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水量減少,鹹海一分為二,北部的小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南部呈馬蹄形狀的大鹹海則流經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到了2000年,大鹹海又分裂成東西兩半。如圖像中所見,東半部分在2006年到2009年間大幅縮小。2006年其東半部長約150公裡,寬約70公裡,但此後有大約有80%的水量流失了。
預計到2020年,鹹海的整個南部水域將完全乾涸。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採取措施拯救北部水域。
由世界銀行和哈薩克斯坦政府共同實施的庫克—鹹海堤防工程,在鹹海北部和南部之間建起了一道大壩,以防止水流向南部。自2005年工程完工後,北部水平面平均升高了4米。
隨著鹹海不斷蒸發,一塊面積4萬平方公裡的乾旱鹽鹼地帶逐漸顯露,形成了鹹海卡拉庫姆沙漠。每年強沙暴將卡拉庫姆沙漠中至少15萬噸沙塵和白鹽吹送到幾百公裡開外,引發了當地居民嚴重的健康問題,同時使冬季變得更冷,夏季更熱。為了緩解這些影響,當地政府在此前的河床上種植了能夠抗旱耐鹽鹼的植被。
2007年,在哈薩克斯坦政府的擔保下,世界銀行再次發放貸款,工程第二階段開工,其中包括再建一個大壩,以力爭逆轉這一人為的環境災難。
更多閱讀》》
德國大學研究:死海瀕臨死亡 水位嚴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