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超過了一億年時間,但是因為一場毀滅性災難,恐龍徹底消失在地球歷史的舞臺,這場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巨大的撞擊,其實這個時候恐龍只是死亡了一部分而已,之所以恐龍大規模的滅絕,是因為後續的環境變化造成的。
小行星造成了地球劇烈的地質變化,地震、火山爆發還有森林大火讓地球的整個生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恐龍無法適應這種變化,才在短期內全部死亡的,只有少數生活在海洋裡的生物才得以倖存,人類對於侏羅紀、白堊紀時期進行了許多研究,並進行了地質勘探。
科學家在地下巖層中發現了富含銥元素的礦物質,經過大量的分析與實驗,科研人員發現這些巖石和銥元素都是恐龍時期的產物,要知道銥元素的形成非常苛刻,一般情況下是無法形成銥元素的,因此科學家推測這些含有銥元素的巖石都是在恐龍滅絕那一刻產生的,而且這種巖石在地球上分布很廣。
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進步,我們可以運用計算機建模,通過輸入一些必要的數據,就可以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景,那麼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恐龍當時是如何的驚慌失措,要知道恐龍時期的物種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是地球上生態非常繁榮的時期,如果沒有那次大災難說不定現在的世界還是恐龍統治的地球呢。
可以說恐龍滅絕後,人類才有了發展的契機,大型動物開始告別地球舞臺,靈長類動物變得越來越多了,這是這個時期人類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要知道人類發展至今所用的時間非常短暫,相比起恐龍時期億年的發展進化,其實人類才剛剛起步而已,但是人類擁有其他動物沒有的高等智慧,這也讓人類快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
可以想像恐龍時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因此現在也有許多關於恐龍的影視作品,我們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恐龍,這麼看來地球其實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危險,我們人類也要有防範意識,在有限的時間裡全力發展,我們才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