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恐龍雷龍,溫順食草屁股大

2021-02-08 科學小哨

隨著電影《侏羅紀世界2》的上映,再次掀起了討論恐龍的熱潮,身為史前旅人的某人和一個小夥伴也討論了起來。小夥伴說最喜歡滄龍,名字好聽又可愛,戰鬥力也強。而某人則認為雷龍最可愛,溫順可親,食素不發脾氣,屁股還大。恐龍其實在二疊紀就已經出現,在侏羅紀繁盛,在白堊紀走向巔峰,在白堊紀晚期滅絕。目前發現的恐龍種類大約700種,大大超過我們的預期種類數量。而雷龍作為其中噸位不凡的一種以及食草性,引起了世人比較多的關注。

雷龍能長到30多米長,站起來能看到雲彩,脖子很長,尾巴更長,幾十噸重,發現最大的有80噸左右。這麼龐大的身軀加上那麼細長的脖子和嘴巴,一天該花多少時間用來吃草,典型吃貨一枚,能吃是福啊。這種大胖龍竟然還喜歡拉幫結派,一家老小鄰裡鄉親一起活動,草原上,森林裡都有他們的隊伍。大型的身軀和團隊活動更有利於抵禦食肉恐龍的捕殺。

之前有人說,之所以叫雷龍,是因為它們成群走來時,地面上會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頓時揚卷塵沙,振聾發聵。也有人說並不是這樣,雷龍的名字是由外國動物學家起的。而雷龍集體行走時,並不會發出那麼響的聲音,道理和大象一樣,走路沒啥聲音,相互交流是通過踩踏發出的是次聲波。雷龍和梁龍很像,不過雷龍的後腿更加粗壯,屁股更大,因此後腿可以支撐身體站立一兩分鐘。它們在侏羅紀晚期數量達到一定規模。

有傳言稱雷龍或許並不存在,存在的是它的兄弟迷惑龍,只是因為兩位古生物學家都不想在化石發現上落後於對方,才製造出這麼一種有足夠噱頭的恐龍,事實上發現的化石就是迷惑龍,不過第一時間發表到報紙上,就導致了這種動物風靡全球。即便七十年代,很多科學家並不承認雷龍的存在,所以類似的發現都是迷惑龍。但是到了21世紀,經過古生物學家的不懈努力,還是證明和發現雷龍,而迷惑龍以及一些其他恐龍都被劃分到雷龍下面。可見雷龍種群的豐富和數量的驚人。

