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求實求真、求新求進的演藝盛會

2020-12-05 文旅中國

2020年11月22-25日,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廣州年會暨文旅演藝投洽會、2020中國國際商會文化和旅遊產業委員會廣州年會、第11屆中國廣州演藝交易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辦。

這是疫情防範常態化以來,國際國內演藝界和文旅產業交流互動的盛會,來自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直屬10大藝術院團、中國演出行業協會、13家國內省級演藝集團、40家文旅產業單位、30家地市級演藝機構,200多家國有、民營演出劇院,近百家演出經紀公司雲聚廣州,聚焦「大變局時代下的思考」這一主題,分享、探索、共謀 「一帶一路」文旅發展,演藝事業的未來與憧憬。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出席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年會並對聯盟的發展提出殷切希望,他說:「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劇院聯盟要充分發揮重要的窗口作用,各成員單位更應該守望相助、團結合作,共同戰勝困難。」

新冠疫情對演出行業帶來的衝擊,其影響之大、範圍之廣以及產生的連帶效應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演出從業者對生存方式與經營方式關係的思考,對共克時艱需要全行業守望相助的感悟,對後疫情時期交流與合作的渴望,其思考之深入、感悟之深刻、渴望之深切也是從未有過的。在疫情防範步入常態化軌道的背景之下,三個盛會齊聚廣州,為中外文化交流、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國演藝事業面向明天搭建了深度研討和高端對話的重要平臺,成為歷屆演交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關注度最廣,影響力最深,成果最顯著的一次盛會。

一封家書凝聚祝福與掛念 絲盟家園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11月22日晚,一曲深情悠揚的《愛》的傾訴,拉開了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廣州年會暨文旅演藝投洽會、2020中國國際商會文化和旅遊產業委員會廣州年會、第11屆中國廣州演藝交易會的序幕。開幕式暨抗疫作品展演的舞臺上,歌舞交融,真情交匯。疫情期間,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官林代表全國演出同仁寫下《一封寄給湖北演藝界朋友的家書》,表達了中國演藝一家人,演藝中國情誼深的濃濃關切。開幕式現場,主持人陳娟深情朗誦這封家書,撥動了現場及線上觀眾的心弦,道出了中國演藝界久別重逢的心緒。湖北省演藝集團總經理羅丹青作為湖北演藝界的代表,接受了全國演藝界同仁送來的問候和祝福。

11月23日上午,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年會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出席並講話,他希望本屆年會能夠為劇院聯盟成員單位間提供一個開拓新思路、貢獻新智慧的平臺,凝聚全球劇院合作共識,增強藝術家們繼續創作的信心。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劉瑜梅希望藉助絲盟平臺,讓更多廣州本土優秀劇目「走出去」,把更多世界精品「引進來」。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生在開幕式現場發布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2021年發展規劃,並邀請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先生和瑞士著名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先生擔任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藝術顧問。「絲盟」成員通過線上雲端打破時空界限,與現場嘉賓實現心與心的相連。十三家中國省級演藝集團與中演院線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藉助「絲盟」的平臺優勢,就劇場與劇目合作、文化交流、藝術教育、大型活動等多方面達成合作共識。

70後80後90後跨世紀牽手 話劇《活動變人形》正式啟動

在本屆演交會上,一部正在醞釀、積攢力量的作品《活動變人形》通過一個創意十足、輕鬆詼諧的先導片正式發布。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來到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的舞臺,用平實樸素的語言與大家分享關於文學創作,關於藝術生活,關於中華文明的點滴感悟和深刻感受,講述了自己與話劇、相聲的創作情緣,現場回憶起當年曹禺先生一邊指導話劇創作,一邊請吃冬瓜汆丸子的故人故事。

《活動變人形》改編自王蒙同名小說,目前已開始戲劇的構思與創作,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首演。小說以倪吾誠的兒子倪藻作為語言學家於1980年出訪歐洲,拜訪父親當年的朋友為開篇,回敘幾十年人間滄桑和倪吾誠的一生經歷,從一個獨特的藝術視角,回溯了數十年間中國的歷史風雲和社會變遷,反映了生活的形形色色及其本質的諸種矛盾。這部作品被譽為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縮影」。 王蒙對他的作品首次搬上戲劇舞臺充滿期待,他說,「這是一部有記憶的小說,《活動變人形》裡那代人基本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還有眼淚沒有流完,還有願望期待後人實現。讓這些文學形象在舞臺上重生,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素有「中國戲劇界年輕領軍人」之稱的導演李伯男,憑藉話劇《蔣公的面子》《繁花》嶄露頭角的編劇溫芳伊,作為70後的導演、90後的編劇與「80後」的王蒙先生傾情牽手,達成了「慢工出細活」的創作共識。作為這一「跨世紀牽手」的策劃者,中演院線執行董事張利說,《活動變人形》聚焦了大家的目光,這部作品值得期待。

