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從黃巾起義開始,到晉國顛覆東吳,完成天下大一統結束,時間跨度長達百年之久。它是我國的第一部演義類的長篇小說,千百年來,裡面所涵蓋的內容博大精深,被認為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除了作者精巧的布局謀篇,精湛的文筆之外,它本身所具有的安身立命的智慧,為人處世的哲學道理才是它流傳千年的秘密所在。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做人並不是君子坦蕩蕩就行了,也要堤防小人,方能獨善其身!
讀三國演義,最大的觸動就是它的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有短短幾十年的寒來暑往,在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生命歷程中,可以安貧樂道、平靜淡然地走完人生;也可以奮發圖強,轟轟烈烈地書寫人生。
這兩種活法,沒有對與錯,也沒有好與壞,都是一念之間而已。

都沒有得到重用,飽經寄人籬下之苦,不知道受過多少屈辱,屢戰屢敗。在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之後,終於讓他時來運轉,請來了諸葛亮,從此之後,人生就如開掛了一樣。
赤壁之戰以少勝多,戰勝了橫掃天下無敵手的曹操曹孟德,一戰成名。取得了荊州,以此為根基,取西川,平漢中,徵南越。
最終名垂史冊,成就了一番霸業,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之路。
但其間,他所經歷的苦楚與無奈,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罷了,如若他沒有堅持到底,中途迷茫時放棄,恐怕早就成為了「草寇」。成王敗寇,成功永遠是為勝利者書寫的。
劉備,草根創業,連個地盤都沒有,半生都是寄人籬下。但是他處事從容,特別淡定,時時刻刻都把仁義放在心中。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通過劉備的人生過往,我們發現能夠左右人的命運的從來不是坎坷磨難,只是自己的選擇不同罷了!
日本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出版社曾經組織全國知識競賽,考察內容就是《三國演義》。獲勝者被邀請到中國參觀三國古戰場,來親身體驗那個戰火紛飛,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感受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曾將廝殺的疆場。
《三國演義》裡面包含著無數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壯志滿懷的豪情,裡面的精華語句,更是堪稱精華,是我們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