘀,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有一樣藥材自己不可缺少。平日,他總會取丹參研磨打粉,再衝水服下,每次3-4克,每天1次,也因此,至今他從未發生中風。
  • 身體有6個表現,可能腦血管「堵」了!少做3事,血管不易堵
    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器官會衰老,血管也會慢慢變硬。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不斷增加,會形成斑塊,堵塞血管,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 要記得:戒一事,忌二物,堅持三習
    要記得:戒一事,忌二物,堅持三習戒一事對於痛風人群一定要格外注意避免久坐,因為長時間久坐,更容易導致身材越來越胖,身材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長時間久坐運動少,會導致高嘌呤物質堆積在體內,無法正常排出,並且沒有及時消耗,使尿酸不斷升高誘發急性痛風。
  • 為什麼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少吃3種食物,或許血管會越來越通暢!
    現在生活當中中風的人也不在少數,一旦出現中風的話,往往會導致人突然昏倒,同時伴隨著眼角歪斜,連不通暢等等問題發生,由於近幾年它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同時中風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而腦梗就是中風的其中一種。為什麼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 為何中風的青年人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腦卒中人群呈現年輕化,經常可以接診到三四十歲的病人。」張愛武在接受39健康採訪時表示,不良生活方式正在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向「腦卒中」的深淵。經常久坐不動,長期熬夜,過度疲勞,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工作壓力大,飲食結構不合理而吃得太油膩,暴飲暴食等等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中損害血管健康。年輕人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一旦發生卒中導致殘疾,失去工作能力,會給家庭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 為何中風患者越來越多?提醒:少吃4類食物、牢記防中風三字經
    為何中風患者越來越多?提醒:少吃4類食物、牢記防中風三字經!預防腦中風,謹記少碰下面這四類食物!1、各種含糖量高的食品甜味食品總是讓人興奮不已,比如各種甜點、飲料,糖分攝入過高,不但容易使人肥胖,還會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升高,進而加劇血管緊張程度,從而誘發高血壓,中風風險比不經常攝入過多糖分的人提高16%,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增加35%。
  • 為何「中風」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多數與這3件事有關
    中風在醫學上被稱為腦卒中,這是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發病急,是因為其他因素引起的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有時會危及生命。中風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發病率趨於年輕化,那為什麼年輕人也會患上中風呢。
  • 重疾發病率正趨於年輕化
    信息時報訊(記者李晶晶)近日,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上半年理賠報告》顯示,重大疾病賠付金額佔總賠付金額的近七成,且患病年輕化趨勢趨於明顯。該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都會人壽理賠案件中重大疾病理賠佔比19%,發生率前三的重疾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其中,佔比達80.5%的惡性腫瘤依然是都會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脅。
  • 負氧離子是如何養護血管,防治血管堵塞的呢?
    好好的血管 為什麼說堵就堵 血管就像是大地上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網,遍布全身、四通八達。在血管中,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水、脂肪等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奔跑。他們在奔跑中運送氧氣、能量,並且速度極快,一分鐘就能跑完全身,生命不止永不停止。
  •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身體出現5種異常,去查一下腦CT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九成中風,由危險因素所致。 在導致中風的風險因素中,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行為因素」,包括飲食、吸菸、運動等。 第二是「代謝因素」,包括身體質量指數、血糖、膽固醇等。
  • 「低密度脂蛋白」高了,是不是血管已經堵了?聽聽醫生怎麼說
    高膽固醇對於我們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高膽固醇並不會引起什麼症狀,更不是說患有高膽固醇血症就意味我們一定會患上心臟病、中風或是血管已經堵住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認真對待它。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是能夠採取一些措施將它進行降低的。
  • 烏魯木齊遠「大肛腸醫院」:為何肛腸病趨於年輕化?原因是什麼?
    那麼,為何得肛腸病的越來越偏向於年輕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生活習慣、飲食改變、工作節奏加快,是導致年輕人引起肛腸病的主要因素。以前中老年人是得肛腸病的主要群體,現在已經趨於年輕化了。另外,盒飯、快餐也是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這也導致肛腸病多發。而且,吃的食物過於精細,粗纖維食物吃得過少,時間長了就會導致便秘發生,從而誘發痔瘡。便秘發展嚴重後就會引起肛裂,從而出現惡性循環。
  •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原因逃不出這4點,趕緊避開!
    為何「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我國的中風發病率比美國高了一倍,中風的主要發病因素,很多時候都跟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脫離不了干係。 高血壓: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的第一危險因素,高血壓持續性的發生,尤其是中度以上的患者,血壓會嚴重損傷血管,導致血管的硬化、失去彈性,血管變脆。 當血管再也承受不住血液和血流的壓力,就可能會被憋破,中風就會出現了。
  • 好好的血管,怎麼說堵就堵?堵之前會發出哪些「信號」?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知道血管堵了、硬化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但往往都忘記了或根本不知道曾經擁有過的健健康康的血管到底是什麼樣子,雖然時光一去不復返,但對於健康血管的標準,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畢竟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出現血管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