相關焦點

  • 超級大塊頭的雷龍,竟是溫順的食草動物!
    雷龍雖然塊頭很大,但它其實是性格溫順的食草恐龍。雷龍曾經與許多著名的恐龍生活在一起,包括肉食性的蠻龍、異特龍、角鼻龍、嗜鳥龍,還有植食性的腕龍、梁龍、圓頂龍、劍龍、橡樹龍等等。超級大塊頭的食草恐龍雷龍是典型的巨型恐龍,成年個體體長22米、高4.5米
  • 雷龍(恐龍):名聲頗大的恐龍之一
    雷龍大概是最為著名的恐龍之一了,其在很多電影廣告等媒介上經常出現。作為一種大型的素食的恐龍,雷龍的外形看起來也非常巨大,只看其化石,都非常有視覺衝擊力。雷龍想像圖與雷龍有關的趣聞雷龍的名字譯自兩個詞根「雷電」和「蜥蜴」,在人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恐怕還是其長長的脖子,以至於腕龍、梁龍、馬門溪龍等也紛紛被認作是雷龍。
  • 方舟生存進化最有用的幾大恐龍
    第一種甲龍:食草類恐龍擅長採集金屬礦和石頭攻擊技能用尾巴打擊敵人被動技能礦石或者石頭重量減半,甲龍可以說是方舟裡最實用恐龍之一因為前期和後期都會用到大量的鐵定而人物的負重不夠還有就是挖礦的速度太慢。甲龍第二種鐮刀龍:食草類恐龍具有主動攻擊攻擊力強悍,主要用途砍伐樹木採集纖維茅草。戰鬥方式就是用前爪抓傷敵人(我的雙手成就你的夢想),木頭,纖維,茅草前期蓋房子做恐龍鞍都是會用到的。
  • 雷龍(恐龍):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龐然大物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網絡小說《狂神》中,雷龍是其中的一個人物,是主角雷翔的哥哥。雷龍魚是屬於脊索動物門,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鱧亞目,鱧科的一種魚類。此外,有一個街機遊戲的名字也叫雷龍。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雷龍,還是指的蜥腳類的恐龍。雷龍,作為恐龍的一種,名字霸道,其身形也是龐大無匹。
  • 將人類和現代動物跟遠古食草恐龍放在一起對比是怎樣的畫面?
    三角龍屬通稱三角龍、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三角龍大小中等,四足,全長大約有7-10米,臀部高度為2.5-3米,重達6-12噸、比同長度的恐龍壯碩許多倍。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其中眼窩上的兩根觭角非常之長,嘴巴有像鸚鵡一樣的喙。圖中為三角龍和現代犀牛的體型對比。
  • 可愛合家歡的動畫大電影,《恐龍當家》了解一下
    《 恐龍當家》(英語:The Good Dinosaur)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美國3D動畫片。由迪士尼影業與皮克斯發行製作,描述一個恐龍沒有絕跡的人類時代,目的在於探討人類如何和動物融洽且和平相處。 該片於2015年11月25日美國上映。
  • 侏羅紀世界中的九種恐龍,你最喜歡的會是哪一隻
    恐龍作為中生時期的陸地霸主,他們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進化成不同的種類,有的小巧可愛,有的兇殘龐大,但是他們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他們就像達爾文進化論描述的一樣適者生存,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 皮克斯《恐龍當家》概念圖 雷龍人類結伴大冒險
    皮克斯《恐龍當家》概念圖 雷龍人類結伴大冒險 時間:2014.12.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ai 分享到: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溫順的劍龍,你喜歡嗎?
    溫順的劍龍,你喜歡嗎?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劍龍也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雖然劍龍有著大象一樣的體型,但它的頭部非常小,腦容量甚至比小狗還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是一種很笨的恐龍。劍龍長著個像鳥一樣的尖喙,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劍龍看起來溫順了很多,你喜歡劍龍嗎?
  •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原標題:   近日,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克裡斯蒂亞諾·達爾索薩在距羅馬40公裡的普萊內斯蒂尼山的一處石牆中挖掘出3塊恐龍化石,這一發現驚動了拉齊奧和南埃特魯裡亞文物保護局。
  • 除了宮西達也恐龍系列故事外,孩子最感興趣的10個恐龍故事
    >三隻恐龍和一罐糖果的萌趣故事,告訴孩子真正的勇敢和強大,不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保護朋友、樂於分享才會擁有友情與快樂。內容簡介:小恐龍芬利正在分糖豆,一隻大恐龍走了過來,要搶走整罐糖豆。他向芬利炫耀自己有多強大,能跳得很遠,還能將大石頭推上小山坡。可是芬利說,他有一個真的真的真的很大的朋友,大恐龍能做到的,他的朋友都能做到。
  • 科學家找到食肉食草恐龍之間缺失環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阿根廷聖胡安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奧斯卡·艾科波16日表示,科學家已經在阿根廷發現雜食恐龍的化石,這是食草恐龍向食肉恐龍過渡環節中缺失的一環。  這座博物館位於阿根廷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西部大約1200公裡處,該館館長艾科波說:「它是一種雜食性恐龍,換句話說就是,植物和肉類它都吃,雜食性恐龍是食肉恐龍和巨型四足食草恐龍之間缺失的一環。這是揭開恐龍起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謎底。」  艾科波和該博物館古生物部主管裡卡多·馬丁茲3年前在聖胡安月亮谷公園發現雜食恐龍化石。
  • 浙江省發現恐龍新種 這隻恐龍食肉又食草[圖文]
    經過近一周的工作,已發現了恐龍脊柱骨、肋骨、尾脊、小的甲片、前後肢等化石。-驚人發現緣於兩年前其實,該恐龍骨化石早在兩年前就已與世人見面。正在現場當保護員的雙裡灣村村民張式亮就是最初的發現者。據《杭州日報》報導,當時,50多歲的老張在自己承包的山地裡耕作,挖到了幾塊粗大的恐龍骨化石。保護意識強的老張主動把挖到的骨化石上繳到了縣博物館。
  • 食肉恐龍是如何獵殺巨大的食草恐龍的?還真是一物降一物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此前我們曾經科普過一種名為波塞東龍(海神龍)的巨型食草恐龍(詳見:這種恐龍被稱為海神龍,有7層樓高120噸重,是史上最高的恐龍)。我想單是看括號中這個題目,我也就不用再做關于波塞東龍的簡述了。
  • 【不列顛百科知識日曆】6月17日:爬行動物和恐龍——溫順的素食者
    【新第八十二期】溫順的素食者在古生物學研究史中,這種特徵顯著的恐龍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恐龍之一。1877年,即「爭骨之戰」期間,奧塞內爾·查爾斯·馬什最早在美國西部發現了這種恐龍的化石。這種四足的食草恐龍的身長可達9米,體重可達2噸。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看著紅紅的圖層,很多人不知道,古老的膠東大地孕育著地球最原始的生命———這裡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 最全的恐龍圖片大全和名字 世界最大的恐龍
    重量達30噸,據阿根廷新發現的恐龍大腿骨頭,身高為20米到30米高,身長為35米左右。這隻恐龍比此前發現的最大生物還要重1.55萬磅(約7噸)。不過雷龍是較溫和的食草動物。而它身體後半部比肩部高,但當它以後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它真像是高聳入雲。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並可能成群結隊而行。
  • 印度發現新種類食肉恐龍 專吃食草恐龍
    中新網8月14日電 美聯社消息,周三,在印度西部地區找到恐龍骨頭之後,美國與印度科學家宣布,發現了又一類新的食肉恐龍品種。  這種新的食肉恐龍被命名為「來自納爾默達的帝王爬行動物」,由恐龍骨的發現地,根據納爾默達河流域命名。  科學家說,此種恐龍長約25-30英尺,頭頂有角,用兩隻腳走路,體重相對來說較重。
  • 《我的霸王老爸》:一個食草,一個食肉,是怎麼成為父子的?
    一天,偶爾遇到一隻破殼而出的食草恐龍寶寶,哈特陰差陽錯的被恐龍寶寶誤認為是「爸爸」,而且為小恐龍取名為「很好吃」,自此開始了又一段奇異的恐龍父子情。影片中的食草恐龍都是暖色調,而食肉恐龍都是冷色調,這從視覺上突出了食肉恐龍的霸主地位和本應的冷酷。然而,恰恰是這種冷色的外表,卻更加反襯出哈特熱火般的內心。
  •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鍾愛恐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三種形式了解這種神奇的動物——恐龍。  一、最著名的5種恐龍  巨大的劍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是典型的食草恐龍,吃苔蘚、蕨類、松柏與一些果實。    三角龍,也叫碎嘴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食草恐龍。 三角龍最顯著的特徵是它們的大型頭顱,是陸地動物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