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無人機拍到6萬藏羚羊遷徙「大場面」

2020-08-17 中國科學報

作者 | 張行勇

前段時間,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吳曉民團隊奔赴西藏那曲市尼瑪縣、雙湖縣、申扎縣等區域,圍繞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產仔及遷徙種群、棲息地生態環境,開展了全方位、多角度、大範圍科考,《中國科學報》記者全程跟進了此次科考。

本次科考首次採用無人機與地面觀察的空地結合方式進行。

科研人員在使用西北工業大學魅影無人機對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進行高效準確樣線及樣方調查的同時,也實現了對重點區域的野生動物進行持續監測及對重點對象的個體行為進行持續跟蹤。

記者了解到,無人機配備了高清智能球形攝像機、遠紅外自動相機等新設備,在羌塘保護區內完成了12架次飛行試驗觀察,獲得了覆蓋範圍高達100餘平方公裡、解析度達5釐米的高清正射影像。其中高清影像可清晰地識別剛出生的小羊仔。

另外,科考隊還在觀察區地面通過布設高清智能球形攝像機、紅外線相機等,覆蓋面積十餘平方公裡,採集到大量珍稀野生動物影像資料。

據介紹,今年科考隊在西藏羌塘這個藏羚羊「 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五六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遠遠望去,山坡上、溝谷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藏羚羊,多數成年藏羚羊都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

吳曉民說,瑪依雪山腳下是羌塘保護區一個重要的藏羚羊遷徙通道,此前科考隊曾經在這一帶拍攝到近3萬隻藏羚羊遷徙種群,此次拍攝到6萬隻的藏羚羊種群,實屬罕見。

那麼,藏羚羊的數量是怎麼計算出的?「這是由魅影無人機的數據處理軟體完成的。」吳曉民介紹,「通過軟體把地面劃分成若干個網格,並藉助紅外攝像機對地面的藏羚羊進行識別,實現自動統計數量。」

羌塘屬於我國四大無人區之一,是長江、黃河等亞洲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具有「世界屋脊的屋脊」美譽,也是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吳曉民團隊通過此次科考的地面觀察及多種影像資料分析,結合以往科考數據分析評估認為,今年西藏羌塘的藏羚羊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藏羚羊遷徙路徑上受到的幹擾程度逐步減少,藏羚羊棲息地質量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恢復。

吳曉民表示,往年母藏羚羊經長途遷徙後,到達產仔地產仔成活率近80%。今年明顯高於90%以上,小羊的死亡率非常低。

「此次科考全面掌握了羌塘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種群現狀、遷徙通道及生境狀態。」吳曉民說。

據了解,自2013年起,吳曉民團隊利用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藏鈴羊遷徒規律進行研究至今,取得了西藏羌塘藏羚羊的遷徒路線、遷徒時間、遷徒速度等重要基礎數據,發現了西藏羌塘色吾雪山為青藏高原藏羚羊最大的產仔地等重要成果。

《中國科學報》 (2020-08-17 第4版 綜合)

