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到廈門的時候,正趕上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統獨問題全民公投」的「臺獨」言論。翻開當地報紙,一篇題為「阿扁,不要忘了祖宗」的報導說,陳水扁多次公開承認他的祖籍在漳州詔安太平鎮的白葉村,但該村的村民卻對近日的「臺獨」言論感到憤慨,提醒他不要忘了祖宗,他的根在大陸、在詔安。現在,陳水扁公然打出「一邊一國」的「臺獨」言論,無怪乎廈門人民如此憤慨。
臺灣海峽基本上適合各種艦艇活動,最窄的地方兩個小時就能橫貫
廈門位於臺灣海峽邊上,可以說,這裡是了解臺灣海峽的最前沿。臺灣海峽指的是我國福建省和臺灣省之間的一條狹長海域,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370公裡,東西寬從130公裡到190公裡不等。準確地說,臺灣海峽的北端線是福建閩江口的黃歧半島與臺灣富貴角的連線,而南端線則是福建、廣東兩省交界處的詔安頭和臺灣貓鼻頭的連線。整個海峽面積有80多萬平方公裡。臺灣海峽一直是一條重要的海上航道。從國內來講,它是連接東海和南海的「海上走廊」。從國際上來講,它是從日本海、琉球群島海域通向巴士海峽、東南亞的海上捷徑。由於臺灣海峽主航道的水深足以通行10萬噸級的大型船舶,長期以來,許多國家的船隻都通行在這條國際航道上。
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兩岸的軍事對峙,大陸的船不輕易越過海峽中間的主航道到臺灣去,臺灣的船也不輕易往大陸開。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曾侵駐臺灣,遊弋於臺灣海峽,直到美軍正式撤出臺灣。
美國軍艦曾巡行海峽的事實證明,臺灣海峽是適合大型軍艦行動的。臺灣海峽的海底地形自臺灣一側的東北到福建沿海的西南有一條海底山脊。山脊的西北部,海底地勢較為平坦,水深平均只有50來米,一般的軍艦活動沒有問題,但潛艇活動就要受到一定限制。這裡也是海峽較窄的部分,最窄的地方快速軍艦兩個小時左右就能橫貫。山脊的東南部,海底地勢坡度較大,大部分地方水深達到70米至160米不等,臺灣高雄港附近的深水區甚至達到1000米左右。可以說,在海峽的南部,大、小軍艦和潛艇活動起來都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臺灣海峽的氣候,對航行影響最大的就是颱風了。就像我們經常在電視的天氣預報裡聽到的,臺灣海峽是一個颱風多發地帶,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常有颱風形成和經過。即使是在春秋兩季,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來場颱風。但好在現在的颱風預報非常準確,提前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就能準確地預報出颱風。船隻的行動安全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證。
漁船可以穿過中間主航道到臺灣去
雖然雙方軍事對峙的態勢依然存在,但臺灣海峽實際上已不是隔斷兩岸同胞往來的天塹了。大陸漁民打了魚賣到臺灣,在廈門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同安區大嶝鎮的一個老漁民告訴記者,漁民打1斤魚賣到臺灣比回大陸賣要貴1元到2元錢,而臺灣漁船僱一個臺灣人要比僱一個大陸人多花10倍以上的錢。所以現在臺灣漁船都不打魚了,直接買大陸漁船的魚更划算。因此穿過中間主航道到臺灣去的漁船很多。雖然還時不時地發生臺灣當局驅趕大陸漁船、毆打或扣押大陸漁民的事件,但相比起來,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記者曾私下和一個漁民商量,讓他帶記者到海峽當中去看看,最好能穿過海峽中間的主航道,但被這個漁民堅決拒絕了。他告訴記者,他們打了魚去臺灣的海上或港口賣,就算運氣不好被抓也只是做生意,頂多損失一批貨就安全回來了,但船上有個記者可就麻煩了,要是被抓住可能就回不來了。
下一頁——金門那邊有很多碉堡,哨兵的臉一直藏在望遠鏡後面
