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俗稱腦中風,通常分為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具有發病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經濟負擔重的特點。
「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腦卒中的病人數量不斷上升。與此同時腦卒中人群呈現年輕化,經常可以接診到三四十歲的病人。」張愛武在接受39健康採訪時表示,不良生活方式正在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向「腦卒中」的深淵。
經常久坐不動,長期熬夜,過度疲勞,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工作壓力大,飲食結構不合理而吃得太油膩,暴飲暴食等等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中損害血管健康。年輕人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一旦發生卒中導致殘疾,失去工作能力,會給家庭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他強調,對於卒中來說,防勝於治,年輕人預防卒中關鍵要從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醫生推薦6種運動防卒中,每周平均運動3次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心臟疾病、運動缺乏、吸菸是公認引起卒中的高危因素。張愛武表示,加強體育鍛鍊是預防腦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僅針對進入康復階段的患者,也對健康人群減少血管病有益。前面說到很多年輕的卒中患者就是因為缺乏運動,喜歡宅在家裡,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刷朋友圈、追劇、打遊戲,導致發病。我們希望能通過運動把人們從繁忙的工作、從手機沉迷狀態中拉出來,回歸大自然。
哪些運動項目以及怎麼運動,才能收到預防卒中的益處?
走路、慢跑、爬山、跳舞、踢毽子、打桌球等運動適合大多數人群進行預防腦卒中。而有效的前提是,必須做到科學運動,講究循序漸進,建議從每次運動5分鐘逐漸增加到30分鐘,每個星期平均運動3次左右。
這樣適量運動,可以讓人體獲益良多:能夠提高人體的最大耗氧量,控制血脂、血糖,減少肥胖,還降低靜息心率。他解釋說,「雖然運動過程中心率會變快,但是長期的運動鍛鍊產生自我調速的作用,反而能使心率耐受水平降低,特別是靜息心率會下降。」另外,運動對血壓幹預的作用明顯,有利於提高心肌力量和效率,降低血壓,而且對人體緊張情緒和壓力的釋放也有幫助。
如何早期發現卒中?記住「中風120,即一旦發生腦卒中,應儘快到最近的醫院進行急救。
時間就是大腦,搶救晚一分鐘、早一分鐘,病人的恢復程度截然不同。年輕人要學會早期識別卒中。國內醫生總結了一個簡單方法叫「中風120」,發現身邊人或自己疑似卒中,從頭到腳看一遍即可。
1看臉部:笑一笑,張張嘴,看左右是否對稱,如果有一邊偏斜不對稱,有可能是卒中。
2查手腳:兩邊手腳動一動,如果出現活動的不對稱,也是卒中早期的表現,意味著一邊肢體出現偏癱無力。
0聽講話:說話口齒不清,或不能說話,高度懷疑中風。
識別卒中之後,立即撥打120電話,就近到醫院就診。急性卒中發作70%都是腦梗死,需要在3小時的搶救「黃金窗口期」內應用溶栓藥物開通血管,開通的方式包括靜脈溶栓,或通過介入方式把血栓取出來,每延誤一分鐘會造成190萬腦細胞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