編輯 | 趙路

排版 | 志海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相關焦點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今年科考隊在這個『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藏羚羊遷徙季來了:日行10至20公裡,森林公安保駕護航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也不例外,它們要在羌塘風光最美、食物最豐富的時候開始遷徙、產仔。4月底向產羔地遷徙,6-7月繁殖下一代據記者了解,藏羚羊會在每年4月底至6月初開始遷徙,在此之前它們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大規模集結活動,集結完畢後,從冬季交配地遷徙到產羔地。
  • 藏北奇遇:邂逅藏羚羊遷徙 遭遇餓狼傳說
    藏北無人區包括西藏的西北部、崑崙山、可可西裡、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廣袤大地,無人區面積共有60多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惡劣、氧氣稀薄,除了高山、湖泊、草甸和野生動物,人跡罕至。進入無人區後,天色不太好,手機也無信號,大家都深知單車穿越藏北的風險,心中最擔心的也是高原變幻莫測的氣候和複雜的地形以及不可預知的突發情況。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時間:2020-05-11 15: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近日,由43隻藏羚羊組成的遷徙隊伍陸續穿越青藏鐵路五北大橋和青藏公路,向可可西裡腹地行進,標誌著今年可可西裡開始藏羚羊遷徙產羔
  • 藏羚羊已適應青藏鐵路 可自如找到專門遷徙通道
    藏羚羊已適應青藏鐵路  持續三年的可可西裡科考今年「收官」,科考顯示——  「青藏鐵路開通一年多以來,藏羚羊和藏野驢這些可可西裡的『原住民』已經適應了鐵路帶來的變化,它們能夠自如地找到設計者專為他們準備的遷徙通道。
  • 青藏鐵路沒改變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圖)
    資料圖片:在青海省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楚瑪爾河大橋附近,雄性藏羚羊正在追逐雌性藏羚羊目前,藏羚羊進入冬季交配期。它們嬉戲追逐,確定各自的配偶。雄性藏羚羊由於雄性激素調節的原因,面孔變得漆黑,它那鋒利的角成為捍衛交配權的利器。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網西寧3月19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管理局的巡查結果顯示,青藏鐵路沒有改變可可西裡藏羚羊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
  • 研究員利用無人機捕捉6.4萬隻綠海龜遷徙的壯觀畫面
    據外媒CNET報導, 近日科學家利用無人機拍攝到澳大利亞雷恩島6.4萬隻綠海龜遷徙的壯觀畫面 ,對之前估計的這些生物上岸產卵的數量做了一些有趣的計算。研究人員在12月拍攝到的畫面顯示,成千上萬的這些海龜在島嶼周圍,等待著前往岸邊。論文的主要作者Andrew Dunstan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本周的新科學研究發現,無人機是進行海龜種群調查的最有效方法。以前的方法是在海龜在海灘上築巢時,在海龜的殼上塗上白漆,然後從船上統計塗過漆的海龜和未塗漆的海龜,這種方法並不那麼有效或準確。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七八月份又值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徙產崽的高峰期,今年藏羚羊遷徙的情況如何?申遺成功已有一年的可可西裡又有哪些變化?五道梁保護站是藏羚羊遷徙的主幹道,曾經穿越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兩大屏障,如今藏羚羊可以安然經過。
  • 組圖:阿湯哥拍《碟中諜7》啟用無人機 與汽車互逐場面刺激
    新浪娛樂訊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8日,羅馬,《碟中諜7》(Mission Impossible 7)熱拍。現場啟用無人機拍攝直升機與汽車互相追逐的大場面,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身穿西裝馬甲一身紳士造型現身,帥氣有型。
  • 罕見!美攝影師用無人機捕捉到鯨魚嬉戲交配畫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7日報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港灘市的太平洋海域上,無人機拍攝到了3頭鯨魚交配嬉戲的畫面,令人稱奇。這一罕見的畫面是正在附近船上的攝影師馬克•吉拉爾多(Mark Girardeau)利用無人機捕捉到的。他說:「在它們交配的時候拍攝有點詭異,但是我覺得要把這一幕記錄下來。
  • 羌塘保護區藏羚羊種群恢復到20萬隻以上
    本報訊  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成立以來,保護區內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由原來的5萬隻至7萬隻,恢復到目前的20萬隻以上,野犛牛有1萬隻,藏野驢由3萬多頭增加到9萬多頭,雪豹、盤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
  • 中國計劃利用衛星跟蹤「高原隱士」藏羚羊的生活
    ,以便準確了解藏羚羊的遷徙規律」,這個保護區的管理處處長李衛東此間向記者透露。  藏羚羊在交配期和繁殖期聲勢浩大的種群遷徙和遷徙路線至今仍然是謎。據藏羚羊研究學者猜想,在青藏高原上分布的藏羚羊可能並沒有族群和領地的劃分,在青海的卓乃湖畔或新疆木孜塔格峰山麓地區產羔的藏羚羊可能有來自阿爾金山保護區的,也有來自西藏羌塘。這有待於科學考察的進一步研究證實。
  • 青藏鐵路通車近7年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增加
    透過疾馳的列車車窗,能看到遠遠近近的一群群藏羚羊的身影掠過,它們矯健的身姿、雪白的臀部格外引人注目。  綿延千裡的青藏鐵路穿越了中國可可西裡、三江源、羌塘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藏羚羊在廣袤的原野上覓食、嬉戲,成為青藏列車旅客眼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鐵路、公路、圍欄,是什麼攔住了藏羚羊的回家路?
    圖片:Xinhua到了遷徙季節,熙熙攘攘的藏羚羊會兩度穿越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6月份,懷孕的和年輕的母羊從道路東側的冬季分布區出發,向西越過公路和鐵路,到可可西裡的腹地產仔;8月份,母羊和新生幼崽再一次越過道路,回到冬季分布區。
  • 「高原精靈」藏羚羊 迎來「群居」生活
    藏羚羊是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產仔繁殖地之一。
  • 藏羚羊高海拔生活揭秘
    通過對藏羚羊基因組的研究,科學家揭開了這種可以在高海拔平原地區高速奔跑的瀕危動物的奧秘。對藏羚羊絨毛圍巾的需求已經將藏羚羊逼到了滅絕的邊緣。在青藏高原的山區乾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時而可以看到藏羚羊優雅漫步的身影。包括人類在內的非本地物種到了青藏高原可能會患上嚴重的高原病。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  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 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保護區位於新疆東南與西藏、青海交界地帶,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曼塔格山脈、求勉力克山脈將保護區環抱其中,成為高山環繞相對封閉的山間盆地,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為4500米。  保護區內除了新疆若羌縣祁曼塔格鄉的100多戶牧民外,人跡罕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之一的藏羚羊就棲息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