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生地所發現鹹海萎縮速率在減緩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規模墾荒流域與修建水利工程導致地表河流水資源被過度消耗,鹹海面積急劇萎縮,1960年至今萎縮了約90%(6.19萬km2)。鹹海湖底乾涸、鹽塵暴肆虐、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成為 「生態災難區」,鹹海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成為關注熱點。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1960-2004年間,鹹海水域面積以1087.00 km2/a的速率快速萎縮。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圖1 曾經的鹹海碧浪清波,魚鳥成群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流域的耕地面積與城鎮建設面積迅速擴張,人口大量增長,導致水資源消耗不斷增加,而流入鹹海的水也越來越少,1960-2004年間,鹹海水域面積以1087.00 km2/a的速率快速萎縮。1986年,鹹海萎縮枝解成南北兩部分,形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衛星圖片揭示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形成
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的形成。
-
科學網—鹹海流域水土資源利用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 針對中亞鹹海流域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問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亞寧團隊利用
-
是誰榨乾了鹹海?曾是青海湖的15倍,60年消失90%以上
正如鹹海就是在阿姆河不對其補充之後,才逐漸導致湖水中的含鹽量增加了三倍以上。當流入鹹海的水量驟減,湖水的鹽度陡增,這並不只是意味著鹹海本身發生明顯變化。比如:原本生活在鹹海中的魚類動物從數十種減少到幾種,就連周圍環境中原本存在的大量灌木植物也逐漸消失。
-
不當調水致鹹海乾涸
國外有不當調水引發的生態教訓,前蘇聯時期的鹹海即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鹹海曾經是全球第四大內陸湖,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前蘇聯將匯入鹹海的兩條河水截留用於棉花、水稻等農耕項目以及中亞的工業發展。
-
共建絲路綠色經濟帶 破解中亞鹹海危機
然而鑑於眾所周知的鹹海危機,筆者認為只有在中亞大規模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通過灌溉方式的徹底變革,才能「退水歸海」、治理好鹹海,這一地區才能得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建議建立中國-中亞相關專家合作機制,組織國內專家並邀集中亞有關專家,就中亞農業現代化開發、新能源開發、緩解鹹海危機三個方面開展務實科學研究和綜合調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致力於合作建成綠色絲路經濟帶。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鹹海快消失了,從裏海調水可以嗎
在裏海東大約600公裡處,還有一座湖泊是鹹海,鹹海可是一座快要死亡的湖泊,面積在逐漸縮小,(上圖)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 然而進入六十年代之後,鹹海逐漸萎縮。為了將遼闊的中亞改造成棉糧生產基地,蘇聯政府將目光瞄準了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廣闊沙漠與荒地。人工修築大壩攔截注入鹹海的河流,然後把這些淡水分流至荒漠當中,從此流入鹹海的水量逐年減少,水域進出平衡被打破,從此鹹海踏上了死亡之路。上圖條帶線為引水渠。
-
鹹海真的會消失嗎?(上)
這個地處中亞的大型湖泊被作為一個典型的當代人為生態災難進行講述:自20世紀中葉開始,由於人類對注入其中的阿姆河、錫爾河過度取水(主要是供給棉花種植業)以及無節制的漁業捕撈,鹹海的面積大幅萎縮,在2000年左右時面積已經只有1960年代的十分之一。當時有專家預測,這個面積曾達到6.5萬平方公裡的湖泊預計會在2035年,最早可能在2020年就全面枯竭。
-
瀕臨乾涸的鹹海現在怎麼樣了?還有的救嗎?
現在的鹹海1987年鹹海就從一個面積超過6萬平方公裡的大型湖泊迅速萎縮成南北兩片小水域,人們分別稱其為南鹹海和北鹹海。到了2003年的時候,南鹹海再次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這依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警覺,鹹海依然處於一個過度利用的階段,到了2014年的時候鹹海已經基本上乾涸。鹹海的急劇萎縮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危機,當地的生態環境趨於崩潰,而這樣的現狀讓鹹海所在的兩個國家就不得不重新審視對鹹海的開發利用,同時也開始採取措施來保護這片即將「死去」的湖泊。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有沒有可能從裏海調水到鹹海補充恢復?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有沒有可能從裏海調水到鹹海補充恢復?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而且從地圖上來看裏海到鹹海的最近距離也僅為300公裡左右,按理來說調水應該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但為什麼沒有實施呢?在筆者看來還是與這兩座湖泊所處的位置、氣候環境、沿岸各國的發展現狀以及經濟狀況、地緣政治等有關。
-
【中國新聞網】中亞鹹海流域水域面積平均以每年1048平方公裡速度...
鹹海是位於中亞的內陸鹹水湖,坐落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原為世界第四大水體。近幾十年來,隨著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強度和規模的不斷增大,鹹海流域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鹹海大面積萎縮,成為世界生態災難區。水土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及不合理利用是中亞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
美麗鹹海即將消失 湖泊保護迫在眉睫
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中亞鹹海流域水域面積平均以每年1048平方公裡速度下降
中新社烏魯木齊8月8日電 (記者 孫亭文)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獲悉,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鹹海流域的水域面積從2000年的2.5%下降到2014年的1.5%,平均以每年1048平方公裡的速度下降,尤其是鹹海的水體面積縮小最快。
-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色彩豔麗似抽象畫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1) "← →"翻頁 坐落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正面臨著乾涸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