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恐龍):名聲頗大的恐龍之一

2020-12-04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研究者形容,雷龍是典型的巨型恐龍,成年個體體長22米、高4.5米,重達15噸。它頭部較小,外形扁平,眼睛長在後部隆起的頭頂。它嘴中長有上下兩排細長呈棒狀的小牙齒,由於牙齒比較脆弱,它的主要食物是細嫩的植物葉子。

雷龍大概是最為著名的恐龍之一了,其在很多電影廣告等媒介上經常出現。作為一種大型的素食的恐龍,雷龍的外形看起來也非常巨大,只看其化石,都非常有視覺衝擊力。

雷龍想像圖

與雷龍有關的趣聞

雷龍的名字譯自兩個詞根「雷電」和「蜥蜴」,在人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恐怕還是其長長的脖子,以至於腕龍、梁龍、馬門溪龍等也紛紛被認作是雷龍。

雷龍曾經與許多非常出名的恐龍生活在一起,包括蠻龍、異特龍、角鼻龍、嗜鳥龍、腕龍、梁龍、圓頂龍、劍龍、橡樹龍等。

雷龍這個名字是它的發現者美國古生物學家奧斯尼爾·查爾斯·馬爾什取的,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有研究者形容,雷龍是典型的巨型恐龍,成年個體體長22米、高4.5米,重達15噸。它頭部較小,外形扁平,眼睛長在後部隆起的頭頂。它嘴中長有上下兩排細長呈棒狀的小牙齒,由於牙齒比較脆弱,它的主要食物是細嫩的植物葉子。(1)

據說19世紀70年代發現這些化石時,馬爾什是因其體型的巨大而感到驚訝,故而以雷命名了這種生物。

還有一些古生物學家提出雷龍能夠用尾巴作為鞭子,擊打地面,發出的聲音十分巨大,如雷聲轟鳴。

有意思的是,雷龍的名字雖然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但學術界卻曾在20世紀初就已經被廢除,其存在時間其實並不算長。

只是2015年,葡萄牙裡斯本新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伊曼紐爾肖普以及一些其他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認定雷龍的命名的確是有效的,雷龍在被學術界除名一百多年後重新歸來。

研究人員在2015年4月7日的《Peer J》上發表了篇名為《梁龍科的物種級系統發育分析與分類學修正》(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Dinosauria, Sauropoda))的論文

位於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秀麗雷龍正模標本

其實個中緣由也並不難理解,1903年雷龍被認定為和更早命名的迷惑龍是一個物種,因為其命名時間比迷惑龍要晚,按照規則,雷龍的名字無效。

其實奧斯尼爾·查爾斯·馬爾什可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並沒有選擇將這件事告知公眾,而是將雷龍的身體化石與另一種恐龍的頭顱化石拼接在了一起。。

負責採集的道格拉斯先生對於瑪什先生的雷龍評論說:「這證實了我的信念,即馬爾什先生的雷龍是一種虛構。因為由瑪什先生用來描述的兩塊頭骨,其中一塊頭骨距體骨發現地有七公裡多,而另一塊頭骨距這塊頭骨還有七百多公裡之遙。」

我們也應當知道,曾有研究人員介紹的恐龍的定義是:「恐龍包括這些生物:三角龍,麻雀,它倆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該祖先的所有後代」。

人們一般將恐龍分為三個支系,即鳥臀目、蜥腳形亞目和獸腳亞目。但最近的一篇論文提出,鳥臀目應當和獸腳亞目劃分在一起,而將蜥腳形亞目排除在外。

論文的第一作者馬修·巴倫(Matthew Baron)說:「食肉的獸腳亞目和食草的的鳥臀目有著更近的關聯,並且,一些動物——例如梁龍——會掉出傳統的我們稱之為恐龍的分類。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改變恐龍的定義,來確保在未來梁龍和它的近親仍可以被劃分為恐龍的一種。」(2)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美國郵政總局在國家郵票收藏月中,特地發行了一套稱為「恐龍」的郵票。這套龍票共四枚,每枚面值均為二十五美分,四方連總值為一美元。據報導,這套郵票共發行了五千萬套,大概有兩億多枚,可見其影響力之大。(3)

