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麓湖,藝術的舞臺遍布各個空間。今年以來,我們啟動的「音樂戲劇駐島計劃」,則開啟了麓湖與獨立音樂人、戲劇人之間不斷探索與創新的過程。而隨著水上劇場的誕生,我們相信,它將會打開一種城市演藝空間的全新界面。
01
一座劇場的雙重界面
我們期待劇場,但也不止是劇場
從藝展碼頭到麓客島,從紅石公園到山林溪谷,從遊艇俱樂部到天府美食島……一直以來,我們都相信音樂與戲劇的能量,應該成為麓湖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一座劇場的誕生,則被賦予了更加獨特的命題。我們期望它不止是一處單純的演出場館,而是更加面向城市,踐行我們已經逐步開始的,關於音樂、戲劇、展演等內容的開拓性、實驗性想法。
當我們一開始決定在藝展中心這個藝術綜合體中,呈現一座水上劇場的時候,便決定要進行一次「跨次元」的融合,用「劇場+LIVE HOUSE」的空間理念,讓劇場打開可以無限創變的內容界面。
劇場
第1界面
在由大地建築之父安託內·普雷多克(Antonie Predock)擔綱設計的藝展中心裡,總面積約4000㎡的水上劇場的位置與面積都並不張揚,但在塔樓之下最鄰近湖畔的空間裡,它與A4美術館、尋麓書館等文化空間卻又保持著舒適的距離,構成了一個藝術群落。
空間主色調是最能代表戲劇舞臺的紅,以及最具建築質感的灰。舞臺層高12米、長20米、縱深8米,舞臺背後,是一面11*6米的超清LED屏幕。
舞臺之下,可以容納647位觀眾入座,分為上下兩層,樓廂、堂廂以及可活動觀眾區,並設置了獨立的VIP包廂。
在這樣的空間界面中,它更像是一個傳統而深厚的戲劇殿堂,等待燈光漸弱、幕布拉開,讓觀眾沉浸在舞臺劇、音樂劇、交響樂等內容之中。
LIVE HOUSE
第2界面
隨著年輕世代成為新的主力文化消費群體,樂隊、說唱、獨立唱作人、實驗戲劇等亞文化,正在逐漸成為主流。而他們,對於表演空間有著不一樣的需求,和更多的想法。
水上劇場的另一重界面,則是通過觀眾席的變身,呈現出可以容納1000人的多功能演藝空間。在這樣一個界面中,它更像是一個大型的LIVE HOUSE,一個不拘約束的實驗舞臺,一個更加包容的互動平臺。
我們相信,麓湖水上劇場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成為表演的舞臺,聚合多元的城市文化,迎接內容的無限可能性。
02
頂級硬體設施的多元創變
聲光舞美「變裝秀」,即刻開始……
作為可以實現多重界面的劇場,離不開硬體技術的加持,在麓湖水上劇場,從舞臺到觀眾席,從燈光舞美到聲場系統,再到幕後的功能空間設計,讓藝術創演的界面,呈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座椅
實現空間「變裝」
上一場還在上演經典舞臺劇目,而下一場將全電動伸縮座椅回收起來,臺階式觀眾席變身寬闊的搖滾區,可容納1000名熱情的觀眾,呼喚樂隊登臺。這個演出空間的「變裝秀」,僅需要一分半鐘便能完成。
在麓湖水上劇場,從傳統劇院到LIVE HOUSE的雙內容模式,也開啟了演藝空間的先河。
燈光
也能成為主角
在高品質演出的現場,人們往往會被變幻莫測的光效所震撼,燈光舞美已經不再是一種輔助,而成為了演出內容的一部分。尤其對於實驗戲劇、沉浸式戲劇等先鋒舞臺藝術而言,燈光藝術所帶來的光影變幻,往往能夠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內容氛圍。
在麓湖水上劇場,燈光具有無限變幻的可能。我們最期望的並非僅僅呈現單純的燈光功能,而是滿足各種藝術創演的可能性。
聲場
更加聲入人心
我們為什麼要去現場?因為只有置身於現場的聲浪之中,我們才能被聲音真實地包圍、感受到表演者最真切的情緒,從而與舞臺之上的表演者,共同構成一場完整的表演。
麓湖水上劇場的專業聲場系統,由「華東院聲學所」量身打造,揚聲器功放系統、數字處理及調音臺系統、音源設備系統位基礎,滿足音樂劇、話劇、兒童劇、交響樂、合唱團、芭蕾舞、樂隊等不同的舞臺需求。而除了演藝內容之外,公關活動、產品發布、電視節目錄製、商業會議及企業培訓、年會等大型活動,同樣能夠在這裡創造出獨有的聲場。
空間
更全面的配套
一場高質量演出的呈現,離不開配套空間的支持。在麓湖水上劇場,我們設置了極具藝術美感的多功能展覽前廳,天花板特別通過1800根透明亞克力氣泡燈管變幻光影效果,演藝空間與展覽空間、娛樂空間結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流程體驗。
而在演出空間的後臺,5個專業化妝間和藝人休息區、1間專業排練室、3間倉庫、2間會議室、2間淋浴房,讓每一個表演者,以最佳的狀態登上舞臺。
劇場全面、豐富的配套,在正式開啟售票演出前,已經完成了兩場高質量的檢驗。
10月24日,麓湖首屆社區公共藝術季在這裡啟幕。從劇場出發,藝術季呈現了一次圍繞歷史文化與當下生活策劃的文獻展,以「社區劇場」為主題的藝術項目,以及大量社群共創的互動現場。
10月26日,麓湖水上劇場迎來由《安邸AD》發起的首屆AD100 Young頒獎典禮晚宴。鋼琴藝術家、青年歌手、爵士樂隊的登場,讓劇場多元化的配套設施,獲得了一次精彩的驗證。
我們期待這些頂級的劇場設施,與麓湖生態城獨特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商業配套、麓湖水城景區的度假配套,一同為即將持續呈現的演藝內容,帶來更多的支持。
03
前沿,共創,連結
歡迎更多的創演,在這裡發生
麓湖水上劇場的誕生,不僅面向天府新區近百萬高質量客群對音樂、戲劇的期待,更面向了成都這座城市蓬勃的文化消費市場。
而劇場依託的也正是成都以及世界範圍內前沿的演藝資源,與活力十足的獨立音樂人、戲劇人,以及麓湖不斷連結城市優秀文藝人群的態度。
幕布拉開,一次關於共創、連結、融合的演藝旅程,踏上了新的起點。
麓湖水上劇場的主要運營團隊「上海星在文娛」擁有20餘年的專業演出經驗,並於2001年創立中國第一家LIVE HOUSE——上海ARK音樂餐廳。
我們期待未來的水上劇場,將會以面向全國的演藝活動為基礎,以成都獨立音樂/戲劇人為依託,與熱愛藝術欣賞的觀眾為友,致力於打造一座標誌性的城市創演空間。
一座水上劇場
多重文化界面
我們期待為這座城市
創演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