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2021-01-15 地理在線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

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

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

鹹海雖然叫海,實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鹹水湖, 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屬典型海跡湖。鹹海地區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性乾旱氣候影響,湖水水位變化較大。主要靠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一南一北分別注入補充水源。

鹹海的「死亡」之路

早期的鹹海,面積6.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半個英格蘭大。

20世紀60年代初,鹹海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當時世界第四大湖。

此後,蘇聯時期修建水利工程,這一地區大量種植棉花,阿姆河和錫爾河河水被大量抽取用於農業灌溉,導致入湖水量急劇減少,湖面水位持續下降面積不斷地萎縮,湖水含鹽度不斷增高。

2000年以後,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分別宣布採取一系列措施挽救鹹海的命運,但迄今為止的努力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鹹海的命運。

一組2000年至2014年鹹海變遷圖讓我們看看鹹海的萎縮過程,選取每年8月中旬數據(淺綠色的為水體,黃色的為荒漠陸地)。

1985年8月的鹹海

2000年8月25日鹹海衛星圖

2002年8月20日鹹海衛星圖

2004年8月16日鹹海衛星圖

2006年8月15日鹹海衛星圖

2008年8月18日鹹海衛星圖

2010年8月26日鹹海衛星圖

2012年8月18日鹹海衛星圖

2014年8月19日鹹海衛星圖

1987年,鹹海第一次被分成南北兩部分,中間高聳的海床成為陸地。

北鹹海被哈薩克斯坦保護起來了,所以近年來面積還有所增加,南鹹海一直在縮小,不過西半部應該還在,東半部可能快沒了。

南鹹海主要是涉及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家的利益糾葛太大,蘇聯時代卡拉庫姆運河從阿姆河中抽走了大量水源。兩家相互指責對方,再加上哈薩克斯坦不想看他們兩個繼續推諉下去直接攔腰建大壩這種做法雖然自私但確實有用,南北鹹海應該是沒有機會再連成一體了。

2003年,剛剛分離出來的南鹹海修建人工堤壩又分成了東西兩部分。

2007年,鹹海的面積已萎縮至原面積的10%,並且分裂為四個湖泊。

2009年,東部消失,而西部由於幾乎無水補充,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截止到2014年,鹹海的面積較鼎盛時期萎縮了74%,其水量減少近85%,昔日興旺的捕漁業已幾乎消失殆盡。

鹹海的乾涸不僅僅只是一個湖泊消失那麼簡單!由此帶來的土地鹽鹼化、荒漠化以及水源汙染已使鹹海地區成為世界著名的生態災害區。

在2014年湖水大部分乾涸後,當地的兩個國家也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挽救,剛開始通過修繕阿姆河和錫爾河來為鹹海注入更多的水源,也通過停止捕魚來改善生態,一度使得鹹海水位有所上升,可是沙漠氣候和連年少雨,加之不正常的開發利用,現在湖水含鹽量增高,魚類難以生存,周圍土地也不利於種植,已經徹底成為生態災害區!

2015年7月鹹海衛星圖

2018年7月鹹海衛星圖

最新的衛星影像顯示,錫爾河的河水又有了增加,鹹海的水位上升了不少,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不過專家們卻不這樣看,現在的錫爾河水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鹹海使其不乾涸,預計在2020年的時候,這個550萬年壽命的湖泊,將會撤離乾涸,到時候剩下的就只是鹽和砂石,最後被沙子覆蓋。一個美麗的湖泊就這樣消失我們面前。

最快明年(2020年),我們是否將親眼見證一個世界級的鹹水湖變成一片只存在於過時地圖裡的湖泊?