金門那邊有很多碉堡,哨兵的臉一直藏在望遠鏡後面
不過,從廈門到金門似乎還是很容易的。金門、馬祖離大陸要比離臺灣近得多。金門島和廈門之間近著說只有6公裡,但離臺灣的距離有180公裡左右,是臺灣防範大陸的第一道防線。金門島上駐軍最多的時候號稱「3萬百姓10萬兵」。多年來,這裡除了軍事設施外似乎沒別的建築了。
廈門同安區的大嶝鎮是大陸距臺灣金門最近的地方。現在,大嶝人和金門人的民間往來已經越來越頻繁了,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通婚。記者來到大嶝的一個漁村時,正趕上幾個漁民在試剛修好的快艇,記者客氣地和他們說了一下想靠近金門島看一看的想法,沒想到竟順利地上了船。40分鐘後,船來到了離金門只有100米左右的地方。管馬達的漁民叫張基挺,他說要不是馬達剛修好,有20多分鐘就能到。船接近金門的時候,張基挺告訴記者,對面的村子叫官沃。記者說想拍張有臺灣哨兵的照片,他說,哨兵都有望遠鏡,看到你們拿照相機,早就躲起來了。話雖這麼說,但他還是和同伴很配合地讓船沿著島一直開到最端頭的馬山觀測站,山上孤零零地立著一個水泥建築,漁民們都知道那曾是一個廣播站;山下面接二連三有好幾個暗堡。船在馬山前面停了一兩分鐘,然後就趕緊往回跑。張基挺說,害怕金門海巡署的船出來抓,海巡署的船有500馬力,他們的船只有60馬力,跑不過。現在,村裡和金門人做生意的人很多,除了魚之外,糧食、蔬菜、水果甚至建築用的石頭,只要金門人要,他們就用船運過去。有的時候在海上交接,有的時候就直接運到金門的海灘上交接。金門有海巡,也有岸巡,說他管他也管,很多人都被抓過,抓住一次人他們可以放假7天;可要說不管他們確實也不當真管,十次裡有八九次不抓。
如果說去大金門島還有一點點冒險的話,那麼,近看金門群島中的大擔島、小擔島已經成了廈門一個熱賣的旅遊項目,名字叫作「金門海上遊」。坐船隻要40分鐘就可以到達大擔島。船長說,趕上潮水大的時候,大遊船能貼到離島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方。島上有很大一個碉堡,灘頭上插滿鐵製的杆子,像是用來阻礙登陸艇的。碉堡一側的樹叢中露出兩個棚子,導遊趕忙招呼遊人們用望遠鏡看,她說那是臺灣軍隊的望哨所,裡面有臺灣軍人值勤。但是憑記者很好的眼力也看不出有士兵,導遊說:「那我們來和他們打招呼。」隨著導遊喊號「一、二、三」,遊人們一起朝島上喊:「你們好!」這時,記者才看到棚子裡伸出一隻手臂向遊船致意。原來,哨兵的臉一直藏在望遠鏡後面,軍帽、軍服都是和草木一色的迷彩裝,難怪剛才一點也看不出來。
廈門的街道上,賣金門特產的小商店很多,高粱酒、貢糖、菜刀被稱為「金門三寶」。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金門菜刀,據說是用當年金門炮彈上的好鋼製造的。知情人告訴記者,這些金門特產很多都是大陸漁船和金門人在海上交易來的,其實在金門的貨架上,也擺滿了同樣來路的大陸商品。
臺灣人承認廈門的日子要比臺灣很多地方好
廈門有很多人在臺灣有親屬,臺灣也有很多人在廈門。30多歲的朱建彬說:現在在廈門,幹哪行的找不出臺灣人?前一段報紙還報導了一對在臺灣失業的中年夫妻,到廈門開了兩個小店。記者在廈門碰到的臺灣人都避口不談陳水扁的「臺獨」言行,他們害怕自己的話被登到報紙上,回臺灣後惹上很多麻煩。但他們都承認,廈門現在的日子比臺灣的大部分地方好。
和許多廈門人家一樣,黃慧平的家裡也裝了「小鍋」,可以收看很多臺灣的電視節目。黃先生對臺灣人的心態很了解:「很多臺灣人其實就想和現在一樣聽其自然下去,不贊成陳水扁用過激的言行來逼大陸採取行動。而且,臺灣人跟大陸做的貿易是最多的,可以說,現在臺灣對大陸的依賴性是非常強的,隨著大陸的發展還會越來越強,統一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他認為,再過幾年,只要廈門、泉州、漳州帶著整個閩南地區把經濟搞得跟臺灣差不多時,光靠閩南就可以讓「臺獨」沒什麼話說。「這片地方比臺灣大,人也比臺灣多,更重要的是,這邊和臺灣都講閩南話,在臺灣的親戚多得不得了,要是經濟優越的籌碼也沒了,你說他搞「臺獨」還有什麼底氣?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黃慧平說。(程剛 餘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