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張浩輝聊「回歸綠孔雀文化」

2021-01-17 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

「綠孔雀文化」是個什麼概念?

其實我和你一樣也感到陌生。

或許我們可以先從一些古代器物和書畫,

來了解下中國古代人對孔雀是有著多麼執著的愛……


(以下這組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清 玉孔雀銜花飾 


明 青花孔雀紋大罐 


清 粉彩孔雀牡丹紋湯盆 


明 琺花鏤空孔雀花卉紋繡墩 


宋 《紅梅孔雀圖》


接著我們看一組明代的器物

(以下這組圖片來自中國嘉德官網)

明 德化窯青花孔雀牡丹八卦紋獸足爐


明 龍泉貼花印孔雀紋扁瓶


明 青花孔雀紋大口梅瓶  


明崇禎 青花孔雀牡丹圖筆筒


明空白期 青花孔雀牡丹紋大盤


明萬曆 青花孔雀花卉紋大盤


明早期 青花孔雀梅瓶


古人所塑造、所畫的孔雀,基本可以說是以綠孔雀為原型的,於是接下來就引申出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問題。


美國女作家弗蘭納裡•奧康納曾經在她的散文書信集《生存的習慣》中用一篇近萬字的文章——「鳥中之王」來描寫她所餵養的孔雀。「當它的尾巴展開,它能激發起廣泛的感情,但我還是能聽見笑聲……那時,在它身體周圍的綠青銅色的拱形中,就會出現一個由眾多光輪閃耀的太陽組成的銀河系。這樣的時刻大多數人都是沉默的……『阿門!阿門!』當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個黑人老婦曾經叫了起來,我聽到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發出這樣的感嘆,顯示出人類的語言多麼無力」。

奧康納描寫事物是精準的,在這篇文章中,孔雀的高傲與個性、吵鬧與破壞力,以及不同人群看待孔雀的態度和反應,都得到了克制而富有內涵的描畫,我們閉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一個有著四十隻孔雀(從最初的六隻迅速發展而來)的農莊與來往這裡的各色人物之間的故事。

而我則憑藉著文中的一句話判斷出奧康納女士養的是藍孔雀——這種如今仍然遍布世界很多地方、種群命運暫時完全無需擔憂的孔雀:「我和母親到達車站的時候,板條箱放在月臺上,從它的一端伸出一條高貴的藍色長脖子和一個有冠的腦袋。每隻眼睛上下各有一道白線,給探尋的腦袋以一種機警而沉著的表情。」

藍色的脖子、眼睛上下的白線,這足以與我們需要關注的綠孔雀進行區分,綠孔雀的脖子是綠色的,脖頸上的羽毛排列樣式呈魚鱗狀,臉上不是白色,而是黃色。

通過居住在美國南方喬治亞州的奧康納女士養孔雀的故事我們還能得到一個符合於藍孔雀的描述:比較適應人工飼養、繁殖較快。這種在歷史上被廣泛引入世界各地、受到人們追捧的藍孔雀,原產地在南亞大陸的印度半島(包括斯裡蘭卡)。

由於藍孔雀的廣泛飼養,導致普通人、尤其是中國人的雙眼被蒙蔽了——大家都不知道中國古代文化中所推崇的鳥中之王綠孔雀被掩蓋和淡忘了,它們在現實中的命運也走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張浩輝先生對綠孔雀保護非常關注,多次催促我做一篇相關的報導,我對他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採訪,雖然聽他說普通話很費勁,但還是好歹把採訪整理出來了。


Q:為什麼覺得藍孔雀入侵中國了?

