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綠孔雀數量不足百隻 10年內或將消失(圖)

2020-11-25 鳳凰山東站

保護

找到野生綠孔雀為其建立人工棲息地

劉越強說,如果要恢復雲南綠孔雀的野外種群數量,首先要找到雲南現存的野生綠孔雀,對它們加以保護,使它們在數量上得以恢復。在此基礎上,再考慮選擇合適的以及足夠大的棲息地,對綠孔雀進行人工種群擴散,使它們能夠自然繁衍。

在劉越強已發表的論文中提到:鑑於目前保護區人為幹擾嚴重,建議該自然保護區在有綠孔雀棲息的河谷建立「綠孔雀人工群體恢復小區」,對綠孔雀開展人工群體恢復工作。遷出恢復小區裡面的村民,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禁止進行薪炭砍伐、採集菌類等,以此避免偷獵盜獵、牛羊及人為幹擾。在恢復小區內建立投食點,定點投放食物;種植綠孔雀喜愛的植物食物,增加綠孔雀的食物來源;定期巡護恢復小區,及時發現受傷、生病孔雀,進行隔離治療等。

高陞也說,對於目前雲南綠孔雀的保護,首先要擴大種群數量,再進行野化,使這種鳥類在雲南乃至中國得以延續。可參考1981年,在陝西洋縣重新發現7隻野生朱䴉後,進行種群繁育並野化,最終擴大種群至一定數量緩解瀕危狀況。

自然保護區過度放牧,生存環境遭破壞

孔雀是體型最大的雉科鳥類,加之它們漂亮的羽毛,很容易成為被捕獵對象。

雖然綠孔雀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嚴禁捕捉獵殺,但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偷獵仍是很難控制的違法活動。另外,綠孔雀還有一個英文名——「Peafowl」(吃豌豆的雞),這一名稱也能概況它的一大習性。一些棲息在耕地附近的綠孔雀,經常結群去耕地覓食,對農作物造成破壞,農民為保護自己的莊稼,播種前會用農藥浸泡種子,這種做法常常讓整群綠孔雀遭到「滅門之災」。

劉越強說,經過兩個半月的尋覓調查,發現野生綠孔雀數量銳減的威脅因素眾多,綠孔雀的生存環境日漸萎縮,是難覓它們蹤跡的一大原因。農民將牛羊散放在一些生活著綠孔雀的山林中,傍晚才將牛羊趕回,期間大聲吆喝牛羊,經常有牛羊走失,需要漫山遍野四處尋找……

這些行為對綠孔雀造成了很大的驚擾。眾多的牛羊被散放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裡,對綠孔雀的生存環境與食物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及破壞。此外,由於過度放牧牛羊,使得綠孔雀的棲息場所林下植被缺乏。同時,盜獵等也會對這種鳥類帶來很大的影響。

習性

膽小、兇猛,有人靠近就躲到很遠的地方

雲南野生動物園的某個獨立區域裡,生活著10雌、5雄一共15隻綠孔雀,因為綠孔雀的珍貴,加之它們又太膽小,因此被飼養在不對外開放的區域裡。據了解,這幾隻綠孔雀是前幾年森林公安解救或市民送到野生動物園的,這些綠孔雀們到底來自何方、年齡大小、血統如何,已無從查證。因為生活習性等方面的不同,這幾隻綠孔雀和園裡的藍孔雀分別飼養在不同區域。

園裡的一位飼養員說,綠孔雀野性較強,因此展示出非常膽小卻又非常兇猛的習性。在飼養的區域裡聽見任何聲音,雄孔雀都會鳴叫,這是它們在野外狀態下向同伴報警,同時警告敵人的做法。

即使飼養多年,每天飼養員進到籠舍裡投食,它們都會躲到籠舍的另一個角落裡。同時,雄性綠孔雀又非常兇猛,「曾有一個飼養員在不了解綠孔雀的習性時,就因為投食時距離太近,被綠孔雀啄傷了手臂,到現在還留著一條疤痕。」

在飼養綠孔雀的其中一個鳥舍裡,一隻雄性綠孔雀正帶著7隻雌性綠孔雀漫步,見到陌生人來到,綠孔雀不停在距離來人最遠的鳥舍裡快速踱步,尤其是雄性綠孔雀,不停扑打翅膀,準備騰飛逃跑。相比之下,藍孔雀則要大膽得多,人類可以近距離接觸它們。「綠孔雀總是高昂著頭,這一點看起來比藍孔雀要高貴不少。」飼養員說。

