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海真的會消失嗎?(上)

2021-02-23 白駝山掌柜

80、90後也許都在中學的地理課本裡讀到過一個名字——鹹海。這個地處中亞的大型湖泊被作為一個典型的當代人為生態災難進行講述:自20世紀中葉開始,由於人類對注入其中的阿姆河、錫爾河過度取水(主要是供給棉花種植業)以及無節制的漁業捕撈,鹹海的面積大幅萎縮,在2000年左右時面積已經只有1960年代的十分之一。當時有專家預測,這個面積曾達到6.5萬平方公裡的湖泊預計會在2035年,最早可能在2020年就全面枯竭。

時光流轉,此刻日曆已經翻到了2020年末,那麼現在的鹹海到底是什麼樣的,它真的消失了嗎?讓我們通過兩張衛星圖來看看。

第一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3月26日,當天鹹海南部有較為強烈的沙暴。

第二張照片拍攝於半年後的2020年9月27日,當天也有一定風沙。

我們拿這兩張照片與鹹海1977-2014年的演變圖做對比,會發現大消退主要發生在1990-2010年這20年間,而最近10年的消退其實很少。

鹹海能在這10年止住衰退的步伐,一方面是因為殘存的鹹海是蓄水能力相對最強的部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的保護,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對北鹹海做出的努力。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政府藉助世界銀行資助的8600萬美元開展了兩大工程:一是對錫爾河的治理,控制沿岸對河水的抽取,保證河水注入量大於北鹹海的蒸發量;二是對北鹹海的生態保護,主要是在魚類繁殖季(春夏季)禁漁和溼地恢復。

這兩大工程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目前,北鹹海的蓄水量較歷史最低時期增加了18%且鹽度有所降低。在21世紀初,比目魚是唯一能在高鹽度北鹹海中存活的魚類,而現在鯛魚、梭鱸等已經回到湖中。2006年,北鹹海的漁獲總共僅有1360噸;而2018年,捕撈限額定為8200噸,且很快就被用滿。