A:綠孔雀羽毛特別美麗,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政府一般不會批准人工飼養,但很多動物園及旅遊景點很希望飼養孔雀供遊人觀賞,商人也很希望有大量及固定的孔雀來源以製作標本出售,而孔雀羽毛也是很受歡迎的商品,藍孔雀不是中國的鳥種,不受保護,政府沒有反對人工飼養藍孔雀,也沒有反對商人出售藍孔雀標本或羽毛,結果是這幾十年間,全國的動物園、旅遊景點及商鋪出現的都是藍孔雀,全國人民知道的孔雀就只有藍孔雀,文化界、藝術界也是這樣,推出的孔雀文化藝術作品,都是以藍孔雀為創作藍本,當大量這種作品長期展示在全國人民面前,更加讓人們誤以為藍孔雀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孔雀。


Q:藍綠孔雀的分別,人們主要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區分?

A:藍孔雀和綠孔雀雄鳥外觀雖然相似,但明顯的分別有三:a頸部顏色:藍孔雀頸部藍色,沒有鱗狀斑,綠孔雀頸部綠色,有鱗狀斑;b頭冠形狀:藍孔雀頭冠羽毛張開,尖端成圓珠狀,綠孔雀頭冠羽毛成一束,尖端沒有圓珠狀;c翅膀顏色:藍孔雀翅膀布滿黑白細橫斑,綠孔雀翅膀藍色,沒有橫斑。


Q:那您認為中國綠孔雀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A:反觀在中國野外的綠孔雀,絕大部分都在雲南,上世紀中期在雲南仍然分布甚廣,有二十多個縣市有紀錄,而且數量在一千隻以上,可說十分普遍、易見。雲南漢族及少數民族多有從事打獵的,政府亦未能完全禁止打獵,結果是常有綠孔雀被抓、綠孔雀蛋被撿的情況;另一方面,人口增長、開發雲南的活動也給綠孔雀造成極大壓力,很多農民被分派到生態良好的山坡地生活,開發農業會展生與綠孔雀的矛盾,當農民的農作物被綠孔雀吃掉後,一般農民的選擇是投毒、把整群綠孔雀毒死,這種情況維持多年,直至大概上世紀末左右,綠孔雀數量已大幅減少;另一種對綠孔雀的禍害來自大企業,雲南的水電資源十分充足,只要開採一些就已有能力對外省供電,這種可再生能源可說是跟上了世界潮流。自雲南水電歷史以來,反對開發的聲音幾乎沒有,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問,不知不覺雲南已多了很多座大型水電站,很多大型水電站的設計是建一道高高的堤壩把江水攔住,這樣就會淹掉長長的天然河道,這樣看來沒多大破壞,但很多例子說明這種大型水電站的建設跟當地綠孔雀們的消失有明顯的關係;時至今日,雲南綠孔雀數目估計不超過五百,數目下降的速度十分驚人,若這趨勢不變,可能不到二十年內野生綠孔雀就會基本上從雲南絕跡。


Q:回歸綠孔雀文化,這是您的一個說法,它具體指的是?

A:我們就是想保護綠孔雀的一群志願者,不希望綠孔雀在雲南或整個中國絕跡,我們想到文化界和藝術界可以為這事作出貢獻,只要文化界和藝術界能正確地多創造一些極高水平的綠孔雀文化藝術作品,就能使更多人欣賞到綠孔雀之美,進一步了解到綠孔雀遇上的困境,之後就能夠在社會上產生足夠的支持去保護國內的綠孔雀。

把藍孔雀作納入孔雀文化藝術作品之中,這行為反映了文化藝術工作者對中國孔雀文化的誤解,雖然可以說是無心之過,但明顯是不夠嚴謹,沒有把中國的孔雀文化掌握到位,很可能淪為笑柄話題,給國人丟臉,大家不可不小心。我想講一些中國的綠孔雀文化被藍孔雀汙染的例子。

第一個是南京孔雀雕像。南京是中國的名城,歷史文化背景極深厚,宣傳孔雀文化,本是十分合適,南京市中心區一個著名商業區就擺放了一個超大型、用七彩花卉砌成的孔雀雕像,看來設計精良、十分大氣,唯一缺點是用了藍孔雀作藍本,其實看來只要稍加更改便可以使之變成綠孔雀雕像。