5月進入繁殖期產蛋量、孵化率低

5、6月正好是綠孔雀的發情期,每天上午8時許,雄性綠孔雀就跳出巢穴開始鳴叫,大聲鳴叫五六聲後,就「開屏」以吸引雌孔雀的注意。雄性綠孔雀的尾羽展開有2米左右,在陽光下呈現出閃耀的金黃色和古銅色。在開屏的同時,綠孔雀還抖動尾羽,相互摩擦的尾羽會傳出「沙沙」聲,以此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到了傍晚,雄孔雀還會再鳴叫一次,不過不再開屏。繁殖期過後,雄鳥的尾羽會逐漸脫落,大約11月開始,又生長出新的尾羽,1、2月份時,是孔雀尾羽最豐滿的時期。

2008年,雲南野生動物園在人工孵化28天後,成功孵化了3隻綠孔雀「寶寶」。2013年,這一雄兩雌三隻綠孔雀,被送到了西雙版納某鄉的森林裡。野化訓練對於種群恢復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目前這三隻綠孔雀已經能自行覓食,它們與共同放養的藍孔雀互不幹擾。綠孔雀喜歡生活在樹林下方的河谷地帶,而藍孔雀則喜歡生活在開闊的地帶。

綠孔雀從產蛋量和孵化率兩方面都大大弱於藍孔雀。藍孔雀雌鳥一年產蛋量大約在40枚左右,人工狀態下孵化率約80%,而綠孔雀雌鳥的產蛋量只有20枚左右,而即使在人工孵化狀態下,一年一窩綠孔雀卵最多也只能孵化出2、3隻小孔雀,因為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孵化出來的小孔雀不一定能成活。

(註:因涉及對野生綠孔雀的保護,文中隱去了野生綠孔雀生活區域的地址、棲息環境等信息。)

科普小知識

綠孔雀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專業書籍裡描述的綠孔雀:綠孔雀(Pavo muticus)屬雞形目,雉科,孔雀屬。《世界珍稀瀕危鳥類紅皮書》及《2007 IUCN Red List Category》都把這種鳥類列為易危種,在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被列入附錄Ⅱ,禁止貿易。《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綠孔雀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根據IUCN物種資料,綠孔雀共有三個亞種,P. m. spicifer亞種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緬甸西北部,幾乎絕跡;P. m. imperator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和泰國;P. m. muticus僅棲息在爪哇島,但野外存在數量不足1000隻。我國分布的綠孔雀為imperator亞種,目前數量稀少,僅分布在雲南一些人跡罕至的河谷沿岸,與國外的其他綠孔雀亞種相比,有著細微的差別。

亞洲分布有兩種孔雀——藍孔雀和綠孔雀;藍孔雀還有兩個突變形態:白孔雀和黑孔雀。藍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裡蘭卡,我國的各大動物園能見到的孔雀,幾乎都是藍孔雀或其變異的白孔雀,並非是雲南省僅有分布的綠孔雀。

野生孔雀有藍孔雀、綠孔雀、剛果孔雀(新發現,數量少,科學家對此還不太了解)三種。綠孔雀現存數量較多的地區有雲南省瑞麗縣、隴川縣、昌寧縣、永德縣、新平縣、普洱縣、墨江縣、景東縣、楚雄市、雙柏縣、南華縣。由於賴以生存的次生落葉季雨林和常綠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壞,綠孔雀的分布區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縮,其中在雲南的分布區已縮小到只有17—32個縣,數量僅有數百隻,而在西藏東南部的數量尚不足100隻,亟待加強保護工作。

