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將恐龍稱之為恐龍,而歐美等國家對它的稱呼卻另有其名

2020-12-05 25史

19世紀時,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他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有一天,天氣非常寒冷,他外出行醫未歸,他的妻子擔心他著涼,就拿著一件衣服出門迎接丈夫。她走在一條正在修建的公路上,發現新開鑿出的陡壁上有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她覺得奇怪,就走上前去仔細觀察,竟然發現了一些巨大的動物牙齒化石。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取出來,帶回家中。

恐龍圖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他看到妻子新採集到的化石時,不由得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像它這麼大。隨後,曼特爾先生又在妻子發現化石的地方,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把它們帶給了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居維葉,請他幫助鑑定一下。

犀牛圖

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化石,但他還是根據他掌握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化石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鑑定非常懷疑。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數據。

河馬圖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曼特爾拿著他發現的化石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這兩者非常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的古代爬行動物、便把它命名為「蜥的牙齒」。

巨型蜥蜴圖

隨著這些類似於蜥蜴的遠古動物的化石不斷被發現和發掘出來,許多博物學家開始意識到它們在動物分類學上應該自成一體。到了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它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是「恐怖的」,後面的詞根意思是「蜥蜴」。日本學者在翻譯這個名稱時,將它譯為「恐龍」,恐龍就樣叫起來了。但這種叫法只限於日本和中國,歐洲和美洲的國家仍然把它稱作「恐怖蜥蜴」。

