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乾涸的鹹海現在怎麼樣了?還有的救嗎?

2021-01-15 軍情地理社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鹹海,作為世界上曾經的第四大湖泊,面積巔峰時刻,曾達到近7萬平方公裡,面積堪比一個斯裡蘭卡。這片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湖泊,曾與同樣離得不遠的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泊裏海其名,二者皆因巨大的面積而聞名於世。

裏海和鹹海在廣闊的亞歐大陸上依舊顯眼

可現在尷尬的是,裏海面積幾乎雷打不動仍然穩居世界第一,可是鹹海卻不堪入目,被「肢解」的它早已跌出了世界前十的行列。而這一生態危機的根源則來自於該地區數十年的人類活動,導致鹹海水位不斷下降,尤其是一系列的過度灌溉導致用水過度。如今的鹹海早已沒了當年巨大體積的雄姿,反而被分割成了不同的數個小湖泊,瘦骨嶙峋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以前湖泊中的「小胖子」,現在卻要面臨乾涸的危險,而早在前幾年就有預測稱,已經存在了550餘萬年的鹹海可能在2020年前完全乾涸。如今期限已經臨近,那鹹海現在如何了呢?還有的救嗎?

現在的鹹海

1987年鹹海就從一個面積超過6萬平方公裡的大型湖泊迅速萎縮成南北兩片小水域,人們分別稱其為南鹹海和北鹹海。到了2003年的時候,南鹹海再次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這依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警覺,鹹海依然處於一個過度利用的階段,到了2014年的時候鹹海已經基本上乾涸。鹹海的急劇萎縮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危機,當地的生態環境趨於崩潰,而這樣的現狀讓鹹海所在的兩個國家就不得不重新審視對鹹海的開發利用,同時也開始採取措施來保護這片即將「死去」的湖泊。

1960年和2013年鹹海對比圖

進入21世紀以後,擁有北鹹海的哈薩克斯坦將鹹海的一條重要補給水源——錫爾河的水渠進行整修,同時節制對鹹海水源的開發,並且在2003年的時候修建了大壩,將南鹹海和北鹹海阻隔開來,盡全力保護在自己國內的北鹹海。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以後,北鹹海的水位恢復了8米,並且漁業也可以恢復,這讓人們看到了鹹海復原的希望。

鹹海的萎縮,是生態災難也是經濟災難

可是處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南鹹海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受制於烏國並不充裕的財力,南鹹海無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因此其水位一直在下降,而烏國卻對此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南鹹海再次東西分裂,而從南鹹海分裂出來的東鹹海沒能撐到最後,早已乾涸地沒了半點湖泊的樣子,只有殘存的西鹹海還在垂死掙扎。

不過情況在2017-2018年有了一些變化在2017年夏季融雪和季節性降雨雖然沒有使得鹹海恢復但是使得鹹海東南部的湖泊面積大幅增加,它在整個秋季和冬季保持住了規模。到了2018年春季新一輪的融雪和降雨使得湖面更加擴大。2018年4月中旬,美國宇航局給出了這一地區的情況,與2017年同期相比,鹹海的湖泊面積又有所增加。

有所恢復的鹹海

而且為了保護中亞地區的生態環境,俄羅斯提出了恢復中亞生態的計劃,那就是從俄羅斯境內的鄂畢河引水進入鹹海,為鹹海獲得新的水源,這樣就能解決鹹海海水入不敷出的情況,徹底改變鹹海乾涸的源頭。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俄羅斯的這一雄心一直沒有實施。

儘管2018年南鹹海東部水域的水面有所恢復,但是水位相對較低,這意味著它仍然可能隨時乾涸。這個曾經靠水域面積之大而聞名的「胖子」湖泊,如今可能依然要瘦骨嶙峋下去,這個存在了550萬年之久的生態系統仍然在崩潰的邊緣遊走。我們只能希望於鹹海所屬的兩個國家能夠繼續採取積極的措施來幫助恢復鹹海的生態,也希望俄羅斯宏偉的調水計劃能夠早日實現。

