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中國夢】日本「恐龍」女博士的中國求學記

2021-02-12 人民網日文版


女博士—恐龍—日本人,這幾個關鍵詞放在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中國地質大學有這樣一位來自日本的女博士,她所研究的是曾於6500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大生物——恐龍。她多次踏入遼寧、甘肅的山間與沙漠,在恐龍化石蘊藏豐富之地與男性研究員一道拿著錘子鏨刀進行艱苦作業。黑須球子,這位喜愛恐龍的古生物研究家,她與中國、與恐龍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緣分與淵源?這一期講述的就是她的故事。

年幼的黑須跟隨父母參觀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時,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恐龍模型,她當時的感受是:「太帥了」。面對巨大又兇殘的恐龍,黑須沒有絲毫恐懼而是滿心的感動。「我要立志做一名恐龍研究家!」相比於身邊的其他女孩,黑須的這個夢想稍顯獨特。研究生時她毅然選擇了古生物學專業,到訪中國、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發掘現場,不辭辛苦地參與挖掘作業,與遠古生物化石相伴度過日日夜夜。黑須至今仍清楚地記得,跟隨恐龍化石發掘團到訪中國內蒙古草原,下車便看到散落在腳邊的化石時的情景。她說自己被這壯闊的規模震懾住了,「這地方太神奇了!在這裡的話每天都能研究恐龍了…」。黑須與中國的緣分從那一刻開始了。回到日本數日後,黑須從大學老師那裡聽聞有來自中國的權威古生物學教授來訪,她想起自己在內蒙古所經歷的那種感動便立即請老師介紹引薦。就這樣,黑須見到了現在的指導老師——中國地質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季強教授。季教授研究中華龍鳥及最古老的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等多種恐龍,還曾擔任NHK《生命大躍進》節目的顧問,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恐龍博士。

對於前來中國深造的黑須,季教授鼓勵道,「如今,中國出土的恐龍化石種類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可以說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恐龍研究強國。中國與日本在生物地理學上相似,黑須在中國搞研究也相對容易,所以我認為她選擇來中國是正確的。希望她能在畢業前多發表一些研究成果」。

黑須在中國地質大學的碩士·博士課程跟隨季教授研究小型食肉恐龍。談到恐龍,黑須的眼睛總是閃閃發亮,「日本列島地處地球板塊交界,又處在火山地震帶上,由於地球內部熱能化石不是融化就是變形了,很少有完整的化石出土。相比日本,中國化石保存狀態尚好的土地還大有所在,是恐龍研究的最佳選擇。不過,中國的恐龍研究還剛剛起步,對研究者來說這裡就像一座尚待開發的寶藏」。黑須目前在專門研究奔龍,說到奔龍的魅力,黑須像談論自己寵愛的小狗一般,溫柔地凝望化石笑著說道:「食肉恐龍無論是頭骨的形狀還是生存方式都很有令人著迷。奔龍的特徵是爪子鋒利、動作敏捷、相對身體比例頭部較大,十分聰明,同時據考證奔龍還有帶色的羽毛,這是其他種類恐龍所沒有的」。實際上,鳥類是與恐龍最為接近的物種,研究恐龍是究明鳥類進化的關鍵,因而黑須平時看見鳥兒就會開心地想「啊~今天又見到了現代的恐龍」。校園裡氣派的恐龍博物館早已成為黑須的「散步路線」之一,每每看到這些恐龍模型她就感到心情愉悅。

說到黑須今後的目標,不必說,自然就是在恐龍研究方面能有所成就。她表示,「關於恐龍的研究是以歐洲和北美為中心發展起來的,亞洲的研究還剛剛起步。今後希望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的整個亞洲的恐龍研究能夠愈發活躍起來」。如果黑須順利取得博士學位,正式成為一名研究者的話,她或將成為日本首位女性恐龍研究家。對此,黑須表示:「在中國,感覺女性充滿了力量,所以希望日本的女性們也要加油啦」。

