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恐龍群體成為恐龍時代之前臭名昭著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之一

2020-11-24 新華能網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他們說這些物種可以揭示蜥腳類恐龍的進化,蜥腳類恐龍包括雷龍,腕龍,梁龍和巨龍等大型食草動物。

由美國伊利諾州中西部大學的Eric Gorscak領導的一個小組將dino,Mnyamawamtuka moyowamkia描述為1億多年前白堊紀中期的「特殊」標本。該化石位於坦尚尼亞西南部的Rukwa裂谷盆地。

研究人員稱,其獨特的骨骼結構「增加了南部非洲和南美洲泰坦龍之間密切關係的證據,這種關係在南部大陸白堊紀生態系統的演化中可能很重要」。

Gorscak說:「雖然巨大的恐龍群體成為恐龍時代之前臭名昭著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之一,但它們早期的進化歷史仍然模糊不清,而Mnyamawamtuka幫助講述了這些起點,特別是對於非洲方面的故事。」

他和共同作者,美國俄亥俄大學的Patrick O'Connor 在PLOS ONE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宣布了這一發現。

這組作者說,這個標本包括「每個主要身體區域」的部分,包括牙齒,椎骨,肋骨和四肢,使其成為科學文獻中最完整的泰坦龍標本之一。根據該研究,它具有獨特的椎骨特徵和「異常小的胸骨板」,這有助於將其與其組中的其他物種區分開來。

在其他類型的蜥腳類恐龍消失之後,泰坦龍是蜥腳類恐龍中最普遍的,在晚白堊世時期(1億至6600萬年前)演變成許多亞種。該群體的遺骸長達37米,已在七大洲被發現。

該Mnyamawamtuka moyowamkia標本是沒有這麼大。

Gorscak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osmos,「從腳部到臀部頂部,它大約是普通人的高度,可能重達一噸左右。」 「然而,基於一些骨頭,它是少年,當然還沒有完全成長,我們只是不確定它會變得多大!」

由於其尾椎的形狀,該標本的名稱來自斯瓦希裡語中的「Mtuka野獸」和「尾巴的心臟」,是非洲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完整的泰坦龍之一。

