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
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2003年,該國政府又修建了大壩,它阻斷了鹹海兩部分的流通,以保護北鹹海。
北鹹海恢復的速度讓人喜出望外。現在北鹹海的深度已經從不到30米上升到了38米,達到42米的合理深度指日可待。如今,這裡恢復了漁業生產,許多漁夫恢復了他們一度中斷的工作,捕到的魚還被出口到烏克蘭。這種變化甚至可能使多年不見的積雨雲又回到這個地區,給當地農業的復甦帶來一線希望。
南部鹹海所在的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狀況並不很好,因此,南部鹹海看起來只能自力更生解決自己的「死亡難題」了。不幸的是,2003年南部鹹海在水面持續下降之後成東鹹海和西鹹海兩部分。它們水中的含鹽量已經達到了每升水100克,而一般海水的含鹽量只有每升水35克,現在東西「兩鹹海」的含鹽量正快速向死海的每升水300克的水平靠近。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每年有4立方千米的地下水會湧進鹹海。豐富的地下水量出乎專家的預料,但這也沒法阻止鹹海的乾涸。從2003年起,南鹹海的水面開始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下降。現在鹹海南部底部的水的鹽度大於上部,而且兩者不再融合,這樣只有上部的水在夏天被太陽烘烤,溫度上升得比整個湖的水充分對流要快得多,所以蒸發速度也驚人的快。根據現在的數據估計,東鹹海將會在15年內消失。
現在仍存在一線希望。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決定定期打開河流上的閘門,讓一部分水流進南鹹海。有人督促烏、哈兩國政府共同恢復死海,不過看樣子近期實現這個計劃的可能性不大。
■連結
死海面臨「死亡威脅」
死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湖。它的鹽度之高足以殺死任何肉眼可見的水生生物。近幾十年間,死海正在快速萎縮,並且受到汙染。主要原因是約旦河水被截流用於灌溉、養魚和工業生產,流入死海的水中很大部分是工業汙水和養魚池排水。1970年的死海水平面在海平面以下395米。到2006年,死海水平面已經下降到海平面以下418米了。短時間內,死海不會完全消失,但它的性質可能發生很大變化,比如鹽濃度太大,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以至於無法再進行有名的「死海漂浮」。
學者們一直在呼籲控制周圍的工農業用水,保護死海。今年,約旦宣布了「約旦國家紅海發展計劃」,準備把紅海海水引入死海。這個計劃將於明年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