第二個是帶有孔雀形象的商品。市面上有不少這種商品,包括大米和中秋月餅,幾乎全部都是用藍孔雀照片或圖案。

第三個例子是工藝美術作品。這方面包括中國畫家的作品,也有陶瓷工藝美術作品,包括近年家居裝飾所流行的陶瓷磚璧畫,也是幾乎全部用藍孔雀照片或圖案。

目前正確使用綠孔雀作為藍本的中國文化藝術作品十分稀少,除了古畫外,現代作品差不多完全沒有,希望很快會出現一些極高水平的作品,這些作品會極具歷史紀念價值,代表中國綠孔雀文化藝術的正式回歸。


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聊的只是一個開頭,希望引出更多話題,引發更多人關注,尤其是那些要使用孔雀形象的人,希望他們能注意到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問題。


現在繼續展現古人對孔雀的執念

(以下圖片均來自中國嘉德官網)


唐代的一個精美銅鏡

唐 銀殼孔雀海獸葡萄鏡


另兩個年代不明的銅鏡

孔雀鸞鳥鏡(鸞鳥在《山海經》裡被記載為一種見到它天下就會太平的鳥)


孔雀開屏「卍」字鏡


這是一件定窯瓷器

宋 定窯白瓷印牡丹孔雀圖盤(定窯,中國五大名窯之一)


清代畫家沈銓筆下的孔雀


清代有孔雀形象的一組器物

清 銅琺瑯彩孔雀擺件


清 銅孔雀香薰


清光緒 粉彩孔雀筆筒


清康熙 青花孔雀圖盤、碗(各一對)


清中期 仿琺瑯彩孔雀圖杯一對


接下來是孔雀的相關刺繡

清 粵繡孔雀彩蝶挽袖一對


清 彩繡孔雀仙鶴掛屏一對


19世紀 刺繡孔雀開屏圖


19世紀 粵繡孔雀圖繡片(一對)


接著我們展示一組古代及近現代孔雀書畫

李山 玉蘭孔雀


林良  孔雀


無款 孔雀牡丹


朱夢廬(1826-1900) 孔雀梅花


張聿光(1885-1968) 梅花孔雀


張書旂(1900-1957) 孔雀


民國 胡藻斌 孔雀


劉海粟 玉蘭孔雀


葉淺予(1907-1995) 西雙版納的孔雀


筆者懷疑劉海粟畫的是藍孔雀,但限於黑白畫面也不好斷定如此,讀者們可以自己揣測一番,而著名的西雙版納,確實有很多人見證過那裡曾經有綠孔雀。


下面是兩種印有孔雀的貨幣

道光元年太后背孔雀臆造銀幣


199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孔雀開屏精製紀念金幣


下面是在雲南求學、工作、生活多年的已故藝術家袁曉岑所畫的孔雀


然後可以來「掉書袋」一下……


背景連結:中國古代的綠孔雀文化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中,能查到很多對孔雀的描述和記載:

戰國至漢代《山海經》:「南方有孔鳥。郭璞註:『孔雀也』」;

秦漢時期袁珂引《周書•王會篇》:「方人以孔鳥」;

西漢《西京雜記》載:「魯恭王好鬥鴨、鵝雁,養孔雀……,俸谷一年費二千石」;

東漢《異物志》載:「孔雀,形體既大,細頸隆背,似鳳 凰。自背及尾皆作圓文,五色相繞如帶千錢,文長二三尺。頭戴三毛以為冠,足有距,迎晨則鳴相和」;

晉代《晉書》載:「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餉品」;

清《滇海虞衡志》載:「孔雀,生高山喬木之上,人探其雛育之。喜臥沙中,以沙自浴,自拍甚適。雄者尾長數尺,金碧晃耀,時自奮張其尾團,如錦輪」。

從文字上不便判斷古籍中記載的孔雀到底是否為綠孔雀,但很多繪畫作品即可作為一個很好的佐證:

宋•佚名所繪 《紅梅孔雀圖》冊描繪有一對綠孔雀(即上文開頭處展示的故宮藏品);

