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即使氣候變涼,格陵蘭冰川仍將繼續萎縮

2020-10-04 老鐵一起嗨

來自格陵蘭島的近40年的衛星數據顯示,島上的冰川已經縮小了很多,以至於即使今天全球變暖停止,冰蓋也將繼續縮小。

這項發現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上,這意味著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一個臨界點,每年的降雪補充了冰蓋,而這些降雪無法跟上流動的冰的速度。

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這些遙感觀測,以研究冰的排放和積累如何變化,而且他們發現,排入海洋的冰遠遠超過了積聚在冰蓋表面的積雪。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多個大型冰川的每月衛星數據,這些冰川排入格陵蘭島的海洋,他們的觀察表明,有多少冰分解成冰山或從冰川融化到海洋,它們還顯示了每年的降雪量-這些冰川的補給方式。

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1980年代和90年代,通過積雪獲得的積雪和從冰川融化或剝落的冰大部分處於平衡狀態,從而保持了冰原的完整性,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冰蓋每年通常因流動的出口冰川損失了約450千兆噸(約4500億噸)的冰,並被降雪所取代。

他們正在測量冰蓋的脈動,在冰蓋的邊緣流下多少冰冰川,在夏天會增加,而且他們看到的是,它相對穩定,直到冰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在短短的五到六年的時間裡,海洋就變成了海洋。

研究人員的分析發現,該脈動的基線,每年損失的冰量,在2000年左右開始穩定增長,因此冰川每年損失約500千兆字節,降雪沒有同時增加,並且在過去十年中,冰川的冰流失率幾乎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冰蓋流失的冰量比補充冰量還要快。

只要他們能夠觀測到,冰川對季節性融化就很敏感,夏季融冰量會激增,但是從2000年開始,開始將季節性融化疊加在更高的基準上,這樣將蒙受更多損失。

在2000年之前,冰蓋每年都有增加或減少質量的機會,在目前的氣候中,冰蓋每100年中只會增加一個質量。

自1985年以來,格陵蘭島的大型冰川平均退縮了約3公裡,冰川已經縮回了足夠多的位置,以至於許多冰川位於更深的水中,這意味著更多的冰與水接觸,溫暖的海水融化了冰川冰,也使冰川很難恢復原狀。

這意味著,即使人類奇蹟般地能夠阻止氣候變化,其從冰川向海洋排冰的冰川損失的冰仍可能超過積雪獲得的冰,並且冰蓋將繼續收縮一段時間。

冰川的退縮使整個冰蓋的動力陷入了持續的喪失狀態,即使氣候保持不變,甚至變冷,冰蓋仍將失去質量。

格陵蘭冰川的萎縮是整個星球的難題,從格陵蘭島冰蓋融化或破裂的冰最終流向大西洋,最終到達世界所有海洋,格陵蘭島的冰是去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推動力,足夠多的冰從格陵蘭冰原融化或破裂,導致海洋在短短兩個月內上升了2.2毫米。

