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山東縱隊營長叛變,數百黨員軍屬遇害,小分隊11槍將其擊斃

2020-12-06 騰訊網

1939年,在魯中南敵後抗日根據地活動的我八路軍山東縱隊第1支隊的1個營長吳吉廷突然叛變投敵,這在當時的邊區造成了及其惡劣的影響。吳吉廷是山東壽光的一個地主家庭出身,1930年他就入了黨,但作為一個老黨員,他卻心術不正,在1932年革命事業受到挫折的時候,故意不與黨組織聯繫,置身事外。1937年東,八路軍魯東第8支隊在壽光舉行起義,他見有機可乘了,又立即懷著個人野心混入部隊,並且以老黨員的身份竊取了大隊長的職務。

▲八路軍山東縱隊開赴抗日前線

在1939年初的整編中,他又擔任了改編後1支隊的營長,他此時他的面目逐漸暴露,打罵戰士,搶劫民財,破壞黨的紀律,雖然黨組織多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但他絲毫不想悔改,最終逃離部隊,投奔了國民黨山東保安15旅張景月部。

▲山東縱隊挺進沂蒙山

張景月是土頑出身,抗戰初期尚能與日軍周旋,為抗日做出過一定貢獻,但進行艱苦的相持階段後,他對抗日的前景失去了信心,開始與日偽方面秘密接觸,並且達成了共同反共的私下協議。隨後張景月就積極與日偽軍配合,對我根據地進行蠶食和滲透,並且派人暗殺根據地的幹部。吳吉廷的投靠,讓張景月覺得自己「如虎添翼」,他特地將吳派到距離我根據地最近的一個據點,任命他當所謂的「政工團」團長,利用他熟悉我根據地情況的優勢,對我根據地進行破壞。

▲我軍攻佔頑軍據點

吳吉廷叛變後,多次帶領頑軍對我根據地進行襲擊,造成很大的損失。壽光6區的黨組織被摧毀殆盡,膠東、清河和魯中南根據地的交通線經常被敵人破壞,被捕被殺的黨員、抗日積極分子和軍屬等有數百人之多。

而且根據我軍截獲敵人內部的可靠情報,山東的敵人正在策劃一場對我根據地發起的大規模掃蕩,在昌邑和周村一帶已經集結了13000多日軍和3萬以上的偽軍,並且掃蕩重點地區就是壽光縣的清水泊一帶。如果不搶在掃蕩前除掉吳吉廷這個叛徒,勢必會給根據地帶來更大的損失。

▲山東軍區的炮兵

於是我軍立即著手組織小分隊剷除這個叛徒,以在壽光縣委的領導下,縣公安局挑選了一批精幹的戰士組成了小分隊,多次在吳吉廷駐紮的據點附近活動,以熟悉地形和據點的敵情,同時派出偵察員潛入據點摸吳吉廷的老底。

半個月後,打入敵據點的偵察員回來報告,張景月已經暗中與日偽勾結,要派兵參加這次大掃蕩,對我根據地進行敵偽頑夾擊,為此張部出動了1個團約800人,屯兵在我根據地邊緣地區,對我虎視眈眈。此外吳吉廷也似乎嗅到了一點風聲,最近一直深居簡出,而且不斷變換住所。但其有一條雷打不動的規律,就是每逢趕集就會到集市上與他派往我根據地的特務聯繫,由於集市上敵人不少,而且又靠近據點,因此他每次身邊都只帶2個衛兵。

▲我軍召開祝捷大會

於是我軍小分隊立即出動到吳吉廷所在邢姚據點,準備鋤奸。但陰錯陽差,連續2次都未能得手,同志們出現了急躁的情緒,隊長一面安慰大家,一面冷靜地分析敵情。他認為敵人沒有發現我軍的行動,我軍數次行動不成功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所以他主張在下一次趕集的時候繼續伏擊這個叛徒。

1942年9月20日,小分隊再次出動到集市上。果然吳吉廷兇神惡煞般地出現了,小分隊隊長做了個手勢,幾名隊員立即從人群中向吳吉廷和2個衛兵包圍過去。在吳吉廷在一個點心鋪前拿糖果時,隊長迅速掏出手槍,對著他的後背連開6槍,當場就將其打的趴在地上動彈不得,另外一名隊員隨即上去,對著還在血泊裡掙扎的叛徒頭部又補了5槍。