清代餘省、張為邦所繪清宮《鳥譜》之「綠孔雀」;

日本明治時期滝和亭所繪 《孔雀圖》描繪了一對綠孔雀;

日本明治時期田中利七所繪《孔雀圖刺繡屏風》描繪了一對綠孔雀;

日本江戶時期歌川廣重 《海棠孔雀圖》描繪了一隻綠孔雀。

「綠孔雀佔據了中國傳統繪畫中孔雀形象的絕大部分,無論是宋代院體繪畫,還是清代寫意繪畫,畫面中時常會出現綠孔雀的形象……它的形象一直在傳統繪畫中被傳承著,這種傳承甚至影響到了日本的孔雀繪畫,在這個不產孔雀的國家,傳統繪畫中出現的孔雀幾乎都是綠孔雀,以至於西方人是通過日本繪畫中的孔雀形象第一次認識到綠孔雀這一物種……中國古人用綠孔雀的羽毛裝飾服裝、製作羽扇,到了清代官員們甚至通過官帽上孔雀翎毛的多少來判斷品級。」(《金翠映日煥輝輝:紀念正在消失的綠孔雀》燕園鴻雪)

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繪畫中,以及各種器皿、織物上都頻頻出現孔雀的身影,人們還用孔雀的羽毛做屏風和扇子等物,孔雀在傳統文化中代表著鳥中貴族,就如牡丹寓意富貴一般,受到人們的瞻仰。不過,孔雀也一直逃不脫作為觀賞動物和食用動物的命運。宋代範成大所著《志禽》載 : 「孔雀。……飼以豬腸及生菜,惟不食菘。鸚鵡。近海郡尤多。民或以鸚鵡為鮓,又以孔雀為臘,皆以其易得故也。」這便是把孔雀殺掉食用了。



看到這裡你也許對古代流傳下來的「綠孔雀文化」稍微有了點感受,張浩輝先生給了我一組現代人使用的孔雀形象,我總覺得插在文中非常尷尬,故此放到最後,大家可以再次感受下我們當代人對孔雀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圖源見水印,來自網絡)


毫無疑問它們都是藍孔雀……


下面是雲南西雙版納勐臘市區的塑像……

藍孔雀無疑,然而,這裡不應該是綠孔雀的故鄉嗎?


