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遙數「天空地」遙感觀測技術助推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

2020-08-30 播報熱文

2015年是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元年,自「吉林一號」商業衛星成功發射之後,國內商業航天衛星產業就不斷提速,遙感衛星產業也實現了蓬勃發展,逐步實現商業化、國際化,國家重大戰略工程更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

8月20日-21日,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主辦的第七屆上海航天發展學術會議在上海盛大召開。大會邀請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學者、科技企業,圍繞「新技術、新業態助推航天新發展」主題,緊扣世界航天技術發展的前沿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分享最新的高端前沿技術。作為大會指定贊助商,北京中科遙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重磅亮相此次會議,向與會嘉賓展示了中科遙數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空間大數據運營服務和產品體系,共同探討商業航天技術研發創新和發展趨勢,暢想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新生態。

圖:與會嘉賓與中科遙數工作人員交流

中科遙數以中科院遙感與空間信息技術為背景支撐,始終深耕遙感領域,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公司在天空地立體對地遙感觀測領域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及研發創新,目前已建立起「天(衛星)-空(有人、無人機遙感)-地(地面移動智能感知)」一體化的遙感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的核心技術及產品體系。

圖:中科遙數「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空間信息大數據運營服務體系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科遙數創始團隊第一次把無人機用於應急救災領域,推動了我國從「航模」到「無人機」的產業化轉變,進而拉開了無人機應急遙感應用的大幕。歷經10餘年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目前「中遙」工業級無人機智能遙感平臺已擁有X系列電動四旋翼、六旋翼和八旋翼及Y系列垂起固定翼共計六款主力機型。

圖:「中遙」無人機產品系列

「中遙」無人機具有強大的任務載荷能力、續航能力及可靠的安全性,具備一鍵起降、自主返航等安全快捷的操控性能,基於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飛行控制與導航系統,能夠搭載機載雷射雷達、傾斜相機、正攝像機、高光譜相機、miniSAR等多任務載荷。從最初的應急救災應用到如今,「中遙」無人機已廣泛應用到自然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電力巡線、林業調查、河道測量、生態環境監測等其他行業領域,逐步完善了中科遙數天空地立體遙感觀測技術體系。

圖:中科遙數無人機電力巡線專家軟體平臺

基於「天-空-地」一體化大數據的產業化布局,依託公司自主多源信息和多通信手段融合的動態應急指揮技術,中遙應急監測與指揮系統能夠進行多源多維度空間數據的快速獲取、現場快速處理和分析,遠程協同與聯席會商,做到「信息接收一致、觸發一致、指揮一致」,有效監測與輔助決策,真正實現「天-空-地」一體化數據綜合應用。目前,中遙應急監測與指揮系統已經在甘肅、青海、寧夏、湖南、貴州、福建等省市自治區進行了部署,以「平戰結合」模式在應急保障、動態應急指揮決策、應急演練等方面廣泛使用。

