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關注我們,每日獲取前沿新知
工業化以來,隨著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全球變暖也在逐步加速。這段時間以來,伴隨著北半球的高溫,全球各地很多冰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融,像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坍塌以及北冰洋地區的冰蓋的銳減,就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近日,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冰川消融的速度遠超想像,格陵蘭地區的冰川消融已經超過臨界點,每年的降雪量已經無法補充冰川消融量。該項研究發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雜誌上,其題目為Dynamic ice loss from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driven by sustained glacier retreat,中文題目為《格陵蘭冰蓋因冰川持續退縮而導致冰川動態流失》。
研究人員收集了格陵蘭島近40年的衛星數據,對島上200多個大型冰川的狀態進行分析(包含每年有多少冰川消融以及有多少降雪補充),發現該島冰川相對於40年前已經有了大幅萎縮,並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便全球變暖的步伐減緩,冰蓋也將不斷消融。
冬天被雪覆蓋的格陵蘭島,靜謐而又美麗(圖片來源於百度地圖)
研究人員表示,在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格陵蘭島的夏天冰川融化與冬天降雪補充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冰蓋的整體性保持較好。但從2000年開始,冰川的消融量便開始逐年增加,每年消融量約為5000億噸,而降雪並沒有額外增加(約為4500億噸),即冰川的流失量比補充量要大。
格陵蘭島冰川消融量逐年增加(圖片來源於參考文獻[1])
研究人員發現,從1985年開始,格陵蘭島的冰川便開始不斷後退,平均向北極回退了約3公裡,這帶來另一個負面效應:冰川已經回退了很遠,目前許多冰川都位於海水中,這會增加冰川與水之間的接觸,而溫暖海水會進一步加劇冰川的融化,冰川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格陵蘭島不同區域冰層厚度逐年減少(圖片來源於參考文獻[1])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員米哈拉·金(Michalea King)表示,他們一直在研究這些遙感數據,研究冰川的消融和降雪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流入海洋的冰遠遠超過了冬天在冰蓋表面的降雪。
地球科學教授伊恩·霍瓦特(Ian Howat)說:「冰川的退縮使整個冰蓋陷入了持續的消融狀態。即使氣候保持不變,甚至變冷,冰蓋仍將不斷消失。」
所以,為了美麗的北極,保護地球環境,從每個人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採取垃圾分類措施以及選取清潔出行方式等,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行為。
保護地球,因為浪漫的北極光,不能少了無垠的冰原。
[1] Michalea D. King, Ian M. Howat, Salvatore G. Candela, Myoung J. Noh, Seonsgu Jeong, Brice P. Y. Noël, Michiel R. van den Broeke, Bert Wouters, Adelaide Negrete. Dynamic ice loss from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driven by sustained glacier retreat.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2020; 1 (1) DOI: 10.1038/s43247-020-0001-2.註:本站所有文章僅為最新科研成果報導及信息提供,讀者的任何相關需求必須遵循現實中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得將文中內容作為實際應用參考。建議、合作、投稿等可後臺回復「約」聯繫我們。編輯/審核: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