還有大家愛吃的傣味

瓦藍瓦藍的藍孔雀……


如果覺得孔雀形象突然停在這裡很難受,

但它就是現實……

……





相關焦點

  • 綠孔雀
    而我國傳統文化中流傳的孔雀指的是綠孔雀,是我國的本土原生物種,比藍孔雀更華麗、優雅。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是:「進口」的藍孔雀數量很多(被廣泛養殖的也大多是藍孔雀,少數是藍孔雀和綠孔雀的雜交後代),而我們的本土鳥類明星綠孔雀,卻已經要在中國滅絕了。今天,見過真正綠孔雀的人已經極少。
  • 綠孔雀請了解
    然而現在的人們也常常將綠孔雀簡稱為孔雀,並且認為孔雀數量很多,是在動物園景區內最常見的動物,甚至連一些度假山莊都能看到。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三種雉類叫孔雀:剛果孔雀、藍孔雀、綠孔雀,這三種孔雀中,僅綠孔雀在中國有野外分布,是我國的原生物種。
  • 被「綠孔雀」逼停的玉溪38億元項目!
    「按照國家政策,肯定要保綠孔雀;按照我們的想法,肯定想拿補償款。不過,這事最後還得聽法院的!」李興貴的老婆在旁邊補充道。8月19日,這起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雲南綠孔雀棲息地保護案,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場歷時3年多的拉鋸戰,即將迎來終審判決結果。
  • 探訪綠孔雀「最後一片完整棲息地」
    村民們聲稱支持綠孔雀保護行動,但水電站建設的現實利益更誘人,他們心裡還有比退款更糾結的彎子繞不過去。「按照國家政策,肯定要保綠孔雀;按照我們的想法,肯定想拿補償款。不過,這事最後還得聽法院的!」李興貴的老婆在旁邊補充道。8月6日採訪中,李興貴不時地抽著水煙。
  • 怎麼區分藍孔雀和綠孔雀 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區別是什麼?
    怎麼區分藍孔雀和綠孔雀 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區別是什麼?時間:2017-05-29 12:00   來源:野狗發燒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麼區分藍孔雀和綠孔雀 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區別是什麼?
  • 藍孔雀、綠孔雀,如此不同
    雌性綠孔雀 雄性綠孔雀    在雲南省野生動物園的孔雀園裡,生活著369隻藍孔雀。它們或低空盤旋,或踱步覓食,或開屏求偶,場面熱鬧而有序。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問正帶著孩子參觀的杜媽媽:「您知道嗎?除了藍孔雀,咱們國家還有綠孔雀。」
  • 綠孔雀VS水電站: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在哪?
    村民們聲稱支持綠孔雀保護行動,但水電站建設的現實利益更誘人,他們心裡還有比退款更糾結的彎子繞不過去。「按照國家政策,肯定要保綠孔雀;按照我們的想法,肯定想拿補償款。不過,這事最後還得聽法院的!」李興貴的老婆在旁邊補充道。
  • 中國本土原生綠孔雀,脖子羽狀如龍鱗,數量不足300隻!
    而我國傳統文化中流傳的孔雀指的是綠孔雀,是我國的本土原生物種,比藍孔雀要漂亮得多得多,但是綠孔雀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瀕臨滅絕。孔雀有藍綠之分,但命運大不同!綠孔雀(學名:Pavo muticus),又名「爪哇孔雀」。因脖子上有龍鱗一般的鱗羽,又被稱為「龍鳥」。屬於雞形目(Ga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孔雀族孔雀屬下一種大型鳥類。
  • 藍孔雀和綠孔雀的區別:一個種群龐大,一個面臨消失危險
    而我們的綠孔雀主要生活在雲南地區,但是據考證在古代的時候,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綠孔雀的體型要比藍孔雀稍微大一點,並且腿要更強壯一點,在行走的時候尾羽會翹起來,不會拖在地上。綠孔雀全身的覆羽都呈現出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漸變綠色,在翅膀上更有藍色和綠色交織的漂亮羽毛。
  • 協會動態│三水區人民檢察院張浩輝檢察長一行蒞臨協會調研交流
    10月15日下午,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檢察院張浩輝檢察長、朱明超副檢察長、劉國強科長一行蒞臨佛山市三水區鋁加工行業協會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調研活動。協會會長劉允棠、常務副會長麥自強、秘書長曾維廉熱情接待並會談。
  • 越鳥青春55℃青年科普見面會在京舉辦 呼籲保護瀕危綠孔雀
    綠孔雀,這種美麗的鳥兒被譽為「鳳凰原型」,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唯一一種原生孔雀,它們曾遍布中國長江以南地區,但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綠孔雀的數量正在持續減少,已至瀕危地步。全世界有超過1000000隻孔雀,但中國野生綠孔雀的數量,已不足500隻。