文字:地理在線 | 排版:地理在線 | 圖源:NASA

地理在線|我們相信以地理知識的力量來認識世界

相關焦點

  • 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可惜正在乾涸,不是人為造成的
    因此,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也非常快。但是在一些著名的旅遊文化景區,有些本來應該很有名的,卻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了,這讓世界人民感到很痛心,所以介紹一個世界上最遺憾的湖泊,它在世界的實際發展中有很多文化價值,但是由於很多因素的影響,湖泊的現狀也很微妙,令人驚嘆。
  • 瀕臨乾涸的鹹海現在怎麼樣了?還有的救嗎?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鹹海,作為世界上曾經的第四大湖泊,面積巔峰時刻,曾達到近7萬平方公裡,面積堪比一個斯裡蘭卡。這片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湖泊,曾與同樣離得不遠的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泊裏海其名,二者皆因巨大的面積而聞名於世。
  • 它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面臨乾涸,預計在2020年前消失
    河流是地球上水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說一條河流經常性的發生斷流或者是逐漸乾涸的話,那就證明河流途徑地方的生態環境是有極大可能性的荒漠化,鹽鹼化,也隨著現在的氣候變暖,河流汙染的嚴重問題,河流水量的減少使人們面臨著淡水資源的供應危機。
  • 中亞地區三大湖泊,為何鹹海都快消失了,而其他兩個沒事?
    中亞地區主要有三大湖泊,從西向東依次為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原本三個湖泊大小排名是裏海最大,鹹海次之,巴爾喀什湖最小。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位置和大小都居中的鹹海湖面急速萎縮,50年的時間裡縮小了90%以上,相當於4個北京那麼大的湖面消失了!6.8萬平方公裡的湖面蒸發了6萬,僅存的面積不到巴爾喀什湖的一半。
  • 世界第四大湖泊是怎麼死的?——鹹海之殤
    鹹海,中亞地區的鹹水湖。舊譯"阿拉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面積5萬餘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處水深64米。南北最長435公裡,東西290公裡,面積68,000平方公裡,有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注入。
  • 曾經的「西海」——中亞鹹海是如何逐步消失的?
    當時的唐朝在徵服西突厥十姓部落後,將政治影響力深入到了碎葉水(楚河)以西,將藥殺水(錫爾河)中下遊乃至於鹹海的遊牧部落都置於自己的羈縻統治下,創造了漢族中央王朝的疆域傳奇。鹹海,這個曾經作為華夏疆土西部極限的大湖,曾經因為其浩渺無垠的廣度而一度被國人稱為「西海」。不過,在千年後的今天,這個曾經的海則馬上就要面臨徹底乾涸的命運。
  • 鹹海要復活了?NASA公開4月最新衛星照:湖水有所恢復
    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曾經是一片寬廣的水域,整個鹹海盆地曾經是一個大型的連片水域,最大時是世界第四大湖泊。然而,該地區數十年的人類活動導致鹹海水位不斷下降,尤其是一系列的過度灌溉,導致用水過大,如今的鹹海已經被分割成了不同的數個小湖泊,更有預測稱,鹹海可能在2020年前完全乾涸。不過情況在2017-2018年有了一些變化,在2017年夏季,融雪和季節性降雨雖然沒有使得鹹海恢復,但是使得鹹海東南部的湖泊面積大幅增加。它在整個秋季和冬季保持其規模。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是誰榨乾了鹹海?曾是青海湖的15倍,60年消失90%以上
    鹹海不是海鹹海,它與我國雲南省大理市的洱海一樣,雖然名字裡都有海這個字,但它們都不是海,本質上都是湖泊。而且,鹹海不是淡水湖,是一個內陸鹹水湖,它原本是世界範圍內的第四大湖泊,也是中亞的第一大鹹水湖。多年之前的鹹海之所以沒有明顯的水位變化,主要是因為那段時期一直有阿姆河和錫爾河不停向其注入河水。鹹海的海拔在53米左右,曾經的鹹海最大南北長有四百多公裡,東西寬也接近三百公裡,總面積接近七萬平方公裡,湖水的平均深度也達到了16米,最深的地方甚至有69米之深。
  • 亞洲昔日的最大湖泊,如今卻成為了船隻墓地,到處是荒漠
    從經濟和生活水平來說,世界上全大部分地區都是在發展的,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但與此同時,有一個不同忽然的現象就是這個星球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流逝總體是逐漸惡化的,很多地方的環境都變差了很多,水土流失嚴重。比如說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兩國交界地帶的鹹海,沒幾年可能都要徹底消失了。
  • 蘇聯人留下的生態環境悲劇:鐵打的大壩,50年被榨乾的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儘管位於乾旱的歐亞大陸中部,依靠著遙遠的山脈的融水和稀少的降水,鹹海依然成為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乾旱地區裡的天堂——這裡發展漁業,營造出了壯觀的溫帶綠洲。1964年,一顆偵查衛星記錄下了鹹海的模樣,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隨後的50年裡,迎接它的卻是悲劇。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位置,雖有海之稱,但鹹海卻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被列為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表明,鹹海誕生於「上新世」(700萬~250萬年前)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曾經面積有26000平方英裡。
  • 被榨乾的鹹海,蘇聯的蓄意而為:曾經的大水池,如今的惡臭地!
    鹹海所容納的水不到過去的十分之一,僅剩下幾個含鹽量極高的「水塘」。魚類在很久之前就消失了,曾經的濱海度假區和長廊也都被廢棄。如今,如果你再去鹹海,你能感覺到的只有世界末日,而不是曾經的那個美麗的湖泊。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鹹海的「消亡」呢?  鹹海的消亡與蘇聯人密不可分。可以說,是蘇聯有計劃、有步驟地讓鹹海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 鹹海已經快乾枯了,旁邊的裏海還能倖存多長時間?
    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但是由於流域內人類長久以來不節制的使用,已存在於地球550萬年的鹹海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迅速萎縮,終於鹹海於1987年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其中南鹹海於2003年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
  • 鹹海消失的悲劇:湖泊變成幽靈船出沒的沙漠
    但是在一些年後,該地區的很多海水夠乾涸了,大多數的魚也死了,只剩下生鏽的船體。海水完全乾涸後,這裡的漁民也逐漸遷走,而他們的船便成這裡的唯一物件。這片海域原先被稱為鹹海,是一個內陸鹹水湖。沙漠中出現的船體殘骸猶如幽靈般存在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覆蓋面積為2.63
  • 美麗鹹海即將消失 湖泊保護迫在眉睫
    4 兩個鹹海,兩種命運鹹海的悲劇往往被作為環境大災難的典型案例。不過,現在鹹海的命運似乎有了轉機,哈薩克斯坦政府採取行動,致力於拯救北鹹海。該國政府重修了錫爾河的水渠,減少了水流的浪費。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許多人應該都還記得,在並不遙遠的上世紀末,我們的地理課本上還清晰地記載著:鹹海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彼時的鹹海,總面積超68000平方公裡,浩瀚無邊,甚至還擁有海軍。水產豐富,每年能產6萬噸魚類。可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並沒有持續多久。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許多人應該都還記得,在並不遙遠的上世紀末,我們的地理課本上還清晰地記載著:鹹海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彼時的鹹海,總面積超68000平方公裡,浩瀚無邊,甚至還擁有海軍。水產豐富,每年能產6萬噸魚類。可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並沒有持續多久。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   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   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