日文報導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人民網日文版獨家稿件,轉載請標註出處。

相關焦點

  • 留聲VOL.7 | 求學日本早稻田,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但在中國(傳媒)夢工坊的十一天裡,我們認識了一個勤勉嚴謹的玄承智——身為夢九第九組組長的她,做事事無巨細,待人貼心認真。每一個和玄承智相處過的人,都無不讚嘆她「慎而思之,勤而行之」。這位留日的中國女孩,始終以踏實溫和的態度,陪伴在九組的組員左右,在第九屆中國(傳媒)夢工坊的舞臺上發光發亮。
  • 哆啦A夢開口說中文 《大雄的恐龍》暑期到中國
    哆啦A夢開口說中文 《大雄的恐龍》暑期到中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5日 22:29 來源: 來源:西部網(資料圖)記者昨日從華夏電影公司獲悉,風靡漫畫界多年的機器貓哆啦A夢將會在今年7月中旬首次駕臨中國大銀幕,《哆啦A夢之大雄的恐龍》作為今年第一部被引進中國的日本影片,將加入暑期檔的廝殺。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和好萊塢大片不同,因為該片的主體觀眾是小朋友,因此已經確定要進行中文配音。
  • 哆啦A夢勇闖白堊紀《大雄的恐龍》20日全線上映
    從1969年,哆啦A夢首次被日本「小學館」作為長篇連載漫畫出版算起,至今41年了,與哆啦A夢相伴的大雄仍然在上小學。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情況,歲月給現實添加了皺紋,回憶卻始終光滑如新。本月20日,首部進入中國內地影市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哆啦A夢之大雄的恐龍》將在各大院線全線上映。
  • 起源中國的「摺紙術」,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後,如今成為了日本國粹
    而它就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對於人類的影響十分重大。而對於摺紙其實我們就沒有那麼注重,並且如今它還成為了「日本國粹」,很多外國人都以為它是日本人發明的。摺紙的起源因為紙張難以保存所以無從考證,於是中國起源說和日本起源說乃至西班牙起源說的出現。但在國內外專家看來,摺紙的起源就是來自中國,並且時間可能在2000年多年前就起源於中國。
  • 日本恐龍福地福井,驚現原始鳥類化石
    、有著長安棋盤狀街道的古樸京都,其他像大阪、北海道、奈良、長崎、熊本等地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並且這些都市都各有特色,但如果說到「福井」,相信多數人都滿頭問號。福井——日本的恐龍福地日本人民對古生物尤其是恐龍的喜愛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有大量相關的科普書籍、漫畫、遊戲以外,NHK(日本放送局,類似中國的央視)也曾製作許多高質量的相關科普視頻,甚至連有「國民老婆」之稱的新垣結衣都被請來幫古生物站臺。
  • 日本恐怖片《寄生獸》進入中國影院,日娛在中國失去的20年卻不會回來
    導演山崎貴是日本國內特效行業數一數二的老手,拍攝過《哆啦A夢:伴我同行》、《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永遠的零》和《宇宙戰艦大和號》等影片,並憑藉《永遠的零》獲得2015年第38屆「日本奧斯卡」的日本電影學院獎。 同一部片子,在中國和日本確實冰火兩重天。
  • 木村拓哉配音「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
    分享到: 時光網訊 《哆啦A夢》50周年紀念作品、動畫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即將於12月11日全國公映!
  • 多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成為日本第一部受疫情影響而撤檔的影片
    《哆啦A夢 大雄的新恐龍》已經是《哆啦A夢》劇場版的第四十部作品了,這部動畫電影作品,是《多啦A夢》自1970年開始在《小學1-4年級生》雜誌中開始連載,到2020年連載50周年的紀念作品。其實在之前就有過三次以「大雄和恐龍」為主題的劇場版了,一次是1980年出品的《哆啦A夢:大雄的恐龍》,另一次則是在2006年將之前的作品改編為《哆啦A夢:大雄的恐龍2006》,這個也就是之前那個版本的重製版。而另外一部以「大雄和恐龍」為主題的劇場版則是在1987年公映,其漫畫作品於幾個月前開始連載。只不過那次他們沒用時光機穿越回侏羅紀時代,是在地底世界遇見的恐龍。
  • 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這個概念在日本,發展成為了很有意思的妖怪器物文化。 實際上,宮崎駿的很多作品裡,都體現了日本的"鬼文化"或者說"妖怪文化"。比如《幽靈公主》裡那個人面鹿身、鳥足獸尾的山獸神;《龍貓》裡膽怯畏人的古宅精靈"煤煤蟲"等等。 簡而言之,日本文化裡"鬼"的形象,跟"鬼門的方位有關"。
  • 日本機構宣布:將境內最大恐龍化石命名為「日本神龍」
