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宇宙的終極理論,必須同時包含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2020-10-03 博科園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扭曲時空的想法經受住了100多年的檢驗和測試,包括現在發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研究的最新測試。儘管取得了成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在數學上仍然與量子力學(對亞原子世界的科學理解)不可調和。檢驗廣義相對論很重要,因為宇宙的終極理論必須同時包含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加州大學亞利桑那州天體物理學教授迪米特裡奧斯·普爾蒂斯(Dimitrios Psaltis)是「事件視界望遠鏡」的項目科學家,他說:我們希望一個完整的引力理論與廣義相對論有所不同,但有很多方法可以修改它。我們發現,無論正確的理論是什麼,在涉及黑洞時,它都不可能與廣義相對論有顯著不同,我們壓縮了可能修改的空間。EHT科學理事會成員、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黑洞射電觀測專家Keiichi Asada表示:

這是使用超大質量黑洞檢驗廣義相對論的一種全新方式。為了進行測試,研究小組使用了2019年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獲得的第一張,位於附近星系M87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第一個結果表明,黑洞陰影的大小與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大小一致。亞利桑那州管家理論研究員皮埃爾·克裡斯蒂安說:當時,我們無法提出相反的問題:引力理論與廣義相對論有何不同,又能與陰影大小保持一致?

想知道我們能不能對這些觀測結果做些什麼,以便剔除一些替代方案。該研究小組對廣義相對論許多修改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分析,以確定決定黑洞陰影大小的引力理論的獨特特徵。高級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莉亞·梅代羅斯(Lia Medeiros)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現在可以確定廣義相對論的某種替代方案是否與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一致,而無需擔心任何其他細節。該研究小組專注於通過太陽系之前所有測試的各種替代方案。

全新角度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研究項目的高級成員、亞利桑那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費亞爾·厄澤爾說:使用新開發的方案,這與之前在太陽系進行的測試相比,發現M87上測量到的黑洞陰影大小,使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修正空間縮小了近500倍。許多修正廣義相對論的方法在這個新的、更小黑洞陰影測試中都失敗了。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所長、EHT合作成員麥可·克萊默(Michael Kramer)說:

黑洞圖像為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一個全新角度,加上引力波觀測,這標誌著黑洞天體物理學新紀元的開始。檢驗引力理論是一項持續不斷的探索:各種天體的廣義相對論預測是否足夠好,以至於天體物理學家不必擔心廣義相對論的任何潛在差異或修改?厄澤爾說:我們總是說廣義相對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所有測試,但這是真的,當你做某些測試時,你看不到結果偏離了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雖然所有這些都是正確的,但研究第一次有了一個不同的衡量標準,可以用它來做一個比一般相對論好500倍的測試,這個衡量標準就是黑洞的影子大小。接下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預計擴大後的望遠鏡陣列將拍攝到更高保真度的圖像,其中包括增加格陵蘭望遠鏡、圖森附近基特峰上的12米望遠鏡,以及北方延伸毫米陣列天文臺。當獲得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圖像時,就可以進一步限制對廣義相對論的偏離,那麼,愛因斯坦還會是對的嗎?