更多地了解冰川環境始終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因為他們只能改善對未來事物將以多快的速度變化的預測,那只能幫助他們採取適應和緩解策略,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格陵蘭冰蓋的消融已不可逆,即使氣候變冷也無濟於事
    對於氣候變化的原因,及其未來的走向我們可以持不同意見,但是這種變化給地球帶來的影響卻是看得見的。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離開我們。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格陵蘭冰蓋的消融已經跨越了一個臨界點,即便全球氣候立即停止變暖也無濟於事。
  • 格陵蘭冰蓋的萎縮已經不可逆轉
    格陵蘭島附近的冰山是由島上冰川斷裂或崩解形成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冰川融化的速度足夠快,即使全球變暖停止,格陵蘭的冰川也會繼續萎縮。格陵蘭島近40年的衛星數據顯示,該島的冰川已經縮小了如此之多,以至於即使全球變暖今天停止,冰蓋也會繼續縮小。
  • 別了,格陵蘭的冰川,可能再也回不去
    (圖片來源於央視新聞)近日,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冰川消融的速度遠超想像,格陵蘭地區的冰川消融已經超過臨界點40年的衛星數據,對島上200多個大型冰川的狀態進行分析(包含每年有多少冰川消融以及有多少降雪補充),發現該島冰川相對於40年前已經有了大幅萎縮,並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
  • 別了,格陵蘭的冰川,可能再也回不去!
    近日,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冰川消融的速度遠超想像,格陵蘭地區的冰川消融已經超過臨界點,每年的降雪量已經無法補充冰川消融量。研究人員收集了格陵蘭島近40年的衛星數據,對島上200多個大型冰川的狀態進行分析(包含每年有多少冰川消融以及有多少降雪補充),發現該島冰川相對於40年前已經有了大幅萎縮,並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
  • 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中:是否,北極的冰川會消失?
    即使全球氣溫立即停止繼續升高,它也難以恢復。《地球自然與環境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根據這樣的趨勢推算,這片冰原每100年有99年的時間是處於冰川流失的狀態。論文的作者之一,俄亥俄大學的地球科學家伊恩▪霍瓦特(Ian Howat)說,「即使氣溫從現在起保持不變甚至變冷一些,冰川仍然會大量流失。」
  • 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中:是否,北極的冰川會消失?
    即使全球氣溫立即停止繼續升高,它也難以恢復。這片位於北極的冰原是僅次於南極洲的世界第二大冰原。它覆蓋了格陵蘭島的大部分,融化之後通過冰川出口流向大海。近幾十年,冰川正在迅速地流失。新的研究表明,現今冰川的冰流失量比1985到1999年之間多出了14%。冰川正以每年約5億噸的速度流失,超過了年均降雪能夠增加的冰量。
  • 令人不安的研究稱,格陵蘭冰蓋已經到了「不歸路」的地步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格陵蘭冰原已經到了「不歸路」的地步,即使今天全球氣溫停止上升,它也將繼續縮小。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冰原正處於積雪補充冰層的速度無法跟上冰層融化的速度,每年大約損失5千億噸(5千億噸)的冰。
  • 格陵蘭島冰川加速融化!全球變暖已無可挽回,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位教授表示,冰蓋現在處於一種新的動態,即使我們回到類似於20或30年前的氣候,我們仍不能阻止它融化。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與研究的主要作者米恰裡·金說,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向海洋傾瀉的冰塊超過2800億噸,使其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她說,近年來冰的損失非常大,以致引起了格陵蘭島上引力場的明顯變化。
  • 格陵蘭島無可救藥:即使氣候變暖停止,也沒了回頭路
    科學期刊《地球與環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格陵蘭的冰川融化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這意味著冰蓋正在比陸地上冰川聚集更快的速度融化並傾入海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月度衛星數據,有200多個大冰川排入格陵蘭島附近的海洋
  • 氣候變遷加速融冰!格陵蘭冰川發生大面積破裂,流入海洋
    格陵蘭冰川破裂,大面積冰塊流入海中。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機構(Geological Survey of Denmark andGreenland)研究,自1999年以來,格陵蘭冰川有160平方公裡的冰消失,面積相當於紐約曼哈頓的兩倍,且冰層消失的速度,在過去兩年內不斷加速。科學家指出,由於格陵蘭島溫度升高,冰川破裂的情形可預見,但如此大面積的破冰並不常見。
  • 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指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冰洋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資料圖:格陵蘭島一座冰山。
  • 格陵蘭最受威脅的冰川可能引發本世紀大規模融冰
    最近,利用歷史照片和現代衛星,科學家們對格陵蘭最危險的一些冰川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面臨風險的冰層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消退,這表明,如果允許碳排放不受控制地上升,我們未來對冰川融化的預測可能低估了本世紀將面臨的大規模融化。
  • 自1999年以來,格陵蘭島融化的冰川面積已經高達62平方英裡
    該地區的冰川是世界上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冰原,每年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每年上升1毫米以上。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詹森·博克斯在周一(9月14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應該非常關注北極現存最大的冰架正在逐漸融化解體,因為上遊……冰川是格陵蘭島唯一的主要冰原冰流。
  • 全球變暖正在融化我們的冰川 1950年代以來萎縮18%
    在專家組組長秦大河的指導及項目負責人劉時銀研究員的帶領下,對中國冰川分布現狀進行的一次系統更新。   「此次編目包括了中國現有冰川48571條,總面積51480平方公裡,估計冰儲量5600立方千米。」中科院寒旱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世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通過對比發現,1950年代以來的全球變暖導致中國西部的冰川面積總體萎縮18%左右。」
  • 20餘年地球融化了28萬億噸冰,碳排放繼續氣候災難將難以遏制
    此外,從融化的冰川和冰蓋中湧出的冷淡水對北極和南極水域的生物健康造成重大破壞,而山區冰川的消失有可能使當地社區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消失。「過去,研究人員研究過南極或格陵蘭等冰川正在融化的個別地區。但是這是第一次有人看到整個星球上正在消失的冰。我們的發現震驚了我們。」
  • 科學家發現!格陵蘭融冰已過「臨界點」,地球海岸線可能出現重組
    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義大利冰川出現粉色冰雪,藻類植物是元兇?
    雖然藻類的來源存在爭議,但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委員、米蘭比可卡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比亞吉奧·迪毛羅研究發現,雷塞納冰川上這一現象,可能與格陵蘭島上發現的藻類植物有關。對此,迪毛羅表示,這類藻類植物並沒有危害性,是正常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春夏季節的中緯度地區,以及波蘭也有發現。"
  • 何為冰川 冰蓋 冰架 冰山 它們與氣候變暖有何關係
    何為冰川 冰蓋 冰架 冰山 它們與氣候變暖有何關係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7-07-19 >   冰川是一種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雪再結晶聚積而成的。
  • 研究發現鹹海萎縮速率在減緩
    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規模墾荒流域與修建水利工程導致地表河流水資源被過度消耗,鹹海面積急劇萎縮,1960年至今萎縮了約90%(6.19萬km2)。鹹海湖底乾涸、鹽塵暴肆虐、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成為 「生態災難區」,鹹海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成為關注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