相關焦點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古生物學家曾經在爬獸的胃中發現了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幼年鸚鵡嘴龍化石,證明了爬獸曾經捕捉過幼年的鸚鵡嘴龍,它也成為唯一一種曾經以恐龍為食的哺乳動物。
  • 新研究顯示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群體並沒有衰退
    本文轉自【cnBeta.COM】;巴斯大學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研究,駁斥了恐龍在大規模小行星撞擊之前就已經衰落的說法。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恐龍可能會繼續在地球上佔據主導地位。
  • 為何恐龍滅絕?恐龍滅絕的7個可怕的原因
    恐龍是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盛行的大型爬行動物。恐龍被認為是地球歷史上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但是現在我們看不到恐龍了。因為它們已經滅絕了。為何恐龍如此滅絕? 這次我想介紹一下恐龍時代和滅絕的原因。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引發了大規模的鯊魚滅絕
    恐龍,鳥類和翼龍並不是唯一一種在6600萬年前從地球表面墜落的小行星上滅絕的物種。研究人員發現,鯊魚大量滅絕之後,在白堊紀時期,大部分的海洋食肉動物都滅絕了。當恐龍在陸地上橫行霸道時,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和種類繁多的鯊魚在海洋上巡邏。
  • 神秘的白堊紀時代,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其中一部分進化成鳥類
    白堊紀是一個充滿神奇地球的時代,因為在物種第五次大滅絕之後,恐龍時代的結束被宣布,從那時起我們的地球已經成為哺乳動物的天堂,我們的祖先也開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從一點點的哭泣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恐龍時代的終結,很可能哺乳動物就不會有大的發展,科學家們從歷代的生命演化模式中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舊的物種滅絕了,新的物種可以開始繁衍生息。那麼科學家們在恐龍研究方面取得了什麼進展呢?
  • 比較有爭議的幾次物種大爆發與大滅絕,恐龍遭受了兩次撞擊?
    該理論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如今墨西哥灣地區的尤卡坦半島,留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稱霸地球的恐龍因此滅絕。科學家描繪了當時的圖景:來自天外的巨大火球令整個世界燃燒起來,煙塵遮天蔽日,地球進入長達數月也許數年的漫長冬天,恐龍就此滅絕。然而,近些年來,不斷有新的研究對這一經典理論提出挑戰。   恐龍滅絕之謎兩次撞擊滅絕恐龍?
  • 歷史上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嚴重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其實在人類誕生以前很多生物都已經滅絕了,像是恐龍、猛獁象等。不管什麼原因,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巨大災難才會導致這些物種的滅絕。而下面我們就要說一說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五大滅絕事件,嚴重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奧陶紀與志留紀之間隔著一起大規模物種大滅絕——伽馬射線暴。在此次物種大滅絕中,60%的物種滅絕,主要滅絕動物有:圓月形鐮蟲、彗星蟲、原始生物。奧陶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萬年、),結束於443.4±1.5Ma。
  • 史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善於群體狩獵,攻擊力比霸王龍還強
    說到恐龍,很多人都喜歡拿它們來對比,例如哪種恐龍是當代當紀的霸主,又例如哪種恐龍是恐龍時代中最大或最小的,那麼關於這些,你知道答案嗎?在遠古的恐龍時代中,可以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其中恐龍誕生於三疊紀晚期,鼎盛於侏羅紀,滅絕於白堊紀,那麼從中蠻龍是侏羅紀時期最強的恐龍,而霸王龍是白堊紀最強的恐龍,兩者因為時代不同,但是很多網友仍然喜歡將兩者進行對比,並且決出其中的最強王者--霸王龍。這種恐龍不僅是史上最強的恐龍,其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但是卻不是唯一的。
  • 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什麼樣子?
    很久以前,恐龍在地球上漫遊,它們生活,它們捕食,它們殺戮,它們統治。然後地球被一顆和羅德島差不多大的小行星擊中,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崛起,人類隨之出現。然而,在恐龍統治地球之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在本章節中,我們將探索在恐龍主宰地球之前,那些統治地球的奇特物種,我們將遇到巨型昆蟲和可怕的節肢動物以及一些人類最早的親戚。
  • 它是哺乳動物的祖先,是恐龍誕生之前的霸主,後來滅絕了
    雖然人類出現在地球的時間非常短,但是人類依靠智慧,實現了一次次飛躍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從而迎來了科技文明。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了各個方向的探索研究,其中研究地球不同時期的生命史成為了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項目。通過大量的考古研究發現,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同樣存在一類稱霸地球的物種,它們就是恐龍。
  • 從出現到滅絕,恐龍時代的底層生物為什麼能存活下來?
    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而類似的小規模滅絕事件卻在地球生命歷史中不斷重演。但是在這些滅絕事件背後,我們都會看到一些物種卻能從災難中存活下來,延續了生命的基因,同時在環境恢復以後,這些物種再次演化統治地球。
  • 聖經上提到了恐龍?挪亞方舟上有恐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自從19世紀工業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龍骨架因為其體型極其巨大或小巧、構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品,從此恐龍開始被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隨著電影工業在美國興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
  • 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大量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引發了特大溫室效應,於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被活活煎烤造成大規模生物死亡。……02恐龍的生活條件在經過了生命被水支配的古生代後,巨大的爬行動物開始統治中生代,中生代時,爬行動物統治了海陸空,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中生代主要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恐龍生存的年代。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恐龍滅絕的原因小行星撞擊假說,又稱阿爾瓦雷斯假說,是1980年由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及其同事提出對。他們將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與大約66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聯繫在一起。阿爾瓦雷斯認為,白堊紀-舊世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恐龍和許多其他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是由一顆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
  • 身形巨大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一個時代會發生什麼?
    恐龍的滅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1.65億年後,約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末期)滅絕了。 如果將地球從恐龍開始的時刻到今天的所有時間壓縮為365天(一個日曆年),那麼恐龍將在1月1日出現,並且在9月的第三周滅絕。
  • 【恐龍探索】恐龍滅絕(一)
    在說之前呢,小編先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恐龍的滅絕,他也就是6500萬年前那次白堊紀大滅絕了,我們的恐龍大軍瞬間消失了,不過在這之前世界上還有過好幾次物種大滅絕呢(多少次來著,是不是咱們第一期說過來著,嗯?👉《恐龍探索前章(生命起源)》)
  •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恐龍時代有人類?它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按其骸骨推斷,該恐龍仍未到成年,若完全長大,可能長到約8至10米長、重約10噸,相當約2至3隻非洲大象的重量。被恐龍統治的時代有人類嗎?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的時代,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火山爆發導致恐龍滅絕?美科學家:隕石撞擊才是真相
    因為在印度發現了6600萬年前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痕跡。有科學家據此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才引發了地球氣候變化,恐龍無法適應新環境,才走向了滅亡。那麼,究竟哪一種說法才靠譜呢?據衛星網消息援引門戶網站Phys.org報導稱,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得出結論,導致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元兇是巨型隕石墜落,而不是像以前認知的那樣,是由火山爆發引起的。
  • 人類發現恐龍時代的礦物質,有生物滅絕證據,或可還原當時的場景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超過了一億年時間,但是因為一場毀滅性災難,恐龍徹底消失在地球歷史的舞臺,這場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巨大的撞擊,其實這個時候恐龍只是死亡了一部分而已,之所以恐龍大規模的滅絕,是因為後續的環境變化造成的
  • 恐龍滅絕並非小行星撞擊?歷史可能重演,第6次物種滅絕正在進行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白堊紀後期氣候急速轉冷進入冰河時期,嚴寒的氣候加快了恐龍的滅絕速度。這樣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的災難,令地球上的生物開始大規模滅絕,制霸地球2億年的恐龍走向滅亡,這次大災難也被稱之為「第5次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