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中國留學生父母出席悼念活動,師生雨中舉蠟燭,諾獎得主用中文...

2021-01-20 教育信息速報

據美國《世界日報》14日報導,中國留美博士範軼然日前在芝加哥遭槍擊,不幸身亡。13日其父母抵達芝加哥,並在14日前往兒子生前就讀的芝加哥大學,身穿黑色羽絨服出席學校舉辦的悼念會。數百名師生在雨中舉蠟燭默哀,追悼會上,諾獎得主彼得·漢森用中文向範軼然的父母致意。

據報導,悼念會在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舉行,參加悼念會的有範軼然的導師何志國(音譯)、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齊默和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彼得·漢森等。此外,還有數百位師生參與,他們在雨中點燃蠟燭,追悼不幸身亡的範軼然。

何志國在追悼會中說道,在與範軼然相處的6年中,他認識的範軼然是一個既有天分有很努力的學生,範軼然在攻讀經濟金融博士之前曾說過,「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穫,但十分耕耘,一定會有一分收穫」。漢森也表示,範軼然是他最好的研究生,他與妻子很早就同範軼然相識了,還曾為他寫過博士申請的推薦信。追悼會中,漢森夫婦最後用中文向範軼然的父母致哀,表示「非常遺憾」。

據此前報導,9日,美國芝加哥發生連環槍擊案,32歲非裔槍手南丁格爾(Jason Nightengale)肆意開槍射擊,短短幾小時導致3死4傷。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軼然也不幸遭槍殺,槍手已被警方擊斃。據悉,範軼然於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攻讀本碩,後遠赴英美求學深造,在經濟學、金融學研究領域深造,博士畢業在即。

當地時間1月9日下午2點左右,警方接到範軼然女友槍擊案的報警,女友稱,自己去看牙醫,範軼然坐在車內副駕駛等她。之後她發送簡訊給範軼然,但一直沒有回覆,覺得不對勁後,立即跑到停車場,卻發現範軼然已經在車內中槍。兇手使用的大口徑.45手槍子彈彈殼,就掉在駕駛座上。

延伸閱讀:芝加哥大學悼念遇害中國留學生 總領館提醒加強防範芝加哥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日前在芝加哥地區發生的連環槍擊案中不幸遇難,該校11日發文悼念,對其遇害表示痛心和震驚,並稱他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受人愛戴的朋友。

美國當地時間1月9日,一名槍手在芝加哥地區連續射殺數人,造成至少3人死亡,4人受傷。警方證實,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遭槍擊不幸遇難。據芝加哥大學介紹,這名留學生是該校布斯商學院和肯尼斯·格裡芬經濟系聯合項目的博士四年級在讀學生。

芝加哥大學11日發文對其不幸遇難表示哀悼。該校校長司馬博和教務長利嘉儀在文章中寫道,「突如其來的不幸給我們帶來了難以形容的悲傷」。

布斯商學院院長馬達夫·拉詹在文章中說,他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受人愛戴的朋友。

經濟系主任羅伯特·夏默在文中說,「研究生們都知道,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同學,一位出色的助教和一位好朋友」「在學術研究之外,他還積極參與、組織了一個關於宏觀經濟和金融的學生研討會,並經常對同學們的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見」。

「我們把他當成家人」「他是我們最有前途的博士生之一。他非常善良和體貼。我會非常想念他」。金融學教授喬治·康斯坦丁尼德斯在文中說。

諾貝爾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拉爾斯·彼得·漢森11日也發表文章表示,「驚聞不幸罹難,我的內心無比悲痛。正如你們所知,這位同事是一位卓爾不凡的學術研究者」「我們都會非常想念他」。

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11日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發表聲明,對這名留學生的不幸遇害深感震驚和痛惜。館方已向遇害者家屬表示深切哀悼和慰問,並強烈譴責濫殺無辜的兇殘犯罪行為。

芝加哥總領館稱,將繼續同當地警方和芝加哥大學校方保持密切聯繫,為遇害中國學生家屬提供必要領事協助。希望有關方面能儘快查清和公布案件情況,並繼續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中國公民的安全。

芝加哥總領館還提醒領區包括留學生在內的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居住地疫情及治安狀況,注意及時了解當地政府及媒體發布的預警信息,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防範,儘量減少外出,確保自身安全。

