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流式細胞儀市場「動作」頻繁。2018年9月,安捷倫以2.5億美元收購國產流式製造商ACEA,被業內稱「靠譜國產品牌又少一個」。2018年10月,Luminex同意以7500萬美元收購默克的流式細胞儀部門(於2019年1月完成此項收購),將Amnis和Guava品牌收入囊中,從而擴大了Luminex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領域。2019年1月,中生(蘇州)醫療自主研製的流式細胞儀已在吉大一院投入臨床使用。2019年2月,達科為與必達科共同推出Exflow品牌流式細胞儀。2019年2月,國產廠商賽雷納也推出流式細胞儀新品。2019年,唯公科技研發的Easycell系列流式細胞儀也將獲證上市。此外,博奧生物、競天生物等國產廠商也於近年紛紛發布流式細胞儀產品。
目前國內流式細胞儀廠商已達20餘家,流式細胞儀技術不斷發展,儀器不斷小型化, 融合微流控、顯微成像技術,未來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流式細胞儀的發展已有數十年,為何各廠商近年紛紛選擇布局流式細胞儀市場?流式細胞儀市場有什麼樣的特點?為了對我國流式細胞儀市場發展情況作必要解讀和評價,儀器信息網邀請中生醫療總經理董峰博士談一談對流式細胞儀的看法。
點擊進入「進擊的」流式細胞儀專題,解鎖更多流式行業信息!
中生醫療總經理 董峰博士
流式細胞儀檢測原理(源於網絡)
儀器信息網:您認為流式細胞儀的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有哪些不同?
董峰博士:第一、起步時間不同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晚,與國際醫療器械巨頭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仍然由跨國企業主導。流式細胞儀的發展也不例外。
早在1953年,貝克曼庫爾特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流式細胞儀;1973年,BD公司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流式細胞儀FACSⅠ;
相比之下,國內流式細胞儀的起步較晚,1979年,北京師範大學才引進了中國第一臺流式細胞儀(FACS Ⅲ)。
在之後的幾十年中,我國不斷在醫療診斷行業增大資金投資和政策扶持力度。雖然進口流式細胞儀,仍佔據著國內大部分市場,但現在已有不少國內企業推出了流式細胞儀,經過技術的不斷創新,國產的流式細胞儀已初步具備了與進口產品相競爭的能力。
第二、產品需求不同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醫療器械行業整體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發展,對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要求相對較高,現階段以產品升級換代需求為主,所以對流式細胞儀的功能化要求會越來越高。而我國因起步晚,尚處於發展階段,市場普及需求和升級換代需求並存,整體市場增速較快,流式細胞儀市場需求差異化會更加明顯。
第三、發展速度不同
從醫療器械行業整體來看,隨著我國政策向好及資金扶持,我國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明顯要高於全球增速,我國醫療器械佔全球的比重也逐年不斷上升。據中國產業研究網統計,國內流式細胞儀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也高於全球增速。可以預見,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儀器信息網:請您談談流式細胞儀在中國的市場前景以及未來機遇。
董峰博士: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的改變,居民的預防保健意識越來越強。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也逐年攀升,刺激醫院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快速增長。隨著國家持續推動分級診療,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縣級和基層醫療機構得到政策和資金支持,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
流式細胞儀,因具有靈敏度高、重複性好、特異性強、方法靈活、分析速度快等優點,且隨著流式細胞儀及其檢測技術的日臻完善,目前已普遍應用於免疫學、血液學、腫瘤學等臨床醫學和基礎研究領域。未來流式細胞儀的市場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儀器信息網:目前流式細胞儀市場是被巨頭「壟斷」的狀態,國產流式細胞儀的市場機會在哪裡?如何在該市場中進行有效競爭?
董峰博士:目前國內的流式細胞儀市場仍然由跨國企業在主導。特別是BD(Becton Dickinson)和BC(Beckman Coulter)兩家大公司。而國產的流式細胞儀仍然在獲得市場認可的過程中。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昂貴的進口醫療設備也是推高醫療費用的主要原因。所以隨著醫療體制改革,政府開始逐漸控制醫療診斷費用;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不斷推進,基層醫院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我國大部分基層醫院預算有限;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實現產品智能化,促進流式細胞儀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國產流式細胞儀將會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近年來,國產品牌憑藉價格優勢和政策支持獲得了較高的二級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市場份額,但主要集中於低值耗材和低端診療設備。而三級醫院的醫療設備仍然以進口儀器為主。主要原因就在於國產醫療設備核心技術缺乏、品牌推廣不力和售後服務欠佳。三方面因素環環相扣,最終導致了醫院和患者對國產醫療設備的不信任。所以,國產企業需要不斷增加企業研發投入比重,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功能,使產品更符合臨床的實際需求;不斷增加品牌推廣力度;通過創建專業的售後服務團隊,提升售後服務能力,解決客戶後顧之憂。才能在「潛力無限」的醫療器械市場中佔一席之地。
儀器信息網:貴公司的流式細胞儀技術特點是什麼?看好的細分市場領域哪些?
董峰博士:為了打破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所謂的「洋壟斷」現象,我們推出了這款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型化全自動流式細胞儀—ZS-AE7S。採用單雷射5螢光通道的設計,可以滿足臨床90%的流式項目檢測。各種技術參數都符合最新版本的流式細胞儀行業標準要求。ZS-AE7S流式細胞儀採用雙側螢光信號收集結構設計,有效提高螢光信號的靈敏度;採用新型的APD探測器替代傳統的PMT探測器,螢光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擁有高達107的動態顯示範圍,避免了繁瑣的電壓調節步驟;擁有可視化的螢光補償工具,支持自動在線補償,離線補償,方便初學者上手,縮短數據分析時間;支持項目模板功能,一鍵調用採集和分析條件,自動獲得報告結果,促進流式細胞術在臨床的推廣。
腫瘤相關疾病診斷是流式細胞儀在臨床醫學中應用最早的領域。細胞DNA含量直接代表了倍體狀態,流式細胞儀可以對腫瘤細胞的DNA含量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流式細胞儀在癌前病變的早期檢測、腫瘤的診斷、治療和預後判斷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癌症患者基數大,據報導,2018年新發癌症病例429萬例,平均每天有1萬病人被診斷為癌症病人,流式細胞儀在腫瘤領域應用潛力巨大。所以,我們非常看好流式細胞儀在這個方向的應用。
中生醫療ZS-AE7S流式細胞儀
儀器信息網:請介紹貴公司流式細胞儀技術的發展歷史?
董峰博士:中生(蘇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上市公司—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擁有著一脈相承的創新血統。為了打破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長期被跨國企業壟斷的局面,中生蘇州管理層經過研究後,決定將公司的發展重心轉移到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針對流式細胞儀在醫療衛生、科研應用中的重要作用,在國家「十二五」863計劃中,提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用新型流式細胞儀研製指南,將流式細胞儀的國產化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因此,中生蘇州對醫用新型流式細胞儀進行了立項。經過核心團隊不懈的努力,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關,終於在2018年推出了這款小型化全自動的流式細胞儀,並獲得了藥監局頒布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同年,這款流式細胞儀獲批蘇州市年度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另外,在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舉辦的「創之星」評比活動中,獲得了「年度體外診斷優秀創新產品」的榮譽稱號,創新成果得到了政府和業界的認可,推動了我國高端醫療設備的發展。
儀器信息網生命科學官微「3i生儀社」上線啦!關注了解更多生命科學乾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