圖:中遙應急監測與指揮系統助力福建三明應急消防演練

圖:支撐雲南地震應急通信保障演練-協同會商應急管理平臺現場快速三維建模

未來,中科遙數將繼續優化自身產品,持續進行航天遙感技術行業深化應用探索和商業模式創新,與國內商業航天產業鏈上下遊單位共同營造良好的合作生態,牢牢抓住戰略機遇,共同為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助推遙感生態產業發展
    11月19日,遙感應用領域年度盛會——「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隆重開幕。論壇以「助推遙感生態產業發展,共建智能美好未來」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名行業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遙感應用新理論、新技術,分享新進展與新成果。
  • 商業遙感衛星助推測繪技術發展
    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業內會對由衛星組網的傾斜攝影測量有廣泛期望,隨著中國要大力發展商業衛星,商業遙感衛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也曾在國內外的多次重要會議上,強調發展商業遙感衛星的重要性,並提出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商業遙感衛星,是支撐童慶禧院士構想,進一步從理論階段到實踐的驅動力。
  • 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成功召開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聯合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在浙江省寧波杭州灣新區,共同召開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發展現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 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聯合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於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成功組織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新技術助推新發展 零壹空間亮相商業航天產業主題成果展
    為進一步引領航天科技創新,促進學科發展,活躍學術氛圍,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於2020年8月19日-21日在上海召開第七屆上海航天科技創新發展學術會議,會議特邀請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學者圍繞「新技術、新業態助推航天新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交流研討,促進合作共贏,共同為航天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中科星圖:數字地球龍頭企業借北鬥推升業績
    中科星圖開發的數字地球是以空天大數據為基礎,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和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通過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進行深度融合,承載特種領域、自然資源、交通、氣象、海洋、環保、應急等眾多行業應用,是面向「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精準扶貧」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新興軟體平臺。
  • 20年精耕生態環境領域,「中科宇圖」看好遙感衛星和數據智能融合...
    面對商業航天未來的發展機會及企業自身的行業能力拓深需求,中科宇圖在未來技術與應有場景將有哪些更深更寬的布局。 以下是36氪浙江與中科宇圖董事長兼總裁姚新先生的採訪實錄: Q:姚總,您認為2020年空天信息產業整體風向如何? A:近十年來,全球航天衛星產業呈增長態勢。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 探討我國高分衛星與遙感產業發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4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 周靜泊)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是遙感技術的應用。通俗來說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師童旭東表示,高分專項數據如今已在越來越多行業和區域得到應用,保障了自然資源、災害應急、農林水土、環境監測、氣象預報等重要行業的主體業務應用,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信息技術支撐,比如數字地球也是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的一種。專家們普遍認為,航天技術要服務於應用。
  • 武文忠:衛星遙感技術與國家需求的差距,還要靠基礎研究彌補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最近20年,我國遙感應用發展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遙感應用日益產業化、大眾化。為了加速構建遙感產業生態圈,促進遙感與應用端、應用場景的融合發展,2020年11月19日,遙感應用領域年度盛會——「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隆重開幕。
  • 武文忠:衛星遙感技術與國家需求的差距,還要靠基礎研究彌補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最近20年,我國遙感應用發展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遙感應用日益產業化、大眾化。為了加速構建遙感產業生態圈,促進遙感與應用端、應用場景的融合發展,2020年11月19日,遙感應用領域年度盛會——「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隆重開幕。
  •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200多家
    記者袁永東攝自《總體方案》發布至今,上百家企業與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接洽,還有幾波企業將組團前來考察,有些已提交入園註冊手續聽,空天產業的「潮聲」在三亞澎湃!這個月,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十分「熱鬧」。
  • 商業航天提速「升空」
    因此,為了滿足通信衛星的正常運行,各國均加快了衛星相關產業的發展步伐,一場關於太空資源的產業追逐戰也悄然展開。隨著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範圍,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迎來了良好發展前景。對標「星鏈計劃」,中國商業航天領域也開始加速發展。
  • 衛星通導遙一體化之迷:服務一體還是技術一體
    19日WGDC商業航天峰會上,各路專家圍繞通導遙一體化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話。普遍認為,通導遙一體化首先應是服務、應用的一體化。但她認為通導遙天然一體,因遙感有獨特的規律,跟通信和導航都不同,它的技術門檻很高,產品不確定性很多。僅從遙感領域來看,她認為未來有兩個大的市場趨勢,一個是政府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另一個是大眾應用。目前的問題是遙感數據獲取難,她表示,未來國家一定會不斷發布對於數據的需求,企業、社會資本只要跟進肯定會有大量機會。
  • 第三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召開:遙感應用產業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未來,遙感應用作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航空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未來。」在11月19日舉行的遙感應用技術論壇開幕式上,來自遙感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暢談遙感應用產業未來發展,充滿無限期待。
  • 成都商業航天布局分散,哪個區能「C位出道」?
    政策支持,衛星網際網路出圈,商業航天崛起,發展窗口將至。成都商業航天分布如何?雨前顧問對成都簡陽、高新區、龍泉驛區、金牛區、雙流區五個區域進行了整理分析,發現成都商業航天總體布局分散,各區域發展自成特色。
  • 中國無人機遙感技術突破與產業發展綜述
    本文首先以國內外無人機遙感發展現狀為背景,重點概述了中國無人機遙感21世紀以來「十五」到「十三五」所獲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支持與推動的發展歷程,闡述了無人機遙感定標場,航空航天定標場的建立以及應用驗證,包括無人機遙感系統的載荷與系統技術發展;然後,進一步闡述了以遙感定標場、地物參量引導載荷性能、系統模型為代表的中國無人機遙感的相關技術跨越;接著,概略介紹了無人機遙感在國防反恐安全以及跨國應急救援,國土測繪與海洋島礁測繪應用
  • 面向商業遙感產業,「航天世景」整合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
    隨著遙感應用行業的深化發展,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金融保險等領域對遙感數據的需求逐漸旺盛。遙感數據供應商的壁壘在於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基礎服務的細節。如何更好連接上遊衛星與下遊應用端,為遙感應用企業提供優質數據和基礎處理服務,成為當前遙感數據供應商的競爭焦點。
  • 航天宏圖王宇翔:希望持續深化遙感、AI、數字孿生等技術融合
    他表示:2014年以來,中國制定了一系列航天政策促進商業航天的發展,並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航天領域。在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商業航天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的商業航天企業主要為衛星的設計、製造、發射,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可以帶來解析度更高、更新更快的數據源,為更多的衛星應用場景帶來可能,進一步推動下遊市場發展。
  • 中國商業航天發展迅速 商業航天離我們有多近?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符志民在近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透露,由該公司投資的火箭產業園、衛星產業園的產線建成後,將向廣大商業航天企業開放使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其建設速度與規模,反映了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情況。在此次論壇上,大批產業項目籤約入駐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