觀點頻出高潮迭起 七大論壇閃爍真知灼見

本屆演交會論壇板塊本著主題交叉縱橫、論點高效務實,嘉賓精準融合的理念,創下了論壇舉辦場次、研討話題廣度、凝練內容深度、傳遞演藝人情感溫度的歷屆之最。用北京市演出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君的話說,中國的演出行業從未像今天一樣充滿緊迫感與焦慮感,獲得行業新見解、訊息最前沿的渴望程度也達到前所未有之最。參加過歷屆廣州演交會策劃實施的原廣州文化局副巡視員徐彬先生對此更有感觸,他說:「邊發吉、季國平、朱克寧、趙佳琛、巴圖等文化藝術領域的資深人士和馬晨騁、周莉亞、韓真等新銳都以極大的興致和期待參加了此次活動。文旅部藝術司、產業司關心支持,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對後疫情時期中國演藝事業的重要期許。」

「以文化人」「名家論壇」「雲開霧散」「傳承創新」「湖邊心語」「演藝春天」「科技興文」七大主題論壇,圍繞藝術教育、後疫情時代的中國演藝、雲+5G智慧劇院、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優秀中華文化對實現民族復興的影響、演出行業跨界融合發展新模式探索、大灣區文化場館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面對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中國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的重要機遇,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軌道的複雜背景,藝術本體厚積薄發、線上雲端縱橫交錯的現實境遇,來自演藝行業的管理者、運營者、從業者和教師、藝術家代表從自身的領域視角,帶著對行業的最新思考,共同謀劃未來的中國演藝版圖、明天的中國演藝舞臺以及在文化交流活動的寂寞中尋覓突圍的最新思索。

線上線下共同推介 中國演藝共話明天

演出推介是每屆廣州演藝交易會上的重點環節。本屆一改往日在廣州大劇院廣場平臺搭建展位的慣例,而是通過線上連線、線下專題推薦的方式,科學分類、精準推介。11月23日20:00,「絲盟推介專場」與「國內推介專場」線上推介會在廣州大劇院湖邊舉行,來自韓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的藝術作品及2021國內新創作品通過雲端平臺進行展示。11月24日下午14:30,國家京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煤礦文工團等十家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進行經典劇目推介,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趙寒冰等院團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形象生動的實例和影視圖像推介各家院團的最新創作、最新舉措,最新成果,共同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互換、共享、合作發展。

