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2021-02-23 地圖帝

鹹海是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一個鹹水湖,以其湖水清澈、水質良好著稱於世,更因為其內部擁有超過1500多座島嶼而被稱為「島嶼之海」。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憑藉人力改變環境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不管人類怎樣折騰,大自然總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段反敗為勝。但自從人類文明進入工業時代以來,這種平衡就被日新月異的科技打破,人們開始肆意妄為地改變生態,但結果換來的不是「勝利」,而是「兩敗俱傷」。在這一點上,鹹海留給我們的教訓最為深刻。

起碼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鹹海還是中亞地區的一顆明珠,不僅微風碧浪、風光旖旎,而且鹽分適中、魚蝦成群。儘管深處內陸,蒸發量極大,但日夜奔騰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保證了鹹海水域的淡水供應,使得該水域的鹽分始終處於平衡狀態。在蘇聯早期,這裡的年捕魚量佔到全蘇漁業生產的六分之一,是蘇聯最為倚重的漁業生產基地。

然而進入六十年代之後,鹹海逐漸變成一個只在地圖上出現過的湖泊。為了將遼闊的中亞改造成棉糧生產基地,蘇聯政府將目光瞄準了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廣闊沙漠與荒地。具體來說,就是人工修築大壩攔截注入鹹海的河流,然後把這些淡水分流至荒漠當中,使原本無法栽種的棉花和牧草在這裡紮根。流入鹹海的水量減少以後,水域進出平衡被打破,從此鹹海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自然改造計劃」執行的初期,河水分流尚屬有限,當地生態還沒有惡化到無法收場。與此同時人們在經濟領域取得的短期成績也掩蓋了潛在的危機,沒有人再去考慮這樣下去會有什麼後果。1980年,蘇聯棉花產量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其中九成以上產自鹹海地區,錫爾河上遊的託克託古爾大壩保證了吉爾吉斯斯坦一半的電力供應,這裡的人口也從七百萬猛增至三千多萬。

從經濟領域的短期效果來看,蘇聯人的成績的確是輝煌的,但不久以後噩夢就隨之而來了。為了實現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蘇聯將全境劃分為18個經濟區,其中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合併為一個經濟區,北部的哈薩克斯坦為另一個單獨的經濟區。兩個經濟區為了比拼政績,開始瘋狂地對鹹海進行開發,在今天看來,這種「比拼」不僅缺乏長遠計劃,甚至顯得極為愚蠢。

圖-鹹海乾涸的土地上

蘇聯人粗放的經營模式很快暴露出弊端,大量水資源在傳送過程中蒸發、滲漏,新開墾出的荒地遠遠超出該地區水源的承受能力。鹹海蒸發量不減,淡水注入量卻越來越少,湖水鹽度增加,魚蝦大量死亡,海岸線不斷後撤,無數港口城市遭到廢棄,水運行業近乎崩潰。到1987年,鹹海首次分為南北兩部分,中間高聳的海床露出水面,大量的鹽分沉澱在乾涸的湖底。每逢大風吹過,漫天的「鹽沙暴」將附近的農田毀壞殆盡,這裡的經濟水平再一次倒退到六十年代以前。

如今鹹海的水域面積較之全盛時期縮水90%,即使樂觀地估計,這片水域最遲也會在2030年完全消失,屆時「鹹海」將完全淪為一個歷史名詞。偌大一個地球,鹹海只是人類破壞環境的一個縮影,如果不加反思,大自然的反撲必將使我們難以招架。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相關焦點

