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即將消失的記憶之——鹹海

2020-11-22 騰訊公益

鹹海位於前蘇聯境內,現在處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兩個國家之間。雖然名字裡有個海字,但鹹海並不是海,而是一個美麗的大湖。鹹海是一個內流湖,也就是湖水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因為流入的水量(徑流量)小於湖水的蒸發量,鹹海的含鹽量比淡水湖高得多。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鹹海雖然很鹹,但裡面還是有活魚的,這點和著名的「死海」不同———從約旦海進入死海的魚會立刻死掉,變成「鹹魚」。在全盛時代,鹹海曾經有發達的漁業,沿岸的從業者超過4萬人,捕撈量佔前蘇聯總捕魚量的1/6。鹹海的英文名字「Aral Sea」可以大致翻譯成「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的範圍內有過1500個島。

  就是這麼一個美麗、富饒的大湖,從上世紀60年代起卻走上了迅速萎縮的兇途。在1960年,這個鹹水湖的面積是6.8萬平方千米,是一個大湖;在1998年,已經縮小到2.9萬平方千米,並且被分割成了兩個小湖;而到了2004年,就只剩下1.7萬平方千米了,成了由3個小湖組成的湖群。到了2007年,3個小鹹海的面積綜合只是鹹海極盛時的10%。不但如此,因為水量縮小,鹹海的水也越來越鹹,3個小湖中的兩個已經把所有魚都鹹死了,活魚都上了天堂,剩下的只有鹹魚了。

