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色彩豔麗似抽象畫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色彩豔麗似抽象畫 (1/1)

"← →"翻頁

坐落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正面臨著乾涸的危險。鹹海縮小,露出乾涸的白色湖床。但在衛星拍攝的照片中,鹹海乾涸的圖景卻如同一幅色彩豔麗的抽象畫。

鹹海屬於內陸鹽水湖,原為世界第四大水體。但由於前蘇聯的引水灌溉工程使鹹海的兩大主要水源阿姆河和錫爾河發生改道,因此自20世紀後半葉以來,鹹海開始快速萎縮。

鹹海萎縮給當地的漁業和商業造成了嚴重影響。湖水消退後露出的湖床土壤中含有大量鹽分,以及農業生產所帶來的汙染物,因此一旦當地颳起沙塵暴,會給民眾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脅。

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

  點擊進入中新網國際頻道

衛星拍攝鹹海面積縮減圖:色彩豔麗似抽象畫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   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   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
  • 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誰在榨乾鹹海?
    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圖1 曾經的鹹海碧浪清波,魚鳥成群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圖】關注鹹海百年生態變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兩河沿岸地區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和水稻,導致灌溉用水遠遠大於補充水量,使得鹹海水量持續縮減。近年來,中亞國家致力於改善鹹海生態環境。目前,鹹海北部水域狀況出現可喜變化,當地捕魚業已恢復,捕撈的鮮魚甚至出口到烏克蘭。國際社會也正積極協助中亞國家改善鹹海生態狀況。
  •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9月24日發布的一組衛星圖片顯示了幾十年來鹹海驚人的變化。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網站的消息,在50年以前,鹹海總面積為6.6萬平方公裡,這幾乎相當於一個斯裡蘭卡的國土面積。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衛星圖像顯示了鹹海在2001年和2004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
  • 面積高達6.8萬平方公裡的鹹海,是怎樣被一步步榨乾的?
    那時的鹹海浩瀚廣闊生機勃勃,頂峰時有四萬人從事漁業生產,佔全蘇總捕撈量1/6。當蘇維埃建立伊始遭遇糧食危機時,漁民們還援助了14車皮的魚。然而,如今的鹹海已是支離破碎,大片湖床裸露在空氣中,整個有水區域只剩17000平方公裡,比原來縮減75%。是什麼原因,讓鹹海落魄到這種悽慘境地?
  • 衛星圖片揭示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形成
    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的形成。
  • 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自然因素還是人為造成?逐漸消失的鹹海
    鹹海,曾經有著將近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而且鹹海所處的位置是在地球上的極端大陸性氣候地區,因為長久以來不停地受到當地周期性乾旱的影響,面積上來說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縮減。當人類踏足這裡的時候,鹹海的面積在短短的半個世紀縮小90%的面積?自然因素還是人為造成?逐漸消失的鹹海!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湖泊  鹹海乾涸致使當地一些靠湖為生的漁民破產,而鹹海地區不斷形成的沙塵暴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藝術家將浩瀚宇宙畫入一幅圖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4日報導,近日,藝術家巴勃羅•卡洛斯完成了一幅奇特的作品:他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開發布的資料圖片,將整個宇宙收入到一幅圖中,畫面色彩豔麗,引人遐思。藝術家巴勃羅•卡洛斯使用對數地圖和衛星圖像將浩瀚的宇宙畫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圖像,圖上可見以太陽係為中心,周圍是恆星、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英仙臂、銀河系、仙女座星系和臨近星系環繞,色彩斑斕,堪稱完美。據稱,畫作設計是基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望遠鏡和衛星圖片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所拍攝的對數圖結合創作出來的。巴勃羅稱,他將把該幅作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的家人。
  • 鹹海真的會消失嗎?(上)
    這個地處中亞的大型湖泊被作為一個典型的當代人為生態災難進行講述:自20世紀中葉開始,由於人類對注入其中的阿姆河、錫爾河過度取水(主要是供給棉花種植業)以及無節制的漁業捕撈,鹹海的面積大幅萎縮,在2000年左右時面積已經只有1960年代的十分之一。當時有專家預測,這個面積曾達到6.5萬平方公裡的湖泊預計會在2035年,最早可能在2020年就全面枯竭。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鹹海地區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性乾旱氣候影響,湖水水位變化較大。主要靠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一南一北分別注入補充水源。鹹海的「死亡」之路早期的鹹海,面積6.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半個英格蘭大。20世紀60年代初,鹹海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當時世界第四大湖。
  • 蘇聯人留下的生態悲劇:鐵打的大壩,50年被榨乾的鹹海
    可是,看著鹹海的樣子,我們無法稱讚一句這是偉大的成功,因為這只是一場不幸的生態悲劇。他們從阿姆河引流,灌滿了棉田。阿姆是當地對河神的稱呼,也許這是一位真如「阿姆」般偉大的神,為了棉花的茁壯成長,不惜自身的乾枯。看著乾涸的河道上殘留的水,總讓人聯想到地上沒被拖幹的血漬。阿姆河漸漸死去,鹹海也日漸衰退。存在了550萬年的鹹海,卻在不過五十年的時間裡即將消失。
  • 壯麗地球衛星照如絢爛抽象畫:揭示環境問題
    這些照片色彩絢爛,圖案抽象,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繪畫作品。2010年「深水地平線」號鑽井平臺爆炸後幾個月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紅色為植被,白色和藍色為水,亮度更高的白色區域是浮油。在著作《從太空看地球》中,巴黎環保行動主義者雅恩-阿瑟斯-伯特蘭收錄了大量地球衛星照片,展示地球壯麗景象的同時揭示人類面臨的環境和社會挑戰。
  • 深秋時節一串紅,舒展豔麗似燈籠
    一串紅一串紅文/得龍深秋時節一串紅,舒展豔麗似燈籠一串紅似炮竹喜慶吉祥,似燈籠微風中搖曳。秋高氣爽之際,花朵繁密,色彩豔麗美觀。
  • 鹹海面積萎縮的原因是什麼?錫爾河和阿姆河的水去哪了
    與我國為鄰的中亞也有兩條內陸河,而且這兩條內陸河都匯入中亞曾經的最大鹹水湖——鹹海(不包括裏海)。這兩條內陸河,南邊的是阿姆河,北邊的是錫爾河。我國西部有個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其北部有個小城託克馬克(碎葉城),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吉爾吉斯斯坦是個高山國,尤其是東部與我國接壤的地方,是天山山脈的冰川地帶。
  • 《豔麗嬌媚的紅色楓葉》一枝花-協助拍攝
    豔麗嬌媚的紅色楓葉【第4幅圖】此作品由甘肅攝影愛好者項先生在著名的太原地區拍攝豔麗嬌媚的紅色楓葉【第5幅圖】此作品由汕頭攝影愛好者奚先生在著名的肇慶地區拍攝豔麗嬌媚的紅色楓葉【第6幅圖】此作品由河南攝影愛好者夔先生在著名的佛山地區拍攝
  • 色彩與線條,帶你來一場浙大奇幻之旅!
    也正是基於此,她將課程作業主題設置為「浙大印象」,要求同學們先前往浙大各校區拍攝一幅具有美感的照片,將拍攝圖片在電腦上重新繪製成由點、線、面等基本視覺元素構成的黑白稿後,再對黑白稿進行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互補色等不同類型的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