    日本北海道大學等機構於近日宣布,通過對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骨架化石進行分析之後,認定這是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研究人員將這種生活在白堊紀後期的食草性恐龍命名為「日本神龍」,學名Kamuysaurus japonicus。日本神龍的全身骨骼圖。
  • 日本人起源於哪裡?日本學者:中國有一個省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第一個運用統計學研究這個問題的日本學者是清野謙次(1885—1955),他否定日本人就是阿伊努人的觀點,倡導日本石器時代人說。他認為繩文人是古代的日本人,後來與大陸的人混血形成了現代的日本人,由於混血不同所以產生了南北體型差異的日本人。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主要是有人發現日文與中國的潮汕方言尤其相似,並且他還列出了一些單詞的讀音,像不像,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日本網友會和韓國人一樣,因為他們的文字發音和我們相似就說中文是由韓國人發明之類的話,不過韓國人的確也沒少幹篡改歷史的事,當然,咱們今天討論的並不是他們,日本網友的評論就顯得誠實多了。
  • 日本票房:《哆啦A夢》連莊 《愚人節》應景上榜_日本_電影網_1905...
    1905電影網訊 日本開年重要的電影檔期——春假即將進入尾聲,作為3月王牌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英雄記》上周以近3億日元的票房成績繼續穩坐榜首,真人版《暗殺教室》順位不變緊跟其後;作為4月1日愚人節應景上映的戶田惠梨香主演電影《愚人節》,以1億6200萬日元的良好開局勢頭拿到季軍位,而松田龍平的新作
  • 2000年以後,日本每年一個諾貝爾獎,他們憑什麼這麼牛?
    諾貝爾獎是當今科學界最高成就,如今在諾貝爾獎上面有個恐怖的國家存在,那就是日本,2000年開始,日本每年都有人獲得諾貝爾獎!截止2019年為止,已有27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包括兩名美籍日本人。毛利重能的珠算學而有成,他就帶著《算法統宗》和算盤迴到了日本。日本元和八年(公元1622年),毛利重在京都最為繁華的街面上,懸掛出「天下第一除法指南」巨大牌匾,正式開班教授算盤和珠算,慕名前往求學者絡繹不絕,從此中國的珠算法以及算盤在日本流行開來。
  • 日本刺身與中國的淵源探究
    日本人食用「膾」的記錄最早見於公元720年完成的《日本書紀》,該書是日本流傳至今的最早的史書。在《大辭林》裡,「刺身」被定義為:把新鮮魚貝類的生肉切得薄薄的,與醬油一起食用的料理;而「膾」則是:細細切成的魚、貝或野獸的生肉。
  • 世界強國美國有632位頂尖科學家,日本294人,中國多少人?
    而現在這些科學家之中,有632名都來自美國,日本作為一個科技大國,也才擁有294名,中國擁有多少科學家呢?,但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本就擁有許多高科技人才,因此在科研領域日本仍然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日本在二戰後抱上了美國的大腿,重新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後更是在美國的而幫助下湧現了294名科學家,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頑強的生命力。
  • 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內地定檔
    來自萬達電影官方微博發布的最新消息,系列第40部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官宣定檔,將於12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定檔海報同步發布。《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已於今年8月7日在日本上映,除御用聲優班底水田山葵、大原惠美、嘉數由美、關智一、木村昴之外,木村拓哉與渡邊直美也參與該片配音,Mr.Children獻唱影片主題曲《Birthday》。
  • 中國和日本將恐龍稱之為恐龍,而歐美等國家對它的稱呼卻另有其名
    恐龍圖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他看到妻子新採集到的化石時,不由得驚呆了。日本學者在翻譯這個名稱時,將它譯為「恐龍」,恐龍就樣叫起來了。但這種叫法只限於日本和中國,歐洲和美洲的國家仍然把它稱作「恐怖蜥蜴」。
  • 《精靈寶可夢GO》遭《我的恐龍》搶佔市場?
    導 讀 作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遊戲廠商,任天堂最近發布了Switch掌機平臺全新的《精靈寶可夢》作品——《精靈寶可夢Let'sGo!
  • 動漫中的貓形象,美國有湯姆,日本有多啦a夢,中國的最經典
    在動漫中有很多可愛的萌寵,那些動物形象是很多小孩子的最愛,尤其是貓貓,軟綿綿的毛,可愛的臉蛋兒,再加上超萌的動作,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在動漫裡有很多經典的貓形象,美國有湯姆貓,日本有萬能的哆啦A夢,而中國的貓也不差,接下來我們仔細的來講一講,這些經典的貓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