相關焦點

  • 媒體調查: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
    今年伊始,我們被鹹海的一張衛星圖片震撼了。這個中亞曾經的綠明珠,湖面已經萎縮了90%。已經550萬年壽命的鹹海,極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就徹底消亡。  毅然決然,從7月份開始籌劃,歷時四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的記者終於踏上了鹹海——曾經的海洋,現在的沙漠。十多天的行程中,記者飽含熱淚寫下了這篇《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地球是全人類的家園,環保問題非一國一地之事。
  • 美麗鹹海即將消失 湖泊保護迫在眉睫
    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Aral Sea 翻譯中文為「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範圍內有1500個島。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北京。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
  • 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50年縮減90%,人類到底有多瘋狂
    鹹海的英文名為Aral Sea 翻譯中文為「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範圍內有1500個島。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北京。鹹海一帶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乾旱性影響,湖水位比較大。但這一次,我們可能要和鹹海「永別」了。50年縮90%,鹹海為何逐步在消失?到底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原因。
  • 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憑藉人力改變環境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不管人類怎樣折騰,大自然總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段反敗為勝。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位置,雖有海之稱,但鹹海卻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被列為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表明,鹹海誕生於「上新世」(700萬~250萬年前)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蘇聯人留下的生態悲劇:鐵打的大壩,50年被榨乾的鹹海
    在與自然的結合中,他似乎預見,暴力、流血、等級、殘忍都將在大自然永恆、和諧、健康的次序中消融,喪鐘最終將為人類混亂的次序而鳴;當鹹海日漸萎縮,即將消亡之時,他會不會也像羅伯特喬丹一樣,聽到喪鐘響起的聲音?依靠著阿姆河和錫爾河源源不斷的注入,鹹海橫跨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內陸湖,也是最優質的的內陸湖。
  • 鹹海消失的悲劇:湖泊變成幽靈船出沒的沙漠
    這片海域原先被稱為鹹海,是一個內陸鹹水湖。萬平方英裡,但是現在剩下大約2000平方英裡的水域,分成四個較小的湖泊而存在。在上個世紀初,前蘇聯政府想要將鹹海中的水資源引入沙漠進行灌溉,以發展棉花和其他作物,導致了鹹海水域的水位逐漸下降。大規模的灌溉活動開始於上個世紀的40年代,前蘇聯修建了大型而效果不佳的運河渠,計劃將河流中的水引出,而這些河流中的水資源最後將匯入鹹海中。隨著上遊河流中的水資源被抽乾,流入鹹海中的水流量下降,使得鹹海的鹽度增加,結果其中生活的魚群都死亡了,周圍的漁業生產也隨即覆滅。
  • 鹹海:原世界第四大湖,面積超兩個臺灣,預計2020年消失
    隨著歷史的變遷,現有的湖泊會消失,新的湖泊也會誕生,但是這些交替變更需要上萬年的歷程。不過位於中亞的鹹海僅用約半個世紀的時間就即將消失,這是為什麼呢?鹹海,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界湖,鼎盛時期的鹹海面積高達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的兩個寶島臺灣的面積。
  • 中亞地區三大湖泊,為何鹹海都快消失了,而其他兩個沒事?
    中亞地區主要有三大湖泊,從西向東依次為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原本三個湖泊大小排名是裏海最大,鹹海次之,巴爾喀什湖最小。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位置和大小都居中的鹹海湖面急速萎縮,50年的時間裡縮小了90%以上,相當於4個北京那麼大的湖面消失了!6.8萬平方公裡的湖面蒸發了6萬,僅存的面積不到巴爾喀什湖的一半。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提到世界著名的湖泊,我們能想到美國的五大湖,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亞歐之間的裏海,中亞地區的鹹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鹹海還是面積廣闊,湖水湛藍的內陸湖泊,但實際上,鹹海早已不再是地圖上標註的那麼廣闊。而是下面這個樣子。
  • 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自然因素還是人為造成?逐漸消失的鹹海
    鹹海,曾經有著將近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而且鹹海所處的位置是在地球上的極端大陸性氣候地區,因為長久以來不停地受到當地周期性乾旱的影響,面積上來說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縮減。當人類踏足這裡的時候,鹹海的面積在短短的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自然因素還是人為造成?逐漸消失的鹹海!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到2009年時,鹹海的面積已經衰減為原來的10%了。隨之而來的是湖水的含鹽量急劇增加,達到過去的五倍之多,魚類幾乎全部死亡。有專家預測,如果一直按照這個速度下降下去,鹹海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幾年後徹底消失。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從20世紀中後期開始,鹹海就不斷地從世界湖泊面積排行榜上往下跌。到2009年時,鹹海的面積已經衰減為原來的10%了。隨之而來的是湖水的含鹽量急劇增加,達到過去的五倍之多,魚類幾乎全部死亡。有專家預測,如果一直按照這個速度下降下去,鹹海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幾年後徹底消失。
  • 蘇聯人留下的生態環境悲劇:鐵打的大壩,50年被榨乾的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儘管位於乾旱的歐亞大陸中部,依靠著遙遠的山脈的融水和稀少的降水,鹹海依然成為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乾旱地區裡的天堂——這裡發展漁業,營造出了壯觀的溫帶綠洲。1964年,一顆偵查衛星記錄下了鹹海的模樣,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隨後的50年裡,迎接它的卻是悲劇。
  • 鹹海真的會消失嗎?(上)
    時光流轉,此刻日曆已經翻到了2020年末,那麼現在的鹹海到底是什麼樣的,它真的消失了嗎?讓我們通過兩張衛星圖來看看。第一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3月26日,當天鹹海南部有較為強烈的沙暴。第二張照片拍攝於半年後的2020年9月27日,當天也有一定風沙。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   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   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湖水清澈、水質優良。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湖水清澈、水質優良。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 曾經的「西海」——中亞鹹海是如何逐步消失的?
    圖/鹹海捕魚人02 蘇聯大開發時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成為蘇聯加盟國的中亞斯坦國開始在蘇聯的統一指導下進行農業與工業建設。當時的蘇聯將全境劃分為18個基本經濟區進行所謂的「區域化針對發展」,而中亞地區則因為傳統的綠洲農業基礎而被劃分為棉花與穀物的種植區,成為了蘇聯在中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糧倉與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