哈薩克斯坦漁民在冬季的北鹹海捕魚

哈薩克斯坦還有更大的雄心:打造裏海-鹹海運河,通過從裏海調水恢復鹹海,並試圖把鹹海北部的圖爾蓋鹽沼地也改造成湖泊。

計劃中的裏海-鹹海運河

相較北鹹海已經漸漸恢復元氣,南鹹海的命運可就沒有那麼樂觀了。從前面的照片上,我們也能看到目前的南鹹海只剩下了西部一片狹長的湖區。這是為什麼呢?咱們下期接著說。

圖片版權聲明:本文題圖和文中引用圖片源於網際網路資料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憑藉人力改變環境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不管人類怎樣折騰,大自然總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段反敗為勝。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四海即即東海、南海、西海、北海,東、北、南三大海估計大家知道(黃海和東海、貝加爾湖、南海),那麼西海你知道指的是哪裡嗎?——鹹海。鹹海,自西漢開始進入我們中國人的視野,據記載,漢武帝攻打大宛國曾經過鹹海(即古人認為最西的地方,因此稱西海)。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
  • 鹹海:原世界第四大湖,面積超兩個臺灣,預計2020年消失
    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地形之一,總面積超過270萬平方公裡,佔陸地面積的1.8%。隨著歷史的變遷,現有的湖泊會消失,新的湖泊也會誕生,但是這些交替變更需要上萬年的歷程。不過位於中亞的鹹海僅用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就即將消失,這是為什麼呢?
  • 美麗鹹海即將消失 湖泊保護迫在眉睫
    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提到世界著名的湖泊,我們能想到美國的五大湖,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亞歐之間的裏海,中亞地區的鹹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鹹海還是面積廣闊,湖水湛藍的內陸湖泊,但實際上,鹹海早已不再是地圖上標註的那麼廣闊。而是下面這個樣子。
  • 是誰榨乾了鹹海?曾是青海湖的15倍,60年消失90%以上
    鹹海不是海鹹海,它與我國雲南省大理市的洱海一樣,雖然名字裡都有海這個字,但它們都不是海,本質上都是湖泊。而且,鹹海不是淡水湖,是一個內陸鹹水湖,它原本是世界範圍內的第四大湖泊,也是中亞的第一大鹹水湖。正如鹹海就是在阿姆河不對其補充之後,才逐漸導致湖水中的含鹽量增加了三倍以上。當流入鹹海的水量驟減,湖水的鹽度陡增,這並不只是意味著鹹海本身發生明顯變化。比如:原本生活在鹹海中的魚類動物從數十種減少到幾種,就連周圍環境中原本存在的大量灌木植物也逐漸消失。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而到2007年,南鹹海又萎縮分解成了東、西兩個部分,形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不僅如此,鹹海周圍的生態環境也在嚴重惡化。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增加,夏天更炎熱更乾旱,而冬天更寒冷。鹹海湖盆大面積裸露,風吹沙起,含有鹽分的沙塵被吹向農田和城鎮,導致土地鹽鹼化,居民患上嚴重的呼吸道與消化道疾病,生命健康遭受威脅,這裡的嬰兒死亡率甚至成為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鹹海快消失了,從裏海調水可以嗎
    裏海,不是海,是一座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裡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面積約38萬平方公裡,北部有伏爾加河注、烏拉爾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僅伏爾加河每年的入湖水量就高達2540億立方米。 裏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裡,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立方公裡,進得少,出得多,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鹹。
  • 鹹海消失的悲劇:湖泊變成幽靈船出沒的沙漠
    這片海域原先被稱為鹹海,是一個內陸鹹水湖。沙漠中出現的船體殘骸猶如幽靈般存在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覆蓋面積為2.63在上個世紀初,前蘇聯政府想要將鹹海中的水資源引入沙漠進行灌溉,以發展棉花和其他作物,導致了鹹海水域的水位逐漸下降。大規模的灌溉活動開始於上個世紀的40年代,前蘇聯修建了大型而效果不佳的運河渠,計劃將河流中的水引出,而這些河流中的水資源最後將匯入鹹海中。隨著上遊河流中的水資源被抽乾,流入鹹海中的水流量下降,使得鹹海的鹽度增加,結果其中生活的魚群都死亡了,周圍的漁業生產也隨即覆滅。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曾是青海湖的15倍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鹹海的面積便在逐年的減少,而經過了60多年之後,消失了整整90%,如今的鹹海只有不到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了,而且隨著湖泊面積的大幅度減少,使得湖水當中的含鹽量大幅度的增加,鹹度達到了過去的5倍不止,也正是因為含鹽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鹹海當中的魚類先後全部死亡,而周圍的灌木叢也開始漸漸減少,可以說,鹹海正處於徹底消失的邊緣當中。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位置,雖有海之稱,但鹹海卻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被列為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表明,鹹海誕生於「上新世」(700萬~250萬年前)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中亞地區三大湖泊,為何鹹海都快消失了,而其他兩個沒事?
    中亞地區主要有三大湖泊,從西向東依次為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原本三個湖泊大小排名是裏海最大,鹹海次之,巴爾喀什湖最小。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位置和大小都居中的鹹海湖面急速萎縮,50年的時間裡縮小了90%以上,相當於4個北京那麼大的湖面消失了!6.8萬平方公裡的湖面蒸發了6萬,僅存的面積不到巴爾喀什湖的一半。
  • 50個即將消失的記憶之——鹹海
    鹹海位於前蘇聯境內,現在處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兩個國家之間。雖然名字裡有個海字,但鹹海並不是海,而是一個美麗的大湖。鹹海是一個內流湖,也就是湖水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因為流入的水量(徑流量)小於湖水的蒸發量,鹹海的含鹽量比淡水湖高得多。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鹹海雖然很鹹,但裡面還是有活魚的,這點和著名的「死海」不同———從約旦海進入死海的魚會立刻死掉,變成「鹹魚」。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島上風向不定,所以特地修築了米字型的機場,以保證軍機可以順利降落。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減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鹹海的英文名為Aral Sea 翻譯中文為「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範圍內有1500個島。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北京。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
  • 媒體調查: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
    2014年 從1960年以來,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550萬年的鹹海遭遇「水危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拍攝的太空照片顯示,相當於8個廣州大的水域面積消失不見,逾九成水量已經蒸發殆盡。  拯救鹹海國際基金會哈薩克斯坦首席負責人梅蒂特·奧斯帕諾夫(右)與廣州日報記者劉幸合影。
  • 逐漸消失的鹹海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十分的皓大,而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自然所給予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而海域同樣如此,地球上的海洋資源十分的豐富,而且以我們人類現如今的科技發展程度,依然不足以去探索地球之上的很多地方。但是卻有著很多的地方因為人類在發展的同時,並沒有去太過於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導致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和破壞。鹹海,曾經有著將近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而且鹹海所處的位置是在地球上的極端大陸性氣候地區,因為長久以來不停地受到當地周期性乾旱的影響,面積上來說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縮減。當人類踏足這裡的時候,鹹海的面積在短短的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