馬麗婭(雲南信息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隻!
    歷史上曾廣泛分布在四川、雲南、兩廣兩湖等地區,而現在僅分布在雲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EN)。根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境內綠孔雀數量不足300隻,狀態岌岌可危。孔雀屬裡只有兩個物種,一個是綠孔雀,一個是藍孔雀;而那些白孔雀和黑孔雀屬於藍孔雀的基因變異,暫時還沒有歸屬。
  • 全國不足500隻的"百鳥之王"綠孔雀,逼停雲南最大的水電項目
    故事的主角是被譽為百鳥之王的綠孔雀,那麼為了保護自然,人們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這個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坎坷呢?他是一名業餘的鳥類愛好者,常年潛伏在熱帶雨林中觀察稀缺鳥類,同時致力於保護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2013年他再次潛入雲南熱帶雨林中,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生活中的常態,當顧伯健來到了林中,他發現了一種稀有的鳥類,這種鳥類叫做綠孔雀。古有鳳凰代表著吉祥,但現實生活中的鳳凰並不存在,而與鳳凰長相最相近的便是孔雀,孔雀開屏同樣寓意著財源滾滾與祥瑞。
  • 全國不足500隻的「百鳥之王」綠孔雀,逼停雲南最大的水電項目
    前些年人們總是無休止的利用自然,以經濟和個人利益為先。但隨著格局的進一步擴大,大家也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只有永久的對自然存著一份敬畏之心,存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能夠讓世界更加美好。本期為大家帶來的,便是一個人類發展為自然環境讓道的典型。故事的主角是被譽為百鳥之王的綠孔雀,那麼為了保護自然,人們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這個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坎坷呢?
  • 綠孔雀
    研究結果顯示,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綠孔雀數量約為800~1100隻,但近年來人類活動影響加劇,綠孔雀棲息地斑塊化日趨嚴重,種群數量急劇減少。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現存野生綠孔雀種群數量約僅有235~280隻,考慮到綠孔雀可能存在未調查區域等因素,估計中國綠孔雀種群數量不足 500 只。2012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綠孔雀由易危(VU) 提升至瀕危(EN)等級。
  • 來欣賞下絕美的綠孔雀:中國還不到300隻
    2018年8月,「綠孔雀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件由水電站淹沒區與綠孔雀棲息地重疊而引發的案件,牽動著許多環保人士的心,也使瀕臨滅絕的綠孔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綠孔雀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百鳥之王」。它與近年來被大量引入國內的藍孔雀有何區別?想要保護綠孔雀,我們不妨先從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做起。
  • 百鳥之王綠孔雀,翠綠的羽毛,雍容華貴的外表,靜靜地立在籠子內
    綠孔雀(學名:Pavo muticus)大型雞類,體長180~230釐米。雄鳥體羽為翠藍綠色,頭頂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綠色而具紫銅色光澤。體後拖著長達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澤絢麗的眼狀斑,形成華麗的尾屏,極為醒目。
  • 藍孔雀、綠孔雀,如此不同
    雌性綠孔雀 雄性綠孔雀    在雲南省野生動物園的孔雀園裡,生活著369隻藍孔雀。它們或低空盤旋,或踱步覓食,或開屏求偶,場面熱鬧而有序。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問正帶著孩子參觀的杜媽媽:「您知道嗎?除了藍孔雀,咱們國家還有綠孔雀。」
  • 被「綠孔雀」逼停的玉溪38億元項目!
    小江河對岸雙柏縣的大幅告示牌上,寫著「您已進入恐龍河保護區……禁止違法捕獵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表明這裡屬於玉溪與楚雄兩市州的交界地帶。該案一審判決書載明,綠孔雀主要活動在恐龍河自然保護區低海拔區域,數量50-70隻。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7萬千瓦,蓄水水位675米。
  • 聽張浩輝聊「回歸綠孔雀文化」
    A:反觀在中國野外的綠孔雀,絕大部分都在雲南,上世紀中期在雲南仍然分布甚廣,有二十多個縣市有紀錄,而且數量在一千隻以上,可說十分普遍、易見。雲南漢族及少數民族多有從事打獵的,政府亦未能完全禁止打獵,結果是常有綠孔雀被抓、綠孔雀蛋被撿的情況;另一方面,人口增長、開發雲南的活動也給綠孔雀造成極大壓力,很多農民被分派到生態良好的山坡地生活,開發農業會展生與綠孔雀的矛盾,當農民的農作物被綠孔雀吃掉後,一般農民的選擇是投毒、把整群綠孔雀毒死,這種情況維持多年,直至大概上世紀末左右,綠孔雀數量已大幅減少;另一種對綠孔雀的禍害來自大企業,雲南的水電資源十分充足
  • 探訪綠孔雀「最後一片完整棲息地」
    本報記者完顏文豪攝8月19日,這起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雲南綠孔雀棲息地保護案,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場歷時3年多的拉鋸戰,即將迎來終審判決結果。小江河對岸雙柏縣的大幅告示牌上,寫著「您已進入恐龍河保護區……禁止違法捕獵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表明這裡屬於玉溪與楚雄兩市州的交界地帶。該案一審判決書載明,綠孔雀主要活動在恐龍河自然保護區低海拔區域,數量50-70隻。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7萬千瓦,蓄水水位675米。
