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2020-11-22 央廣網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據悉,由於早年蘇聯的南水北調工程以及持續乾旱的氣候,導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積急劇減小和湖水鹽度增高,鹹海就此消失,形成了南鹹海與北鹹海。後來湖中小島與大陸相連,將南鹹海分為東西兩部分。早在2005年-2009年間,南鹹海東部就曾因為乾旱原因斷流。鹹海的大面積乾涸,一方面使鹹海周圍地區的沙質平湖平原逐漸沙漠化,流沙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使農田鹽鹼化加劇。鹹海水位的下降和水域的萎縮,導致原有的湖床沉積層大面積乾涸。此外,局部沉積層中還含有大量的化肥和殺蟲劑等物質,這些化肥和殺蟲劑都來自灌溉區的農田。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相關焦點

  •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石毅 綜合報導 2014-10-02 13:24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提到世界著名的湖泊,我們能想到美國的五大湖,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亞歐之間的裏海,中亞地區的鹹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鹹海還是面積廣闊,湖水湛藍的內陸湖泊,但實際上,鹹海早已不再是地圖上標註的那麼廣闊。而是下面這個樣子。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鹹海。鹹海,自西漢開始進入我們中國人的視野,據記載,漢武帝攻打大宛國曾經過鹹海(即古人認為最西的地方,因此稱西海)。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
  • 世界昔日第四大湖鹹海將消亡 美麗湖成傳說(組圖)
    鹹海的衛星圖,黑色線條畫出的是1960年鹹海的範圍。  過度取水截斷徑流來源 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將消亡  近日,一組讓人頗感驚訝的風光照片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位於前蘇聯境內的鹹海的有些部分已經幹得見底了,曾經沉入其中影兒都找不見的漁船現在躺在乾乾的「海底」享受陽光。而衛星圖片顯示,鹹海的面積正在迅速萎縮,目測就可以感覺到它將會很快消亡。鹹海為什麼會迅速萎縮?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位置,雖有海之稱,但鹹海卻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被列為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表明,鹹海誕生於「上新世」(700萬~250萬年前)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衛星圖像顯示了鹹海在2001年和2004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
  • 衛星下,存在550萬年的全球第四大湖即將消亡?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衛星拍下,存在550萬年的全球第四大湖即將消亡?瑪雅預言或將成真。這個全球第四大湖其實有一個讓人容易誤解的名字,那就是鹹海,想來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吧,在最近這幾十年的時間裡,鹹海一直在面臨著不斷萎縮。
  • 世界第四大湖泊是怎麼死的?——鹹海之殤
    20世紀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鹹海在中亞的地理位置鹹海在1960年曾為世界第四大湖,面積達68,000平方公裡、總水量1,100立方公裡,然而,到1998年,鹹海面積下降至28,687平方公裡,世界第八大湖,丟失的水量相當於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總和。
  • 鹹海:原世界第四大湖,面積超兩個臺灣,預計2020年消失
    隨著歷史的變遷,現有的湖泊會消失,新的湖泊也會誕生,但是這些交替變更需要上萬年的歷程。不過位於中亞的鹹海僅用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就即將消失,這是為什麼呢?鹹海,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界湖,鼎盛時期的鹹海面積高達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的兩個寶島臺灣的面積。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鹹海雖然叫海,實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鹹水湖, 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屬典型海跡湖。
  • 地球衛星圖16年變化:第四大湖幾乎消失
    NASA近日發布一系列照片,展示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在16年間的變化。鹹海曾以6萬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4大湖泊,但在1960年代以後,由於前蘇聯引水灌溉工程,使得鹹海面不斷縮小,至2007年鹹海面積已萎縮至原本的10%。預計到2020年左右,鹹海將完全乾涸。
  • 50個即將消失的記憶之——鹹海
    鹹海位於前蘇聯境內,現在處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兩個國家之間。雖然名字裡有個海字,但鹹海並不是海,而是一個美麗的大湖。鹹海是一個內流湖,也就是湖水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因為流入的水量(徑流量)小於湖水的蒸發量,鹹海的含鹽量比淡水湖高得多。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鹹海雖然很鹹,但裡面還是有活魚的,這點和著名的「死海」不同———從約旦海進入死海的魚會立刻死掉,變成「鹹魚」。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衛星圖片揭示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形成
    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的形成。
  • 它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面臨乾涸,預計在2020年前消失
    曾經被稱為世界第四大湖的鹹海,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水資源和漁業資源,雖然它叫做鹹海,但是卻是個鹹水湖泊,從高空拍攝的圖片來看,這裡的景色十分的秀麗,從而吸引了大多數的遊客來這裡遊玩,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為的破壞環境,還有自然災害,鹹海的水面面積開始逐漸的減少,科學家估計在2020年會消失。
  • 逐年乾涸的鹹海,湖心小島連接陸地,爆出前蘇聯的驚天秘聞
    位於中亞的鹹海,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上世紀末以來,隨著人類的開發利用,鹹海逐漸乾涸,終於在1987年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 其中南鹹海於2003年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到2014年時南鹹海大部分乾涸消失。
  • 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憑藉人力改變環境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不管人類怎樣折騰,大自然總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段反敗為勝。
  • 鹹海——分布有許多小湖灣和沿岸島嶼!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國之間。鹹海面積5萬餘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處水深64米。歷史上鹹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長435公裡,東西290公裡,面積68,000平方公裡,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處達69米。
  • 鹹海已經快乾枯了,旁邊的裏海還能倖存多長時間?
    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但是由於流域內人類長久以來不節制的使用,已存在於地球550萬年的鹹海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迅速萎縮,終於鹹海於1987年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其中南鹹海於2003年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