博科園|研究/來自:亞利桑那大學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DOI: 10.1103/PhysRevLett.125.141104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以及弦理論
    現代物理學有兩大基石,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那麼在這其中,量子力學是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的法則支配著微觀世界的原子和基本粒子的行為,想知道電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如何運動,以及它們與什麼樣的力發生相互作用的話,就必須要用到量子力學。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目前人類描述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兩套比較精確的理論。然而這兩套理論卻是各自為政的,量子力學掌管著微觀尺度,而廣義相對論則掌管著宏觀尺度。然而問題來了,微觀跟宏觀的界限在哪裡呢?也就是說多小的尺度才是微觀?
  • 為什麼說廣義相對論肯定不是終極引力理論?
    經過10年的努力,愛因斯坦創立了新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 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的本質其實是物質彎曲時空產生的幾何效應。時空本身是平直的,當有物體(或者能量)處於時空中時,時空的結構會被彎曲。在彎曲時空中,物體會沿著測地線運動,從而讓我們觀測到引力效應。
  •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背景有何不同?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根支柱,但是大家應該也聽說過了,這兩個基礎理論是水火不相容的!而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礎問題就是,如何正確地融合這兩個理論,例如超弦理論(String Theory)、圈量子引力理論(Loop Quantum Gravity)都是以此為終極目標的。
  • 為什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有矛盾?超弦理論或將統一物理學
    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才被打破,牛頓力學遲遲解決不了黑體輻射和光速不變這兩朵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這兩大問題的解決也分別催生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們都經過了最嚴格的實驗驗證,都是當前最成功的理論。
  •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互矛盾,它們能調和統一嗎?
    但是,當我們開始思考大問題時(今天要回答的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能否調和),我們的自信直線下降。量子力學與行星無關嗎?廣義相對論是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平方倍(E=mc^2)的相對論嗎?運動是相對的還是永恆的?時間是什麼?不要害怕,雖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像解密流行歌手的歌詞一樣簡單。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首先來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為兩個部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主要解釋了牛頓經典力學在宏觀高速世界無法解釋的一些現象(針對於慣性系),而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展(非慣性系、起伏、不斷漲落的,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漲落,它是指在空間任意位置對於能量的暫時變化,這種能量的暫時變化會出現在空間中的任何一個地方,所以說相對論是一種絕對論理論,而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則更像是一種概率學。
  • 為什麼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
    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為什麼它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為何存在」這樣深奧的問題。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與描述宏觀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在根本上有衝突,廣義相對論的平滑時空與微觀下時空劇烈的量子漲落相矛盾,這意味著二者不可能都正確,它們不能完整地描述世界。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中兩個偉大的理論,但一個基本的概念是:這兩個理論之間是不兼容的,事實上它們分別針對於世界上兩種不同的成分:時空和物質。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百年矛盾!超弦理論能否使其化幹戈為玉帛?
    可以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聯手把牛頓力學的「帝位」給篡了。可是這兩家理論並不是完全兼容的。相對論又分為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沒有解釋牛頓力學中的萬有引力現象,而廣義相對論彌補了狹義相對論的缺失。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格格不入,是因為我們的宇宙有兩套物理法則嗎?
    現代物理科學中最大的兩大支柱,一個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有一個就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他提出的相對論這一理論改變了從本質上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而量子力學的提出,更是讓整個科學界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促進了科學社會的進步。什麼是相對論呢?簡單來說,相對論的籠統概念就是物理定律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比如在地球上我們遵循引力定律,而與宇宙遙遠角落裡的外星人(如果存在)那就是一樣的。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即將揭曉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時總是那麼深邃和充滿好奇,似乎我們就來自遙遠的那裡!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科學文明不斷發展遞進,每種理論都有其領域適用性,又都有局限性,從萬有引力到電磁場理論,從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正在逐漸完善,等待在未來某天某個天才洩露天機!
  • 弦理論真的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在愛因斯坦撰寫的《相對論的意義》(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重印版本的前言中,弦理論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寫道,超弦理論成功地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除此之外,它也有能力平等的包含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
  • 現代物理學的困境——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矛盾
    無論什麼時候,任何東西都試圖以直線穿過宇宙,這個物體都會沿著一個軌跡運動,這個「軌跡」會被附近任何形式的質量和能量所彎曲。因此,我們所認為的引力就是宇宙結構的曲率。看起來是這樣,但是一旦我們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另一個物理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論——量子力學時,問題就出現了。
  • 現代物理學的困境——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矛盾
    簡單地說,引力是一種影響和改變物體運動的力。至少的愛因斯坦出現之前是這樣的。愛因斯坦通過他的廣義相對論,詳細闡述了引力的數學公式,這個力被理解為時空「不可避免的扭曲」。但是,這種扭曲是如何發生的呢?無論什麼時候,任何東西都試圖以直線穿過宇宙,這個物體都會沿著一個軌跡運動,這個「軌跡」會被附近任何形式的質量和能量所彎曲。
  • 超弦理論:在另一個角度建立了更加深奧的宇宙模型
    為什麼它有可能實現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為什麼它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為何存在」這樣深奧的問題?外界對弦論的關注也隨之升溫愛因斯坦1915年11月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指出空間和時間不能脫離物質單獨存在,建立起了有限無邊的四維宇宙模型。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理論?
    簡單來說,愛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引力理論,描述宇宙中天體的引力作用。關於引力理論,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是牛頓在17世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那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牛頓的有什麼區別呢?在牛頓看來,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存在引力作用。大到天體,小到細菌,引力作用始終存在。無論距離多遠,都會存在引力,並且這種作用是瞬間產生的超距作用。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體之間的引力正比於物體質量之積,反比於物體之間的距離。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非常成功,它解釋了為什麼蘋果會落地,為什麼地球會繞著太陽旋轉,甚至還能預言此前尚未發現的海王星的存在。
  • 中國「墨子號」衛星太空實驗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中國「墨子號」衛星太空實驗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2019-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理論進行實驗檢驗。北京時間9月20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該成果。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近百年來,國際科學界試圖融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工作遇到極大困難。
  • 反重力引擎,分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型,原理完全不一樣!
    重力或者引力是一個經典力學時代的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重力並不是用力這個方式來形容,而是空間彎曲!廣義相對論時代的時空彎曲概念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以質量彎曲時空的的方式解釋了引力,並且以水星在太陽彎曲時空中運動的方式完美地解決了水星進動的問題,緊接著1919年愛丁頓驗證了日食時光線確實會在太陽的「引力」中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