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灣地區地處亞熱帶及熱帶,12月仍是去旅行的好時節。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臺灣從北到南多個地方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邀請廣大遊客共賞奼紫嫣紅。
北臺灣:賞菊賞杜鵑
11月30日,2018年士林官邸菊展在臺北舉辦開幕儀式。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冬菊亦有佳色,2018年臺北士林官邸菊展11月30日起開始展出,展覽至12月16日。今年的菊展以「菊世遨遊」為主題,使用大立菊、造型菊及菊科草花與各地風光做結合,充滿異域風情,8米高的巴黎鐵塔花藝與5米高長頸鹿綠雕特色花藝成為全場最吸睛的亮點。今年菊展還結合商業與文創,商家在現場為遊客提供文創紀念品與特色美食,遊客可以一邊賞花一邊大快朵頤。
新北市金山、萬裡區的西洋杜鵑花綻放。圖片來自臺媒。
新北市也是冬日裡賞花的好選擇。新北市的金山區和萬裡區是臺灣重要的杜鵑花苗產地,品種多達300種以上,佔全臺灣總產量9成以上。新北市出產的「西洋杜鵑」冬季就開始綻放,春節前達到盛放,比其它常見杜鵑更早進入花期。「西洋杜鵑」花朵變化多,分別有單瓣、重瓣,重瓣的西洋杜鵑花看起來很像玫瑰。如果冬天去新北市旅遊,不妨去欣賞一下浪漫的杜鵑。
中臺灣:臺中新社花海節展現特色生態文化
新社花海系列活動繽紛多彩。圖片來自臺媒。
進入第13個年頭的臺中新社花海節於12月1日至16日舉辦,今年的新社花海節以「新社花海行,樂遊臺三線」為主題,現場展現大面積繽紛花海景觀,總面積近50公頃,其中花海景觀區面積約20公頃,大糧倉作物區約17公頃。展場主題區還有「森呼吸小學堂」、「科技水保浪漫農村」和「仙履蘭特展」等7大特展,展現自然景觀、農業生態與地方產業文化。
除了「新社花海」活動,今年提前開花的洋紅風鈴木也是臺中值得一賞的景觀。臺中市北屯區三甲公園裡的洋紅風鈴木約有十多棵,往年一般在一月上旬盛開,今年卻有兩棵在十一月下旬就提前盛開。站立在紅色人行天橋上,一邊是盛開的洋紅風鈴木,另一邊則是綠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南臺灣:去高雄探訪「蝴蝶谷」
茂林紫斑蝶。圖片來自臺媒。
武俠小說中的「蝴蝶谷」無人識真貌,但冬天去臺灣高雄茂林風景區,你可以看到現實中的「蝴蝶谷」。高雄茂林風景區「雙年賞蝶」活動的主角是罕見的越冬型蝴蝶紫斑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量紫斑蝶遠渡重洋,遷往臺灣山谷躲避寒冬,形成壯闊的「紫蝶幽谷」現象(註:「紫蝶幽谷」並非地名,而是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態現象),紫斑蝶最高可達100萬隻以上,是遊客不可錯過的奇觀。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也許會遇見你……」優美的旋律縈繞在耳,不禁讓人憧憬臺灣冬季之旅,冬季的臺灣有雨有花有蝴蝶,熱愛自然的朋友不妨選擇到臺灣一遊。(編輯:張晴、董一秀 綜合整理自中新社、臺灣「東森新聞雲」、臺灣「中時電子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