相關焦點

  • 恐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東西方對恐龍的稱呼差距那麼大
    恐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東西方對恐龍的稱呼差距那麼大我們中國人非常崇拜龍,並自稱是「龍的傳人」。其實龍並不存在,它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人們創造的一種崇拜物,也就是圖騰。在原始社會裡,人們堅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本氏族有血緣關係,這就叫圖騰。蛇曾是許多氏族的圖騰。
  • 雷龍(恐龍):名聲頗大的恐龍之一
    它嘴中長有上下兩排細長呈棒狀的小牙齒,由於牙齒比較脆弱,它的主要食物是細嫩的植物葉子。雷龍大概是最為著名的恐龍之一了,其在很多電影廣告等媒介上經常出現。作為一種大型的素食的恐龍,雷龍的外形看起來也非常巨大,只看其化石,都非常有視覺衝擊力。
  • 那些以「中國」為名的恐龍,都長什麼樣?
    它是異特龍超科的成員,和異特龍、鯊齒龍這類大型的肉食恐龍是一家子。中華盜龍生存在侏羅紀的晚期,身長約8米,高度近3米,是類兇猛的肉食獸腳類恐龍。模式種發表於1994年,命名為董氏中華盜龍,其中的董就是紀念有「中國龍王」美稱的董枝明。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締結「中日友好姊妹館」
    「諸城恐龍化石規模大、屬種稀有、科研價值高,我們願意與同類恐龍博物館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人員互訪問、學術研討、化石巡展等方式積極展開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借鑑,促進共同發展。」6月8日,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克柏在同來自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東洋一館長座談時指出。座談過程中,雙方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締結友好姊妹館達成了共識。6月6日至8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帶隊,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館長東洋一、研究員久保泰,浙江自然博物館博士鄭文杰一行專程來諸城考察恐龍文化發展情況。
  • 恐龍?哦不,是恐龍魚啦!
    轉自野水savageaqua特別鳴謝大陸套路最深的恐龍魚商家 - KK勇隨著恐龍魚這些年來新品種,新的產地,極限個體的輸入,相比我剛入門時(06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認知變化,著迷於恐龍10年後,我開始重新抒寫這篇恐龍魚的概論,此貼簡述多鰭魚屬的各個種及亞種,之後會另開新帖詳細分析部分較複雜的品種。
  • 【日本人中國夢】日本「恐龍」女博士的中國求學記
    在中國地質大學有這樣一位來自日本的女博士,她所研究的是曾於6500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大生物——恐龍。她多次踏入遼寧、甘肅的山間與沙漠,在恐龍化石蘊藏豐富之地與男性研究員一道拿著錘子鏨刀進行艱苦作業。黑須球子,這位喜愛恐龍的古生物研究家,她與中國、與恐龍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緣分與淵源?這一期講述的就是她的故事。
  • 為啥它在恐龍史上這麼有名?
    因為侏羅紀系列電影的火熱,很多人把侏羅紀當成了恐龍時代的代名詞,殊不知,電影裡的霸王龍、三角龍、迅猛龍、滄龍,其實都生活在另一個時代,也就是白堊紀。侏羅紀之所以這麼出名,和文藝作品對它的青睞是分不開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原著作者麥可·克萊頓,為什麼要把白堊紀恐龍聚集的島嶼叫做侏羅紀公園呢?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其攜帶的動能會導致地殼破裂,巖漿會從深達地幔的巖漿柱中湧出,這些覆蓋的玄武巖後來成為印度的徳幹高原,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溼婆隕石坑的地質構造也有可能是超級火山導致。除了兩大撞擊以外,同期還有英國北海外海的銀坑隕石坑和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等,當然這些規模比較小,並不足以滅絕恐龍!
  • 日本首次發現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保存完好(圖)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長崎市本月14日宣布,從該國長崎市約81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日媒稱,從牙齒的厚度和地層所屬的年代推斷,它可能來自於全長10米的大型恐龍。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日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
    據北海道大學稱,近日,日本在有著7200萬年歷史的木川鎮海底沉積物下,發現了一具龐大的恐龍骨架。根據相關報導,一開始,這隻恐龍的部分尾巴是在2013年由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和北必初博物館聯合挖掘時發現的。在之後這幾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該大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它屬於食草鴨嘴龍的一個新屬和新物種。日本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命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為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
    「恐龍」一詞由理察·歐文創造,意思是「可怕的蜥蜴」。歐文之後,世界各地挖掘恐龍化石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與其他的物種一樣,新恐龍的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如何為剛剛出土的恐龍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要知道,一個好聽的名字不但會讓人瞬間記住這個恐龍,還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根據國際規定,動物名字採用雙名法,由屬名加種名構成。屬名有嚴格的要求,以名詞表示;種名則靈活多樣,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名詞。儘管每一個恐龍化石都有一個符合國際規範的名字,但當人們提到這個恐龍的時候,往往會以種名來稱呼它,屬名常常會被忽略。
  • 【日本恐龍】午睡的小夥子和福井的恐龍
    【小夥子老師】2015年初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我到達了北陸地區,目的地是金沢。金沢是石川縣縣都,一個很美麗的花園式小城,其間有一天閒來無事我看著地圖,突然覺得我是不是要到附近的福井市走一走看一看畫個圈,於是JRpass在手說去就去了。下了車走出JR車站,站前廣場上出現了這些龐然大物,特別意外也特別震撼——
  • 恐龍毀滅另有「真兇」,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的滅絕是註定的
    研究發現:恐龍滅絕另有「真兇」筆者:天行健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中,生命爆發和災難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在太空中,科學家們也的確發現了很多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彗星是宇宙中的「不速之客」,幾乎每一顆星球,都有它來過的痕跡,這就意味著,彗星能將生命帶來地球,可能也會為其它星球帶去生命。
  • 當年在街機遊戲廳你們如何稱呼《恐龍快打》這款遊戲的?
    《恐龍快打》可以說是當年遊戲廳最熱門的遊戲,甚至可以說是排在四小強遊戲前面的經典遊戲。遊戲難度不大,容易上手,新手只要接觸一次就能愛上這款遊戲。在遊戲廳時代就誕生了大量的高手,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很多經典玩法和腦洞被開發出來,常年都有恐龍快打的比賽舉行。遊戲是根據漫畫《凱迪拉克與恐龍》改編的,遊戲名字一般叫《恐龍新世紀》、《恐龍快打》、《恐龍獵人》...這些其實都是每個地區不同的稱呼,但都是正確的。
  • 恐龍毀滅另有「真兇」,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的滅絕是註定的
    研究發現:恐龍滅絕另有「真兇」筆者:天行健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中,生命爆發和災難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比方說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大約42.8億年之前,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就已經出現了。第一個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呢?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彗星攜帶著生命的種子光臨了地球。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它邁著悠閒的小碎步,想起昨天發現的一個小水窪,一些魚兒因為湖水漲落被留在那裡。想起魚肉鮮美的味道,它不禁加快腳步,一路小跑,在湖岸的潮溼泥地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腳印。這一幕可能發生在1.9億多年前,侏羅紀早期,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時代。那片湖泊如今變成了連綿的群山,而這隻恐龍的腳印,在地質運動之下穿越時光,定格在了山巖上。
  • 《知識窗》為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
    「恐龍」一詞由理察·歐文創造,意思是「可怕的蜥蜴」。歐文之後,世界各地挖掘恐龍化石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與其他的物種一樣,新恐龍的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如何為剛剛出土的恐龍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要知道,一個好聽的名字不但會讓人瞬間記住這個恐龍,還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