第4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廣州年會、2020中國國際商會文化和旅遊產業委員會廣州年會和第11屆廣州演藝交易會凸顯務實、高效的理念,三會交錯、互動交流、相得益彰。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金生說:「在廣州舉辦的這次活動,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實踐,是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助推後疫情時期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夯實一帶一路國際劇院聯盟建設基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紮實舉措。」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校訓的故事)求實求真 大氣大為
    資料圖片  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2014級新生王曉瀾還記得來校報到時,在教學樓前赫然映入眼帘的「求實求真  「求實求真,大氣大為」,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做事的準則。「求實」,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求真」,就是要在科學探索時追求真理,在教書育人時傳授真知。「大氣」,就是要有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氣魄和胸懷全局、包容開放的氣度。「大為」,就是要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上作出大貢獻。  立大志、成大器、為國家作大貢獻,這是成電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 求實求真 追求卓越——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
    求實求真 追求卓越——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2020-09-21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寄語2020級新生:求實求真,追求卓越(全文)!
    求實求真 追求卓越 ——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致辭吉林大學校長 張 希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在此,我請同學們,務必堅守科學倫理的底線,絕不逾越學術規範的紅線,求實求真,創新創造,篤定前行。實際上,求實求真是吉大的優良傳統,創新創造是永恆的使命,勵志圖強則反映了吉大人拼搏進取、追求卓越的品質。它們共同構成了吉大的校訓:「求實創新,勵志圖強」。「勵志圖強」中的「勵」字是用砥礪的「礪」,還是勉勵的「勵」,最初是有爭論的。一個是打磨之意,一個是振奮之意。
  • 求真更要求快 求實也要求深
    從這次報導中,記者編輯體現的懷疑態度和求真行動,可見一斑。 懷疑的態度,就是指記者作為社會的觀察者,不能輕信事物表面的形態,要多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對於網傳的兩篇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北京霧霾中發現有耐藥菌,「人類最後的抗生素」對它束手無策》,一些媒體看過之後,並未多想,也並未深究,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地大肆傳播了。本報沒有放過疑點,帶著問題展開調查。
  • 求真 求善 求美 求新
    武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美麗古樸;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正直、善良、熱情、聰慧、樸實、勤勞……        基於以上種種思考、梳理,於是,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幾個字眼,這就是本文的標題「求真、求善、求美、求新」。本人覺得,這不但是對武義過去精神的一種總結與概括,而且是對新武義精神的一種補充和提煉。        求真。
  • 安徽農業大學:求真求實求效 確保主題教育高質量開展
    主題教育推進會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堅決扛起主體責任,聚焦目標要求,突出學校特色,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主題教育求真求實求效
  • 北京106所學校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陸續迎來新生報到。踏進嚮往已久的大學校園,學子們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園裡刻在石碑上的校訓。  有公開資料顯示,現代各校校訓中,「團結、求實、勤奮、創新」等是常被用到的詞語。
  • 疑罪從無:從求真到求真也求善
    筆者數年前曾呼籲樹立程序意識,刑事訴訟在求真的同時也要求善,不縱也不枉。而一個國家能否在經過證據調查後不能形成有罪確信時宣告被告人無罪無疑是衡量其是否達到善治要求的重要指標。可以說,疑罪從無在我國從入法到落地生根的整個過程正是我國刑事訴訟從求真到求真也求善的轉變過程。  一、從無到有:疑罪從無的曲折入法  疑罪從無的入法在我國經歷了一番曲折。
  • 成都演藝中心「大魔方」將於明年國慶節投入使用
    成都演藝中心大魔方、太合音樂集團西南大區總部、繁星戲劇村、彩虹音樂……一個個音樂產業項目的合作協議籤訂,讓大眾對成都音樂產業的發展充滿了期待。昨日,「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成都峰會」在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隆重召開,業界各路精英匯聚一堂,就「機遇與挑戰: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展開高峰對話與深度交流探討。
  •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問道求真 頂天立地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問道求真 頂天立地時間:2020/10/16 14:35:03 來源:教師博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求實認真的中國氣象學泰鬥——葉篤正
    葉篤正曾坦言科研成功的秘訣:求實、求實、再求實;認真、認真、再認真。「搞科學研究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這是每個科研工作者都必須遵循的準則。」2013年10月16日,葉篤正去世了,但他的求實認真,敢於挑戰的精神仍激勵著我國氣象工作者奮勇向前。
  • 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
    "『南京大學2018年12月15日針對該校39歲教師梁瑩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公開給予一系列處分』等新聞入選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12月27日,在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2018學術年會上,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和十大求真教育數據。
  • 先有求真的空間,後有求真的辯論
    在公共辯論中,比輸贏更重要的其實是「求真」,辯論最應激發思考。    能將方崔的爭議定性為公共辯論,而非其他,在我們看來,《人民日報》的該篇評論首先已完成了一次「求真」的過程。方崔爭議發軔於微博且參與者眾,承認其「公共性」,事實上亦是承認了兩個輿論場的客觀存在。
  • 人民日報學術隨筆:史學的「求真」與「向善」
    關於史學的功用,眾說紛紜,但有兩個方面應該是最基本的,這就是「求真」與「向善」。   史學作為研究歷史的一門學問,其存在當然以歷史的存在為前提。歷史是客觀存在的,如何認識已經消逝又具有客觀性的歷史,是史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求真」是史學的基本功用。正如李大釗所說,「凡學都所以求真,而歷史為尤然。」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求勝先求實
    就是要把改進作風工作貫徹到軍隊建設和管理每個環節,真正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武警安徽省總隊以糾治「五多」問題為抓手,樹立求實導向,實施嚴實舉措,確保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練兵備戰、執行任務、幫建基層和業務創新中。在武警部隊半年軍事訓練考評中,武警安徽省總隊在12個受考單位中勇奪第一。
  • 弘揚求真精神 勇立時代潮頭
    這其中,「求真」是浙江精神的靈魂,也是鐫刻在廣袤之江大地人民骨子裡的特點。  求真精神始終融入我們的血脈,貫穿於行動。回顧過往,之江人民敢為人先,我們站在改革的潮頭,取得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顯著進步;我們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等,實現「兩創」「兩富」邁向「兩美」的生動實踐;我們主動順應宏觀調控,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為主要內容的轉型升級組合拳,著力解決發展中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然而,必須得承認,求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 致敬最美逆行者,求真教育在行動
    這些照片一次次地提醒著我們,白衣天使,不過是普通人披上了戰袍。他們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時間……此次此刻,縱有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心中的敬意,也只有一聲「謝謝」,謝謝您們的辛苦付出!圖源:freepik求真教育對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致以最高的敬意與謝意,除了關注疫情和及時聯絡捐贈