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NASA衛星圖片: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石毅 綜合報導 2014-10-02 13:24
-
NASA衛星圖片顯示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完全消失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從衛星圖片中發現鹹海近年來首次完全乾涸,周遭環境令人堪憂。 據美國國家宇航局Terra衛星拍攝的一系列衛星圖片顯示,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部的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已完全消失。鹹海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匯集而成,它的消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幾乎消失的鹹海鹹海是位於中亞地區的內陸湖、鹹水湖。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湖水來自於阿姆河和錫爾河,湖泊屬於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共有。鹹海海拔53米,湖面最大時南北長435千米,東西長290千米,面積達到68000平方千米,曾是中亞第一大湖,曾經這裡有發達的漁業,從業人員超過四萬人,捕魚量達到蘇聯捕魚量的六分之一。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鹹海面積迅速減小了呢?
-
衛星下,存在550萬年的全球第四大湖即將消亡?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2021-01-01 18:14:22 來源: 豫之所見 舉報 地球其實一直都在發生變化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曾是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鹹海面積6.8萬平方公裡),水源補充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據考察,鹹海誕生於「上新世」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可在今天,鹹海的面積已經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
-
世界昔日第四大湖鹹海將消亡 美麗湖成傳說(組圖)
鹹海的衛星圖,黑色線條畫出的是1960年鹹海的範圍。 過度取水截斷徑流來源 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將消亡 近日,一組讓人頗感驚訝的風光照片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位於前蘇聯境內的鹹海的有些部分已經幹得見底了,曾經沉入其中影兒都找不見的漁船現在躺在乾乾的「海底」享受陽光。而衛星圖片顯示,鹹海的面積正在迅速萎縮,目測就可以感覺到它將會很快消亡。鹹海為什麼會迅速萎縮?
-
過去30年地球表面變化的真相,看過的人都沉默了
其實每一天,地球的表面都在發生著各種變化。植被的變化,冰川,河流的變遷……只是這樣的變化太小,身在其中的我們,都很難有直觀的感受。從1972年開始,美國的地球資源衛星計劃就在每年不停歇的拍下地球表面的照片,為科學研究提供各種影像數據。 這些衛星拍下地球的各個角落,平均每兩周更新一次。 谷歌地球的工程師用他們的技術,把這些衛星從1984年開始的照片,拼接成全球的分布圖。 一年一張,用延時技術整合在一起。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鹹海是怎麼消失的?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位置,雖有海之稱,但鹹海卻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被列為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表明,鹹海誕生於「上新世」(700萬~250萬年前)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驚嘆】谷歌地圖帶你一秒內看地球32年的變化
其實每一天,地球的表面都在發生著各種變化…植被的變化,冰川,河流的變遷…只是這樣的變化太小…
-
面臨消失的鄱陽湖,衛星遙感如何逆轉?
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歷經滄桑變化的鄱陽湖如今正面臨巨大危機:乾涸、枯水期提前、持續時間延長已成為常態;水土流失,水資源枯竭、自然災害頻發;高灘圩田,圍湖造田、面積萎縮,生態破壞令人堪憂;鄱陽湖正面臨消失?然而,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給久病未愈的鄱陽湖帶來了一線生機.....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興起。
-
《時代》公布地球表面組圖 呈現28年地球變化
,仿佛帶我們進入時光機器,回顧28年地球的變化。 這組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以下簡稱「美國航天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從谷歌地圖存證文件中收集,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向我們展示了從1984年至2012年的地球表面的驚人變化,其中包括全球城鎮擴張、熱帶雨林惡化以及冰川融化等等,讓人不禁感嘆:短短28年,地球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1972年,美國航天局啟動地球資源探測衛星項目,並發射第一臺探測衛星。
-
地球衛星夜景圖暗藏歡樂與悲傷,印度似乎正在變成地球主要角色!
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衛星在夜間拍攝了地球上的燈光及海洋中船舶發出的光芒,合成為一幅幅地球夜景圖。和白天照片不同的是,地球夜景圖展示的完全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通過對比前後數年不同的夜景,我們可以發現隱藏在地球夜景燈光下的歡樂與悲傷。
-
如果地球突然消失,太陽系會發生什麼變化?
地球相對於太陽,其質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還是拿扣子來打比方:一粒扣子的重量大約是0.5克,假設人的體重是100斤,那麼扣子大約是人的質量的0.001%。(太陽與行星體積比較圖)由此可見,如果失去地球,對太陽本身的平衡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太陽的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即便是木星和土星這樣的巨無霸,它們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像身上的小飾品,它們環繞太陽公轉不會對太陽本身的平衡造成明顯影響。
-
過去30年地球表面的變遷...很真實,也很可怕
植被的變化,冰川,河流的變遷.... 只是這樣的變化太小... 身在其中的我們,都很難有直觀的感受......從1972年開始,美國的地球資源衛星計劃就在每年不停歇的拍下地球表面的照片... 為科學研究提供各種影像數據。 這些衛星拍下地球的各個角落,平均每兩周更新一次。
-
廣西百畝良田一夜變大湖,巨響之後湖水又神秘消失!
400畝大,來去匆匆,它今天還在,或許明天就會消失,有點像玄幻小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位72歲的村民藍奇德說,1997年的夏天,有一天,下了整晚的暴雨,暴雨過後,村裡後面山谷裡的水自然就猛漲了起來,很快,原來還是一片窪地的噸湖積水就深達20多米,一直不見消退,幾天下來大湖的水面達到了400畝,呈現出一派「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山湖」。
-
2020年的一切不順都是地球在自救?多顆衛星發現,地球正發生變化
地球是一個生命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在很多人看來,地球只是個提供生命生存的場所,它本身是沒有生命的。但是近日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衛星拍攝到了衛星呼吸的現象。而且有科學家通過考證證實了證實了地球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這讓很多人開始質疑,地球到底是不是一個生命體呢?
-
5億年前的地球,磁場幾乎全消失了,科學家:因禍得福
5億年前的地球,磁場幾乎全消失了,科學家:因禍得福文/圓非日月大家好,歡迎你們閱讀我的文章,很多人對於億萬年前的世界都不是很了解,在很多人眼中,億萬年前的世界就是恐龍世界,其實不然,地球磁場幾乎全消失了,要知道磁場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真的是十分重要,因為磁場的存在,地球及其各個時期的居民才能免受有害輻射和太陽風的影響,當磁場消失時,其後果可想而知。
-
NASA高清衛星圖:颶風過後美國夏威夷附近小島消失
在汪洋大海之中,一個島嶼突然就從地圖上消失的情況並不常見,但這就是2018年10月發生的事情——在北太平洋有記錄的最激烈的颶風之一之後,一個偏遠但生態上重要的島嶼在太平洋上就這樣消失了。2018年10月3日,颶風瓦拉卡(Walaka)掠過夏威夷群島附近,它襲擊了這片海域中的一個群島,位於檀香山西北約900公裡處,被稱為Papahānaumokuākea海洋國家紀念碑。來自颶風Walaka的強烈海浪席捲了這片群島,其中一個小島幾乎完全被海洋吞噬。
-
地球呼吸:動態圖揭示地球植被一年中的變化
and Research,STAR)近期發布的圖像,數據可視化愛好者納迪爾·布雷默(Nadieh Bremer)製作了一張令人震撼的動態圖,向我們揭示了地球植被在2016年的變化情況。數據可視化愛好者納迪爾·布雷默(Nadieh Bremer)製作了一張令人震撼的動態圖,向我們揭示了地球植被在2016年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