但其實,郵票中的雷龍是畫錯了的,科學家們抗議,不該使用雷龍之名,而應該用迷惑龍的名字。

郵政當局卻對科學家們的報告不以為意,以人們已經熟悉了恐龍和雷龍的名稱為由拒絕了科學家們的正確建議。

美國郵政管理局1989年發行的雷龍郵票

這些年新發現的雷龍化石

2005年,澳大利亞恐龍時代博物館創始人David Elliott在昆士蘭西部放羊時發現了一堆化石。

經過研究,古生物學家們發現這堆化石來自兩種不同的恐龍。第一種是迪亞曼蒂納龍,是澳大利亞第一種蜥腳類動物。另一種是新發現的種類,叫做Savannasaurus elliottorum。Elliott和他的妻子給這隻恐龍起了暱稱叫Wade。

研究者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裡稱,Wade能幫助科學家了解恐龍是如何抵達澳大利亞的。文章主要作者Stephen Poropat在《洛杉磯時報》上稱,「像Wade這樣的新種類能夠讓我們了解到恐龍是如何進化的,以及他們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大陸板塊遷移。」(4)

雷龍長得很像梁龍,但是其脖子比較起來還是有點短的,且其脖子、身體與四肢都比梁龍粗壯很短,這些特徵可能能幫助我們將二者區分開來。

2016年8月,一支蒙古-日本聯合考古小組曾在蒙古戈壁上挖掘發現一個巨大的恐龍足印化石,這個保存完好的恐龍足印超過一米長,並且留下了爪子的痕跡。

研究人員指出,這個恐龍足印應當是一隻龐大的雷龍留下的,它長著較長的脖頸,體長達到30米,身高達到20米。

雷龍與《侏羅紀公園》

2015年,參與《侏羅紀世界》特效製作的傳奇特效發布了「雷龍製作」,呈現了該團隊數十名成員用三個月時間打造雷龍頭頸部位的過程。電影中的雷龍,是由純手工打造的,其製作者就是好萊塢著名的特效公司:Legacy Effects。

在製造電影中的雷龍過程中,工作人員得到了擔任製作人的史蒂文·史匹柏的建議,在接到史匹柏的電話後,人們在原定的基礎上將雷龍的模型做得更大了一些。

電影中,雷龍做出的嘆氣、眨眼、抬頭等動作,全部由機械遙控模型完成。就是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才造就了電影中主人公歐文(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克萊爾(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飾)陪伴遭到霸王龍襲擊而倒地的雷龍那催人淚下的場景。(5)