(原標題:遇害中國留學生父母出席悼念活動 諾獎得主中文致哀)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客新聞 環球網流程編輯:TF021【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遇害中國博士父母抵美:冒雨出席校園追悼會 諾獎得主中文致哀
    師生悼念範軼然(芝加哥大學官網)海外網1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14日報導,中國留美博士範軼然日前在芝加哥遭槍擊,不幸身亡。13日其父母抵達芝加哥,並在14日前往兒子生前就讀的芝加哥大學,身穿黑色羽絨服出席學校舉辦的悼念會。
  • 芝加哥大學悼念遇害中國博士,諾獎得主中文致哀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芝加哥大學悼念遇害中國博士
  • 芝加哥大學燭光追悼遇害中國博士 諾獎得主向其父母中文致哀
    其中,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軼然,不幸遭槍殺身亡。▲當地時間1月14日,芝加哥大學為不幸遇害的範軼然舉行了燭光追悼活動。視頻截圖芝加哥大學在此前的訃聞中寫道,範軼然是該校布斯商學院和肯尼斯·格裡芬經濟系聯合項目四年級博士生,在師生們的共同記憶中,他是一位有前途的學者、慷慨的同學和善良的朋友。
  • 這所大學一個論壇,2位諾獎得主出席,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
    咋一聽不過是一個論壇,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論壇卻與別的論壇有所不同,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1位美國院士、1位荷蘭院士和6位國內院士共同出席,堪稱國際頂級科學論壇。名家薈萃,專家鹹集,所為何事?原來是交流和探討分子科學與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成果。你看一看,前沿研究和成果。這個前沿絕對是世界級的。
  • 芝加哥大學:悼念遇害中國留學生 總領館:提醒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
    中新社休斯敦1月11日電 芝加哥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日前在芝加哥地區發生的連環槍擊案中不幸遇難,該校11日發文悼念,對其遇害表示痛心和震驚,並稱他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受人愛戴的朋友。美國當地時間1月9日,一名槍手在芝加哥地區連續射殺數人,造成至少3人死亡,4人受傷。警方證實,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遭槍擊不幸遇難。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有諾獎得主與中國研究機構、高校合作諾獎得主與中國產生聯繫的另一種方式是與研究機構、高校等合作。例如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J.Heckman)和2011年得主託馬斯薩金特(ThomasJ.Sargent)。詹姆斯赫克曼的主要貢獻在於建立和發展了個體計量經濟學。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中國的樓市同樣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的關注。至少有四位諾獎得主對此作出評論。2007年諾獎得主羅傑·梅爾森和2013年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都提出過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談及,中國房地產下跌風險較大。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1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科研提起日本,經濟學界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失去的三十年」。
  • 對經濟學諾獎得主需頂禮膜拜嗎?中國已成撈金地
    可以說,我見過的大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以經濟學論壇來說,媒體領導每年都會要求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參加,最好是當年的新科得主。沒辦法,觀眾認諾獎得主,然後贊助商也就認諾獎得主,媒體得尊重贊助商的意見。
  • 中國留美博士遇害 美駐華使館慰問:事件不可理喻
    原標題:中國留美博士遇害,美駐華使館慰問1月1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關於範軼然博士遇害的聲明,全文如下:美國大使館向範軼然(音譯)的家人和朋友表示誠摯的慰問。中國留美博士遇害 美駐華使館慰問2021年1月9日,芝加哥大學報告說,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生範軼然在一起槍擊事件中遇害。他正在攻讀布斯商學院和肯尼斯·格裡芬經濟系聯合項目的博士學位。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丹福大學平分秋色,各自擁有兩名諾獎得主而今年加州系又添三名諾獎得主。李遠哲,三人同時為美籍華人),中國香港1次,他們主要都是在美國進行相關研究。中國大陸目前只有莫言和屠呦呦獲獎。
  • 諾獎得主丁肇中:一問三不知,卻帶領中國學生進軍科技前沿
    「人在世上只走一次,應選自己感興趣的事」丁肇中是世界矚目的華裔諾獎得主,他把一生的時間都投入在實驗物理的研究上,發現新粒子,主導AMS研究等,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後來他乾脆是有選擇地出席會議,一般無關緊要的會議上根本看不到他的人影。因此許多不了解他的人都會認為丁肇中很不合群,喜歡獨來獨往。其實他們哪裡懂得一個科學家對事業的孜孜不倦追求之心呢。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諾獎得主梶田隆章成深圳技術大學(籌)客座教授
    &nbsp&nbsp&nbsp&nbsp日前,諾獎得主梶田隆章接過了深圳技術大學(籌)聘書,正式成為該校客座教授。聘任儀式結束後,梶田隆章還為深技大(籌)全體師生帶來了題為《中微子振蕩與中微子質量》的精彩講座。
  • 諾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頭號粉絲,喜歡用支付寶、滴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英才交流活動啟動在昨天(30日)的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和副主席麥可·萊維特稱讚論壇在特殊時期實現了全球科學家的一次難得的交流。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 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華裔諾獎得主丁肇中:一問三不知,卻率領中國學生進軍科技前沿
    「人在世上只走一次,應選自己感興趣的事」丁肇中是世界矚目的華裔諾獎得主,他把一生的時間都投入在實驗物理的研究上,發現新粒子,主導AMS研究等,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後來他乾脆是有選擇地出席會議,一般無關緊要的會議上根本看不到他的人影。因此許多不了解他的人都會認為丁肇中很不合群,喜歡獨來獨往。其實他們哪裡懂得一個科學家對事業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之心呢。
  • 「中國諾獎」揭曉:清華薛其坤、港中文盧煜明獲獎
    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獲獎者是從收到的700份提名中不斷縮短名單選出的。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3000份表格用於書寫諾獎的提名。
  • 諾獎得主高錕:與腦退化症抗爭的15年(上)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第一屆冼為堅講座時,陳方正(右二)和兩位未來諾獎得主高錕(右一)、高行健(左一)的合影。黃美芸說:「諾獎早頒一兩年就好了。」按慣例,歷年諾貝爾獎得主都要在領獎前夕,在瑞典發表獲獎演講,綜述生平最重要的研究成就和學術思想。陳亮光回憶稱,那時,高校長已經沒辦法發表獲獎演講了,一直在家相夫教子、長做賢內助的黃美芸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