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圖片揭示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形成

2020-11-22 科學網

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的形成。

北京時間4月1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官網報導,2010年3月下旬,鹹海乾旱的湖床沉積層上升起大量的沙塵羽狀物,形成沙塵暴。美國宇航局「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於3月26日拍攝了鹹海上空沙塵暴的真彩色照片。

 

照片顯示,一股淺褐色的沙塵羽狀物從南鹹海的湖床沉積層上升起,並沿著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境向東南方向吹去。在沙塵羽狀物的東北方,兩個紅色圓點說明這兩處區域可能發生野火。

 

鹹海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之一。但是,由於前蘇聯人於上世紀將大量的鹹海海水用於農業灌溉項目,進入20世紀後半葉,鹹海開始呈現戲劇性的快速萎縮。到21世紀初,鹹海萎縮的進程仍在繼續。隨著水位的下降,鹹海自然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而其中南鹹海部分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北鹹海上的大壩起到了保持水位的作用,但是南鹹海上同樣的大壩卻導致了水位的持續下降。在本圖中,北鹹海表面呈現斑駁的亮白色,那是因為水面之上覆蓋一層薄冰,進入春季後仍未完全融化。

 

在「Aqua」衛星拍攝本圖時,由於沙塵暴遮擋了大片天空,南鹹海的東部水域幾乎看不到蹤跡。鹹海水位的下降和水域的萎縮,導致原有的湖床沉積層大面積乾涸,極易形成沙塵暴。此外,局部沉積層中還含有大量的鹽、化肥和殺蟲劑等物質,這些化肥和殺蟲劑都來自灌溉區的農田。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和關注。沉積層中包含的大量化學物質會隨沙塵羽狀物升起,可能對該地區人們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9月24日發布的一組衛星圖片顯示了幾十年來鹹海驚人的變化。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網站的消息,在50年以前,鹹海總面積為6.6萬平方公裡,這幾乎相當於一個斯裡蘭卡的國土面積。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色彩豔麗似抽象畫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1) "← →"翻頁 坐落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正面臨著乾涸的危險
  • 研究發現鹹海萎縮速率在減緩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規模墾荒流域與修建水利工程導致地表河流水資源被過度消耗,鹹海面積急劇萎縮,1960年至今萎縮了約90%(6.19萬km2)。鹹海湖底乾涸、鹽塵暴肆虐、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成為 「生態災難區」,鹹海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成為關注熱點。
  • 新疆生地所發現鹹海萎縮速率在減緩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規模墾荒流域與修建水利工程導致地表河流水資源被過度消耗,鹹海面積急劇萎縮,1960年至今萎縮了約90%(6.19萬km2)。鹹海湖底乾涸、鹽塵暴肆虐、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成為 「生態災難區」,鹹海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成為關注熱點。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1960-2004年間,鹹海水域面積以1087.00 km2/a的速率快速萎縮。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圖1 曾經的鹹海碧浪清波,魚鳥成群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農業灌溉消耗了絕大部分水資源,最終導致匯入鹹海的水量急劇減少,鹹海迅速大面積乾涸。由於灌溉引水設施的落後與輸水路途的遙遠,超過30%以上的水資源被白白蒸發或滲漏掉。
  • 共建絲路綠色經濟帶 破解中亞鹹海危機
    由於蘇聯政府對鹹海流域粗放式的農業開發,消耗了約85%的阿姆河及錫爾河(下稱「中亞兩河」)的徑流水量,導致注入鹹海的水量減少到原來的1/5,鹹海的水體容積減少到原來的1/14,而水體的含鹽度卻提高了24倍,約50種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曾佔蘇聯1/6捕魚產量的漁業也隨之凋零。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而阿姆河和錫爾河沿岸開墾農田引水灌溉,進一步減少入湖水量,人口數量的迅速增加,加劇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導致鹹海水量減小,水位下降,1987年鹹海分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2003年,南鹹海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衛星圖像顯示了鹹海在2001年和2004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
  • 蘇聯人留下的生態悲劇:鐵打的大壩,50年被榨乾的鹹海
    在與自然的結合中,他似乎預見,暴力、流血、等級、殘忍都將在大自然永恆、和諧、健康的次序中消融,喪鐘最終將為人類混亂的次序而鳴;當鹹海日漸萎縮,即將消亡之時,他會不會也像羅伯特喬丹一樣,聽到喪鐘響起的聲音?依靠著阿姆河和錫爾河源源不斷的注入,鹹海橫跨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內陸湖,也是最優質的的內陸湖。
  • NASA衛星監測撒哈拉沙塵暴路徑
    沙塵暴從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穿越大西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目前的沙塵暴範圍相當大,美國宇航局的衛星也觀測到了6月份巨大的沙塵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Suomi NPP衛星顯示,沙塵暴已經移動到墨西哥灣,延伸到中美洲和東太平洋的部分地區。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鹹海雖然叫海,實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鹹水湖, 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屬典型海跡湖。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有沒有可能從裏海調水到鹹海補充恢復?
    大約在11000年以前,裏海曾與黑海相連,屬於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後來隨著海陸演變和大陸漂移,裏海的輪廓、面積和深度也在不斷地被改變,直至與地中海完全分開形成一個內陸湖。現如今的裏海,總面積約為38.6428萬平方公裡,沿岸共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亞塞拜然五個國家,是世界上環湖國家最多的一個湖。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塵暴
    天氣條件: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乾燥,沙源豐富;冷鋒鋒前暖氣團乾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偏西風風力強勁,形成大範圍沙塵暴。(4)圖中鋒面按逆時針方向移動,冷鋒的移動速度快於暖鋒,最終冷鋒追上暖鋒(形成錮囚鋒),直至消失。
  • 土衛六上也有沙塵暴?發現碳氫化合物沙丘,有利於沙塵暴的形成!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在新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土星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上的氣象條件,似乎有利於塵暴的形成。土衛六是太陽系中最像地球,奇怪而遙遠的衛星世界。如果是真的,這些乾燥的旋風,可能是土衛六表面塵埃的主要推動者,就像火星上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