▲八路軍在反掃蕩作戰中繳獲的步槍

此時其他隊員也將2名衛兵擊斃,在完成任務後,所有隊員立即朝天鳴槍,造成人群大亂,拼命向據點外擠,小分隊混在人群中成功脫身,勝利地返回了根據地。

參考資料

《渤海傳奇—渤海區鋤奸反特鬥爭》pp62-68

《八路軍115師和山東軍區戰史》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親自點名,「摩擦專家」被擊斃,國民黨欲輿論造勢被打臉
    在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由於國民黨頑固派堅持其「反共」的立場,屢屢挑起與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衝突,製造流血事件。在山東地區,以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委員、魯蘇戰區挺進第三縱隊司令兼魯南辦事處主任秦啟榮對製造反共摩擦最為積極。
  • 沒有先進通訊工具,八路軍發明人電話、連天哨,還把敵人編成暗語
    機會終於來了,康各莊鄉長趙慶祥,把駐紮在康各莊的一個小隊的日軍(相當於一個排)及部分偽軍於拂曉時分帶到白道峪村,10團將其一舉殲滅。1941年4月中旬的一天,10團的偵察員發現駐紮在下營的一個日軍小分隊,沿著白馬關川公路向馮家峪方向走來。於是,山上的瞭望哨大聲喊了起來:"喂,20多隻羊來了,往馮家峪走嘍!"
  • 戰功赫赫的八路軍688團,副團長大名鼎鼎,為何團長無人知曉?
    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紅軍就改編成了八路軍,八路軍下轄有3個師6個旅16個主力團。在這16個主力團之中,很多團長後來都成為了開國將軍,並且軍銜都不低,例如陳錫聯、楊成武、楊得志、李天佑等等。從小兵走到八路軍高級將領陳錦繡,1911年生,河南固始縣人。19歲那年,他參加了紅軍 ,曾在徐海東的紅25軍當過營長,還隨徐海東一起參加了長徵。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營長,在長徵中韓先楚就一直擔任營長,而劉震在長徵初期還是連指導員,後來才被提拔成為一營政委的。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根據所處地域不同,我軍在1947年將散居於各地的野戰部隊整編為五大野戰軍,分別是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野戰軍下轄縱隊,偶爾根據作戰需要臨時編組為兵團,比如陳謝兵團、陳唐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楊羅耿兵團等。
  • 饒子健:開國中將,四枚一級勳章,西路軍遠徵一仗由營長升為師長
    ◆饒子健1934年5月,饒子健被調到紅軍大學學習,3個月後返回部隊並被任命為第37團2營營長。在興國縣高興圩戰鬥中,他率部連續戰鬥7晝夜,打退國民黨軍無數次進攻。在戰鬥最激烈時,他頭部中彈,昏倒在地。戰士們以為營長犧牲了,正要取下他佩戴的駁殼槍和子彈,他突然醒來並大喊:「不要管我,快去守陣地!」他還沒站起身,又暈倒在地上。
  • 這位八路軍旅長壯烈殉國,對政委說:軍人不能死在床上
    聶帥決定爭取範子俠,範子俠也願意加入八路軍,但還是有些猶豫。 巧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範子俠的父親聽說兒子當了將軍,就來看兒子,因身上沒錢就沿路討飯,結果生病倒在了路邊,正巧一個八路軍戰士路過,就把他救了,送到總部醫院救治。 在八路軍醫生的救治下,範父的病很快就好了,還被八路軍安全送到了河北,與範子俠團聚。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其目的是要打擊在坦埠的華野指揮中樞,使我軍陷於混亂和包圍之中,便於其聚而殲之。 粟裕認為,敵軍的行動恰恰給我軍帶來了有利的戰機。現在74師大膽突前,我軍應以反突破來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就近迅速調集幾個縱隊的兵力,切斷74師與其友鄰部隊的聯繫,徹底消滅74師。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1937年10月,分散在各處山區打遊擊的紅軍戰士們陸續開出遊擊區接受改編,全軍共有共1.03萬餘人,各種槍6200支(挺),編為4個支隊9個團(不含四支隊手槍團)27個營(含軍部特務營,九團只有兩個營)。四支隊手槍團雖然名義上為一個團,但下轄三個分隊,分隊以下便是小隊,相當於排,可以當成一個營。因此,新四軍在改編時間總共有28個營。
  • 36萬人的八路軍,裝備680支衝鋒鎗,這些槍怎麼來的?
    在老百姓的請求下,716團開始肅清這些散兵,收容教育之後則將之遣返回鄉。 這便是120師716團警衛連衝鋒鎗可能的第三種來源,畢竟警衛連中也有部分戰士原先就在晉綏軍中幹過,他們參加八路軍時可能是帶槍來的。 不過晉造衝鋒鎗雖然給了八路軍一些,但是閻老西的行事風格是,給槍可以,但配套彈藥的話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 遇害中國留學生父母出席悼念活動,師生雨中舉蠟燭,諾獎得主用中文...
    數百名師生在雨中舉蠟燭默哀,追悼會上,諾獎得主彼得·漢森用中文向範軼然的父母致意。據報導,悼念會在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舉行,參加悼念會的有範軼然的導師何志國(音譯)、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齊默和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彼得·漢森等。此外,還有數百位師生參與,他們在雨中點燃蠟燭,追悼不幸身亡的範軼然。
  • 中國留美博士遇害 美駐華使館慰問:事件不可理喻
    原標題:中國留美博士遇害,美駐華使館慰問1月1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關於範軼然博士遇害的聲明,全文如下:美國大使館向範軼然(音譯)的家人和朋友表示誠摯的慰問。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也不幸遭槍殺,槍手已被警方擊斃。
  • 最慘烈的一次戰鬥,全營只剩下6人,林彪為之流淚,營長後成中將
    離錦州約一公裡處的配水池,如果站在其上最高的地方,就能遠眺整個錦州城,由於重要的戰鬥地點,國民黨軍隊也在配水池設下重兵守衛,這裡的士兵都是老兵,此外,還有各種鐵絲網、地雷、火炮、裝甲車等等,這才是我軍要進攻的,這才是固若金湯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