行走在曠野中的雷龍,想來是非常震撼的

結語

雷龍的故事還能被我們講下去,那些有趣的事情想來也會被我們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雷龍(恐龍):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龐然大物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網絡小說《狂神》中,雷龍是其中的一個人物,是主角雷翔的哥哥。雷龍魚是屬於脊索動物門,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鱧亞目,鱧科的一種魚類。此外,有一個街機遊戲的名字也叫雷龍。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雷龍,還是指的蜥腳類的恐龍。雷龍,作為恐龍的一種,名字霸道,其身形也是龐大無匹。
  • 皮克斯《恐龍當家》概念圖 雷龍人類結伴大冒險
    皮克斯《恐龍當家》概念圖 雷龍人類結伴大冒險 時間:2014.12.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ai 分享到:
  • 最可愛的恐龍雷龍,溫順食草屁股大
    隨著電影《侏羅紀世界2》的上映,再次掀起了討論恐龍的熱潮,身為史前旅人的某人和一個小夥伴也討論了起來。小夥伴說最喜歡滄龍,名字好聽又可愛,戰鬥力也強。而某人則認為雷龍最可愛,溫順可親,食素不發脾氣,屁股還大。恐龍其實在二疊紀就已經出現,在侏羅紀繁盛,在白堊紀走向巔峰,在白堊紀晚期滅絕。
  • 《侏羅紀世界》曝恐龍真容 霸王龍兇殘雷龍高大
    《侏羅紀世界》曝恐龍真容 霸王龍兇殘雷龍高大 時間:2015.03.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 《恐龍當家》發正式預告 展現恐龍與男孩的友情之旅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今日終於公布了今年的第二部動畫電影力作《恐龍當家(The Good Dinosaur)》的正式預告片。
  • 梁龍超科下代表恐龍,梁龍,雷龍,超龍等簡筆畫
    它是小型的蜥腳下目恐龍,約有10米長。它的頸部與背部有一對平行的棘,比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為高,這可能是用作支撐皮質帆狀物,但也有科學家不認同。這些棘在頸部最高,長達65公分,並且以一對對的平行排列,是比較有特色的恐龍,見下圖恐龍化石復原圖。叉龍Dicraeosaurus,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非洲,距今約1億5000萬年前。不像其他的梁龍超科,叉龍的頸部較短、較寬,頭部較大。
  • 巨大的恐龍群體成為恐龍時代之前臭名昭著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之一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他們說這些物種可以揭示蜥腳類恐龍的進化,蜥腳類恐龍包括雷龍,腕龍,梁龍和巨龍等大型食草動物。Gorscak說:「雖然巨大的恐龍群體成為恐龍時代之前臭名昭著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之一,但它們早期的進化歷史仍然模糊不清,而Mnyamawamtuka幫助講述了這些起點,特別是對於非洲方面的故事。」他和共同作者,美國俄亥俄大學的Patrick O'Connor 在PLOS ONE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宣布了這一發現。
  • 繪本分享《恐龍大圖鑑》
    喜歡恐龍的小朋友們有福利啦!今天茜茜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馴龍高手指南《恐龍大圖鑑》。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這本書的作者英國的韋爾登歐文有限公司。他是一家非常老牌的出版公司,成立於1984年,一直致力於兒童科普類圖書的策劃和編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 歷史:今天的雷龍與雷龍屬不同,結論可以追溯到發現化石的開始!
    謝謝大家點開這篇文章,話說最近的天氣開始冷了,為了避免換季感冒,小編只能裹著大毛毯上班了,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呦,這個季節感冒太不好受了,愛你們喲,比心比心。自1903年以來,科學界一直認為雷龍屬實際上是雷龍。
  • 最全的恐龍圖片大全和名字 世界最大的恐龍
    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種類之一,體長12~14米,最長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從地面至頭部)。平均體重9噸,最重14.85噸,頭部1·55米。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噸),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 恐龍能活多大歲數?只有一種動物比恐龍壽命長