  • 那是你沒見過綠孔雀
    綠孔雀和藍孔雀有什麼區別?2018年8月,「綠孔雀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件由水電站淹沒區與綠孔雀棲息地重疊而引發的案件,牽動著許多環保人士的心,也使瀕臨滅絕的綠孔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綠孔雀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百鳥之王」。它與近年來被大量引入國內的藍孔雀有何區別?想要保護綠孔雀,我們不妨先從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做起。
  • 首都科學講堂第590期《護佑國寶綠孔雀》
    本期講堂邀請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高源老師,為大家帶來主題為《護佑國寶綠孔雀》的精彩講座。講座一開始,高老師就拋出了三個問題:中國歷史上有孔雀嗎?是哪一種孔雀?中國孔雀現狀如何?講座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首先,高老師向觀眾介紹了中國綠孔雀在歷史作品中的形象。
  • 來欣賞下絕美的綠孔雀:中國還不到300隻
    2018年8月,「綠孔雀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件由水電站淹沒區與綠孔雀棲息地重疊而引發的案件,牽動著許多環保人士的心,也使瀕臨滅絕的綠孔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綠孔雀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百鳥之王」。它與近年來被大量引入國內的藍孔雀有何區別?想要保護綠孔雀,我們不妨先從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做起。
  • 【廣東】張浩輝《哥哥這個人》指導老師:王老師
    哥哥這個人廣東省深圳市新南小學五(3)班張浩輝我有一個哥哥,今年13歲,他叫張浩楊,人送外號「喜羊羊」。哥哥聽後二話不說,拉他起來,推他出去,並讓他以後別來了。因為他不喜歡作業,同樣也不喜歡和那些整日提作業的人玩。哥哥這個人,討厭作業,卻愛學習;令我匪夷所思。他,愛惡作劇他的這個特點,可讓我吃盡了苦頭。
  • 雲南野生綠孔雀數量不足百隻 10年內或將消失(圖)
    在此基礎上,再考慮選擇合適的以及足夠大的棲息地,對綠孔雀進行人工種群擴散,使它們能夠自然繁衍。在劉越強已發表的論文中提到:鑑於目前保護區人為幹擾嚴重,建議該自然保護區在有綠孔雀棲息的河谷建立「綠孔雀人工群體恢復小區」,對綠孔雀開展人工群體恢復工作。遷出恢復小區裡面的村民,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禁止進行薪炭砍伐、採集菌類等,以此避免偷獵盜獵、牛羊及人為幹擾。
  • 全國不足500隻的"百鳥之王"綠孔雀,逼停雲南最大的水電項目
    但是他同樣發現了一件更加急切之事,便是這些綠孔雀的棲息之地,就是當年一級水電站的籌建之地。什麼是綠孔雀呢?作為我國瀕危物種,綠孔雀僅僅在中國西南地區有分布,他們的頭頂呈翠藍色,而在開屏之後尾羽也能達到兩米多長,非常的漂亮絢爛。在近年來因為環境汙染氣候突變,再加上人類偷獵猖獗,綠孔雀的數目正在急劇減少。
  • 全國不足500隻的「百鳥之王」綠孔雀,逼停雲南最大的水電項目
    2013年他再次潛入雲南熱帶雨林中,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生活中的常態,當顧伯健來到了林中,他發現了一種稀有的鳥類,這種鳥類叫做綠孔雀。古有鳳凰代表著吉祥,但現實生活中的鳳凰並不存在,而與鳳凰長相最相近的便是孔雀,孔雀開屏同樣寓意著財源滾滾與祥瑞。現存在世界上的綠孔雀,可能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稀少,他來到了熱帶雨林的最深處,在這裡發現了野生現存的綠孔雀。
  • 公益訴訟為野生動物保護撐腰:雲南綠孔雀案二審維持原判,要求被訴...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文梅 見習記者 陳柯宇 北京報導在雲南綠汁江河谷,有著翠藍綠色羽毛的綠孔雀在輕快地踱步。在這片平靜背後,一場險些危及綠孔雀棲息地的風波按下暫停鍵。2020年12月31日,長達三年的「雲南綠孔雀案」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判:維持原判。
  • 在微信聊QQ,功能今日回歸
    微信沒有越來越像QQ,至少群聊功能與QQ群還略有不同,QQ群可以上傳文件和照片;朋友圈和QQ空間不同,現在的朋友圈還沒有推出黃鑽貴族。微信終究沒有斷了QQ這個老大哥的聯繫,近日,微信正式上線了騰訊QQ小程序,用於用戶在微信上查看接收QQ信息。授權QQ就能在小程序上看到騰訊QQ的信息以及好友列表,如果有群信息就會出現在好友列表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