  • 藍孔雀和綠孔雀的區別:一個種群龐大,一個面臨消失危險
    藍孔雀和綠孔雀的區別:一個種群龐大,一個面臨消失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寵小萌萌,「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是我們小時候就讀過的詩句,大家對其中的孔雀都很好奇。但是古詩中的孔雀,並不是我們常見的藍孔雀,而是我國的一個傳統品種,綠孔雀。
  • 綠孔雀VS水電站: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在哪?
    本報記者完顏文豪攝8月19日,這起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雲南綠孔雀棲息地保護案,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場歷時3年多的拉鋸戰,即將迎來終審判決結果。小江河對岸雙柏縣的大幅告示牌上,寫著「您已進入恐龍河保護區……禁止違法捕獵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表明這裡屬於玉溪與楚雄兩市州的交界地帶。該案一審判決書載明,綠孔雀主要活動在恐龍河自然保護區低海拔區域,數量50-70隻。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7萬千瓦,蓄水水位675米。
  • 那是你沒見過綠孔雀
    綠孔雀和藍孔雀有什麼區別?2018年8月,「綠孔雀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件由水電站淹沒區與綠孔雀棲息地重疊而引發的案件,牽動著許多環保人士的心,也使瀕臨滅絕的綠孔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綠孔雀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百鳥之王」。它與近年來被大量引入國內的藍孔雀有何區別?想要保護綠孔雀,我們不妨先從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做起。
  • 雲南紅河谷有種最漂亮的鳥,求偶時一天開屏20次,餓急了會捕食蛇
    孔雀在中國被認為是百鳥之王,而綠孔雀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譽為高貴和聖潔之物。你也許不知道,不管是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還是明清三品文官官袍上的圖案,以及清代官帽上的孔雀翎,都源自於綠孔雀。作為中國唯一的原生孔雀,綠孔雀目前在中國非常稀有,主要生活在雲南紅河季雨林乾熱河谷。據估計,目前全世界僅有約1.5-3萬隻,中國的數量不到500隻,比20年前基本上少了一半。
  • 中國本土大鳥竟是百鳥之王還是鳳凰原型?如今瀕臨滅絕發求救信號
    而作為婦孺皆知的高顏值鳥之一,許多藝術品也將雍容華貴的孔雀作為主角。著名的有明代畫家呂紀所作的《杏花孔雀圖》。儘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孔雀,但是如果要入要問:「生活在亞洲的孔雀有幾種?」大概沒幾個人能說的出來。現在這裡告訴你:有兩種——綠孔雀和藍孔雀。人們最常見的,在動物園、一些大型景區見到的每次開屏都能引起一片驚呼聲的孔雀,這種從頭頸到胸部都是藍色的,這是藍孔雀。
  • 公益訴訟為野生動物保護撐腰:雲南綠孔雀案二審維持原判,要求被訴...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文梅 見習記者 陳柯宇 北京報導在雲南綠汁江河谷,有著翠藍綠色羽毛的綠孔雀在輕快地踱步。在這片平靜背後,一場險些危及綠孔雀棲息地的風波按下暫停鍵。2020年12月31日,長達三年的「雲南綠孔雀案」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判:維持原判。
  • 越鳥青春55℃青年科普見面會在京舉辦 呼籲保護瀕危綠孔雀
    綠孔雀,這種美麗的鳥兒被譽為「鳳凰原型」,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唯一一種原生孔雀,它們曾遍布中國長江以南地區,但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綠孔雀的數量正在持續減少,已至瀕危地步。全世界有超過1000000隻孔雀,但中國野生綠孔雀的數量,已不足500隻。
  •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2008年10月30日 0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昆明十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保旭)記者今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隨著各項保護措施的出臺以及當地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增強,當地野生亞洲象數量回升到兩百五十頭。
  • 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的背後
    小江河對岸雙柏縣的大幅告示牌上,寫著「您已進入恐龍河保護區……禁止違法捕獵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表明這裡屬於玉溪與楚雄兩市州的交界地帶。  該案一審判決書載明,綠孔雀主要活動在恐龍河自然保護區低海拔區域,數量50-70隻。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7萬千瓦,蓄水水位675米。
  • 綠孔雀請了解
    然而現在的人們也常常將綠孔雀簡稱為孔雀,並且認為孔雀數量很多,是在動物園景區內最常見的動物,甚至連一些度假山莊都能看到。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三種雉類叫孔雀:剛果孔雀、藍孔雀、綠孔雀,這三種孔雀中,僅綠孔雀在中國有野外分布,是我國的原生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