  • 中亞地區三大湖泊,為何鹹海都快消失了,而其他兩個沒事?
    環境學家做出最壞的預測:到2020年,也就是明年,鹹海就會完全消失!原本面積只有鹹海四分之一的巴爾喀什湖為何能夠「完好無損」呢? 逐漸消失的鹹海 我們就從三個湖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來分析一下。
  • 逐漸消失的鹹海
    鹹海,曾經有著將近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而且鹹海所處的位置是在地球上的極端大陸性氣候地區,因為長久以來不停地受到當地周期性乾旱的影響,面積上來說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縮減。當人類踏足這裡的時候,鹹海的面積在短短的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自然因素還是人為造成?逐漸消失的鹹海!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那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進入21世紀,哈薩克斯坦採取行動,為了拯救錫爾河,他們重修了水渠和大壩,阻斷了鹹海的兩部分通流,以保護鹹海和當地生態環境。因為北鹹海的水位恢復,哈薩克斯坦的漁業重新復甦。附近的居民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旅遊業。此項目的成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政策的支持,和百姓對待環境保護觀念的改變。而北鹹海對面的南鹹海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減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鹹海的英文名為Aral Sea 翻譯中文為「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範圍內有1500個島。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北京。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幾乎消失的鹹海鹹海是位於中亞地區的內陸湖、鹹水湖。,而阿姆河和錫爾河沿岸開墾農田引水灌溉,進一步減少入湖水量,人口數量的迅速增加,加劇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導致鹹海水量減小,水位下降,1987年鹹海分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2003年,南鹹海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 鹹海消失的悲劇:湖泊變成幽靈船出沒的沙漠
    海水完全乾涸後,這裡的漁民也逐漸遷走,而他們的船便成這裡的唯一物件。這片海域原先被稱為鹹海,是一個內陸鹹水湖。在上個世紀初,前蘇聯政府想要將鹹海中的水資源引入沙漠進行灌溉,以發展棉花和其他作物,導致了鹹海水域的水位逐漸下降。大規模的灌溉活動開始於上個世紀的40年代,前蘇聯修建了大型而效果不佳的運河渠,計劃將河流中的水引出,而這些河流中的水資源最後將匯入鹹海中。隨著上遊河流中的水資源被抽乾,流入鹹海中的水流量下降,使得鹹海的鹽度增加,結果其中生活的魚群都死亡了,周圍的漁業生產也隨即覆滅。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鹹海:原世界第四大湖,面積超兩個臺灣,預計2020年消失
    隨著歷史的變遷,現有的湖泊會消失,新的湖泊也會誕生,但是這些交替變更需要上萬年的歷程。不過位於中亞的鹹海僅用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就即將消失,這是為什麼呢?鹹海,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界湖,鼎盛時期的鹹海面積高達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的兩個寶島臺灣的面積。
  • 美麗鹹海即將消失 湖泊保護迫在眉睫
    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
  • 鹹海真的會消失嗎?(上)
    時光流轉,此刻日曆已經翻到了2020年末,那麼現在的鹹海到底是什麼樣的,它真的消失了嗎?讓我們通過兩張衛星圖來看看。第一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3月26日,當天鹹海南部有較為強烈的沙暴。第二張照片拍攝於半年後的2020年9月27日,當天也有一定風沙。
  • 是誰榨乾了鹹海?曾是青海湖的15倍,60年消失90%以上
    正如鹹海就是在阿姆河不對其補充之後,才逐漸導致湖水中的含鹽量增加了三倍以上。當流入鹹海的水量驟減,湖水的鹽度陡增,這並不只是意味著鹹海本身發生明顯變化。比如:原本生活在鹹海中的魚類動物從數十種減少到幾種,就連周圍環境中原本存在的大量灌木植物也逐漸消失。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鹹海快消失了,從裏海調水可以嗎
    在裏海東大約600公裡處,還有一座湖泊是鹹海,鹹海可是一座快要死亡的湖泊,面積在逐漸縮小,(上圖)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 然而進入六十年代之後,鹹海逐漸萎縮。為了將遼闊的中亞改造成棉糧生產基地,蘇聯政府將目光瞄準了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廣闊沙漠與荒地。人工修築大壩攔截注入鹹海的河流,然後把這些淡水分流至荒漠當中,從此流入鹹海的水量逐年減少,水域進出平衡被打破,從此鹹海踏上了死亡之路。上圖條帶線為引水渠。
  •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曾是青海湖的15倍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鹹海的面積便在逐年的減少,而經過了60多年之後,消失了整整90%,如今的鹹海只有不到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了,而且隨著湖泊面積的大幅度減少,使得湖水當中的含鹽量大幅度的增加,鹹度達到了過去的5倍不止,也正是因為含鹽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鹹海當中的魚類先後全部死亡,而周圍的灌木叢也開始漸漸減少,可以說,鹹海正處於徹底消失的邊緣當中。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雖然蘇聯的農業種植在這裡大獲成功,但是鹹海卻逐漸消亡了。從1971年-1990年,兩條河流注入鹹海的水量從265億m³銳減至70億m³,導致鹹海水位以每年50㎝的速度飛快下降,水域面積急劇縮小,到1987年時,缺水的鹹海終於分裂成南北兩部分。2003年,南部分鹹海再次分裂為東西兩塊,數年後又分裂為若干個小鹹海。到今天為止,只有西鹹海規模較為可觀,東鹹海已經名存實亡。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鹹海。鹹海,自西漢開始進入我們中國人的視野,據記載,漢武帝攻打大宛國曾經過鹹海(即古人認為最西的地方,因此稱西海)。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
  • 曾經的「西海」——中亞鹹海是如何逐步消失的?
    當時的唐朝在徵服西突厥十姓部落後,將政治影響力深入到了碎葉水(楚河)以西,將藥殺水(錫爾河)中下遊乃至於鹹海的遊牧部落都置於自己的羈縻統治下,創造了漢族中央王朝的疆域傳奇。鹹海,這個曾經作為華夏疆土西部極限的大湖,曾經因為其浩渺無垠的廣度而一度被國人稱為「西海」。不過,在千年後的今天,這個曾經的海則馬上就要面臨徹底乾涸的命運。
  • 50個即將消失的記憶之——鹹海
    鹹海位於前蘇聯境內,現在處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兩個國家之間。雖然名字裡有個海字,但鹹海並不是海,而是一個美麗的大湖。鹹海是一個內流湖,也就是湖水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因為流入的水量(徑流量)小於湖水的蒸發量,鹹海的含鹽量比淡水湖高得多。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鹹海雖然很鹹,但裡面還是有活魚的,這點和著名的「死海」不同———從約旦海進入死海的魚會立刻死掉,變成「鹹魚」。
  • 媒體調查: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
    從北極熊的哀鳴,到吐瓦魯人的無助;從非洲吉力馬札羅融化的雪山,到澳大利亞大堡礁的逐漸消亡;從祖國最北端的漠河到美麗如花的三沙……7年多來,廣州日報共派出了三十多位記者,足跡踏遍了南北極及亞、歐、非、美、大洋洲等大洲。  今年伊始,我們被鹹海的一張衛星圖片震撼了。這個中亞曾經的綠明珠,湖面已經萎縮了90%。已經550萬年壽命的鹹海,極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就徹底消亡。
  • 逐年乾涸的鹹海,湖心小島連接陸地,爆出前蘇聯的驚天秘聞
    位於中亞的鹹海,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上世紀末以來,隨著人類的開發利用,鹹海逐漸乾涸,終於在1987年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 其中南鹹海於2003年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到2014年時南鹹海大部分乾涸消失。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圖1 曾經的鹹海碧浪清波,魚鳥成群   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