    恐龍能活多大歲數?只有一種動物比恐龍壽命長芬蘭有個叫凱維斯託的人,曾多年任赫爾辛基動物園的園長,他對動物的年齡頗有研究。凱維斯託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動物最高壽命的材料。哺乳類:象75歲,馬55歲,河馬54歲,黑猩猩51歲,熊47歲,海豹42歲,大猩猩40歲,猩猩37歲,狒狒33歲,豹31歲,獅子29歲,長頸鹿28歲,大蝙蝠25歲。魚類:鯰魚60歲,狗魚50歲,鯉魚50歲,鱈魚25歲。
  • 方舟生存進化最有用的幾大恐龍
    第一種甲龍:食草類恐龍擅長採集金屬礦和石頭攻擊技能用尾巴打擊敵人被動技能礦石或者石頭重量減半,甲龍可以說是方舟裡最實用恐龍之一因為前期和後期都會用到大量的鐵定而人物的負重不夠還有就是挖礦的速度太慢。鐮刀龍第三種雷龍:食草類恐龍攻擊高不主動攻擊雷龍負重高採集植物速度快主要用途是採集黑果子因為黑果子是做麻醉劑的主原料而你只要抓龍必須用到麻醉劑和麻醉箭而沒有黑果子是無法做出來的,還有就是其它的龍都沒有雷龍採集的多雷龍一次採集果子可以採集
  • 男孩繪本之恐龍繪本
    這本書圖大色彩鮮豔,文字簡潔,排版舒服,樂樂特別喜歡。那次旅遊期間,無論是坐車還是睡覺前,他無時無刻不捧著它,我們幾乎讀了幾十遍。 因為這本書,樂樂對「動物王國」的分類有了初步的認識。看到樂樂對恐龍的喜愛,我開始在網上給他買了很多恐龍及其他動物的模型,陸續給他建起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動物王國」,這也成為他四歲之前最愛的玩具。
  • 恐龍為什麼那麼大?
    眾所周知,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動物。目前發現最大的恐龍是來自阿根廷的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研究認為它的體重接近70噸。相比之下,現生最大的陸地生物非洲象體重「僅為」5噸左右。那麼,恐龍為什麼那麼大呢?
  • 【科普】侏羅紀恐龍種類大介紹
    《侏羅紀世界》延續了好萊塢經典科幻巨製《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內容,講述了《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的22年後,當年的納布拉爾島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侏羅紀世界,而國際基因科技公司為了吸引遊客,借用基因技術,結合了霸王龍、迅猛龍等生物的DNA打造出更高智商和更嗜血的「暴虐霸王龍」,再次引發了一場災難。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
  • 恐龍當家:愛冒險的雷龍與小男孩,經歷了一段溫馨又刺激的旅行
    《恐龍當家》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美國3D動畫片。由迪士尼影業與皮克斯發行製作,描述一個恐龍沒有絕跡的人類時代,目的在於探討人類如何和動物融洽且和平相處。 該片於2015年11月25日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故事,一隻愛冒險的雷龍阿洛與人類小男孩點點成為了朋友,雖然身高差懸殊,但他們互相照顧環遊世界,經歷了一段溫馨又刺激的旅行。阿洛(雷蒙德·奧喬亞飾)是恐龍迷惑龍家族裡的一位小成員,有爸爸亨利(傑弗裡·懷特飾)、媽媽艾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以及兩個兄弟姐妹,但它的個頭卻是孩子當中最小的,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未知和恐懼。
  • 你喜歡恐龍嗎?為何不選擇《恐龍百科全書》呢?
    你喜歡恐龍?這種大型的史前生物不想了解一下?其實大家可能和我一樣,最早的恐龍映像來源於兩個部分,遊樂園和電視,記得小時候有個頻道老是播有關恐龍的東西,當時的我就認為這種生物充滿著呆萌和強大。(呆萌的小恐龍,強大的霸王龍),當然不乏也存在「巨獸」,像雷龍,易碎雙腔龍等行動緩慢卻身型龐大的生物。
  • 雷龍:到底是個什麼龍?
    如果走在大街上,你隨機問路人知道什麼恐龍,肯定有很多人都會說:「雷龍啊,就是那種脖子長長,尾巴長長的大恐龍。」以前這個時候,我總是會一本正經地告訴他,雷龍是一個無效命名,它現在叫做迷惑龍。
  • 電影史上出現過很多「恐龍」,最不正經的是……
    劍龍生存在侏羅紀晚期,是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也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位於法蘭克福森肯貝格博物館的劍龍標本。劍龍頭尾長約9米,身高約4米,體重可達4噸左右,它有一個小腦袋,背上有兩排多邊形的骨板,尾巴長著尖尖的骨刺。
  • 恐龍名聲在外,但你可知地球遠古時期兇獸橫行?遠比恐龍更加可怕
    說到遠古時期比較可怕的動物,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恐龍,確實恐龍相對於我們現在的動物來說體型龐大,而且有一些恐龍的種類屬於食肉動物,可以說是當時地球上當之無愧的統治者。在地球上幾乎沒有任何的天敵,恐龍在遠古時期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