曾經的鹹海海軍,或許再也不會存在了

相關焦點

  • 不當調水致鹹海乾涸
    國外有不當調水引發的生態教訓,前蘇聯時期的鹹海即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鹹海曾經是全球第四大內陸湖,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前蘇聯將匯入鹹海的兩條河水截留用於棉花、水稻等農耕項目以及中亞的工業發展。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衛星圖像顯示了鹹海在2001年和2004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鹹海雖然叫海,實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鹹水湖, 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屬典型海跡湖。
  • 逐年乾涸的鹹海,湖心小島連接陸地,爆出前蘇聯的驚天秘聞
    位於中亞的鹹海,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上世紀末以來,隨著人類的開發利用,鹹海逐漸乾涸,終於在1987年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 其中南鹹海於2003年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到2014年時南鹹海大部分乾涸消失。
  • 鹹海要復活了?NASA公開4月最新衛星照:湖水有所恢復
    然而,該地區數十年的人類活動導致鹹海水位不斷下降,尤其是一系列的過度灌溉,導致用水過大,如今的鹹海已經被分割成了不同的數個小湖泊,更有預測稱,鹹海可能在2020年前完全乾涸。不過情況在2017-2018年有了一些變化,在2017年夏季,融雪和季節性降雨雖然沒有使得鹹海恢復,但是使得鹹海東南部的湖泊面積大幅增加。它在整個秋季和冬季保持其規模。
  • 中外科學家為鹹海生態修復提供聰明才智
    怎麼解決乾涸湖底每年1.5億噸的鹽塵?在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鹹海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國際研討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專家齊聚一堂,分別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進行視頻會議,為鹹海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出謀劃策。  鹹海曾是亞洲第二大內陸湖,也是中亞重要的水上運輸通道。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大規模的土地和水利開發,導致鹹海湖面水位急劇下降,瀕臨乾涸。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農業灌溉消耗了絕大部分水資源,最終導致匯入鹹海的水量急劇減少,鹹海迅速大面積乾涸。由於灌溉引水設施的落後與輸水路途的遙遠,超過30%以上的水資源被白白蒸發或滲漏掉。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圖2 棉花種植大國烏茲別克斯坦的棉田棉花產量提高的同時,鹹海卻因為少了補給快速萎縮。農業灌溉消耗了絕大部分水資源,最終導致匯入鹹海的水量急劇減少,鹹海迅速大面積乾涸。由於灌溉引水設施的落後與輸水路途的遙遠,超過30%以上的水資源被白白蒸發或滲漏掉。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農業灌溉消耗了絕大部分水資源,最終導致匯入鹹海的水量急劇減少,鹹海迅速大面積乾涸。由於灌溉引水設施的落後與輸水路途的遙遠,超過30%以上的水資源被白白蒸發或滲漏掉。1986年,鹹海萎縮枝解成南北兩部分,形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
  • 「哭泣」的鹹海來了群中國科學家
    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田長彥仍每日與團隊的成員們一起研究著一件事:鹹海的重度鹽鹼地生態建設。在田長彥的電腦畫面中,荒蕪的鹽鹼土地上,遠遠望去,生長著一小片綠色的植物。這是位於烏茲別克斯坦鹹海乾涸岸邊穆伊納克小鎮,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一個30畝實驗示範區。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鹹海快消失了,從裏海調水可以嗎
    在裏海東大約600公裡處,還有一座湖泊是鹹海,鹹海可是一座快要死亡的湖泊,面積在逐漸縮小,(上圖)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國土面積,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四海即即東海、南海、西海、北海,東、北、南三大海估計大家知道(黃海和東海、貝加爾湖、南海),那麼西海你知道指的是哪裡嗎?——鹹海。鹹海,自西漢開始進入我們中國人的視野,據記載,漢武帝攻打大宛國曾經過鹹海(即古人認為最西的地方,因此稱西海)。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
  • 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想要憑藉人力改變環境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不管人類怎樣折騰,大自然總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段反敗為勝。
  • 關注丨「哭泣」的鹹海來了群中國科學家
    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田長彥仍每日與團隊的成員們一起研究著一件事:鹹海的重度鹽鹼地生態建設。在田長彥的電腦畫面中,荒蕪的鹽鹼土地上,遠遠望去,生長著一小片綠色的植物。這是位於烏茲別克斯坦鹹海乾涸岸邊穆伊納克小鎮,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一個30畝實驗示範區。小鎮的土地屬於重度鹽鹼地,研究人員在這裡篩選耐鹽耐旱植物,為鹹海「填綠」。
  • 媒體調查: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
    今年伊始,我們被鹹海的一張衛星圖片震撼了。這個中亞曾經的綠明珠,湖面已經萎縮了90%。已經550萬年壽命的鹹海,極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就徹底消亡。  毅然決然,從7月份開始籌劃,歷時四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的記者終於踏上了鹹海——曾經的海洋,現在的沙漠。十多天的行程中,記者飽含熱淚寫下了這篇《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地球是全人類的家園,環保問題非一國一地之事。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新華網】新疆荒漠化防治技術「診治」鹹海「危機」
    【新華網】新疆荒漠化防治技術「診治」鹹海「危機」 2020-12-03 新華網 于濤 【字體 語音播報   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獲悉,新疆科研人員利用當地荒漠化防治技術,在鹹海附近建立鹽生植物苗圃
  •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 來源:澎湃新聞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正因為人們錯誤的管理和使用而瀕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